一种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28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耗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家用电器需要通过电源线与插座连接,完成电流的输送,从而正常使用。电子设备也需要通过电源线对其进行充电。但是,传统的电源线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使用时,人们很难准确的将电源线的插头插入插座内,需要用手去触摸或寻找插座的准确位置,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电源线长期暴露在环境中容易发生磨损,造成短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源线,旨在简化结构,方便人们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对设备进行充电,同时提高电源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主体、与电源线主体一端连接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一基座,及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插芯,所述插芯与所述电源线主体在所述基座内部电连接。所述基座的外表面开设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壁涂有一层荧光粉。所述电源线主体上套设一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的头端固定在所述插头的基座上,所述螺旋弹簧的尾端与所述电源线主体未连接插头的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槽呈圆环状设置。

优选地,所述插头设置为注塑型两芯插头。

优选地,所述基座与所述电源线主体的连接处增设一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有网状防滑层,所述螺旋弹簧的头端与所述手持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的侧面增设一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人们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对设备充电,或对插头进行拔插的过程中,通过荧光粉的荧光作用,可以轻松找到插头与插座的连接位置。同时,在电源线主体上套设有螺旋弹簧,有效地保护了电源线主体,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源线,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线主体1、与电源线主体1一端连接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一基座2,及安装在所述基座2上的插芯3,所述插芯3与所述电源线主体1在所述基座2内部电连接。所述基座2的外表面开设一凹槽4,且所述凹槽4内壁涂有一层荧光粉(图中未示出)。当人们在夜间或者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对设备进行充电、或对插头进行拔插的时候,由于插头上设有荧光粉,荧光粉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可以发出光,人们能轻松找到插头的位置。同时,可以借助荧光粉发出的光,很容易的进行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插拔,不需要人门通过用手触摸,进行插头和插座之间的对位,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所述凹槽4呈圆环状设置,减小了凹槽4的加工面积,保证了插头的整体结构强度,不会影响插头的使用寿命。同时,凹槽4设置成圆环状,可以在保证荧光效果的基础上,降低荧光粉的用量,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电源线主体1上套设一螺旋弹簧5,所述螺旋弹簧5的头端固定在所述插头的基座2上,所述螺旋弹簧5的尾端与所述电源线主体1未连接插头的一端连接。电源线主体1套设螺旋弹簧5,有效地避免了电源线主体1在外部环境中磨损,导致内部线材裸露,造成短路的危险。

进一步地,插头设置为注塑型两芯插头。提高了插芯3和基座2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水分渗入插头内部导致线路短路,提高了安全等级。

进一步地,基座2与电源线主体1的连接处增设一手持部6,所述手持部6上设有网状防滑层7,螺旋弹簧5的头端与所述手持部6连接。人们可以通过用手抓着手持部6进行插头的拔插,同时,设置网状防滑层7可以提高人手和手持部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轻松完成插头的拔插。

进一步地,手持部6的侧面增设一挂钩8,当电源线主体1过长时,可以将多余的电源线主体1部分缠绕或挂在挂钩8上,进一步避免了电源线主体1被磨损的风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