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611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



背景技术:

铁芯摆动式磁继电器是一种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的电流、较高的电压的自动开关。这种开关功能是借助设置于内部的电磁铁,通过对电磁铁的线圈通入较小电流,使得电磁铁产生磁场,利用磁场的产生或消失而吸合或松开可动铁片,进而通过可动铁片驱使导电弹片之间吸合或断开,实现对大电流回路的导通。然而,随着电器设备越来越小型化,现有的铁芯摆动磁继电器结构复杂和铁芯摆动不灵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和铁芯摆动灵敏的铁芯摆动式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包括基座、间隔装设于基座的两个轭铁、装设于基座的输出端子、装设于基座的动簧片、用于驱动动簧片与输出端子接触或者断开的拔动块以及装设于基座的电磁组件,动簧片的一端与一个输出端子连接,动簧片的另一端用于接触或断开另一个输出端子;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装设于基座的架体、绕设于架体的线圈以及活动设置于架体内的铁芯,线圈环绕铁芯设置;所述铁芯包括摆动端和支点端,所述轭铁包括吸附端和抵触端,所述拔动块装设在摆动端上,所述铁芯的摆动端位于两个轭铁的吸附端之间,所述铁芯的支点端位于两个轭铁的抵触端之间;所述两个轭铁之间设有磁铁,两个轭铁的磁性相反。

其中的,所述轭铁的吸附端和抵触端之间连接有主体段,所述主体段设有装设于基座内的凸伸块,所述凸伸块的自由端的两侧设有倒钩,所述凸伸块与主体段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凹槽。

其中的,所述轭铁的吸附端设有第一防撞片,所述第一防撞片折弯有用于容设轭铁的卡持腔,所述第一防撞片位于两个轭铁的吸附端之间,第一防撞片用于挡止摆动端。

其中的,所述拔动块设有与铁芯相配合的套设孔,所述套设孔靠近摆动端的一侧设有两个导向凸块,两个所述导向凸块分别设置于套设孔的上侧与下侧,所述铁芯的摆动端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导向凸块相配合的导向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铁芯的摆动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斜面,摆动端两侧的斜面用于抵触轭铁。

其中的,所述拔动块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容纳动簧片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侧壁用于抵触动簧片。

其中的,所述铁芯的支点端设有用于碰触轭铁的第二防撞片。

其中的,所述轭铁的抵触端的一侧面设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用于抵触支点端。

其中的,所述基座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将轭铁与输出端子分隔开。

其中的,所述架体靠近摆动端的一侧设有倒钩块,所述轭铁设有与倒钩块相配合的卡接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在继电器未通电的情况下,铁芯的摆动端在轭铁的磁力作用下被吸附到其中一个轭铁的吸附端的侧面上;在继电器通电的情况下,线圈产生电磁场,铁芯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与轭铁的吸附端的一侧分离,摆动到另一个轭铁的吸附端并吸附在其侧面上;通过对继电器的通电与断电,是铁芯的摆动端在两个轭铁的吸附端之间摆动,由于拔动块装设于铁芯上,由此实现带动拔动块的移动,从而实现位于架体两侧的动簧片与其中一个输出端子的接触与断开;在两块轭铁之间设有磁铁,两个轭铁的磁性相反。当线圈通入正向电流时,使铁芯的摆动端与支点端分别产生相反的磁性,此时,铁芯的摆动端就被与其磁性相反的吸附端吸引,支点端就被与其磁性相反的抵触端吸引,反之,铁芯的摆动端与支点端就会摆动到另一边,由此,通过控制线圈的电流流向,便可使铁芯发生摆动,从而驱动拔动块的左右移动,实现位于动簧片与输出端子的接触与断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和铁芯摆动灵敏的优点,适合市场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撞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拔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轭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轭铁;11-吸附端;12-抵触端;121-弧形凸起;13-第一防撞片;131-卡持腔;14-主体段;141-凸伸块;142-限位凹槽;143-卡接凹槽;15-磁铁;2-拔动块;21-套设孔;22-导向凸块;23-容纳槽;31-架体;311-倒钩块;32-铁芯;321-摆动端;322-支点端;323-第二防撞片;324-导向凹槽;33-线圈;4-动簧片;5-输出端子;6-基座;61-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芯摆动式继电器,包括基座6、相对间隔装设于基座6的两个轭铁1、间隔装设于基座6的两个输出端子5、装设于基座6的动簧片4、用于驱动动簧片4与输出端子5接触或者断开的拔动块2以及装设于基座6的电磁组件,动簧片4的一端与一个输出端子5连接,动簧片4的另一端用于接触或断开另一个输出端子5;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装设于基座6的架体31、绕设于架体31的线圈33以及活动设置于架体31内的铁芯32,线圈33环绕铁芯32设置;所述铁芯32包括摆动端321和支点端322,所述轭铁1包括吸附端11和抵触端12,所述拔动块2装设在铁芯32靠近摆动端321的部位上,所述铁芯32的摆动端321位于两个轭铁1的吸附端11之间,所述铁芯32的支点端322位于两个轭铁1的抵触端12之间;所述轭铁1的吸附端11设有磁铁15,两个轭铁1的磁性相反。具体的,如图1所示,架体31的两侧均设有动簧片4和两个输出端子5。

在实际应用中,在继电器未通电的情况下,铁芯32的摆动端321在轭铁1的磁力作用下被吸附到其中一个轭铁1的吸附端11的侧面上;在继电器通电的情况下,线圈33产生电磁场,铁芯32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与轭铁1的吸附端11的一侧分离,摆动到另一个轭铁1的吸附端11并吸附在其侧面上;通过对继电器的通电与断电,是铁芯32的摆动端321在两个轭铁1的吸附端11之间摆动,由于拔动块2装设于铁芯32上,由此实现带动拔动块2的移动,从而实现位于架体31两侧的动簧片4与其中一个输出端子5的接触与断开;在两块轭铁1之间设有磁铁15,两个轭铁1的磁性相反。当线圈33通入正向电流时,使铁芯32的摆动端321与支点端322分别产生相反的磁性,此时,铁芯32的摆动端321就被与其磁性相反的吸附端11吸引,支点端322就被与其磁性相反的抵触端12吸引,反之,铁芯32的摆动端321与支点端322就会摆动到另一边,由此,通过控制线圈33的电流流向,便可使铁芯32发生摆动,从而驱动拔动块2的左右移动,实现位于动簧片4与输出端子5的接触与断开。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和铁芯摆动灵敏的优点,适合市场的推广和使用。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2和图5,所述轭铁1的吸附端11和抵触端12之间连接有主体段14,所述主体段14设有装设于基座6内的凸伸块141,所述凸伸块141的自由端的两侧设有倒钩,所述凸伸块141与主体段14的连接处设有限位凹槽142。在安装时,只需将轭铁1凸伸块141装设到基座6上与凸伸块141相对应的凹槽中,使倒钩卡接到凹槽内,同时,基座6设有与限位凹槽142相对应的凸起,对轭铁1进行精确地定位;凸伸块141和限位凹槽142的设计简单,加工成本低,可使轭铁1的安装更加准确稳固,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轭铁1的吸附端11设有第一防撞片13,所述第一防撞片13折弯有用于容设轭铁1的卡持腔131,所述第一防撞片13位于两个轭铁1的吸附端11之间,第一防撞片13用于挡止摆动端321,第一防撞片13的设计有效地减少铁芯32对轭铁1的撞击伤害,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在安装时,只需将轭铁1的吸附端11嵌入卡持腔131内,不但可以使第一防撞片能够稳固地装设在轭铁1的吸附端11,并且可以使第一防撞片能更好地贴合和覆盖于吸附端11的端面。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2、图4和图5,所述拔动块2设有与铁芯32相配合的套设孔21,所述套设孔21靠近摆动端321的一侧设有两个导向凸块22,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设置于套设孔21的上侧与下侧,所述铁芯32的摆动端32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导向凸块22相配合的导向凹槽324。作为优选的,所述拔动块2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容纳动簧片4的容纳槽23,容纳槽23的侧壁用于抵触动簧片4,所述动簧片4穿设于容纳槽23并位于输出端子5的一侧;在工作时,铁芯32的摆动带动拔动块2左右移动,拔动块2的移动使容纳槽23的槽壁与动簧片4抵触并带动动簧片4移动,由此实现动簧片4与输出端子5的接触与断开;在拔动块2的移动过程中,导向凸块22在导向凹槽324内滑动,从而使拔动块2能够稳定地随着铁芯32的摆动而左右移动,并且可防止拔动块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离。

作为优选的,所述铁芯32的摆动端32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斜面,摆动端321;两侧的斜面用于抵触轭铁1,斜面的设计以用于铁芯32在摆动时,能够更好地带动拔动块2的移动,减少拔动块2移动的阻力。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5,所述铁芯32的支点端322设有用于碰触轭铁1的第二防撞片323,以减少铁芯32的支点端322与轭铁1的抵触端12之间的吸引力,使铁芯32的支点端322活动更加灵活。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2、图4和图6,所述轭铁1的抵触端12的一侧面设有弧形凸起121,弧形凸起121用于抵触支点端322。由于铁芯32的支点端322位于两个轭铁1的抵触端12之间,轭铁1的侧面设置弧形凸起121,可以使铁芯32的摆动端321在以支点端322为支点摆动时,铁芯32的支点端322可以沿着弧形凸起121的弧面转动,并可使铁芯32的支点端322始终与两个轭铁1的抵触端12紧密接触,接通电路。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1,所述基座6设有绝缘层61,所述绝缘层61将轭铁1与输出端子5分隔开。在轭铁1与输出端子5之间设置封闭的绝缘层61,可以提高轭铁1与输出端子5之间的耐压绝缘,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在雷电等恶劣天气或电压异常情况下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2和图6,所述架体31靠近铁芯32摆动端321的一侧设有倒钩块311,所述轭铁1设有与倒钩块311相配合的卡接凹槽143。在将架体31和轭铁1装配到基座6内时,将架体31的倒钩块311嵌入到轭铁1的卡接凹槽143内,使倒钩块311的倒钩卡接于卡接凹槽143的槽壁,从而使架体31和轭铁1能够稳定地巩固在基座6内,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变得更加简单紧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