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7557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用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中,大型立式异步电动机拖动循环水泵,为凝汽器供水。凝汽器所需水量与进水温度有关,进水温度越低,凝汽器所需水量越小。因此根据季节温度变化来调节水量,节约电能。一般循泵配套的是恒速电动机,季节变化时,采用调节水泵阀门挡板的开度来调节水量,不能调节水泵转速来改变水流量以达到节能目的。为此,若用可变速的电动机来驱动水泵,冬季时,采取低速小功率运行,就可节约大量的电能。因此,很多火力发电厂将原有恒速电动机改造为双速电机,由于循环水泵功率一般到大于1000KW,均配置了差动保护,由于电机高速切换时改变了经过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回路,电流互感器(一般CT表示)的二次电流回路必须做相应的变更,否则差动保护将会动作导致电机无法启动。在调整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回路时,需要调整电流互感器二次输出线和至保护装置的电缆芯线,在调整芯线位置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现象:

1)很多电缆芯线经过多次接线位置调整后易出现折痕甚至断裂现象,存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电机误跳的风险;

2)电流回路接线至少为2.5mm2的单股铜芯线,电缆的强度较大,调整位置特别费力;

3)调整芯线位置时极易弄错位置,造成回路错误、电机误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在调整电流互感器输出接线时易出现电缆芯线断裂现象,引起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电机误跳的事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本装置是一种安全可靠、易于操作的调整电流互感器输出回路的装置,具备电流互感器输入、输出回路的电缆芯线固定,不需要变更电缆芯线的位置;通过调整联接片的通断来达到变更电流回路的目的;安全可靠、易操作。

为实现上述需求,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侧出线、接线端子排和电缆侧引线;

所述电流互感器侧出线设置有六根,从左到右编号分别为VS2、US2、VS1、US1、WS2和WS1;

所述接线端子排设置有9个接线端子,从左到右编号分别为D-1、D-2、D-3、D-4、D-5、D-6、D-7、D-8和D-9;

所述电缆侧引线设置有3根;从左到右编号分别为N311、C311和A311;

其中D-1与D-6、D-3与D-9、D-4与D-7通过接线互通;D-1与D-2、D-2与D-3、D-4与D-5、D-5与D-6、D-7与D-8、D-8与D-9的接线端子可通过联接片进行联通或断开切换。

进一步地,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所述电流互感器侧出线和电缆侧引线为2.5mm2的单股铜芯线。

进一步地,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所述接线端子排设置有端子接地。

原有的电流互感器回路切换完全通过调整电缆芯线位置实现,切换过程见“图1、图2普通端子排接线图”,切换过程中,需要调整输入、输出线缆的芯线位置,易出现折痕、断裂现象,甚至引起CT二次开路、误跳事故,而且由于端子箱狭小,操作也非常困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电流回路转换装置通过调整联接片的通断来达到变更电流回路的目的,输入、输出线缆的芯线位置完全不需要变更,切换过程见“图3、图4”。

从图3、图4可以看出,电缆芯线完全不需要变更位置,只需要调整联接片的通断,高速时联通D-1与D-2、D-8与D-9,低速时联通D-2与D-3、D-5与D-6、D-7与D-8即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流互感器输入、输出回路的电缆芯线固定,不需要变更电缆芯线的位置,有效避免因为调整线缆芯线位置可能出现的芯线折断现象;通过调整联接片的通断来达到变更电流回路的目的,安全可靠、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普通端子排接线图-电机高速时CT二次接线;

图2是现有技术的普通端子排接线图-电机低速时CT二次接线;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路转换装置接线图-电机高速时CT二次接线;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回路转换装置接线图-电机低速时CT二次接线。

图中,连接接线端子的虚线表示D-1与D-6、D-3与D-9、D-4与D-7通过接线互通,连接接线端子和两侧的实线表示D-1与D-2、D-2与D-3、D-4与D-5、D-5与D-6、D-7与D-8、D-8与D-9的接线端子可通过联接片进行联通;相邻的两个接线端子表示D-1与D-2、D-2与D-3、D-4与D-5、D-5与D-6、D-7与D-8、D-8与D-9的接线端子可通过联接片进行断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侧出线、接线端子排和电缆侧引线;

所述电流互感器侧出线设置有六根,从左到右编号分别为VS2、US2、VS1、US1、WS2和WS1;

所述接线端子排设置有9个接线端子,从左到右编号分别为D-1、D-2、D-3、D-4、D-5、D-6、D-7、D-8和D-9;

所述电缆侧引线设置有3根;从左到右编号分别为N311、C311和A311;

其中D-1与D-6、D-3与D-9、D-4与D-7通过接线互通;D-1与D-2、D-2与D-3、D-4与D-5、D-5与D-6、D-7与D-8、D-8与D-9的接线端子可通过联接片进行联通或断开切换。

所述电流互感器侧出线和电缆侧引线为2.5mm2的单股铜芯线。

所述接线端子排设置有端子接地。

原有的电流互感器回路切换完全通过调整电缆芯线位置实现,切换过程见“图1、图2普通端子排接线图”,切换过程中,需要调整输入、输出线缆的芯线位置,易出现折痕、断裂现象,甚至引起CT二次开路、误跳事故,而且由于端子箱狭小,操作也非常困难。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高低速切换时的电流二次回路转换装置,电流回路转换装置通过调整联接片的通断来达到变更电流回路的目的,输入、输出线缆的芯线位置完全不需要变更,切换过程见“图3、图4”。

从图3、图4可以看出,电缆芯线完全不需要变更位置,只需要调整联接片的通断,高速时联通D-1与D-2、D-8与D-9,低速时联通D-2与D-3、D-5与D-6、D-7与D-8即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流互感器输入、输出回路的电缆芯线固定,不需要变更电缆芯线的位置,有效避免因为调整线缆芯线位置可能出现的芯线折断现象;通过调整联接片的通断来达到变更电流回路的目的,安全可靠、易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