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8096发布日期:2018-06-12 21:47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自发明至今,以其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质量轻和自放电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领域。在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是极其重要的组成之一。电解液一方面在成本上占电池成本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对性能也有重要影响,电解液的用量更是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循环性能。然而,现有技术中电池在包膜后,绝缘包膜与内层卷芯之间形成很大的空隙,增大了电解液在铝壳中的游离程度,降低电解液的利用效率,使得电池性能差,并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包括第一膜体、第二膜体和连接膜体;第一膜体、第二膜体相对布置在连接膜体长度方向两侧且第一膜体、第二膜体均与连接膜体连接,第一膜体、第二膜体与连接膜体连接处分别设有沿连接膜体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倒角、第二倒角;第一膜体、第二膜体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连接膜体的长度方向,第一膜体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与第一膜体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一膜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倒角、第四倒角;第二膜体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与第二膜体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二膜体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五倒角、第六倒角。

优选的,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的长度与第一膜体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膜体、第一侧膜体、第二侧膜体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的长度。

优选的,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的长度与第二膜体的长度相等,且第二膜体、第三侧膜体、第四侧膜体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的长度。

优选的,第一侧膜体靠近连接膜体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斜面。

优选的,第二侧膜体靠近连接膜体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斜面。

优选的,第三侧膜体靠近连接膜体一端外侧设有第三斜面。

优选的,第四侧膜体靠近连接膜体一端外侧设有第四斜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通过在绝缘包膜上增设第一倒角、第二倒角、第三倒角、第四倒角、第五倒角、第六倒角,使得绝缘包膜在折成90°时,能够和外层铝壳和内层卷芯之间紧密接触,从而填补原工艺绝缘包膜形成的空隙,提高电解液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和改善电池性能的目的;圆弧型外边缘,可以降低绝缘包膜和壳体的接触,降低包膜划破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的使用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包括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和连接膜体3;其中:

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相对布置在连接膜体3长度方向两侧且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均与连接膜体3连接,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与连接膜体3连接处分别设有沿连接膜体3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倒角4、第二倒角5。

第一膜体1、第二膜体2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连接膜体3的长度方向,第一膜体1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与第一膜体1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一膜体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三倒角8、第四倒角9。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的长度与第一膜体1的长度相等,且第一膜体1、第一侧膜体6、第二侧膜体7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3的长度。第一侧膜体6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一斜面14,第二侧膜体7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斜面15。

第二膜体2的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分别设有与其连接的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与第二膜体2连接处分别设有沿第二膜体2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五倒角12、第六倒角13。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的长度与第二膜体2的长度相等,且第二膜体2、第三侧膜体10、第四侧膜体11的宽度和等于连接膜体3的长度。第三侧膜体10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三斜面16,第四侧膜体11靠近连接膜体3一端外侧设有第四斜面17。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用绝缘包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