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用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8114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储能系统用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用电池包。



背景技术:

城市经济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大力发展基于用户侧的微电网系统,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率,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正逐渐成为共识。大力推进储能系统的发展和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得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如:在新能源(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接入中作为能量的缓冲装置,平滑新能源,提升新能源的渗透率;在汽车中作为制动能量的回收装置,兼作为特殊工况如启动、加速等的辅助动力能源提供装置(一般在HEV或PHEV中),或直接作为汽车全部动力的能源来源即纯电动汽车;在微智能电网中,作为能源的缓冲平台,调配发电、用电之间的关系,维持整个微网的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等。

电池储能系统作为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能源系统的关键子系统。通常情况下,电池储能系统是由大量的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组合形成电池组模块,之后电池组模块放置在壳体内形成电池包,多个电池包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电池储能系统,来实现一定规模电能的存储和释放的功能。而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电池会不断的产生热量,电池之间会产生温度差,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整个电池包、整个电池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散热效果好、低成本、组装方便的储能系统用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储能系统用电池包,包括箱体、上盖板和至少一个电池组模块,所述电池组模块包括若干组电池组、电池前支撑架、电池后支撑架和至少一个电池中间支撑架,所述若干组电池组分一层或两层布置,若干组电池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电池前支撑架、电池后支撑架上,若干组电池组的中间固定在电池中间支撑架上,所述若干组电池组相互串联或/和并联,每个所述电池中间支撑架的顶面或底面上安装有电池辅并PCB板,所述电池辅并PCB板上的金属弹片与相对应电池组上的单体电池壳体表面相接触,所述箱体为两端封闭、两侧敞开结构,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抽风装置安装板,所述抽风装置安装板上安装有若干个抽风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电池组模块分层固定在箱体内且电池后支撑架靠近抽风装置安装板、电池前支撑架部分露出箱体外,所述箱体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电池数据采集PCB板安装仓的通孔,电池数据采集PCB板安置在电池数据采集PCB板安装仓内,所述电池数据采集PCB板与所述电池辅并PCB板通过线束相连接,所述抽风装置的电源线束连接到电池数据采集PCB板上,通过电池数据采集PCB板采集到的温度控制抽风装置的启停,所述电池前支撑架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风孔,所述电池后支撑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上盖板固定在所述箱体的顶部。电池辅并PCB板上设置了电池辅助并联电路以及电池温度、电池电压等采样电路。电池组模块之间可根据需要进行串联或/和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前支撑架的外侧设置前盖板,所述电池前支撑架的外侧设置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后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孔。前盖板、后盖板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工作人员、外界金属物质与连接片如铜排等直接接触造成短路等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进风孔,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进风孔。第二进风孔、第三进风孔的设置,可形成一个更好的气流通道,气流可从多个方向进入,加快内部气流流动,从而达到电池均匀散热效果,降低电池之间的温差。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外侧设置有抽屉式滑轨,方便电池包的安装、拆卸。

所述电池前支撑架、电池中间支撑架和电池后支撑架之间通过螺杆相固定在一起,可使得电池组模块更为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与电池前支撑架相对应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拉手。挡板可起到防尘和加强对电池组模块的固定等作用,拉手的设置方便电池包的搬运。

在制作电池组模块时,可在电池前支撑板或/和电池后支撑板上的电池端头固定孔内设置弹性塑胶垫圈,可消除一定安装误差,使得电池组模块更稳固,在使用过程中可减少震动对电池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系统用电池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运输、搬运方便,安装拆卸简单。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系统用电池包在电池组模块上采用了主串辅并的技术,减小了电池使用过程的一致性偏差,同时更利于大功率应用环境。每个储能系统用电池包都设置了电池数据采集PCB板,可及时对电池包进行采样,同时抽风装置如抽风机、风扇等的电源线束连接到电池数据采集PCB板上,可通过电池数据采集PCB板采集到的温度控制抽风装置的启停,可及时对电池包进行散热,且气流可通过多个方向的进风孔流入,有利于气流流通,散热效果好,能更好地降低电池包内的温度的同时,减少各电池之间的温差,提高电池包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系统用电池包,电池组模块中的前支撑架正面部分露出箱体外,用于方便电池包之间的电气铜排连接,铜排不会靠近箱体和上盖板的金属部分,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储能系统用电池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储能系统用电池包(不含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电池组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不含电池辅并PCB板);

图4(a)为实施例1中安装了电池数据采集PCB板安装仓及电池数据采集PCB板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实施例1中箱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安装了抽风装置安装板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前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安装有风扇的抽风装置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1中电池辅并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储能系统用电池包,如图1、图2所示,包括箱体1、上盖板2和一个电池组模块3,上盖板2固定在箱体1的顶部;

如图3所示,电池组模块3包括三十组电池组31、电池前支撑架32、电池后支撑架33和三个电池中间支撑架34,三十组电池组31分两层布置,三十组电池组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电池前支撑架32、电池后支撑架33上,三十组电池组31的中间固定在三个电池中间支撑架34上,电池前支撑架32、电池中间支撑架34和电池后支撑架33之间通过螺杆36相固定在一起,三十组电池组31先同层并联再上下层相互串联,每个电池中间支撑架34的顶面和底面上安装有电池辅并PCB板35,电池辅并PCB板35上设置了电池辅助并联电路以及电池温度、电池电压等采样电路,电池辅并PCB板35上的金属弹片与相对应电池组31上的单体电池壳体表面相接触,电池辅并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如图4(a)所示,箱体1为两端封闭、两侧敞开结构,箱体1底部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进风孔11,箱体1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电池数据采集PCB板安装仓8的通孔13,电池数据采集PCB板9安置在电池数据采集PCB板安装仓8内,电池数据采集PCB板9与电池辅并PCB板35通过线束相连接(图中未示出线束);如图4(b)所示,箱体底部外侧设置有抽屉式滑轨12;如图5所示,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抽风装置安装板4,抽风装置安装板4上安装有若干个风扇5,风扇5的电源线束连接到电池数据采集PCB板9上(图中未示出风扇的电源线束),通过电池数据采集PCB板9采集到的温度控制风扇5的启停,安装有风扇的抽风装置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如图2所示,电池组模块3固定在箱体1内且电池后支撑架33靠近抽风装置安装板4、电池前支撑架32部分露出箱体1外,电池前支撑架32的外侧设置前盖板6,电池前支撑架33的外侧设置后盖板7;如图7所示,前盖板6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61;如图8所示,后盖板7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风孔71;

如图9所示,电池前支撑架3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进风孔321;如图10所示,电池后支撑架33上开设有若干个出风孔331;

如图6所示,上盖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进风孔21;

如图2所示,箱体1的与电池前支撑架32相对应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板14,挡板14上设置有拉手15。

实施例2

一种储能系统用电池包,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储能系统用电池包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电池组模块的数量为两块,电池组模块分层固定在箱体内,电池组模块之间相互串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