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固接线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8174发布日期:2018-07-13 19:4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加固接线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IML(模内镶件注塑)产品,包括内至外依次叠设的PET/PC薄膜层、印刷层和ABS/PC塑胶层,且PET/PC薄膜层、印刷层和ABS/PC塑胶层一体成型,由于印刷层处于PET/PC薄膜层与ABS/PC塑胶层之间,因此IML产品的表面耐摩擦、不易被刮花,且能够长期保持鲜明的颜色而不褪色。故,IML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是IML产品仅停留在表面装饰上,并未在功能上有很大的改进。

基于此,有人将IML产品改进成具有电子功能的IML产品,即,把简单的注塑装饰件改进成具有电子功能的IML模内注塑件,该IML模内注塑件具有智能化、自发光和触摸式等功能,改进后的IML模内注塑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叠设的PET/PC薄膜层,印刷层,银浆导电线路层,LED、IC等元件及ABS/PC塑胶层,且PET/PC薄膜层,印刷层,银浆导电线路层,电子元件(如LED、IC元件等)及ABS/PC塑胶层一体成型,改进后的IML模内注塑件无需组装即可实现装饰、电子功能(如触控、灯光等),并且,由于银浆导电线路层和电子元件塑胶于产品的内部,因此它们能够防水、防潮、防氧化,故而提高了使用寿命,更耐用。而且,改进后的IML模内注塑件能够从其侧边将银浆导电线路层上的接线引出至外部,以便于后续与其他电路连接,然而,由于IML模内注塑件增加了接线,导致接线露出于IML模内注塑件外,导致接线靠近于IML模内注塑件的位置的附着力差,接线容易因拉扯造成断路,从而损坏产品,特别是,此接线为银浆导电线路,更容易因拉扯而断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固接线的加固结构,以确保接线不会因拉扯而造成断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加固接线的加固结构,其包括内嵌银浆导电线路层的IML模内注塑件,所述IML模内注塑件上开设有用于供从所述银浆导电线路层引出的接线穿出的开孔,以所述IML模内注塑件对应于其具有薄膜层的一侧面为外表面,相背一侧面为内表面,所述IML模内注塑件的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开孔处粘贴有用于加固所述接线靠近所述IML模内注塑件的位置的硬质片材,所述IML模内注塑件的内表面对应于所述开孔处粘贴有用于保护并固定所述接线靠近所述IML模内注塑件的位置的柔性片材,所述接线靠近所述IML模内注塑件的位置处于所述柔性片材和所述硬质片材之间。

所述硬质片材的一侧粘接于所述IML模内注塑件的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开孔处,并覆盖所述开孔对应的口部。

所述柔性片材的一侧粘贴于所述IML模内注塑件的内表面对应于所述开孔处,且所述柔性片材的相应部分与所述接线靠近于所述IML模内注塑件的位置粘贴在一起。

所述硬质片材的厚度为0.188mm-0.25mm,且所述硬质片材为硬质PET板材。

所述柔性片材的厚度为0.05mm-0.1mm,且所述柔性片材为柔性PET板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硬质片材和柔性片材的设置,增加接线的附着力,并能够限制接线移动幅度,以此对接线进行加固,增加对接线的保护,避免其在接线过程中容易断路或分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IML模内注塑件 11-开孔

2-接线 3-硬质片材

4-柔性片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用于加固接线的加固结构,此加固结构包括内嵌银浆导电线路层的IML模内注塑件1。

为方便描述,以IML模内注塑件1对应于薄膜层的一侧面为外表面,相背一侧面为内表面。

如图1-4所示,IML模内注塑件1上开设有开孔11,此开孔11用于供IML模内注塑件1的银浆导电层引出的接线2穿出到IML模内注塑件1的外部,其中,接线2靠近于IML模内注塑件1的位置处于硬质片材3和柔性片材4之间,以此对接线2进行加固。

作为优选地,此IML模内注塑件1呈盖状,且开孔11处于IML模内注塑件1的侧围处。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硬质片材3粘贴于IML模内注塑件1的外表面对应于开孔11处,此硬质片材3将开孔11的口部覆盖住,使得接线2靠近于IML模内注塑件1的位置被硬质片材3遮挡,从而增加了接线2靠近于IML模内注塑件1的位置的附着力,避免接线2断路或分层,同时还起到加固接线的作用。其中,此硬质片材3为硬质PET板材。较佳地,此硬质片材3呈方形状,以确保硬质片材3最大面积地将接线2覆盖,并使两者的相应部分相互靠近,增加附着力。并且,在外力拉扯接线2的过程中,因硬质片材3的作用,当接线人员接线幅度过大时接线人员能够感受到硬质片材3的阻挡,因而减轻接线2的拉扯幅度,以此避免接线2断路或分层。

较佳地,此硬质片材3的厚度为0.188mm-0.25mm,此厚度的硬质片材能够更好的起到加固接线2的作用,避免硬质片材3太薄而使片材偏柔性,而无法起到更好的加固、保护作用;也避免硬质片材3太厚,而使片材太硬,而容易刮花接线的表面。

如图3-4所示,柔性片材4粘贴于IML模内注塑件1的内表面对应于开孔11处,即,柔性片材4的一端粘贴于IML模内注塑件1内表面对应于开孔11的边沿处,此柔性片材4的相应部分与接线2靠近于IML模内注塑件1的位置粘贴在一起,以此对接线2靠近于IML模内注塑件1的位置进行加固,并且,也能够充当保护膜的作用对接线2的内表面进行保护,同时此柔性片材4也起到限制接线2的移动幅度,避免拉扯幅度过大而使接线2断路,而且,由于柔性片材4可柔性弯曲,故在保护接线2的同时还能不妨碍接线2的弯曲。本实施例中,此柔性片材4为柔性PET板材,较佳地,柔性片材4呈方形状,以确保柔性片材4最大面积地与接线2粘贴在一起。

较佳地,柔性片材4的厚度为0.05mm-0.1mm,此厚度的柔性片材4能够更好的起到固定和保护接线2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硬质片材3和柔性片材4均的一侧面均为粘贴面,或者硬质片材3和柔性片材4均通过常规的不干胶进行粘贴。

在本实用新型中,此IML模内注塑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长条状、圆形状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硬质片材3和柔性片材4的设置,使接线2处于硬质片材3和柔性片材4之间,对接线2进行加固和限制其移动幅度,以此增加对接线2的保护,避免其在接线过程中容易断路或分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