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圆形线圈分段油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9271发布日期:2018-07-20 21:5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线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圆形线圈分段油道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电力输变电系统中的中压元器件,使用量十分巨大。变压器主要是依靠铁心、高压线圈及低压线圈共同实现的。大容量电力变压器,需要使用螺旋式线圈形式,螺旋式线圈内部需要有圆筒支撑,有纵向的撑条支撑,线圈可以稳定绕制于圆筒上;但是随着经济放缓,成本的控制愈加严格,圆形线圈逐渐被长圆形线圈代替。目前,传统的长圆形线圈普遍存在短轴方向尺寸不好控制,偏差过大。主要原因就是在线圈圆弧部分过渡到直线部分时导线在直线部分没有张紧力,所以直线部分尺寸容易偏大。而线圈短轴方向的尺寸偏差直接影响变压器相间绝缘距离,从而影响变压器绝缘质量。

以35kV级的高低线圈主空道处油道为例,主空道有多个绝缘纸板和油道组成的小油隙结构,绝缘纸板在圆弧部位与线圈很贴服,但过渡到直线部分时就难以贴服。现有的长圆形线圈结构如图1所示,长圆形线圈包括铁芯a、内线圈b、绝缘纸板c、油道撑条d和外线圈e;内线圈b套在铁芯a外,绝缘纸板c套在内线圈b外;绝缘纸板c的直线段和圆弧段一体连接;外线圈e套在绝缘纸板c外;油道撑条d夹设在绝缘纸板c和外线圈e之间,油道撑条d间隔沿绝缘纸板c辐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如图1-2所示,由于在外线圈e和绝缘纸板c之间具有半油道,因此绝缘纸板c的圆弧段与直线段不相切,如图2所示,绝缘纸板c的圆弧段和直线段相接的地方存在尖角g,理论上外线圈e的轨迹应该如图2的理论轨迹线f所示,但是由于绝缘纸板c的圆弧段与直线段不相切,实际上外线圈e的轨迹如图2的实际轨迹线h所示,如图2所示,理论轨迹线f和实际轨迹线h之间存在缝隙i,从而影响变压器相间绝缘距离,进一步地影响变压器绝缘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圆形线圈分段油道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绝缘纸板的圆弧段和直线段断开,分为两段直线段和两段圆弧段,从而使外线圈通过油道撑条直接将直线段和圆弧段压紧在内线圈外,使绝缘纸板的直线段与内线圈贴服,避免出现图2所示的间隙,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绝缘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长圆形线圈分段油道结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铁芯、内线圈、绝缘纸板和外线圈;外线圈与绝缘纸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油道撑条;油道撑条沿绝缘纸板辐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绝缘纸板包括两个圆弧段和两个第一直线段;两个圆弧段和两个第一直线段围成长圆形,圆弧段与第一直线段搭接连接;圆弧段与第一直线段的搭接接头位于相邻两个油道撑条之间;绝缘纸板的外表面具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呈内小外大的燕尾状;油道撑条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卡接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油道撑条与所述绝缘纸板粘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段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与所述圆弧段相切的第二直线段。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圆弧段的端部的油道撑条与圆弧段的端部的距离为30mm~40mm;靠近第一直线段的端部的油道撑条与第一直线段的端部的距离为30mm~40mm;圆弧段与第一直线段的搭接长度小于30mm。

进一步地,所述油道撑条沿绝缘纸板辐向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纸板的厚度为0.5mm~1.0mm。

进一步地,所述油道撑条的厚度为3.5mm~5.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段位于圆弧段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线段位于圆弧段内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段中的一个第一直线段位于圆弧段的外侧,另一个第一直线段位于圆弧段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绝缘纸板的圆弧段和第一直线段断开,分为两段第一直线段和两段圆弧段,从而使外线圈通过油道撑条直接将第一直线段和圆弧段压紧在内线圈外,使绝缘纸板的第一直线段与内线圈贴服,避免出现如图2所示的间隙,从而提高了变压器的绝缘强度;其次,在绝缘纸板的外表面设置定位凸起,在油道撑条上设置于所述定位凸起卡接的卡槽,使油道撑条不会歪斜,从而保证油道通畅,确保线圈散热良好;并且能够保证油道撑条对绝缘纸板的压紧力;圆弧段和第一直线段的搭接接头位于相邻两个油道撑条之间,避免了搭接接头向外凸出,造成外线圈外表面局部向外增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长圆形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圆形线圈分段油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一种长圆形线圈分段油道结构中的第一直线段位于圆弧段内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一种长圆形线圈分段油道结构中的第一直线段位于圆弧段外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的一种长圆形线圈分段油道结构中的第一直线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弧段;2-第一直线段;3-油道撑条;4-铁芯;5-内线圈;6-外线圈;7-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长圆形线圈分段油道结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铁芯4、内线圈5、绝缘纸板和外线圈6;外线圈6与绝缘纸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油道撑条3;油道撑条3沿绝缘纸板辐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绝缘纸板包括两个圆弧段1和两个第一直线段2;两个圆弧段1和两个第一直线段2围成长圆形,圆弧段1与第一直线段2搭接连接;圆弧段1与第一直线段2的搭接接头位于相邻两个油道撑条3之间;绝缘纸板的外表面具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凸起7;定位凸起7呈内小外大的燕尾状;油道撑条3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7卡接的卡槽。如图3所示,由于绝缘纸板的直线段2和圆弧段1是断开的,因此能够保证直线段2与内线圈5贴服,由于直线段2与内线圈5贴服,因此,油道撑条3可以直接与绝缘纸板粘接,从而省去现有技术中,需要先在绝缘纸板上粘接电缆纸,再在电缆纸上粘接油道撑条3,从而节约了绕线工时,提高效率。如图7所示,如果油道撑条3与绝缘纸板之间没有定位,则油道撑条3可能会歪斜,如图7的点划线所示。因此在绝缘纸板的外表面设置定位凸起7,在油道撑条3上设置卡槽,从而保证油道撑条3不会歪斜。所述定位凸起7可以利用模具在绝缘纸板上冲压出来,从而保证定位凸起7的位置。定位凸起7可以是沿油道撑条3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凸点,也可以是沿油道撑条3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棱。

所述油道撑条3与所述绝缘纸板粘接连接。

所述圆弧段1的两端均一体连接有与所述圆弧段相切的第二直线段。

靠近所述圆弧段1的端部的油道撑条3与圆弧段1的端部的距离为30mm~40mm;靠近第一直线段2的端部的油道撑条3与第一直线段2的端部的距离为30mm~40mm;圆弧段1与第一直线段2的搭接长度小于30mm。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保证圆弧段1和直线段2两端的油道撑条3能够压紧圆弧段1和直线段2的两端。

所述油道撑条3沿绝缘纸板辐向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绝缘纸板的厚度为0.5mm~1.0mm。

所述油道撑条3的厚度为3.5mm~5.0mm。

所述第一直线段2位于圆弧段1外侧。

所述第一直线段2位于圆弧段1内侧。

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段2中的一个第一直线段2位于圆弧段1的外侧,另一个第一直线段2位于圆弧段1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