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车用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8179发布日期:2018-06-12 21:4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车用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电池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车用电池箱。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技术相对简单成熟,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开发的热点。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通常采用复杂的结构安装,在统一搬迁到汽车内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拆卸麻烦,且内部布局,排线杂乱,导致空间复发有效利用,散热较差,容易因振动引起安全隐患,实用性能较差。因此,缺乏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节省空间,同时安装方便的电池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节能车用电池箱,通过内衬件支撑散热电池单元,箱盖板密封保护外壳箱体,避免电池单元装载麻烦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能车用电池箱,其包括容纳电池单元的外壳箱体;设置于外壳箱体底部支撑电池单元的内衬件;环绕于外壳箱体周围的翻边部,且翻边部与外壳箱体底部的距离小于外壳箱体的高度;覆盖于外壳箱体的箱盖板,箱盖板通过螺栓固定于翻边部;以及焊接于箱盖板一端的多个拉手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外壳箱体底部具有相对翻边部的底边部,底边部与翻边部之间连接设置多个加强部,加强部布置长条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内衬件中空,凸出于外壳箱体底部,且相互间隔;内衬件面向电池单元的一侧具有多个散热孔与穿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内衬件之间连接多个加强筋,且加强筋低于内衬件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外壳箱体相邻拉手架的一侧还设置多个接线端口,接线端口两端设置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内衬件支撑散热电池单元,箱盖板密封保护外壳箱体,避免电池单元装载麻烦的缺点。

2)外壳箱体与箱盖板通过翻边部配合,防水防尘,密封性较好。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节能车用电池箱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节能车用电池箱分解图。

附图标记

外壳箱体10,内衬件20,散热孔21,穿线槽22,翻边部30,箱盖板40,拉手架50,底边部60,加强部70,长条凹槽71,加强筋80,接线端口90,手柄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节能车用电池箱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节能车用电池箱分解图。如图所示,一种节能车用电池箱包括容纳电池单元的外壳箱体10;设置于外壳箱体10底部支撑电池单元的内衬件20;环绕于外壳箱体10周围的翻边部30,且翻边部30与外壳箱体10底部的距离小于外壳箱体10的高度;覆盖于外壳箱体10的箱盖板40,箱盖板40通过螺栓固定于翻边部30;以及焊接于箱盖板40一端的多个拉手架5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外壳箱体10容置电池单元,起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支持。内衬件20安装在外壳箱体10底部,藉以支撑电池单元,并预留出足够的底部间隙,促进散热。翻边部30与外壳箱体10底部的距离小于外壳箱体10的高度,换句话说,翻边部30低于外壳箱体10顶部,藉以配合箱盖板40密封,使得箱盖板40能够贴合翻边部30,产生阶梯密封,加强密封性能。拉手架50方便操作人员提起箱盖板4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外壳箱体10底部具有相对翻边部30的底边部60,底边部60与翻边部30之间连接设置多个加强部70,加强部70布置长条凹槽71。在本实施方式中,底边部方便安装外壳箱体10,同时加装加强部70,能够提高外壳箱体10侧边的强度,避免汽车振动引起的应力集中,提高耐用度及安全性,方便实用。长条凹槽71改善应力集中,避免局部损坏,而且也减轻了重量,相对提高了车辆动力。

请继续参考图2,内衬件20中空,凸出于外壳箱体10底部,且相互间隔;内衬件20面向电池单元的一侧具有多个散热孔21与穿线槽22。内衬件20布置成中空,方便散热孔21对电池单元的散热,穿线槽22方便布线,提高使用范围。

此外,内衬件20之间连接多个加强筋80,且加强筋80低于内衬件20高度,起到加强内衬件20的稳定性的作用,同时高度低于内衬件20,避免阻碍底部散热空气的流通,实用性强。

请复参考图1,外壳箱体10相邻拉手架50的一侧还设置多个接线端口90,接线端口90两端设置手柄100,接线端口90方便电池单元的控制单元输出接线,手柄100方便在外壳箱体10安装至车体时的灵活调整,操作方便,拎取简单。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