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6810发布日期:2018-09-04 22:5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晶片电阻在生产的过程中为方便转移,一般印刷在陶瓷基板上。为确保晶片电阻的的阻值符合误差要求,晶片电阻的生产流程包括激光修阻工序,在激光修阻工序中,一般利用定位夹具对印刷有晶片电阻的基板进行定位及固定。由于晶片电阻的体积细小,对定位夹具的定位要求较高。现有的定位夹具一般仅能对基板的水平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夹具安装工作面上后,定位夹具表面与水平面间可能存在较大夹角且无法调整,导致基板定位完成后,基板与水平间存在较大夹角,由于激光修阻过程中,会利用多个水平排放的探针对基板上的电阻的阻值进行测量,以确保完成激光修阻后的晶片电阻的精度符合要求,当基板的水平度不足时,部分探针无法与对应的晶片电阻良好接触,令晶片电阻的阻值无法被准确测量,对晶片电阻的准确修阻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表面角度,确保与水平面重合的定位夹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位夹具,包括水平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水平调节机构上的夹持装置、及安装在所述水平调节机构上的盖板;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间接板、及设置在所述间接板上的若干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底部与所述间接板之间;所述间接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调距组件对应的容纳孔;所述调距组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容纳孔设置内螺纹;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间接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上端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夹具通过调节水平调节机构中的调距组件,可使盖板的表面与水平面重合,使印刷有晶片电阻的基板放置到夹持装置上后,可与对应的探针良好接触,有助于激光修阻设备对基板上的晶片电阻的作出准确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距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的锁定螺母;所述调节螺栓的上端设有第一螺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横向气缸、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纵向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第一横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第二横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纵推机构、及若干压板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调节螺栓的上端部对应的限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承载板上的有若干支柱;所述盖板安装在支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压板组件对应的通槽;所述压板组件容置在对应的所述通件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方向调节组件;所述方向调节组件包括底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中心轴、及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偏心销轴;所述偏心销轴包括穿设在所述底板上的下接销、及与所述下接销的上端连接的圆盖;所述下接销与所述圆盖的连接点偏离所述圆盖的圆心;所述间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盖板中心对应的穿轴孔,所述穿轴孔的大小与所述中心轴对应;所述间接板上还设有宽度与所述偏心销轴上的圆盖对应的调向槽,所述调向槽水平延伸且所述调向槽的延伸方向通过所述穿轴孔的轴心;所述间接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中心轴容置在所述穿轴孔中,所述偏心销轴上的圆盖容置在所述调向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设有若干第二螺孔;所述间接板上还设有若干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螺孔对应的锁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盖板对应的主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固定在所述间接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定位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定位夹具的分解示意;

图3为图1所示的定位夹具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

图4为图1所示的定位夹具的隐藏外壳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夹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夹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夹持装置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定位夹具100,用于对印刷有晶片电阻的基板进行定位和夹持。该定位夹具100包括水平调节机构10、安装在水平调节机构10上的夹持装置20、及安装在水平调节机构10上的盖板30;水平调节机构10包括间接板11、及设置在间接板11上的若干调距组件12;调距组件12设置在夹持装置20底部与间接板11之间,通过调距组件12可调节夹持装置20底面的不同部位相对间接板11的距离,从而可调整安装在夹持装置20上的盖板30的水平角度,令盖板30的表面保持水平,避免了激光修阻时因基板水平度不足而导致对基板上部分晶片电阻的阻值无法被准确测量。

请参阅图2至图4,间接板11上设有若干与调距组件12对应的容纳孔13;调距组件1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距组件12包括调节螺栓14、及与调节螺栓14螺纹连接的锁定螺母15;进一步地,为使调节完成后,调节螺栓14的上端可锁定在承载板41上,调节螺栓14的上端设有第一螺孔141;具体地,容纳孔13设置内螺纹,使调节螺栓14与间接板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请参阅图5至图7,夹持装置20包括支撑组件40、连接支撑组件40的横向气缸50、连接支撑组件40的纵向气缸51、安装在支撑组件40上的第一横推机构60、安装在支撑组件40上的第二横推机构70、安装在支撑组件40上的纵推机构80、及若干压板组件90。

支撑组件40包括承载板41、固定在承载板41上的有若干支柱42;承载板41上设有若干与调距组件12对应的限位孔410,具体地,限位孔410与调节螺栓14的上端部对应;支撑组件40还包括固定在承载板41上的第一承接件43、第二承接件44、及第三承接件4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减少定位夹具100的厚度及体积,横向气缸50安装在承载板41的下表面;为使横向气缸50能的活塞杆可同时对第一横推机构60、第二横推机构70产生推力,横向气缸50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套筒52。

第一横推机构60包括第一原边侧滑组件61、连接第一原边侧滑组件61的第一横向联动组件62、连接第一横向联动组件62的第一副边侧滑组件63、及第一弹性件64。

第一原边侧滑组件61包括安装在承载板41上的第一导轨611、安装在第一导轨611上的第一转接板612、及连接第一转接板612的第一外推板613;第一外推板613包括连接第一转接板612的第一固定部614、及自第一固定部614延伸的第一扩展部615。

第一横向联动组件62包括安装在承载板41上的第一支座621、转动设置在第一支座621上的第一传动片622、一端与第一传动片622铰接的第一牵引条623、及一端与第一传动片622铰接的第一连动条624。

第一副边侧滑组件63包括安装在承载板41上的第二导轨631、安装在第二导轨631上的第二转接板632、及连接第二转接板632的第一侧板633。

第一牵引条623的另一端与第一转接板612铰接;第一连动条624的另一端与第二转接板632铰接;具体地,第一牵引条623的长度与第一连动条624的长度对应。

第一弹性件64的一端连接支撑组件40,第一弹性件6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原边侧滑组件61或第一副边侧滑组件6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6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原边侧滑组件61、第一副边侧滑组件63;优选地,为减少第一弹性件64的长度,及减少承载板41所需的面积,第一承接件43与第一副边侧滑组件63对应设置,第一弹性件64的一端连接第一承接件43,第一弹性件6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侧板633。

第二横推机构70包括第二原边侧滑组件71、连接第二原边侧滑组件71的第二横向联动组件72、连接第二横向联动组件72的第二副边侧滑组件73、及第二弹性件74。

第二原边侧滑组件71包括安装在承载板41上的第三导轨711、安装在第三导轨711上的第三转接板712、及连接第三转接板712的第二外推板713;第二外推板713包括连接第三转接板712的第二固定部714、及自第二固定部714延伸的第二扩展部715。

第二横向联动组件72包括安装在承载板41上的第二支座721、转动设置在第二支座721上的第二传动片722、一端与第二传动片722铰接的第二牵引条723、及一端与第二传动片722铰接的第二连动条734。

第二副边侧滑组件73包括安装在承载板41上的第四导轨731、及安装在第四导轨731上的第四转接板732。

第二牵引条723的另一端与第三转接板712铰接;第二连动条734的另一端与第四转接板732铰接;具体地,第二牵引条723的长度与第二连动条734的长度对应。

第二弹性件74的一端连接支撑组件40,第二弹性件7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原边侧滑组件71或第二副边侧滑组件7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7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原边侧滑组件71、第二副边侧滑组件73;优选地,为减少第二弹性件74的长度,及减少承载板41所需的面积,第二承接件44与第二原边侧滑组件71对应设置,第二弹性件74的一端连接第二承接件44,第二弹性件7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外推板713的第二固定部71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减少定位夹具100的厚度及体积,纵向气缸51安装在承载板41的下表面。

纵推机构80包括第一纵向移动组件81、连接第一纵向移动组件81的纵向联动组件82、连接纵向联动组件82的第二纵向移动组件83、及第三弹性件84。

第一纵向移动组件81包括安装在承载板41上的第五导轨811、安装在第五导轨811上的第五转接板812、及连接第五转接板812的第三外推板813;第三外推板813包括连接第五转接板812的第三固定部814、及自第三固定部814延伸的第三扩展部815。

纵向联动组件82包括安装在承载板41上的第三支座821、转动设置在第三支座821上的传动架822、一端与传动架822铰接的第三牵引条823、及一端与传动架822铰接的第三连动条824。

第二纵向移动组件83包括安装在承载板41上的第六导轨831、及安装在第六导轨831上的第六转接板832。

第三牵引条823的另一端与第五转接板812铰接;第三连动条824的另一端与第六转接板832铰接;具体地,第三牵引条823的长度与第三连动条824的长度对应。

第三弹性件84的一端连接支撑组件40,第三弹性件8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纵向移动组件81或第二纵向移动组件8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弹性件8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纵向移动组件81、第二纵向移动组件83;具体地,第三承接件45与第一纵向移动组件81对应设置,第三弹性件84的一端连接第三承接件45,第一弹性件64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外推板813。

压板组件90包括支筒91、安装在支筒91上的支撑销轴92、及套设在支撑销轴92向的夹紧轴承93;压板组件90分别安装在第一原边侧滑组件61、第一副边侧滑组件63、第二原边侧滑组件71、第二副边侧滑组件73、第一纵向移动组件81、及第二纵向移动组件83上;具体地,不同的压板组件90分别通过其支筒91分别安装到第一转接板612、第二转接板632、第三转接板712、第四转接板732、第五转接板812、及第六转接板832上。

为减少气缸的使用数量,以及对基板产生良好的方向限定作用,第一导轨611、第二导轨631、第三导轨711、及第四导轨731相互平行设置;为对基板的产生定位作用,第五导轨811与第六导轨831平行设置,优选地,为使平衡基板所受到的外力,第五导轨811与第六导轨831分布在同一直线上;为提高纵推机构80对基板的推力,第五导轨811、第六导轨831与第一导轨611、第二导轨631、第三导轨711、或第四导轨731垂直设置。

请参阅图1至图4,盖板30上设有若干通件槽31。

间接板11的容纳孔13与承载板41上的限位孔410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加强定位夹具100的稳定性,调距组件12的数量为四,且间接板11的边缘承矩形,调距组件12对称分布在承载板41的下侧;调距组件12的上端局部容置在限位孔410中。

盖板30上的通件槽31与压板组件90对应;盖板30安装在支柱42上;压板组件90容置在对应的通件槽31中;第一传动片622、第二传动片722的轴心连线通过盖板30的中心;传动架822的轴心通过盖板30的中心。

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间接板11固定到外部设备上后,通过旋转调节各调距组件12中的调节螺栓14相对间接板11的高度,令承载板41各边角部相对间接板11的高度发生调整,从而达到使盖板30与水平面平行的目的;由于调节螺栓14与间接板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可线性地调整各调节螺栓14相对间接板11的高度,从而可精确调节盖板30的角度,使盖板30的表面与水平面平行;在调节螺栓14的调整完成后,通过转动锁定螺母15至调节螺栓14的下端,可使调节螺栓14相对间接板11固定,避免因调节螺栓14的转动令盖板30表面与水平面产生角度偏差;其后,通过固定件使调节螺栓14的上端与间接板11固定连接,使夹持装置20固定在水平调节机构10上。

在定位夹具100对放置在盖板30上的基板进行夹持的过程中,首先,横向气缸50、纵向气缸51的内部气压下降,使横向气缸50的活塞杆、纵向气缸51的活塞杆收缩;第二转接板632在第一弹性件64的拉动下,向承载板41的中部移动,同时,第二转接板632通过第一连动条624推动第一转接板612转动;第一转接板612在转动时,其通过第一牵引条623对第一转接板612产生拉动,使第一转接板612与第二转接板632同步向承载板41的中部移动;同理,在第二弹性件74的拉力作用下,第三转接板712、第四转接板732同步向承板的中部移动;同理,在第三弹性件84的拉力作用下,第五转接板812、第六转接板832同步向承板的中部移动。

在第一转接板612、第二转接板632、第三转接板712、第四转接板732移动时,分别安装在第一转接板612、第二转接板632、第三转接板712、第四转接板732的压板组件90分别跟随移动,从而,安装在第一转接板612、第二转接板632、第三转接板712、第四转接板732上的压板组件90对基板产生推压作用,由于第一转接板612与第二转接板632、第三转接板712与第四转接板732向盖板30中心移动的距离保持一致,且第一传动片622、第二转动片的轴心连线通过盖板30的中心,使在第一转接板612、第二转接板632、第三转接板712、第四转接板732上的压板组件90的夹持下,不同尺寸的矩形基板的一组对边与第五导轨811或第六导轨831的方向保持平行,且不同尺寸的矩形基板的中心轴112线保持通过盖板30的中心;另外,由于第五转接板812与第六转接板832向盖板30中心移动的距离保持一致,且传动架822的轴心通过盖板30的中心,使在第五转接板812、第六转接板832上的压板组件90的夹持下,不同尺寸的矩形基板的中心与盖板30的中心重合。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板组件90从多个方向向基板产生推压作用,更容易使基板根据导向推力而转动,从而提高了基板的定位精度;另外,由于对任意不同尺寸基板的定位夹持完成后,基板的中心与盖板30的中心保持重合,避免了激光设备切割不同的尺寸基板上的晶片电阻时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外推板613的第一扩展部615、第二外推板713的第二扩展部715与横向气缸50的活塞杆对应,使横向气缸50的活塞杆伸出时,安装在横向气缸50的活塞杆上的套筒52同时推动第一外推板613的第一扩展部615及第二外推板713的第二扩展部715;从而在需要解除第一横推机构60、第二横推机构70对基板的夹持时,利用单个气缸完成第一横推机构60、第二横推机构70控制,减少了气缸的使用量。由于第一外推板613、第二外推板713分离设置,第一横推机构60、第二横推机构70、分别由第一弹性件64、第二弹性件74单独拉动,因此,在对基板进行夹持时,第一横推机构60与第二横推机构70之间互不干扰,避免因第一横推机构60与第二横推机构70的一方因移动受阻而影响另一方的移动,从而提供了夹持装置20定位夹具100对基板定位的稳定性与精确性。

进一步地,为方便精确调整盖板30在水平面上的角度,以与外部设备良好配合,定位夹具100还包括方向调节组件110;方向调节组件110包括底板111、安装在底板111上的中心轴112、及安装在底板111的偏心销轴113;底板111设有若干第二螺孔114;底板111上还设有若干与容纳孔13对应的置栓孔115;偏心销轴113包括穿设在底板111上的下接销116、及与下接销116的上端连接的圆盖117;下接销116与圆盖117的连接点偏离圆盖117的圆心。

间接板11上设有与盖板30中心对应的穿轴孔16,穿轴孔16的大小与中心轴112对应;间接板11上还设有宽度与偏心销轴113上的圆盖117对应的调向槽17,调向槽17水平延伸且其延伸方向通过穿轴孔16的轴心;为锁定盖板30的角度且令盖板30在锁定前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间接板11上还设有若干与底板111上的第二螺孔114对应的锁定孔18。

间接板11安装在底板111上,中心轴112容置在穿轴孔16中,偏心销轴113上的圆盖117容置在调向槽17中,通过转动偏心销轴113,调向槽17中的圆盖117对间接板11产生推压作用,令间接板11以中心轴112为轴心相对底板111转动,同时,盖板30在水平面上的角度同步调整;通过调整锁定孔18的延伸长度,可调整盖板30在水平面上的角度变化范围,盖板30在水平面上的角度确定后,通过固定件、锁定孔18、及第二螺孔114,可将转接板固定在底板111上。

进一步地,为避免定位夹具100内部零部件的运动受到外部影响,定位夹具100还包括外壳120,外壳120上设有与盖板30对应的主开口121;为使主开口121与盖板30保持配合,外壳120固定在间接板11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水平调节机构中的调距组件,可使盖板的表面与水平面重合,使印刷有晶片电阻的基板放置到夹持装置上后,可与对应的探针良好接触,有助于激光修阻设备对基板上的晶片电阻的作出准确调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