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多股线线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5452发布日期:2018-07-18 02:16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多股线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小功率的无线充电器常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的特点,由于因而越来越受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厂家青睐。其能量传输用的线圈部分,由于有电阻的损耗,会产生大量损耗,降低传输效率,增加发热量。而线圈在发热过程中,容易造成线圈的热膨胀,进而影响线圈的电感,影响充电效率,因此如何提高线圈性能是无线充电很重要的一个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中申请号为CN205140666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4月6日,发明的名称为“一种无线充电线圈”,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线圈,包括一金属板件,所述金属板件按照线圈图案设计去除线圈图案之外的金属,形成一镂空的金属线圈板件,金属线圈板件表面具有抗氧化保护层及在用于连接电性部件的部位上具有电镀保护层,所述金属线圈板件形成线圈成品或裁切成单个的线圈成品。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厚度空间有限的产品环境中,可根据不同的空间形状要求制作线圈的外形,充电效率高。其不足之处在于,无线充电线圈采用板件镂空成型,由于线圈单体缺少支撑,在充电过程中,受热膨胀,容易降低电感场,影响充电效率。

因此,设计一种电阻较小,无线充电效率较高且受热变形量小的线圈结构就很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的无线充电用的线圈的在无线充电过程中由于电阻和涡流效应产热变形或硬度下降,影响电感而造成充电效率下降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多股线线圈结构,旨在使线圈结构稳定,受热变形量小,充电效率受温度影响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多股线线圈结构,包括由若干段平行共面的导线卷绕制成的线圈本体,线圈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引脚,位于线圈本体外侧的导线的直径大于位于其内侧的导线的直径;线圈本体两端的端口为全等的弧线形,端口焊接在引脚上。

外侧导线的直径大于内侧导线的直径,在绕制成线圈本体后由于其不同的直径,在线圈本体的表面会形成空隙,从而作为换热区间,有利于线圈本体的散热,减小线圈本体在使用时的温升,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线圈本体两端为全等的弧线形,增大了导线端口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线圈本体散热,减小线圈本体的温升;端口为弧线形,方便与引脚的连接,提高与引脚连接的结构强度;卷绕制成的线圈本体位于其外侧的导线长度大于位于其内侧的导线的长度,外侧导线的直径大于内侧导线的直径有利于平衡不同导线之间的电流,使线圈本体的磁场均匀,减小磁场激励,提高充电效率。

作为优选,线圈本体的导线的直径与对应导线的长度的开方成正比。由于导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线的直径与其长度的开方成正比可以确保每根导线的电阻相等,而端口焊接在引脚上,形成并联电路,导线之间的电压相等,电阻相等后可以确保每根导线的电流相等,提高线圈磁通量的均匀性,提高线圈本体的充电效率。

作为优选,位于线圈本体外端的端口弧线凸起朝向导线的内部,位于线圈本体内端的端口弧线凸起朝向导线的外部,同一导线的两端连线与其他导线的两端连线平行。方便完成线圈本体两端的散热,有利于线圈端口与引脚的连接;方便布置线圈,有利于平衡线圈内部磁感的均匀性。

作为优选,线圈本体两端的引脚位于其所在端口的弧线靠外侧的切线上,两个引脚彼此平行,线圈本体两端的引脚位于线圈本体的相同一侧。由于引脚位于线圈本体两端靠外侧的切线上,可以使线圈本体两端的端口的连线经过线圈本体的中心,提高线圈本体内部磁感的均匀性,提高充电的效率;引脚平行有利于引脚的安装和与外部电源线的连接。

作为优选,线圈本体的表面设有粘结层。方便导线的安装和固定,同时能完成导线间的绝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外侧导线的直径大于内侧导线的直径,有利于线圈本体的散热,减小线圈本体在使用时的温升,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2、线圈本体两端为全等的弧线形,增大了导线端口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线圈本体散热,减小线圈本体的温升;

3、端口为弧线形,方便与引脚的连接,提高与引脚连接的结构强度;

4、每根导线的电流相等,提高线圈磁场的均匀性,提高线圈本体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线圈本体1 导线101 端口11 引脚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和图2中,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多股线线圈结构,包括由若干段平行共面的导线101卷绕制成的线圈本体1,线圈本体1的表面设有粘结层。方便线圈本体1内部导线101的安装和固定。图2中,线圈本体1由4段导线101卷绕制成。线圈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引脚2,两个引脚2彼此平行,线圈本体1两端的引脚2位于线圈本体1的相同一侧。导线101的截面为圆形。图1和图2中,尤其是图2中可以看出:位于线圈本体1外侧的导线101的直径大于位于其内侧的导线101的直径;线圈本体1的导线101的直径与对应导线101的长度的开方成正比。线圈本体1两端的端口11为全等的弧线形,位于线圈本体1外端的端口11弧线凸起朝向导线101的内部,位于线圈本体1内端的端口11弧线凸起朝向导线101的外部,同一导线101的两端连线与其他导线101的两端连线平行。端口11焊接在引脚2上。线圈本体1两端的引脚2位于其所在端口11的弧线靠外侧的切线上。

现有的线圈的端口11都为直线形,引脚2平行有利于引脚2的安装和与外部电源线的连接,而在端口11是直线形时,两个引脚2需要错开一点位置用于安装引脚2,这样做会影响磁感强度的均匀性,而线圈本体1的两端的端口11为弧线形,引脚2位于线圈本体1两端靠外侧的切线上,可以使线圈本体1两端的端口11的连线经过线圈本体1的中心,保证磁场的均匀性和完整性,提高充电的效率。

外侧导线101的直径大于内侧导线101的直径,在绕制成线圈本体1后由于其不同的直径,在线圈本体1的表面会形成空隙,从而作为换热区间,有利于线圈本体1的散热,减小线圈本体1在使用时的温升,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线圈本体1两端为全等的弧线形,增大了导线101端口11的散热面积,有利于线圈本体1散热,减小线圈本体1的温升;端口11为弧线形,方便与引脚2的连接,提高与引脚2连接的结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