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的直插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181发布日期:2018-10-30 23:2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的直插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专用的直插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我公司为北京微电子所研制的一组直插式板间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及终端连接器,用以替代国外相似类型的连接器,同时在国外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连接螺帽锁紧机构,具有对接可靠,高插拔寿命,安装简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用的直插式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专用的直插式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和终端连接器;所述终端连接器穿过所述插座并连接所述插头。

所述插头包括螺盖、线夹、尾螺帽、并圈卡簧、连接螺帽组件、外壳体、卡圈、第一后绝缘体、内壳体、内后绝缘体、内前绝缘体、插孔、套筒和第一前绝缘体;所述内前绝缘体与所述内后绝缘体套在所述插孔的外部,所述内前绝缘体、所述内后绝缘体和所述插孔插入在所述内壳体中,内壳体尾部铆接有卡圈;所述内壳体外壁套有第一前绝缘体和第一后绝缘体,所述外壳体套在所述内壳体、第一前绝缘体和第一后绝缘体的外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尾部铆接有套筒;所述尾螺帽与所述外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尾螺帽通过所述并圈卡簧与所述连接螺帽组件连接;所述尾螺帽尾端孔腔内装有所述线夹,所述尾螺帽在所述线夹外连接所述螺盖。

所述插座包括方盘壳体,所述方盘壳体外部设有螺纹,用于连接所述插头中的连接螺帽组件。

所述终端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后壳体、插针、第三前绝缘体、压圈、中间接触体、第三后绝缘体内绝缘体和电阻;所述插针与所述电阻焊接,所述插针套在所述内绝缘体内部,所述内绝缘体的外壁套有所述第三后绝缘体,所述第三后绝缘体外部套有所述中间接触体,所述中间接触体套在所述第三前绝缘体内部,所述第三前绝缘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尾端装有所述压圈,所述压圈顶住所述第三前绝缘体,壳体通过螺纹紧固连接所述端子后壳体。

所述插头还包括屏蔽环,所述屏蔽环连接尾螺帽。

所述方盘壳体的尾部为三头螺纹结构,用于连接所述连接螺帽组件。

所述方盘壳体设有用于连接箱体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终端连接器的壳体外部设有用于连接箱体的第三安装孔。

所述外壳体为三头螺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发插座固定在安装板上,插头与插座的螺纹连接,实现插头与终端连接器的直插式对接,对接方便可靠。

2、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对接寿命,插拔次数可达2000次。

3、本实用新型三头螺纹快速插配并带有防松机构。

4、五键定位,具有盲插和防错插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连接器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连接器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主视图;

图6为图5的A-A方向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啮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插座2包括方盘壳体201,所述方盘壳体201外部设有螺纹,用于连接所述插头1中的连接螺帽组件105;所述方盘壳体201的尾部为三头螺纹结构,用于连接所述连接螺帽组件105。所述方盘壳体201设有用于连接箱体的第二安装孔。

如图3-4所示,终端连接器3包括壳体301、端子后壳体302、插针303、第三前绝缘体304、压圈305、中间接触体306、第三后绝缘体307内绝缘体308和电阻309;所述插针303与所述电阻309焊接,所述插针303套在所述内绝缘体308内部,所述内绝缘体308的外壁套有所述第三后绝缘体307,所述第三后绝缘体307外部套有所述中间接触体306,所述中间接触体306套在所述第三前绝缘体304内部,所述第三前绝缘体304设置在所述壳体301的内部,所述壳体301的尾端装有所述压圈305,所述压圈305顶住所述第三前绝缘体304,壳体301通过螺纹紧固连接所述端子后壳体302。终端连接器3的装配过程如下:将焊接好电阻309的插针303套入内绝缘体308,再装上第三后绝缘体307后整体装入中间接触体306中,然后装入第三前绝缘体304,再装入壳体301,将压圈305装到壳体301的尾端,使其顶到第三前绝缘体304为止,再利用壳体301与端子后壳体302上配合的螺纹将壳体301与端子后壳体302拧紧。

如图5-6所示,插头1包括螺盖101、线夹102、尾螺帽103、并圈卡簧104、连接螺帽组件105、外壳体106、卡圈108、第一后绝缘体109、内壳体110、内后绝缘体111、内前绝缘体112、插孔113、套筒114和第一前绝缘体115;所述内前绝缘体112与所述内后绝缘体111套在所述插孔113的外部,所述内前绝缘体112、所述内后绝缘体111和所述插孔113插入在所述内壳体110中,内壳体110尾部铆接有卡圈108;所述内壳体110外壁套有第一前绝缘体115和第一后绝缘体109,所述外壳体106套在所述内壳体110、第一前绝缘体115和第一后绝缘体109的外部,所述外壳体106内部的尾部铆接有套筒114;所述尾螺帽103与所述外壳体106螺纹连接,所述尾螺帽103通过所述并圈卡簧104与所述连接螺帽组件105连接;所述尾螺帽103尾端孔腔内装有所述线夹102,所述尾螺帽103在所述线夹102外连接所述螺盖101。所述插头1的装配过程如下:所述内前绝缘体112与所述内后绝缘体111套在所述插孔113的外部,插入内壳体110中,将卡圈108从内壳体110尾部铆进内壳体110中,起到定位内后绝缘体111和内前绝缘体112的作用,然后将第一前绝缘体115与第一后绝缘体109套在内壳体110外,再整体从外壳体106尾部装入,再将套筒114从外壳体(106)尾部利用工装铆进外壳体106,整体形成轴向定位,再利用尾螺帽103与外壳体106间的配合螺纹,将尾螺帽103拧入外壳体106,再将屏蔽环107装入尾螺帽103上,然后利用并圈卡簧104将连接螺帽组件105装到尾螺帽103上,再将线夹102装入尾螺帽103尾端孔腔内,将螺盖101拧紧,插头装配完成。

如图7所示,产品使用时,终端连接器3通过壳体301的第三安装孔安装定位在箱体内部的设备上;插座2通过方盘壳体201上的第二安装孔安装在箱体上,且第三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中心保证同轴度,插座2的方盘壳体201尾部设计为具有防松脱功能的三头螺纹结构;插头1外部结构同样设计为具有防松脱功能的三头螺纹结构,装有连接螺帽组件105,通过连接螺帽组件105与方盘壳体201的螺纹对接,实现插头1及终端连接器3的直插对接。所述箱体为北京微电子所的设备。

根据使用要求,内接触体的电啮合长度大于5mm,具体设计如图8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