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的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8211发布日期:2018-07-25 00:0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特别涉及一种绕线机的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绕线机就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线架上的机器。目前的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铜线或漆包线绕制成线圈。例如:各种钟表线圈,电机定子,转子电磁元件中的线圈都需要用飞叉绕线机来绕制。这类绕线机工作时,一般将线架固定在夹具上,线架随夹具一起周向转动和轴向移动将线绕在线架上而成为线圈。现有技术中对于线架在夹具上的固定方式都是通过人工依靠手工进行操作,逐个将线架固定在夹具上,而这种操作方式将大大降低绕线机的上料效率、并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一种绕线机的上料机构,该上料机构能代替人工进行上料,从而提升绕线机的上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绕线机的上料机构,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上的支架以及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夹具,所述夹具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固定座上位于支架的一侧设有振动盘,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送料器,所述送料器的一端连接振动盘、另一端连接有供线架放置的夹腔,位于所述送料器的上方设有沿夹具排列方向滑移的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上设有安装座,所述第一移动件上设有驱动安装座朝向夹具滑移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机械手,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驱动机械手朝向夹腔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驱动夹具实现启闭的启闭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振动盘将线架依次且有次序性的传输向送料器,经过送料器将线架传输向夹腔并在夹腔中对线架实现定位;第二驱动件驱动机械手朝向夹腔移动用于实现对线架的抓取,抓取后的机械手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下朝向夹具移动且通过启闭构件实现对夹具的开启后,机械手再将线架放置在夹具上,通过启闭构件实现夹具的关闭对线架进行夹持固定。在通过第一移动件的移动,将线架逐个安装在排列设置的夹具上,从而用于代替人工的手动上料,提升绕线机的上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具包括固定于支架的夹座、设置于夹座的放置面以及转动设置于夹座且配合放置面实现夹持的夹块,所述夹座与夹块之间设有驱动夹块始终抵触放置面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夹块上设有向外延伸并被启闭构件所驱动的受力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闭构件对受力部施加作用力,使得夹块围绕于转动连接处转动,实现夹块与放置面之间的分离;受力部失去启闭构件对其施加的作用力时,夹块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压持在放置面上,对线架实现夹持。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面上设有供线架上通孔穿设的定位针,所述夹块上对应于定位针的位置设有缺口槽,所述启闭构件包括设置于受力部下方且沿夹具排列方向延伸设置的施力板以及驱动施力板朝向受力部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械手抓取线架放置在放置面上并使线架上的通孔被定位针所穿设,通过通孔与定位针之间的配合对线架实现在放置面上的预固定,使得夹块在未夹持线架时,也能实现线架在夹具上的固定。当夹具上都安装好线架后,通过施力板的设置能同时对排列设置的夹具实现启闭,使启闭构件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启闭构件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滑孔,所述施力板上设有配合滑孔用于引导施力板移动的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与滑孔之间的滑移配合对移动中的施力板进行引导限位,使得移动中的施力板能实现更加精确的移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面上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供线架放置的缺口部,所述定位针位于缺口部内,所述夹块上设有在开启的过程中能驱动缺口部远离定位针的凸出部,所述移动板与夹座之间设有驱动缺口部朝向定位针移动的第二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块远离放置面时,通过凸出部带动移动板远离定位针,从而增大缺口部与定位针之间的距离,使得线架能更好的放置在放置面上;当夹块朝向移动板方向移动时,移动板在第二弹性件的驱动件带动缺口部朝向定位针移动,通过缺口部配合定位针用于实现对线架夹持,从而实现线架在夹具上的更好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座上位于移动板的下方设有用于吸附线架的磁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件吸附放置于放置面上的线架,从而对线架实现更好的预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设置在送料器上的输送滑道,所述输送滑道的底部沿滑移方向开设有两道间隔设置的凹槽并使输送滑道的截面构成的形状为山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供安装在线架上挡板的滑移与限位,从而实现线架的稳定传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该上料机构代替人工手动上料,提升了绕线机的上料效率并对加工中的线架实现更好的固定,保证了产品后续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夹具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中夹具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中送料器的侧视图。

图中:1、固定座;2、支架;3、夹具;3.1、夹座;3.2、放置面;3.3、夹块;4、振动盘;5、送料器;6、夹腔;7、第一移动件;8、安装座;9、第一驱动件;10、机械手;11、第二驱动件;12、启闭构件;12.1、施力板;12.2、第三驱动件;13、第一弹性件;14、受力部;15、定位针;16、缺口槽;17、滑孔;18、滑杆;19、移动板;20、缺口部;21、凸出部;22、第二弹性件;23、磁性件;24、输送滑道;25、凹槽;26、电机;27、线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一种绕线机的上料机构,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上表面沿水平方向依次固设有支架2、夹腔6、送料器5以及振动盘4,支架2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具3,转轴的轴向与排列方向垂直设置且夹具3沿转轴的轴向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支架2上固定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26。夹腔6与支架2之间间隔设置且开口朝向上,送料器5的一端连通加夹腔6、另一端连通振动盘4的出料口;送料器5为直线振动送料器。固定座1上位于送料器5的上方固定设有第一移动件7,第一移动件7的移动方向与夹具3的排列方向平行设置既X轴方向移动,第一移动件7为直线轴模组;第一移动件7上滑移设置有安装座8,安装座8与第一移动件7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安装座8沿Y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9,第一驱动件9为气缸。安装座8上滑移设置有机械手10,机械手10与安装座8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械手10沿Z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11,第二驱动件11为气缸。

参考图2和图3,夹具3包括形状为圆柱形的夹座3.1、以及设置夹座3.1侧壁且靠近端面位置的放置面3.2,放置面3.2上沿夹座3.1的轴向往复滑移设有移动板19;夹座3.1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块3.3,夹块3.3上端围绕于转轴朝向移动板19的上表面转动、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的受力部14,而受力部14与夹块3.3之间构成的形状近似于C字形。夹块3.3与夹座3.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3,第一弹性件13为扭簧,扭簧套设于转轴且一端抵触夹块3.3、另一端抵触夹座3.1,用于驱动夹块3.3抵触移动板19。

移动板19上表面开设有缺口部20,缺口部20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且同时贯穿移动板19背对第一弹性件13的一侧壁;放置面3.2上对应于缺口部20的位置固定设有定位针15且移动板19的厚度小于线架27的厚度。夹块3.3上对应于定位针15的位置开设有贯穿设置的缺口槽16。夹座3.1上位于移动板19的下方且靠近于定位针15的位置固定设有磁性件23,磁性件23为永磁铁,夹块3.3背对定位针15的一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凸出部21,凸出部21在转动的过程中抵触移动板19朝向凸出部21的一侧;移动板19背对定位针15的一侧壁与夹座3.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22,第二弹性件22为压缩弹簧。

参考图4和图5,固定座1上位于夹具3与夹腔6之间的位置设有启闭构件12,启闭构件12包括放置于固定座1上表面的施力板12.1以及第三驱动件12.2,施力板12.1沿夹具3的排列方向延伸设置;第三驱动件12.2为气缸且沿施力板12.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气缸的缸体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诶、活塞杆与施力板1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座1上位于施力板12.1的正下方固定设有滑孔17,施力板12.1朝向滑孔17的一面固定设有穿设进滑孔17的滑杆18。

参考图6,送料器5上设有供线架27滑移的输送滑道24,输送滑道24底部沿传输方向开设有两道间隔设置的凹槽25,两道凹槽25与输送滑道24之间构成的截面形状为山字形。

工作过程:振动盘4中的线架27通过送料器5排列传输向夹腔6,第三驱动件12.2驱动施力板12.1朝向夹具3方向移动并抵触在受力部14上,受力部14受到作用力带动夹块3.3围绕于转动连接处转动,从而用于实现夹块3.3与放置面3.2之间的分离。机械手10朝向夹腔6移动,将夹腔6中的线架27抓取并放置在放置面3.2上,且在放置的过程中使线架27上的通孔穿设进定位针15中,实现线架27在夹具3上的预固定。当夹具3上都装好线架27时,第三驱动件12.2驱动施力板12.1远离夹具3,移动板19在第二弹性件22的作用下带动缺口部20配合定位针15夹持线架27、夹块3.3在第一弹性件13的作用下压持线架27,用于实现线架27在夹具3上的固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