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隐裂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968发布日期:2018-07-11 04:27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隐裂电池盒。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为了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得到巨大发展。太阳能电池板是收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组件在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是焊接电池片工序,电池片焊接工序的目的是将一片一片的电池片的通过焊带焊接成串。目前各大光伏组件制造厂家焊接过程均为设备自动焊接,在焊接时,放在电池盒电池片被设备吸盘一片一片吸至设备内进行焊接,现有的电池盒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原因,电池片被吸起时会刮到电池盒。这个过程会导致电池片隐裂或破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隐裂电池盒,能够有效防止电池片在焊接前移动时产生隐裂,提升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隐裂电池盒,包括底座和活动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垂直于底座表面;

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导向孔,活动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通过导向孔和导向杆滑动连接,能够沿导向杆滑动,活动板用于放置电池片。

可选的,所述底座边缘上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和底座上表面的夹角为钝角,以避免活动板上的电池片上升时和侧板发生碰撞。

可选的,所述侧板和底座上表面的夹角为95°~100°。

可选的,所述活动板的边缘设置有向活动板中心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用于使侧板通过活动板。

可选的,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感应孔。

可选的,所述底座为矩形结构,导向杆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顶点位置。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四个导向杆,活动板上设置有四个导向孔。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隐裂电池盒,包括底座和活动板,底座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垂直于底座表面;活动板上设置有导向孔,活动板位于底座的上方,通过导向孔和导向杆滑动连接,能够沿导向杆滑动,活动板用于放置电池片。通过将活动板安装在导向杆上,避免了活动板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偏移,进而带动活动板上的电池片偏移而发生碰撞,从而使电池片被破坏产生裂痕或者隐裂的问题,提升了电池片的产品质量。

进一步的,通过将侧板和底座上表面的夹角为钝角,即侧板向外倾斜,使电池片在上升过程中和侧板的间距逐渐增大,避免电池片在运动过程中和侧板发生碰撞,防止电池片产生隐裂。

进一步的,通过在活动板边缘设置有内凹结构,避免了活动板和侧板发生干涉,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隐裂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活动板、3.导向杆、4.侧板;

21.导向孔、22.感应孔、23.内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防隐裂电池盒,包括底座1和活动板2,底座1上设置有导向杆3,导向杆3垂直于底座1表面,活动板2上设置有导向孔21,活动板2位于底座1的上方,通过导向孔21和导向杆3滑动连接,活动板2能够沿导向杆3滑动。

底座1边上设置有侧板4,侧板4和底座1上表面的夹角为钝角,以避免活动板2上的电池片上升时和侧板4发生碰撞。活动板2的边缘设置有向活动板2中心的内凹结构23,该内凹结构23用于使侧板4通过活动板2。

优选的,侧板4和底座1上表面的夹角为95°~100°。

活动板2上设置有感应孔22,底座1为矩形结构,导向杆3设置在所述矩形结构的顶点位置。底座1上设置有四个导向杆3,相应的,活动板2上设置有四个导向孔21。底座1上设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隐裂电池盒,用于在电池片焊接时存放电池片。焊接工序开始时,电池片被放置在活动板2上,活动板2通过设置在各顶点上的导向孔21安装在导向轴上,导向轴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活动板2和底座1上表面平行。底座1下方设置有推动装置,用于将电池片推送到吸取位置,机械爪上的吸盘在电池片被推送到吸取位置,即推送最高点时,吸取电池片到焊接工位进行焊接。

通过将活动板2安装在导向杆3上,避免了活动板2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水平方向的偏移,进而带动活动板2上的电池片偏移而和侧板4发生碰撞,从而使电池片被破坏产生裂痕或者隐裂,特别是产生隐裂,由于隐裂不易被察觉,无法直接排除。导致在焊接后出现残次品的问题。

进一步的,侧板4和底座1上表面的夹角为钝角,即侧板4向外倾斜,电池片在上升过程中和侧板4的间距逐渐增大,避免电池片在运动过程中和侧板4发生碰撞,防止电池片产生隐裂。

其中,为了检测活动板2上是否有电池片,在电池盒安装位置的下方设置有传感器,活动板2上设置有感应孔22,感应孔22用于使感应信号通过活动板2。由于在工作过程中,推动装置推动活动板2运动,因此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使推动装置穿过底座1的通孔。活动板2的边缘设置有向活动板2中心的内凹结构23,该内凹结构23用于使侧板4通过活动板2,即避免活动板2和侧板4产生干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