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用灭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476发布日期:2018-10-13 00:05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用灭弧室。



背景技术:

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是电流通过某种介质(例如空气)所产生的瞬间火花。在日常生活中,当通过的电流超过了断路器设定的极限值后,断路器就会自动中断电流,断路器上的触头断开后,电弧就会被点亮,由于电弧不仅会对设备线路造成破坏,甚至还会影响人身安全。因此,灭弧是断路器的一个重要应用之一。目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灭弧方法包括机械灭弧法、磁吹灭弧法、窄缝灭弧法以及栅片灭弧法。

其中栅片灭弧法主要应用于交流电器中,当断路器的触头分开时,产生的电弧在电动力的作用下被推入一组金属栅片中而被分割成数段,彼此绝缘的金属栅片的每一片都相当于一个电极,因此就有许多阴阳极压峰。对交流电弧来说,近阴极处,在电弧过零时就会出现一个150V~250V法介质强度,使电弧无法继续维持而熄灭。

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弧气体中含有金属粒子,这种金属粒子容易使断路器周围的导电部件或者电气装置出现短路。因此,为了使灭弧气体冷却并去离子化,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对灭弧室出口位置设置消游离装置。

中国专利文献CN202258893U公开了一种灭弧室,包括隔弧罩、引弧片、两个隔弧壁、栅片、灭弧板和去游离网,其中,栅片顶部与隔弧罩之间从下到上依次安装有灭弧板和去游离网,灭弧板与栅片顶部接触,灭弧板的作用是保持与栅片间的间隙,防止栅片间短路,同时可增加强度及更好的冷却电弧。灭弧板沿横轴线开孔,为了不影响透气性,孔的大小和排布与栅片间隔相适应,去游离网则放置在灭弧板上。由于去游离网为铁磁材料,在电弧出现时能产生很强的感应磁场,将电弧拉出栅片,同时感应磁场产生的力能够将可能从喷弧口喷出的电弧拉回到灭弧室内,从而防止电弧通过灭弧罩上的喷弧口飞出。但是该灭弧室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不符合小型断路器使用,并且由于灭弧板上的透气孔为直通式设计,当去游离网的感应磁场产生的力将可能从喷弧口喷出的电弧拉回到灭弧室内时,电弧游离蒸汽中含有金属粒子将重新返回到灭弧室,从而相对地提高了灭弧室内金属蒸汽的密度;此外,灭弧板上的孔的大小和排布与栅片间隔相适应,从而更利于电弧游离蒸汽中的金属粒子返回到灭弧室,从而降低灭弧室的介电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能够有效避免电弧游离蒸汽中的金属粒子容易返回灭弧室的现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电弧冷却速率的小型断路器用灭弧室。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断路器用灭弧室,包括两个平行且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以及若干个平行的设置于两个固定板之间的灭弧栅片,所述固定板上沿着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若干个沿着固定板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固定孔,所述灭弧栅片包括进气端、出气端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端,所述灭弧栅片上的出气端的两侧分别为向外扩张的圆弧形结构,相邻两个灭弧栅片的出气端之间形成一个向内收缩的出气通道,所述灭弧栅片上的两个侧端上靠近出气端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向内凹进的固定直角,所述固定直角上对应于固定孔的位置处设有和固定孔相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贯穿于对应的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上还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出气孔,所述固定板上背离灭弧栅片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出气孔和空腔相连通,所述连接板上靠近灭弧栅片出气端的一端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二出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气孔上靠近空腔的一端为沿着轴心向内收缩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弧栅片的进气端上设有引弧缺口,所述引弧缺口包括相互衔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为沿着远离第二段的方向向外圆弧扩张的结构,所述第二段为“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段的中心线和第二段的中心线均与灭弧栅片的中心线相重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采用出气塑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固定孔的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其中设置的灭弧栅片和固定板之间通过固定块和固定孔卡紧连接于一起,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大大的增强灭弧栅片的抗冲击效果,使用时也能够增强断路器的工作稳定性;同时灭弧栅片采用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使得灭弧栅片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将灭弧栅片上的出气端的两侧分别设为向外扩张的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相邻两个灭弧栅片的出气端之间形成一个向内收缩的出气通道,这样的设计既能够省去底板和消游离装置,使得灭弧室整体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组装方便,且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防止电弧从灭弧室上的出气通道排出后再次放回到灭弧室内,从而有效地降低灭弧室内金属蒸汽的密度,提高介电强度;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引弧缺口包括相互衔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第一段设置为向外扩张的喇叭状结构,第二段设置为“U”字形结构,其中第一段能够增强灭弧室对电弧的吸力,减少电弧进入灭弧室时的阻力,从而能够省去现有技术中灭弧室上设置的吸弧片,降低灭弧室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成本;而第二段则能够对电弧起到拉长的作用,以提高灭弧室的灭弧效率;同时设置的引弧缺口在保证能够起到较好引弧以及拉伸电弧效果的同时占用灭弧栅片的面积较小,从而反向增大了灭弧栅片的实际面积,提高了灭弧室的散热效果;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一出气孔、空腔和第二出气孔使得灭弧室多了一条排气通道,并且空腔能够延长气体的排出路径,从而提高电弧的冷却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采用出气塑料制成,出气塑料能够承受电弧的高温灼烧,并且出气塑料在受热后能够产生气体,达到吹弧的效果,从而推动电弧运动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断路器用灭弧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断路器用灭弧室的截面示意图;

图3而本实用新型灭弧栅片的俯视图;

图中符号说明:

固定板1,灭弧栅片2,固定孔3,出气通道4,固定直角5,固定块6,第一出气孔7,连接板8,空腔9,第二出气孔10,引弧缺口11,第一段12,第二段 1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断路器用灭弧室,包括两个平行且对称设置的固定板 1以及若干个平行的设置于两个固定板1之间的灭弧栅片2,所述固定板1上沿着固定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个沿着固定板1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固定孔3,在实际的应用中,固定孔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所述灭弧栅片2包括进气端、出气端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端,所述灭弧栅片2上的出气端的两侧分别为向外扩张的圆弧形结构,从而使得相邻两个灭弧栅片2的出气端之间形成一个向内收缩的出气通道4,所述灭弧栅片2的两个侧端上且靠近出气端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向内凹进的固定直角5,所述固定直角5上对应于固定孔3的位置处设有和固定孔3相配的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一端贯穿于对应的固定孔3,从而使得灭弧栅片2卡紧连接于两个固定板1之间;

所述固定板1上还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出气孔7,所述固定板1上背离灭弧栅片2的一侧设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和固定板1之间设有空腔9,所述第一出气孔7和空腔9相连通,所述连接板8上靠近灭弧栅片2出气端的一端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空腔9相连通的第二出气孔10;所述第一出气孔7上靠近空腔9的一端为沿着轴心向内收缩的结构,从而能够防止电弧从第一出气孔7后再次放回到灭弧室内,有效地降低灭弧室内金属蒸汽的密度,提高介电强度;

所述灭弧栅片2的进气端上设有引弧缺口11,所述引弧缺口11包括相互衔接的第一段12和第二段13,所述第一段12为沿着远离第二段12的方向向外圆弧扩张的结构,所述第二段13为“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段12的中心线和第二段13的中心线均与灭弧栅片2的中心线相重叠,使得灭弧栅片1为中心线对称结构,从而使得整个灭弧室的装配更加方便快捷;

所述固定板1采用出气塑料制成,现有技术中的小型断路器灭弧室的固定板是由红钢纸板材料制成,在分断过程中,由于电弧高温作用,红港纸板碳化,不能使灭弧栅片保持原有位置,从而不能够达到有效切割电弧的作用,影响分断效果;另外红钢纸板材料不具有产生气体的以达到吹弧的效果;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出气塑料能够承受电弧的高温灼烧,并且出气塑料在受热后能够产生气体,达到吹弧的效果,从而推动电弧运动冷却,提高电弧的冷却速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