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及对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3760发布日期:2018-09-28 20:1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对讲机。



背景技术:

对讲机PTT按键的结构设计方案很多采用的是按压件11a+连接件12a+ 窝仔片13a的形式来实现的,如图5所示。用户按动按压件11a,通过与按压件11a相接触的连接件12a,将按压力施加在窝仔片13a上,使窝仔片13a触发导通。然而,当按压按压件11a的四周时,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按压件盖的晃动,同时窝仔片按键没有触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按键,来解决按键的晃动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按键,其包括按压件、连接件以及锅仔片,所述按压件的背面与所述连接件的正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件的背面与所述锅仔片相对设置,在所述按压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包括平板状基部和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按压件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部的外框为矩形结构,所述弹性臂有四个并分别从所述基部的四个角部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为L型弹性臂,所述L型弹性臂的长端从所述基部伸出,所述L型弹性臂的短端背离所述按压件,所述L型弹性臂的拐折点与所述按压件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基部的夹角小于9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正面设有凸起,所述弹片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凸起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为金属弹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为PTT按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对讲机,其包括面壳以及安装在所述面壳上的如上所述的按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壳的一侧上端设有用于收容所述按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与所述弹片接触连接并支撑所述弹片。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按压件和连接件之间增加一个弹片,通过弹片对按压件的四周进行支撑,解决了按压件晃动的问题,同时弹片的弹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按键手感,成本低廉,却能带来很好的产品形象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且能很方便的运用在现有的一些设备上。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对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对讲机按键部位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对讲机面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在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按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按键1的结构示意图,该按键1 可以应用于对讲机领域以及其他需要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中。按键1包括按压件11、连接件12以及锅仔片13,按压件11的背面与连接件12的正面相对设置,连接件12的背面与锅仔片13相对设置。用户按动按压件11,通过与按压件11相接触的连接件12,将按压力施加在锅仔片13上,使锅仔片13触发导通。在按压件11和连接件12之间设置有弹片14。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片 14可以为金属弹片。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件11可以采用塑胶材料制成,连接件12可以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按压件11和连接件12之间增加一个弹片14,通过弹片14对按压件11的四周进行支撑,解决了按压件11晃动的问题,同时弹片 14的弹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按键手感,成本低廉,却能带来很好的产品形象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且能很方便的运用在现有的一些设备上。

如图3-5所示,该按键1可以为PTT按键,其可设置在对讲机面壳2的左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面壳2的该侧上端设有用于收容按键1的凹槽21,凹槽21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件12的安装孔22。

再如图1-5所示,按压件11可呈扁长状,其露出在面壳的一侧面可供用户施力按压,该侧面上可设置有防滑结构。连接件12的正面设有凸起121,该凸起121放置在安装孔22中,用于按键1在面壳2上的安装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21可呈阶梯型圆柱状,其包括与按压件11接触连接的第一阶梯1211、放置在安装孔22中的第三阶梯1213、以及连接第一阶梯1211和第三阶梯1213的第二阶梯12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阶梯1212的直径大于第三阶梯1213的直径,以实现连接件12在面壳2中的安装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阶梯1211的直径小于第二阶梯1212的直径,以减小凸起121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片14可以为薄片结构,其包括平板状基部141和弹性臂142。基部141上设有用于放置第二阶梯1212的通孔1411,弹性臂142 与按压件11接触,凹槽21的底面211与基部141的下表面接触连接并支撑弹片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142可以为L型,其长端1421从基部141伸出,短端1422背离按压件11,L型弹性臂的拐折点与按压件11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142与基部141的夹角小于9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142 与基部141之间可以采用圆角过渡。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141的外框为矩形结构,弹性臂142有四个并分别从基部141的四个角部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21的底部可设计成内凹的阶梯型结构,其底面211 与基部141的下表面接触连接,内凹面212与第二阶梯1213的下表面接触连接。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