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接屏蔽线缆的动车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687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接屏蔽线缆的动车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标准动车组领域,涉及一种动车组连接器,尤其是一种主要用于压接屏蔽线缆的动车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屏蔽线缆在标准动车组领域的推广和大量使用,使得我们在连接器选型时不得不考虑连接器压接屏蔽线缆的问题。屏蔽线缆大多是用金属网状编织层把信号线缆包裹起来的传输线,其金属网状编织层即是屏蔽线缆的屏蔽层,一般选用红铜或者镀锡铜。

理论上讲,在线缆和连接器外表包上一层金属材料屏蔽层,就可以有效地滤除不必要的电磁波,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屏蔽系统采用的方法,然而,对于屏蔽系统而言,单单有了一层金属屏蔽层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将屏蔽层完全良好地接地,这样才能把干扰电流有效地导入大地。

现有技术中,动车组连接器对于压接屏蔽线缆存在不可忽视的困难,由于屏蔽系统对接地的苛刻要求,极容易造成接地不良,比如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电位不均衡等,尤其是屏蔽线缆在高频传输时,需要两端接地,这样更有可能在屏蔽层上产生电位差,进而在金属屏蔽层上产生电流,造成屏蔽层不连续,破坏其完整性。此时,屏蔽层自身其实已经成为一个最大的干扰源,导致其性能反而远不如非屏蔽系统。在标准动车组领域中,压接屏蔽线缆的动车组连接器大多存在结构复杂、压接不方便、可操作性低、屏蔽效果差、性能不稳定、不能很好实现使屏蔽线缆的屏蔽层导通接地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压接方便、可操作性高、屏蔽效果好、性能稳定、能很好实现使屏蔽线缆的屏蔽层导通接地的动车组连接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插头组件、插座组件和屏蔽环,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包括屏蔽卡爪和被压接的屏蔽线缆;屏蔽线缆的屏蔽层采用外包不锈钢套处理,不锈钢套通过屏蔽卡爪与其所在组件360度充分接触相连;屏蔽环固定设置在插座组件内,在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对接后,插头组件前端插入屏蔽环内与屏蔽环充分接触相连;插头组件、插座组件在与屏蔽卡爪及屏蔽环接触的部位和表面接地部位都进行了局部导电处理。

进一步,所述插头组件后端开有供所述屏蔽线缆安装固定的通孔,所述插头组件前端固定有连接插针,所述连接插针尾端与所述屏蔽线缆的线缆铜线芯充分接触。

进一步,所述插座组件后端开有供所述屏蔽线缆安装固定的通孔,所述插座组件前端固定有连接插孔,所述连接插孔尾端与所述屏蔽线缆的线缆铜线芯充分接触。

进一步,所述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的表面进行了硬质阳极氧化处理,所述局部导电处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进一步,所述屏蔽线缆、屏蔽卡爪、连接插针和连接插孔为同轴结构。

进一步,所述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为相互匹配的螺旋卡口钢球锁定式结构并采用插拔式安装对接相连。

进一步,所述连接插针和连接插孔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对接安装后,所述连接插针的头端与连接插孔的头端对接相通。

进一步,所述屏蔽环、屏蔽卡爪均为圆环状结构且内圈设有弹片,在屏蔽环和插头组件前端安装对接时,以及屏蔽卡爪和不锈钢套安装对接时,所述屏蔽环和屏蔽卡爪的内圈弹片被插入其中的插头组件前端和不锈钢套挤压收紧,从而使屏蔽环和插头组件前端、屏蔽卡爪和不锈钢套之间360度紧密接触相连。

进一步,所述插座组件的表面接地部位包括矩形凸缘,所述矩形凸缘的外表面进行了导电处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包括屏蔽卡爪和被压接的屏蔽线缆,屏蔽线缆通过屏蔽卡爪使屏蔽层与其所在组件360度电导通,结构简单;

2.本发明的屏蔽线缆的屏蔽层采用外包不锈钢套处理,既保证了屏蔽线缆的屏蔽层不乱,又使屏蔽卡爪在装配中不会损坏屏蔽线缆的屏蔽层,使得对屏蔽线缆的压接方便;

3.本发明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为相互匹配的螺旋卡口钢球锁定式结构并采用插拔式安装,内部预设好了用于压接屏蔽线缆的通孔、连接插针和连接插孔,可操作性高,安装方便;

4.本发明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在保留外表面硬质阳极氧化处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导电处理,插座组件的矩形凸缘也进行了局部导电处理,从而保证了组件与屏蔽层间的电连续性,且组件能很好的屏蔽接地,屏蔽效果好,性能稳定,能很好实现使屏蔽线缆的屏蔽层导通接地。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插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屏蔽卡爪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中屏蔽环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中屏蔽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屏蔽环;2是屏蔽卡爪;3是屏蔽线缆;4是连接插孔;5是连接插针;6是矩形凸缘;11和21是弹片;31是线缆护套;32是屏蔽层;33是绝缘层;34是线缆铜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本发明的一个较优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插头组件、插座组件和屏蔽环1,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包括屏蔽卡爪2和被压接的屏蔽线缆3。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屏蔽环1和屏蔽卡爪2的设置,使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内被压接的屏蔽线缆3通过屏蔽卡爪2与组件电导通,而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又通过屏蔽环1的设置充分导通,整体结构更简单易拼接。

屏蔽线缆3的屏蔽层32采用外包不锈钢套处理,不锈钢套通过屏蔽卡爪2与其所在组件360度充分接触相连。屏蔽线缆3的屏蔽层32由于采用了外包不锈钢套处理,既保证了屏蔽线缆3的屏蔽层32不乱,又使屏蔽卡爪2在装配中不会损坏屏蔽线缆3的屏蔽层32,使得对屏蔽线缆3的压接更方便。

屏蔽环1固定设置在插座组件内,在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对接后,插头组件前端插入屏蔽环1内与屏蔽环1充分接触相连;插头组件、插座组件在与屏蔽卡爪2及屏蔽环1接触的部位和表面接地部位都进行了局部导电处理。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对接时,插头组件前端进行了局部导电处理的导电部位插入固定设置在插座组件上的屏蔽环1内与之充分接触,实现了插头组件中屏蔽线缆3屏蔽层32通过插头及插座组件与插座组件中屏蔽线缆3屏蔽层32间的电连续性,进而通过对组件表面接地部位的局部导电处理实现了屏蔽接地。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所述插头组件如图3所示,所述插头组件后端开有供所述屏蔽线缆3安装固定的通孔,所述插头组件前端固定有连接插针5,所述连接插针5尾端与所述屏蔽线缆3的线缆铜线芯34充分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所述插座组件如图2所示,所述插座组件后端开有供所述屏蔽线缆3安装固定的通孔,所述插座组件前端固定有连接插孔4,所述连接插孔4尾端与所述屏蔽线缆3的线缆铜线芯34充分接触。

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对被压接的屏蔽线缆3进行了简单的表面处理:其最前端剥去线缆护套31、屏蔽层32和绝缘层33,露出屏蔽线缆3的线缆铜线芯34;其中端剥去线缆护套31和屏蔽层32,露出屏蔽线缆3的绝缘层33;其后端仅剥去线缆护套31,露出屏蔽线缆3的屏蔽层32并在其屏蔽层32表面采用外包不锈钢套处理;其尾端不进行表面处理保留线缆护套31。处理后的屏蔽线缆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处理属于本领域屏蔽线缆压接的惯用手段,此处不再进行更具体地描述。经过处理后的屏蔽线缆3穿过组件内的通孔进行安装固定:插头组件中,屏蔽线缆3前端线缆铜线芯34与连接插针5尾端充分接触导通,插座组件中,屏蔽线缆3前端线缆铜线芯34与连接插孔4尾端充分接触导通;后端屏蔽层32外包不锈钢套并安装了屏蔽卡爪2,屏蔽层32通过屏蔽卡爪2与所在组件360度电导通,屏蔽线缆3穿过组件内的通孔,其尾端的线缆护套31与通孔尺寸相匹配,通过过盈配合使屏蔽线缆3固定在组件中。

所述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的表面进行了硬质阳极氧化处理,所述局部导电处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的局部导电处理是在保留组件表面硬质阳极氧化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在保证电连续性实现更好屏蔽效果的同时性能也十分稳定。

所述屏蔽线缆3、屏蔽卡爪2、连接插针5和连接插孔4为同轴结构。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屏蔽线缆3固定在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中且与内部屏蔽卡爪2、连接插针5和连接插孔4为同轴,从而使连接器的屏蔽效果更好。

所述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为相互匹配的螺旋卡口钢球锁定式结构并采用插拔式安装对接相连。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为相互匹配的螺旋卡口钢球锁定式结构并采用插拔式安装对接,连接紧固性强,可操作性高,压接方便。

所述连接插针5和连接插孔4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对接安装后,所述连接插针5的头端与连接插孔4的头端对接相通。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插针5的头端与连接插孔4的头端对接相通,从而使得分别与其尾端充分接触的屏蔽线缆3前端的线缆铜线芯34也充分电导通,实现动车组连接器连接屏蔽线缆的基本需求。

所述屏蔽环1、屏蔽卡爪2均为圆环状结构且内圈设有弹片11和弹片21如图4、图5所示,在屏蔽环1和插头组件前端安装对接时,以及屏蔽卡爪2和不锈钢套安装对接时,所述屏蔽环1内圈的弹片11和屏蔽卡爪2内圈的弹片21分别被插入其中的插头组件前端和不锈钢套挤压收紧,从而使屏蔽环1和插头组件前端、屏蔽卡爪2和不锈钢套之间360度紧密接触相连。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具体地,插头组件前端插入固定在插座组件前端的屏蔽环1中,与屏蔽环1内圈的弹片11充分接触,挤压内圈弹片11从而使屏蔽环1紧锁在插头组件前端上,实现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通过屏蔽环1的360度电导通;同样的,屏蔽线缆的屏蔽层32进行了外包不锈钢套处理,不锈钢套插入屏蔽卡爪2中,与屏蔽卡爪2内圈的弹片21充分接触,挤压内圈弹片21从而使屏蔽卡爪2紧锁在不锈钢套上。通过对屏蔽环1内圈的弹片11和屏蔽卡爪2内圈的弹片21的设置,使屏蔽环1和屏蔽卡爪2的连接固定作用加强,接触更充分,屏蔽效果更好。

所述插座组件的表面接地部位包括矩形凸缘6,所述矩形凸缘6的外表面进行了导电处理。在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中,通过在矩形凸缘6的外表面进行导电处理,使得组件与大地充分电导通,进而使得与组件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屏蔽线缆3的屏蔽层32导通接地。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