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家用电器接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8087发布日期:2018-08-14 17:4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家用电器接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种类随之不断增多,这些家用电器的功能多种多样,但是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需要通电后才能运转而实现各自的功能,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将接电头插入到电源座中实现通电,传统的电源座中,供电片都是与外部连通的,如果一些缺乏安全意识的人使用金属杆件或者金属片插入到电源座中时,这些金属杆件或者金属片插入到电源座中时会与供电片接触,故金属杆件或者金属片会直接与市电相连接,因此,这种操作会造成触电事故,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传统的电源座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传统的接电头在与电源座配合时,一般都是靠摩擦来保持供电状态,这种接电头在不小心被碰撞时,容易造成接电头的松动或者掉落,因此,容易造成突然断电的现象,容易对家用电器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家用电器接电装置。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新型家用电器接电装置,包括通过导线与家用电器相连的接电头以及与所述接电头相配合的电联座,所述接电头中点处设置有左右互通的转向槽,所述转向槽中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向柱,所述转向柱右端伸出所述接电头并固定安装有手摇柄,所述转向柱左端伸出所述接电头且上下对应设置有铁臂,所述接电头左端面固定上下对应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中设置有上下互通的穿孔,所述接电头中还设有灯显装置,所述灯显装置包括闪烁灯以及光透板;所述电联座左侧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设有固定孔,所述电联座中上下对应设置有左右伸展的滑腔,所述滑腔右端壁中设置有互通外部且与所述插柱配合的第一插腔,所述滑腔中安装有可左右平滑地滑架,所述滑架中设置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左端壁和右端壁中均设置有互通所述滑腔的通透孔,所述安放槽中通过转向轴上下对应安装有摆晃杆,所述摆晃杆右端内侧端面固定设置有凸块以及位于所述凸块左侧的触销,所述摆晃杆左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触销电连接的第一电联片,所述安放槽左端壁上下对应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电联片配合的第二电联片,所述滑腔左端壁中还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左端壁中固定安装有与市电连接的上电块,所述上电块中设置有口部朝向所述凹腔的上电槽,所述凹腔右端壁中上下对应设置有与所述滑腔互通的通透腔,所述凹腔中还安装有可左右平滑地滑板,所述滑板左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电联片电连接的电联块,所述滑板右端上下对应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右端穿透所述通透腔而伸进所述滑腔中并与所述滑架固定连接,两个推杆分别位于左侧穿孔上下两侧,所述电联座右端面中点处还设置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右端壁中设置有互通外部的中点槽,所述中点槽上下端壁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铁臂相配合的第二插腔。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腔上端端壁中对应设置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中安装有可左右平滑地导滑块,所述导滑块与所述滑架固定连接,所述导滑块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条,所述第一弹条左端与所述导滑槽左端壁固定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安放槽上下端壁左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摆晃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条。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圆弧槽前后端壁中对应安装有磁体。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通透孔与所述第一插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通透孔与所述第一插腔的投影形状和尺寸均相等。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转向轴与所述第二电联片在同一水平线上。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当两个摆晃杆处于水平状态时,两个摆晃杆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插腔的宽度相等。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插柱左端设置有斜滑面,所述斜滑面右侧末端到所述穿孔的距离与所述转向轴到所述凸块的距离相等。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闪烁灯设置于所述接电头右侧端面内且与所述插柱电连,所述光透板设置于所述闪烁灯外侧的所述接电头右侧端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电联座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弹条的作用下,所述导滑块被向右顶压而使所述滑架与所述滑腔右端壁相抵,从而可使电联块脱落所述上电槽;在所述第二弹条的作用下,两个摆晃杆左端相对靠近,从而可使所述第一电联片与所述第二电联片脱离接触,由此所述触销不带电,且此时利用普通金属杆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插腔和安放槽中时,金属杆件会穿透左侧的穿孔,因此无法驱动所述滑架向左滑动,故无法使所述触销带电,且由于所述触销位于所述凸块左侧,因此,当所述凸块与金属杆件相抵时,所述触销也不会与金属杆件接触,因此,可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大大增加了用电安全性。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所述斜滑面可作用于所述摆晃杆,从而摆晃杆左端可朝向所述第二电联片枢转,而所述摆晃杆右端可朝向所述插柱枢转,当所述斜滑面右侧末端与所述转向轴对准时,所述凸块伸进所述穿孔中,所述第一电联片与所述第二电联片相抵,而继续向左推动所述插柱后,所述插柱可驱动所述滑架向左滑动,当所述接电头左端面与所述电联座右端面相抵时,所述电联块插入到所述上电槽中,从而可使所述触销通电,而由于所述凸块伸进所述穿孔中时,所述触销可与所述插柱相抵,由此可使家用电器通电;

而在所述家用电器通电时,所述铁臂穿透所述第二插腔中而伸进所述圆弧槽中,所述手摇柄转动90度后,所述手摇柄可通过所述转向柱驱动所述铁臂转动90度,从而所述铁臂可与所述磁体相配合,所述铁臂被锁定在所述圆弧槽中,由此,所述插柱被锁定在所述第一插腔中,从而可使所述家用电器稳定运行;

本发明装置可大大降低安全隐患,且在家用电器通电使用时,可避免踢拌到电源线或者接电头时造成突然断电的现象,可提高家用电器通电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家用电器接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家用电器接电装置中电联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家用电器接电装置中接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凸块伸进穿孔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左视图。

图6为图3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新型家用电器接电装置,包括通过导线11与家用电器相连的接电头20以及与所述接电头20相配合的电联座30,所述接电头20中点处设置有左右互通的转向槽,所述转向槽中可转动地安装有转向柱23,所述转向柱23右端伸出所述接电头20并固定安装有手摇柄25,所述转向柱23左端伸出所述接电头20且上下对应设置有铁臂24,所述接电头20左端面固定上下对应设置有插柱21,所述插柱21中设置有上下互通的穿孔22,所述接电头20中还设有灯显装置,所述灯显装置包括闪烁灯234以及光透板235;所述电联座30左侧端面上下对应设置有固定块90,所述固定块90中设有固定孔91,所述固定孔91用于与紧固螺栓配合而将所述电联座30固定于墙体中,所述电联座30中上下对应设置有左右伸展的滑腔34,所述滑腔34右端壁中设置有互通外部且与所述插柱21配合的第一插腔51,所述滑腔34中安装有可左右平滑地滑架49,所述滑架49中设置有安放槽34,所述安放槽34左端壁和右端壁中均设置有互通所述滑腔50的通透孔50,所述安放槽34中通过转向轴35上下对应安装有摆晃杆54,所述摆晃杆54右端内侧端面固定设置有凸块53以及位于所述凸块53左侧的触销52,所述摆晃杆54左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触销52电连接的第一电联片38,所述安放槽34左端壁上下对应设置有能与所述第一电联片38配合的第二电联片37,所述滑腔45左端壁中还设置有凹腔41,所述凹腔41左端壁中固定安装有与市电连接的上电块43,所述上电块43中设置有口部朝向所述凹腔41的上电槽42,所述凹腔41右端壁中上下对应设置有与所述滑腔45互通的通透腔,所述凹腔41中还安装有可左右平滑地滑板40,所述滑板40左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电联片38电连接的电联块44,所述滑板右端上下对应安装有推杆39,所述推杆39右端穿透所述通透腔而伸进所述滑腔45中并与所述滑架49固定连接,两个推杆39分别位于左侧穿孔上下两侧,所述电联座30右端面中点处还设置有圆弧槽46,所述圆弧槽46右端壁中设置有互通外部的中点槽47,所述中点槽47上下端壁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铁臂24相配合的第二插腔460。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腔45上端端壁中对应设置有导滑槽33,所述导滑槽33中安装有可左右平滑地导滑块31,所述导滑块31与所述滑架49固定连接,所述导滑块31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条32,所述第一弹条32左端与所述导滑槽33左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条32用以将所述导滑块31向右顶压而使所述滑架49与所述滑腔45右端壁相抵,从而可使电联块44脱落所述上电槽42。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安放槽34上下端壁左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摆晃杆54固定连接的第二弹条36,所述第二弹条36用以将两个摆晃杆54左端相对靠近顶压,从而可使所述第一电联片38与所述第二电联片37脱离接触。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圆弧槽46前后端壁中对应安装有磁体48,从而在所述铁臂24伸进所述圆弧槽46中时可与所述铁臂24配合。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通透孔50与所述第一插腔5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通透孔50与所述第一插腔51的投影形状和尺寸均相等。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转向轴35与所述第二电联片37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在所述摆晃杆54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联片38可与所述第二电联片37相抵。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当两个摆晃杆54处于水平状态时,两个摆晃杆54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插腔51的宽度相等。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插柱21左端设置有斜滑面210,所述斜滑面210右侧末端到所述穿孔22的距离与所述转向轴35到所述凸块53的距离相等,从而在所述插柱21伸进所述安放槽34中且所述斜滑面210右侧末端与所述转向轴35齐平时,所述凸块53可伸进所述穿孔22中。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闪烁灯234设置于所述接电头20右侧端面内且与所述插柱21电连,所述光透板235设置于所述闪烁灯234外侧的所述接电头20右侧端面,从而可在所述插柱21通电时所述闪烁灯234亮起,进而可对通电状态给予提醒。

本发明装置中的电联座30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弹条32的作用下,所述导滑块31被向右顶压而使所述滑架49与所述滑腔45右端壁相抵,从而可使电联块44脱落所述上电槽42;在所述第二弹条36的作用下,两个摆晃杆54左端相对靠近,从而可使所述第一电联片38与所述第二电联片37脱离接触,由此所述触销52不带电。

在使用时,将所述插柱21和铁臂24分别对准所述第一插腔51和第二插腔460并将所述接电头20向左推动,所述插柱21可伸进所述安放槽34中,且所述斜滑面210可作用于所述摆晃杆54,从而摆晃杆54左端可朝向所述第二电联片枢转,而所述摆晃杆54右端可朝向所述插柱21枢转,当所述斜滑面210右侧末端与所述转向轴35对准时,所述凸块53伸进所述穿孔22中,所述第一电联片38与所述第二电联片37相抵,而继续向左推动所述插柱21后,所述插柱21可驱动所述滑架49向左滑动,当所述接电头20左端面与所述电联座30右端面相抵时,所述电联块44插入到所述上电槽42中,从而可使所述触销52通电,而此时所述铁臂24穿透所述第二插腔460中而伸进所述圆弧槽46中,而后利用所述手摇柄25转动90度,所述手摇柄25可通过所述转向柱23驱动所述铁臂24转动90度,所述铁臂24可与所述磁体48相配合,而由于所述凸块53伸进所述穿孔22中时,所述触销52可与所述插柱21相抵,由此可使家用电器通电;

使用结束后,利用所述手摇柄25驱动所述铁臂24再转动90度,可使所述铁臂24与所述第二插腔460对准,此时在所述第一弹条32的作用下,所述滑架49可被向右顶压而使所述铁臂24弹出,当所述滑架49与所述滑腔45右端壁相抵时,所述凸块53完全脱离所述穿孔22,由此可将所述插柱21向右拔出,而在所述第一弹条32以及第二弹条36的作用下,本发明装置中的电联座30可恢复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电联座在初始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弹条的作用下,所述导滑块被向右顶压而使所述滑架与所述滑腔右端壁相抵,从而可使电联块脱落所述上电槽;在所述第二弹条的作用下,两个摆晃杆左端相对靠近,从而可使所述第一电联片与所述第二电联片脱离接触,由此所述触销不带电,且此时利用普通金属杆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插腔和安放槽中时,金属杆件会穿透左侧的穿孔,因此无法驱动所述滑架向左滑动,故无法使所述触销带电,且由于所述触销位于所述凸块左侧,因此,当所述凸块与金属杆件相抵时,所述触销也不会与金属杆件接触,因此,可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大大增加了用电安全性。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所述斜滑面可作用于所述摆晃杆,从而摆晃杆左端可朝向所述第二电联片枢转,而所述摆晃杆右端可朝向所述插柱枢转,当所述斜滑面右侧末端与所述转向轴对准时,所述凸块伸进所述穿孔中,所述第一电联片与所述第二电联片相抵,而继续向左推动所述插柱后,所述插柱可驱动所述滑架向左滑动,当所述接电头左端面与所述电联座右端面相抵时,所述电联块插入到所述上电槽中,从而可使所述触销通电,而由于所述凸块伸进所述穿孔中时,所述触销可与所述插柱相抵,由此可使家用电器通电;

而在所述家用电器通电时,所述铁臂穿透所述第二插腔中而伸进所述圆弧槽中,所述手摇柄转动90度后,所述手摇柄可通过所述转向柱驱动所述铁臂转动90度,从而所述铁臂可与所述磁体相配合,所述铁臂被锁定在所述圆弧槽中,由此,所述插柱被锁定在所述第一插腔中,从而可使所述家用电器稳定运行;

本发明装置可大大降低安全隐患,且在家用电器通电使用时,可避免踢拌到电源线或者接电头时造成突然断电的现象,可提高家用电器通电时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