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6461发布日期:2019-07-31 09:2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卡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一类型的卡缘连接器可以用不同的插入角度将卡缘置入卡缘连接器的插卡槽。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tw099218311(中国专利对应案申请号cn201120162938.5)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设有供电子卡插置的连接槽的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设置在水平摆放的电路板上时,连接槽的开口朝前,且在连接槽的上下两侧设有导电端子。连接槽是由绝缘壳体的前侧往后侧并往下倾斜延伸,可供电子卡斜向插入,接着旋转到水平的位置加以固定。然而在制造该绝缘座体时若要以模具一体成形该连接槽的形状技术难度较高,而会增加模具设计及制造的成本。而且当电子卡插入连接槽及在连接槽内旋动时会与连接槽的整个壁面接触,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

再者,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tw102220485(中国专利对应案申请号cn201320624144.5)公开一种卡缘连接器,其包含绝缘本体及设于绝缘本体的金属件,绝缘本体具有卡插槽,通过金属件与绝缘本体共同限制插卡位置于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使电子卡插入卡插槽可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旋动,且可选择地固定在其间的一位置上。虽然电子卡在插入卡插槽时仅小部分和金属件接触能够大幅减小摩擦阻力,但是因为金属件需要与绝缘本体组装,而增加了组装的程序。

此外,现有的卡缘连接器大多在卡插槽的两侧设有导电端子,且绝缘壳体在卡插槽两侧的壁面等高,使卡缘连接器整体的体积所占的空间较大,在应用上仍有不符需求而需要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前述至少一问题的卡缘连接器。

于是,本发明卡缘连接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包含一长形的绝缘壳体及多个导电端子。该绝缘壳体在一长度方向延伸,并具有彼此间隔相对且在该长度方向延伸的一端子安装壁及一限位壁及分别在该长度方向两端连接该端子安装壁及该限位壁的两个端壁,且该端子安装壁、该限位壁及该两个端壁共同形成在一高度方向上位于相反两侧的一顶插接面及一底安装面并共同界定一卡缘插槽,该卡缘插槽的开口形成于该顶插接面,其中该限位壁至少部分区域在该高度方向的高度低于该端子安装壁。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沿该长度方向排列成一排地设于该端子安装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端子安装壁具有分别连接该两个端壁的两个第一端部,该限位壁具有分别连接该两个端壁的两个第二端部,该卡缘插槽具有分别位于该长度方向两端的两个导引限位槽部,每一导引限位槽部由对应的端壁、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共同界定,以适用于在一电子模块的卡插入该卡缘插槽时,通过多个所述导引限位槽部限制该电子模块的卡在相对于该高度方向倾斜靠向该端子安装壁的一第一位置与相较于该第一位置相对于该高度方向的倾斜角度较小的一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插入该卡缘插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端子安装壁还具有介于该两个第一端部之间并设有多个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子设置部,该限位壁还具有介于该两个第二端部之间且在该高度方向的高度低于该两个第二端部的一矮壁部,该矮壁部与该端子设置部相对且为构成该限位壁的高度低于该端子安装壁的区域,而使该限位壁形成由该顶插接面在该高度方向凹入的一缺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矮壁部具有面向该端子安装壁的一内壁面,且该限位壁在该内壁面处相较于该两个第二端部处往离开该端子安装壁的方向内缩,该限位壁还具有由该内壁面朝向该端子安装壁凸出的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块,多个所述限位凸块在面向该端子安装壁侧的轮廓与该两个第二端部位于和多个所述限位凸块同一高度位置的部分相配合,且多个所述限位凸块较该两个第二端部往离开该端子安装壁的方向略微内缩,每一限位凸块具有由该内壁面朝向该顶插接面且逐渐靠近该端子安装壁方向斜向延伸的一斜缘面及由该斜缘面朝向该顶插接面延伸的一顶缘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绝缘壳体还具有连接该端子安装壁及该限位壁且位于该卡缘插槽的开口相对侧的一底壁,且该底壁具有多个分别对应多个所述限位凸块位置的开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端子设置部具有靠近该底安装面且在该高度方向延伸的一安装壁直面及由该安装壁直面朝向该顶插接面且逐渐离开该限位壁的方向斜向延伸的一安装壁斜面,该端子设置部面向该限位壁侧的轮廓与该两个第一端部相配合且相较于该两个第一端部处往离开该限位壁的方向略微内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端部面向多个所述第二端部侧形成在该高度方向延伸的一第一直面及由该第一直面顶侧朝向该顶插接面且逐渐离开该限位壁的方向斜向延伸的一第一斜面,多个所述第二端部面向多个所述第一端部侧形成与该第一斜面同向延伸的一第二斜面及由该第二斜面顶侧朝向该顶插接面在该高度方向延伸的一第二直面,该第二斜面相较于该第一斜面较靠近该底安装面而在该高度方向上处于不同高度使位置相错开以共同将该电子模块的卡导引及限位在该第一位置,该第二直面相较于该第一直面较靠近该顶插接面而在该高度方向上处于不同高度使位置相错开以共同将该电子模块的卡导引及限位在该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端部面向多个所述第一端部侧还形成由该第二直面顶侧朝逐渐离开该端子安装壁的方向斜向延伸至该顶插接面的一导引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含设于该限位壁的中间处且位于该卡缘插槽外的至少一板固定件,以适用于焊接固定在一电路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导电端子具有露出该底安装面的一基部、伸入该卡缘插槽的一接触部,及连接该基部与该接触部的一弹性臂部,该弹性臂部由共同形成封闭循环的一内弹臂及一外弹臂构成,且该内弹臂与该外弹臂各形成对应的由该基部朝向该限位壁延伸且于末端朝向该顶插接面反向弯折的一底反折段、由该底反折段末端朝向该顶插接面且逐渐离开该限位壁的方向斜向延伸的一第一斜向段、由该第一斜向段末端朝向该限位壁反向弯折延伸的一顶反折段,及由该顶反折段末端朝向该底安装面且逐渐靠近该限位壁的方向斜向延伸并于末端连接该接触部的一第二斜向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内弹臂与该外弹臂在不同区段之间的间距不一致,且该内弹臂与该外弹臂在不同区段的宽度也不一致。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功效:通过限位壁至少一部分区域的高度低于端子安装壁以形成供电子模块利用的让位空间,能够降低电子模块的主体的插设位置。而且导电端子仅设置在端子安装壁而没有设置在限位壁,也减少卡缘连接器整体的体积。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发明卡缘连接器的一实施例安装于一电路板的一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5是该实施例的一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中的vii-vi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一电子模块的卡缘插置于该实施例的卡缘插槽且位于第一位置时与导引线位槽部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9是说明该电子模块的卡缘插置于该实施例的卡缘插槽且位于第一位置时卡缘与限位凸块及端子设置部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0是说明该电子模块的卡缘插置于该实施例的卡缘插槽且位于第二位置时与导引线位槽部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1是说明该电子模块的卡缘插置于该实施例的卡缘插槽且位于第二位置时卡缘与限位凸块及端子设置部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2是说明该电子模块的卡缘插置于该实施例的卡缘插槽且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与导引线位槽部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3是说明该电子模块的卡缘插置于该实施例的卡缘插槽且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卡缘与限位凸块及端子设置部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5中的xiv-xiv直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15是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导电端子的侧视图;

图16是说明该实施例的多个导电端子排列状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17是图16的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18是说明该实施例的导电端子与绝缘壳体组装关系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19是类似于图18的局部立体分解剖视图;

图20是说明该实施例可供一电子模块呈倾斜地安装于第一位置的立体图;

图21与图22是说明该电子模块安装于第一位置与该实施例的绝缘壳体及导电端子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23是说明该实施例可供一电子模块呈直立地安装于第二位置的立体图;

图24与图25是说明该电子模块安装于第二位置与该实施例的绝缘壳体及导电端子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26是说明该实施例可供一电子模块呈倾斜地安装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立体图;

图27与图28是说明该电子模块安装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时与该实施例的绝缘壳体及导电端子的关系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卡缘连接器

1绝缘壳体

11端子安装壁

111第一端部

111a第一直面

111b第一斜面

112端子设置部

112a安装壁直面

112b安装壁斜面

112c端子槽

112d容置槽

12限位壁

121第二端部

121a第二斜面

121b第二直面

121c导引面

122矮壁部

122a内壁面

123缺口

124限位凸块

124a斜缘面

124b顶缘面

13端壁

131导引斜面

14顶插接面

15底安装面

16卡缘插槽

161导引限位槽部

17底壁

171开孔

18卡槽

2导电端子

21基部

22接触部

23弹性臂部

231内弹臂

231a底反折段

231b第一斜向段

231c顶反折段

231d第二斜向段

232外弹臂

232a底反折段

232b第一斜向段

232c顶反折段

232d第二斜向段

24固持部

241干涉凸块

25支撑块

251主体部

252凹部

253凸部

3板固定件

4电路板

5电子模块

51卡

52主体

d1长度方向

d2高度方向

s1第一间距

s2第二间距

s3第三间距

w1宽度

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卡缘连接器的一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电路板4上,卡缘连接器100包含一长形的绝缘壳体1、多个导电端子2及多个用以将绝缘壳体1固定于电路板4的板固定件3。

绝缘壳体1在一长度方向d1延伸,并具有彼此间隔相对且在该长度方向d1延伸的一端子安装壁11及一限位壁12,绝缘壳体1分别在该长度方向d1两端连接该端子安装壁11及该限位壁12的两个端壁13,且该端子安装壁11、该限位壁12及该两个端壁13共同形成在一高度方向d2上位于相反两侧的一顶插接面14及一底安装面15并共同界定一卡缘插槽16,该卡缘插槽16的开口形成于该顶插接面14。其中该限位壁12至少部分区域在该高度方向d2的高度低于该端子安装壁11。在本实施例中,该端子安装壁11具有分别连接该两个端壁13的两个第一端部111,及介于该两个第一端部111之间并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的一端子设置部112。该限位壁12具有分别连接该两个端壁13的两个第二端部121,及介于该两个第二端部121之间且在该高度方向d2的高度低于该两个第二端部121的一矮壁部122。该矮壁部122与该端子设置部112相对且为构成该限位壁12的高度低于该端子安装壁11的区域,而使该限位壁12形成由该顶插接面14在该高度方向d2凹入的一缺口123。在本实施例中,矮壁部122的高度约为端子安装壁11高度的三分之二左右,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加以变化。该矮壁部122具有面向该端子安装壁11的一内壁面122a,且该限位壁12在该内壁面122a处相较于该两个第二端部121处往离开该端子安装壁11的方向内缩。该限位壁12还具有由该内壁面122a朝向该端子安装壁11凸出的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限位凸块124。该绝缘壳体1还具有连接该端子安装壁11及该限位壁12且位于该卡缘插槽16的开口相对侧的一底壁17,且该底壁17具有多个分别对应多个限位凸块124位置及第二端部121的开孔171,用以在模制成形绝缘壳体1时容易形成限位凸块124及第二端部121。该卡缘插槽16具有分别位于该长度方向d1两端的两个导引限位槽部161,每一导引限位槽部161由对应的端壁13、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121共同界定。

参阅图5至图7,具体而言,端子安装壁11的第一端部111面向限位壁12的第二端部121侧形成在该高度方向d2延伸的一第一直面111a及由该第一直面111a顶侧朝向该顶插接面14且逐渐离开该限位壁12的方向斜向延伸的一第一斜面111b。端子设置部112具有靠近该底安装面15且在该高度方向d2延伸的一安装壁直面112a,及由该安装壁直面112a朝向该顶插接面14且逐渐离开该限位壁12的方向斜向延伸的一安装壁斜面112b,该端子设置部112面向该限位壁12侧的轮廓与该两个第一端部111相配合且相较于该两个第一端部111处往离开该限位壁12的方向略微内缩一距离g1。限位壁12的第二端部121面向多个第一端部111侧形成与该第一斜面111b同向延伸的一第二斜面121a、由该第二斜面121a顶侧朝向该顶插接面14在该高度方向d2延伸的一第二直面121b,及由该第二直面121b顶侧朝逐渐离开该端子安装壁11的方向斜向延伸至该顶插接面14的一导引面121c。该两个端壁13也各自形成有类似导引面121c的一导引斜面131。多个限位凸块124在面向该端子安装壁11侧的轮廓与该两个第二端部121位于同一高度位置的部分相配合,且多个限位凸块124的轮廓较该两个第二端部121往离开该端子安装壁11的方向略微内缩一距离g2。每一限位凸块124具有由该内壁面122a朝向该顶插接面14且逐渐靠近该端子安装壁11方向斜向延伸的一斜缘面124a及由该斜缘面124a朝向该顶插接面14延伸的一顶缘面124b。在本实施例中,该顶缘面124b为在高度方向延伸的直立面,但是在一变化的实施例亦可为圆角形式的弧面。

参阅图8与图9,导引限位槽部161的该第二斜面121a相较于该第一斜面111b较靠近该底安装面15而在该高度方向d2上处于不同高度使位置相错开,以适用于共同将一电子模块5(见图20)的卡51导引及限位在相对于该高度方向d2倾斜靠向该端子安装壁11的一第一位置。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8至图13省略示出电子模块5的主体52。参阅图10与图11,导引限位槽部161的该第二直面121b相较于该第一直面111a较靠近该顶插接面14而在该高度方向d2上处于不同高度使位置相错开以适用于共同将该电子模块5的卡51导引及限位在相较于该第一位置相对于该高度方向d2的倾斜角度较小的一第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位置可供卡51相对于高度方向d2(即垂直底安装面15的方向)的倾斜角度为27度,而该第二位置可供卡51相对于高度方向d2的倾斜角度为0度,亦即使卡51直立设置。参阅图12与图13,使用者可选择将电子模块5的卡51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任一角度插入卡缘插槽16,可使卡51相对于高度方向d2位于0至27度之间的倾斜角度。换言之,通过由对应的端壁13、第一端部111及第二端部121共同界定的导引限位槽部161,能够限制该电子模块5的卡51在相对于该高度方向d2倾斜靠向该端子安装壁11的第一位置与相较于该第一位置相对于该高度方向d2的倾斜角度较小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插入该卡缘插槽16。而且第二端部121的导引面121c及端壁13的导引斜面131可以在将卡51插入卡缘插槽16的初期将卡51导引进入卡缘插槽16。如图9与图11所示,通过端子设置部112相较于该两个第一端部111内缩及限位凸块124较该两个第二端部121内缩,使卡51插入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过程不会接触端子设置部112和限位凸块124,而能减少卡51与绝缘壳体1的接触面积以降低摩擦阻力。

参阅图14至图17,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导电端子2具有露出该底安装面15的一基部21、伸入该卡缘插槽16的一接触部22、连接该基部21与该接触部22的一弹性臂部23、一固持部24及连接基部21与固持部24的一支撑块25。除了支撑块25之外,导电端子2是由一金属板冲压成形,而呈具有一致厚度的平板状。支撑块25为绝缘材料制成并以埋入式模造方式(insertmolding)在成形后直接将基部21与固持部24连接在一起。该弹性臂部23由共同形成封闭循环的一内弹臂231及一外弹臂232构成,且该内弹臂231与该外弹臂232各形成对应的由该基部21朝向该限位壁12延伸且于末端朝向该顶插接面14反向弯折的一底反折段231a、232a、由该底反折段231a、232a末端朝向该顶插接面14且逐渐离开该限位壁12的方向斜向延伸的一第一斜向段231b、232b、由该第一斜向段231b、232b末端朝向该限位壁12反向弯折延伸的一顶反折段231c、232c,及由该顶反折段231c、232c末端朝向该底安装面15且逐渐靠近该限位壁12的方向斜向延伸并于末端连接该接触部22的一第二斜向段231d、232d。该内弹臂231与该外弹臂232具有不同的轮廓,且在不同区段之间的间距不一致,例如在顶反折段231c、232c之间的第一间距s1大于在第一斜向段231b、232b之间的第二间距s2,且第二间距s2大于在第二斜向段231d、232d之间的第三间距s3。而同一弹臂的宽度也不一致,其中在一些区段设定内弹臂231的宽度w1大于外弹臂232的宽度w2,例如在顶反折段231c、232c处内弹臂231的宽度w1大于外弹臂232的宽度w2。通过一些区段的内弹臂231的宽度w1大于外弹臂232的宽度w2且在一些区段设定外弹臂232与内弹臂231具有加大的间距,以控制导电端子2的挠曲的行为,能够防止导电端子2的过度挠曲,避免导电端子2的永久变形,并且具有耐震动及抗冲击的效果,而能与插入卡缘插槽16的卡51(见图22)产生稳定接触的优异作用。此外,限位凸块124位于导电端子2的对面,能够限位卡51的卡缘,防止翘曲,保持卡51的卡缘与多个导电端子2之间稳定的机械性与电性连接。

参阅图16与图17,支撑块25具有一主体部251、一凹部252与一凸部253,凹部252与凸部253位于相反两侧,且凹部252相较于主体部251往靠近凸部253方向内凹,而凸部253相较于主体部251往远离凹部252方向凸出,可使导电端子2并排时相邻两个导电端子2的凹部252与凸部253为互补结构并使相邻的支撑块25可靠抵在一起。参阅图14、图18与图19,绝缘壳体1的端子设置部112形成有多个分别容置导电端子2的端子槽112c且对应每一端子槽112c形成一容置支撑块25的容置槽112d,相邻的容置槽112d为相连通。将导电端子2组装至绝缘壳体1时,是由底安装面15将导电端子2置入端子槽112c,导电端子2的固持部24具有一干涉凸块241,以与容置槽112d的壁面形成干涉,以将导电端子2固定。在一变化的实施方式,亦可省去支撑块25及容置槽112d的结构,而使固持部24与基部21一体连接。

再参阅图1与图3,绝缘壳体1的两个端壁13及限位壁12的中间处在卡缘插槽16外各设有一卡槽18以容置板固定件3。板固定件3用以焊接于电路板4而将绝缘壳体1固定于电路板4,其中设于限位壁12的板固定件3用以加强对绝缘壳体1的固定,以在电子模块5的卡51(见图20)倾斜插置于卡缘插槽16时降低卡缘对于限位壁12产生向上翘起的力量所造成的影响,而增加绝缘壳体1与电路板4结合的稳定性。当然,设于限位壁12的板固定件3亦可为多个,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参阅图20至图22,为电子模块5的卡51以斜插方式与卡缘连接器100组装且卡51的卡缘通过导引限位槽部161限位于第一位置而相对于高度方向d2呈夹角27度倾斜的实施方式。在限位壁12的缺口123可以形成让位空间以供电子模块5的主体52通过,由此降低电子模块5的主体52的插设位置。参阅图23至图25,为电子模块5的卡51以直立方式与卡缘连接器100组装且卡51的卡缘通过导引限位槽部161限位于第二位置而相对于高度方向d2呈夹角0度倾斜的实施方式。参阅图26至图28,为电子模块5的卡51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倾斜角度与卡缘连接器100组装的实施方式,在图中电子模块5的卡51相对于高度方向d2具体倾斜夹角为13.5度。通过导引限位槽部161的导引及限位可供设置电子模块5时,选择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将电子模块5的卡缘插置于卡缘插槽16,而能依据使用需求将电子模块5设置在相对于电路板4较佳的使用位置。

综上所述,通过限位壁12至少一部分区域的高度低于端子安装壁11以形成供电子模块5利用的让位空间,能够降低电子模块5的主体52的插设位置。而且导电端子2仅设置在端子安装壁11而没有设置在限位壁12,也减少卡缘连接器100整体的体积。此外,平板状的导电端子2的弹性臂部23为封闭循环的双臂式构造且双臂有不同的轮廓,以控制导电端子2的挠曲的行为,能够防止导电端子2的过度挠曲,避免导电端子2的永久变形,并且具有耐震动及抗冲击的效果,而能与插入卡缘插槽16的卡51产生稳定接触的优异作用。

然而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