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配置为减少谐振的电触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8191发布日期:2018-08-04 15:0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具有在操作期间产生电谐振的短截线部分的电触头。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用于在各种行业中传输数据。电连接器通常配置为反复地接合互补的电连接器以及与互补的电连接器脱离接合。配合电连接器的过程可以被称为配合操作。例如,在背板通信系统中,背板电路板具有配置为与插座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通常安装到子卡。插头连接器包括电触头(在下文中称为“插头触头”)的阵列,且插座连接器包括互补的电触头(在下文中称为“插座触头”)的阵列。在配合操作期间,插座触头机械地接合对应的插头触头,并且沿着对应的插头触头滑动。插座触头与插头触头之间的滑动接合可以被称为擦拭(wiping)动作,因为每个插座触头沿着对应的插头触头的接触表面擦拭。

在这一擦拭动作期间,每个插座触头通常从对应的插头触头的触头端部沿着插头触头朝向配合区滑动。配合区距离插头触头的触头端部的一段距离。插头触头的在触头端部与配合区之间延伸的部分被称为短截线部分(stubportion)。在系统的操作期间,能量从配合区传播到插头触头的触头端部,然后能量在插头触头的触头端部朝向配合区反射回。在当前的传输速度下,反射的能量可能谐振,使得短截线部分充当使得电磁辐射能够透过配合的插头触头与插座触头之间的接口的天线。可能需要屏蔽件以抑制由充当天线的短截线部分所辐射的这样的电磁干扰(EMI),这可能会是成本昂贵的,并且因此会增加制造连接器的成本。

因此,仍然需要一种可以减少沿着电触头的短截线部分的反射的能量的不良影响的电触头。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一种电触头包括配置为接合另一触头的配合区段。所述配合区段延伸一段长度到所述配合区段的触头端部。所述配合区段包括第一配合区,所述第一配合区沿着所述配合区段的长度位于距所述触头端部的一段距离处。所述第一配合区配置为在第一平面中紧密地接合所述另一触头,以用于所述电触头与所述另一触头之间的电通信。所述配合区段包括第二配合区,所述第二配合区沿着所述配合区段的长度在朝向所述触头端部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配合区偏移。所述第二配合区配置为在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延伸的第二平面中紧密地接合所述另一触头,以用于所述电触头与所述另一触头之间的电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通信系统的正面透视图。

图2是包括可以与图1的通信系统一起使用的包括插头连接器的电路板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可以与图1的通信系统一起使用的插座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对准以用于彼此配合的电触头和另一个电触头的俯视平面图、仰视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5是图4中示出的电触头的另一俯视平面图、仰视平面图和侧视图,图示了彼此配合的电触头。

图6是图示了彼此配合的图4和图5中示出的电触头另一俯视平面图、仰视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7是图示了完全配合在一起的图4至图6中示出的电触头另一俯视平面图、仰视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对准以用于彼此配合的电触头和另一个电触头的俯视平面图、仰视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9是图8中示出的电触头的另一俯视平面图、仰视平面图和侧视图,示出了彼此配合的电触头。

图10是图示了完全配合在一起的图8和图9中示出的电触头的另一俯视平面图、仰视平面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电触头、具有电触头的电连接器、以及具有电连接器的通信系统。实施例可以配置为例如通过减少或消除电触头的短截线部分的长度来改善电性能。电触头可以形成信号路径,其中数据信号通过电触头传输。替代地,电触头可形成接地导体,其中每个接地导体将相邻的信号路径彼此屏蔽并且提供返回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器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与其他电连接器配合。在配合操作期间,一个连接器的第一电触头可以接合另一连接器的第二电触头,并且沿着所述第二电触头滑动(或擦拭)。第二电触头可以包括通向配合区的擦拭轨道(runway),等等。第一电触头沿着第二电触头的擦拭轨道滑动,并且在配合区处可操作地接合第二电触头。

尽管图示的实施例包括用于高速通信系统(例如但不限于背板或中板通信系统)中的电连接器,但应当理解,实施例可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中和/或用于利用具有短截线部分的电触头的其他系统/装置中。还应该理解,实施例不需要两个电触头之间的擦拭动作。因此,本发明的主题不限于所图示的实施例。

在特定实施例中,电触头提供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信号通路。实施例可以特别地适合于通信系统,例如但不限于网络系统、服务器、数据中心和/或诸如此类,其中数据速率可以大于十(10)千兆位/秒(Gbps)或大于五(5)千兆赫(GHz)。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配置为以至少20Gbps、至少40Gbps、至少56Gbps或更高的速率传输数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配置为以至少10GHz、至少20GHz、至少28GHz或更高的频率传输数据。如本文中关于数据传送所使用的,术语“配置为”并不意味着仅为在假设或理论意义上的能力,而是意味着这一实施例设计为以指定的速率或频率在很长一段时间(例如,商业用途的预期时间段)内传输数据,并且以对于其预期的商业用途而言足够的信号质量传输数据。然而,可以预期,其他实施例可以配置为以小于10Gbps的数据速率操作,或者以小于5GHz的频率操作。

各种实施例可以配置为用于某些应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配置为用于背板或中板通信系统。例如,本文所描述的电连接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类似于TE Connectivity开发的STRADA Whisper或Z-PACK TinMan产品线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可以包括电触头的高密度阵列。例如,高密度阵列沿着电连接器的配合侧或安装侧可以具有例如每100mm2至少12个信号触头。在更特定的实施例中,高密度阵列可以具有每100mm2至少20个信号触头。

可以使用本文所述的实施例的一些应用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主机总线适配器(HBA)、廉价磁盘的冗余阵列(RAID)、工作站、服务器、存储机架、高性能计算机或交换机。实施例还可以包括为小形状因子连接器的电连接器。例如,电连接器可以配置为符合某些标准,例如但不限于小形状因子可插拔(SFP)标准、增强型SFP(SFP+)标准、四通道SFP(QSFP)标准、C形状因子可插拔(CFP)标准、以及通常被称为XFP标准的万兆SFP标准。

为了减少沿着电触头的短截线部分的反射的能量的不良影响,本文描述和/或图示的实施例包括的电触头不包括短截线部分、或者具有长度减小的短截线部分(例如,与至少一些已知的电触头相比)。本文描述和/或图示的实施例可以减少从短截线部分谐振的能量的量,使得较少的电磁辐射透过配合的电触头之间的接口,这可以例如减少电磁干扰(EMI),例如但不限于串扰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例中,短截线部分的长度被减少了一定量(或者短截线部分被消除),从而防止了短截线部分充当天线。本文描述和/或图示的实施例可以需要较少的电磁屏蔽,这可以降低制造电连接器系统的成本。

本文描述的电触头可以包括多种不同的材料。例如,电触头可以包括基底材料,例如但不限于铜或铜合金(例如,铍铜),其镀覆或涂覆有一种或多种其他材料。如本文所使用的,当另一材料“镀覆在”或“涂覆在”基底材料之上时,所述另一材料可以直接地接触或结合到基底材料的外表面,或者可以直接地接触或结合到中间材料的外表面。更具体地,其他材料不需要直接地邻接基底材料,并且可以由中间层分离。

可以选择不同的电触头材料,以阻止沿着任何短截线部分的电谐振。例如,电触头中使用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可以是铁磁性的。更具体地,一种或多种材料可以具有较高的相对磁导率。在特定实施例中,电触头包括具有例如大于50的磁导率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磁导率大于75,或者更具体地,大于100。在某些实施例中,磁导率大于150,或者更具体地,大于200。在特定实施例中,磁导率大于250、大于350、大于450、大于550或者更大。这样的材料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镍、碳钢、铁氧体(镍锌或锰锌)、钴、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铁、它们的合金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例中,材料是马氏体不锈钢(退火的)。具有较高磁导率的材料提供较高的内部自感。高磁导率还可以引起浅的趋肤深度(skin depth),这可以增加电触头在预定频带内的有效电阻。

如本文所使用的,例如,当“多个[元件]”和“[元件]的阵列”和/或诸如此类的短语用于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时,不一定包括部件可以具有的每个元件。部件可以具有与多个元件类似的其他元件。例如,短语“多个电触头(为/具有所述特征)”并不一定意味着部件的每个电触头具有所述特征。其他电触头可以不包括所述特征。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例如,“电连接器的每个电触头[为/具有所述特征]”),实施例可以包括不具有所述特征的类似元件。

为了区分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中的类似的元件,可以使用各种标签。例如,电连接器可以被称为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和/或配合连接器。电触头可以被称为插头触头、插座触头和/或配合触头。当类似的元件被不同地标记(例如,插座触头和配合触头)时,不同的标签不一定需要结构上的差异。

图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通信系统100的透视图。通信系统100是电连接器系统。在特定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可以是背板或中板通信系统。通信系统100包括电路板组件102、配置为联接到电路板组件102的一个侧面的第一连接器系统(或组件)104,以及被配置为联接到电路板组件102的相对的侧面的第二连接器系统(或组件)106。电路板组件102用于电连接第一连接器系统104和第二连接器系统106。可选地,第一连接器系统104和第二连接器系统106中的任一者可以是线卡组件或交换卡组件的一部分。尽管通信系统100配置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互连两个连接器系统,但是其他通信系统可以互连多于两个的连接器系统,或者替代地,将单个连接器系统互连到另一通信装置。

电路板组件102包括具有第一板侧112和第二板侧114的电路板1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10可以是背板电路板、中板电路板或主板。电路板组件102包括第一插头连接器116,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安装到电路板110的第一板侧112并从第一板侧112延伸。电路板组件102还包括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第二插头连接器118安装到电路板110的第二板侧114并从第二板侧114延伸。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8分别包括连接器外壳117、119。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8还包括通过电路板110彼此电连接的对应的电触头120。电触头120在下文中被称为插头触头120。

电路板组件102包括通过其中的多个信号路径,多个信号路径由插头触头120和通过电路板110延伸的导电通孔170(在图2中示出)限定。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的插头触头120可以接收在相同的导电通孔170中,以限定直接通过电路板110的信号路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路径以线性方式直线穿过电路板组件102。替代地,第一插头连接器116的插头触头120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的插头触头120可以插入不同的导电通孔170中,所述不同的导电通孔170通过电路板110的迹线(未示出)彼此电联接。

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8包括接地屏蔽件或触头122,其在对应的插头触头120的周围提供电屏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插头触头120布置为信号对121,并且配置为传递差分信号。接地屏蔽件122中的每一个可以周边地围绕对应的信号对121。如图所示,接地屏蔽件122为C形或者U形的,并且沿着三个侧面覆盖对应的信号对121。

连接器外壳117、119联接到插头触头120和接地屏蔽件122,并且将插头触头120和接地屏蔽件122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指定的位置中。连接器外壳117、119可以由电介质材料(例如但不限于塑料材料)制造。连接器外壳117、119中的每一个包括配置为安装到电路板110的安装壁126、以及从安装壁126延伸的护罩壁128。护罩壁128覆盖插头触头120和接地屏蔽件122的多个部分。

第一连接器系统104包括第一电路板130、以及安装到第一电路板130的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第一插座连接器132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联接到电路板组件102的第一插头连接器116。第一插座连接器132具有配置为与第一插头连接器116配合的配合接口134。第一插座连接器132具有配置为与第一电路板130配合的板接口13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接口136垂直于配合接口134取向。当第一插座连接器132联接到第一插头连接器116时,第一电路板130垂直于电路板110取向。

第一插座连接器132包括前部外壳或护罩138。前部外壳138配置为并排地保持多个触头模块140。如图所示,触头模块140保持为大致彼此平行的堆叠的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模块140保持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30的多个电触头142(图3)。电触头142在下文中被称为插座触头142。插座触头142配置为电连接到第一插头连接器116的插头触头120。

第二连接器系统106包括第二电路板150、以及联接到第二电路板150的第二插座连接器152。第二插座连接器152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联接到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具有配置为与第二插头连接器118配合的配合接口154。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具有配置为与第二电路板150配合的板接口15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接口156垂直于配合接口154取向。当第二插座连接器152联接到第二插头连接器118时,第二电路板150垂直于电路板110取向。

类似于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包括用于保持多个触头模块160的前部外壳158。触头模块160保持为大致彼此平行的堆叠的配置。触头模块160保持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50的多个插座触头(未示出)。插座触头配置为电连接到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的插头触头120。触头模块160的插座触头可以与插座触头142(图3)类似或相同。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30大致水平地取向。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的触头模块140大致垂直地取向。第二电路板150大致垂直地取向。第二插座连接器152的触头模块160大致水平地取向。因此,第一连接器系统104和第二连接器系统106可以相对于彼此具有正交的取向。

尽管未示出,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装载机构。装载机构可以包括例如完全配合对应的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的闩锁或杠杆。例如,装载机构可以可操作地联接到插座连接器132,并且当被致动时,将插座连接器132驱动到插头连接器116中,以确保插座连接器132和插头连接器116完全配合。

图2是电路板组件102的局部分解图,示出了定位以安装到电路板110的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8。尽管下文的描述是关于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的,但是这些描述也适用于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如图所示,连接器外壳119包括背离电路板110的第二板侧114的触头端部162。连接器外壳119限定外壳腔164,外壳腔164向触头端部162敞开,并且配置为当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前进到外壳腔164中时,接收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图1)。如图所示,第二插头连接器118包括触头阵列168,其包括插头触头120和接地屏蔽件122。触头阵列168可以包括多个信号对121。

导电通孔170延伸到电路板110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导电通孔170完全通过电路板110在第一板侧112与第二板侧114之间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通孔170仅部分地通过电路板110延伸。导电通孔170配置为接收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的插头触头120。例如,插头触头120包括配置为装载到对应导电通孔170中的顺应针脚172。顺应针脚172机械地接合且电连接到导电通孔170。同样地,导电通孔170中的至少一些配置为接收接地屏蔽件122的顺应针脚174。顺应针脚174机械地接合且电连接到导电通孔170。接收接地屏蔽件122的导电通孔170可以围绕接收对应的成对的插头触头120的成对的导电通孔170。

接地屏蔽件122为C形的,并且在信号对121的三个侧面上提供屏蔽。接地屏蔽件122具有多个壁,具体为三个平面壁176、178、180。平面壁176、178、180可以一体地形成,或者替代地,上述平面壁可以是分离的零件。顺应针脚174从平面壁176、178、180中的每一个延伸,以将平面壁176、178、180电连接到电路板110。平面壁178限定接地屏蔽件122的中心壁或顶壁。平面壁176、180限定从平面壁178延伸的侧壁。平面壁176、180可以大致垂直于平面壁178。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122的其他配置或形状在替代实施例中也是可能的。例如,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122可以提供更多或更少的壁。壁可以是弯曲的或成角度的,而不是平面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122可为单个插头触头120或具有两个以上的插头触头120的触头组提供屏蔽。

插头触头120包括触头端部182和后部端部184。触头端部182与后部端部184之间存在导电通路。后部端部184配置为接合电路板110。触头端部182可以表示插头触头120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位于距电路板110或安装壁126最远处,并且首先与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图1)接合或相接。因此,触头端部182也可以被称为前部端部或配合端部。

插头触头120还包括触头本体181。插头触头120(或触头本体181)包括多个区段,所述多个区段的形状设定为彼此不同,并且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插头触头120包括顺应针脚172、基部区段186和配合区段188。顺应针脚172包括后部端部184,且配合区段188包括触头端部182。如上所述,顺应针脚172机械地接合且电连接到电路板110的对应的导电通路170。

基部区段186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直接接合连接器外壳119的安装壁126。例如,基部区段186可以插入安装壁126的通道(未示出)中并且接合安装壁126,以与其形成干涉配合。

配合区段188可以表示插头触头120的在外壳腔164内暴露的部分。如下所述,配合区段188(或其一部分)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可滑动地接合对应的插座触头142(图3)。

图3是包括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的第一连接器系统104的局部分解图。尽管下文的描述是关于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的,但是这些描述也适用于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图1)。图3中图示了处于分解状态的触头模块140中的一个。前部外壳138在前部外壳138的触头端部204处包括有多个触头开口200、202。触头端部204限定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的配合接口134,配合接口134接合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图1)。

触头模块140联接到前部外壳138,使得插座触头142接收在对应的触头开口200中。可选地,单个插座触头142可以接收在每个触头开口200中。当插座连接器132和插头连接器116配合时,触头开口200在其中接收对应的插头触头120(图1)。当插座连接器132和插头连接器116配合时,触头开口202在其中接收对应的接地屏蔽件122(图1)。

前部外壳138可以由电介质材料(例如但不限于塑料材料)制造,并且可以在触头开口200与触头开口202之间提供隔离。前部外壳138可以将插座触头142和插头触头120与触地屏蔽件122隔离。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模块140包括导电保持器210。导电保持器210可以包括联接在一起的第一保持器构件212和第二保持器构件214。保持器构件212、214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因此,保持器构件212、214可以为第一插座连接器132提供电屏蔽。当保持器构件212、214联接在一起时,保持器构件212、214限定屏蔽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导电保持器210配置为支撑框架组件220,框架组件220包括成对的电介质框架230、232。电介质框架230、232配置为围绕信号导体(未示出),所述信号导体电联接到插座触头142、或者包括插座触头142。每个信号导体也可以电连接到安装触头238、或者可以包括安装触头238。安装触头238配置为机械地接合且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30的导电通孔262。插座触头142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对应的信号导体(未示出)电联接到对应的安装触头238。

图4中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对准以用于彼此配合的电触头300和另一电触头302。触头302包括第一接触指304和第二接触指30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触头300是插头触头,并且可以用作插头连接器118(图1和图2)的插头触头120(图1和图2)。触头302可以是接合插头触头的插座触头,例如但不限于插座触头142(图3)。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电触头300、302配置为在其间传送数据信号。然而,应该理解,电触头300和电触头302可以具有不同的配置和/或用于其他应用中。还应当理解,在替代实施例中,电触头300和电触头302可以是接地导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接地导体可以将相邻的信号导体(或信号对)彼此屏蔽和/或提供返回路径。触头300、302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另一触头”和/或“其他触头”。

电触头300具有触头本体308,并且可以包括与插头触头120(图1和图2)的特征类似的特征。例如,电触头300包括触头端部310。电触头300还包括与后部端部184(图2)类似的后部端部或近端端部312。后部端部312可以配置为接合电路板,例如但不限于电路板110(图1和图2)。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触头300可以是较长的导体,例如但不限于在引线框架中可见的导体。

如图所示,电触头300相对于通过其中的在后部端部312与触头端部310之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314取向。中心纵向轴线314通过触头本体308的截面轮廓的几何中心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中心纵向轴线314看似为直线。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心纵向轴线314可以随着触头本体308的形状变化而沿着电触头300的长度弯曲。

电触头300(或触头本体308)包括多个接触区段或部分,其形状可以设定为彼此不同和/或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电触头300包括基部区段316和配合区段318。电触头300还可以包括顺应针脚320。顺应针脚320可以与顺应针脚172(图2)类似或相同,并且包括电触头300的后部端部311。配合区段316包括触头端部310。触头端部310可以表示电触头300的远端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端部310可以在电触头300的其他部分接合电触头302之前接合电触头302。

基部区段316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直接接合连接器外壳(未示出),例如但不限于连接器外壳119(图1和图2)。例如,基部区段316包括配置为接合连接器外壳的表面(未示出)的凸出部322。凸出部322可以在电触头300与连接器外壳之间形成摩擦接合。如图所示,基部区段316具有平面形状,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形状。

配合区段318可以表示电触头300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在配合操作期间暴露以接合电触头302(即与电触头302配合)。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配合区段318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可滑动地接合电触头302,其中电触头300、302朝向彼此移动。电触头300可以由材料的片材冲压并成形,以包括本文所述的特征。

电触头300的配合区段318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从配合区段318的基部324延伸一段长度到触头端部310。配合区段具有接触表面326,其限定配合区段318或触头本体308的外表面。接触表面326的多个部分配置为接合电触头302,或者更具体地,接合接触指304、30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触表面326包括第一擦拭轨道328和第二擦拭轨道330,它们配置为分别接合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是分离的,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面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314延伸。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表示沿着接触表面326的路径,在配合操作期间,相应的接触指304、306的表面332直接接合所述路径,并沿着所述路径滑动(或擦拭)。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从触头端部310延伸到相应的配合区334、336。配合区334、336是接触表面326的局部区域,在这一局部区域,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在操作期间分别紧密地接合配合区段318。换言之,配合区334、336是在电触头300、302之间形成电连接的区域。配合区334、336是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的最终静止位置。如图4所示,配合区334、336配置为在相应的平面338、340中紧密地接合电触头302的接合表面332。配合区334、336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和/或“第三”配合区。平面338、340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和/或“第三”平面。

配合区段318的接触表面326还包括配合区342,配合区342是接触表面326的局部区域,在这一局部区域,电触头302的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在操作期间紧密地接合配合区段318。换言之,配合区342是在电触头300、302之间形成电连接的区域。配合区342是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的最终静止位置。配合区342配置为在平面348中紧密地接合电触头302的接合表面344。配合区342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配合区。平面348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平面。

如从图4中应当显而易见的,配合区342沿着配合区段318的长度(即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在朝向触头端部310的方向D上从配合区334、336中的每一个偏移。此外,也如图4所示,配合区342的平面348大致垂直于相应的配合区334、336的平面338、340中的每一个取向。配合区342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配合区。平面348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平面。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触表面326包括第三擦拭轨道350,其配置为接合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第三轨道350平行于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并且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314延伸。第三轨道350表示沿着接触表面326的路径,在配置操作期间,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直接接合所述路径,并沿着所述路径滑动(或擦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三轨道350从触头端部310延伸到配合区342。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触头300的配合区段318具有折叠的针脚结构,但是配合区段318可以具有任何其他的结构、形状、几何特征和/或诸如此类。例如,配合区段318可以具有但不限于其他长形的线性结构,例如但不限于柱结构、不同的针脚结构(例如,实心针脚、空心针脚和/或诸如此类)、钉结构、片体结构和/或诸如此类。虽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为在操作中用作插塞,但替代地,配置区段318不用作插塞。

电触头302具有触头本体408,并且可以包括与插座触头142(图3)的特征类似的特征。电触头302包括触头端部410。电触头302还包括后部端部或近端端部412。后部端部412可以配置为端接较长的导体,例如但不限于引线框架中找到的导体(例如,图3中示出的触头模块140的信号导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触头302可以是配置为接合电路板的导体。

如图所示,电触头302相对于通过其中的在后部端部412与触头端部410之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414取向。中心纵向轴线414通过触头本体408的截面轮廓的几何中心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中心纵向轴线414看似为直线。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心纵向轴线414可以随着触头本体408的形状变化而沿着电触头302的长度弯曲。

电触头302(或触头本体408)包括多个接触区段或部分,其形状可以设定为彼此不同和/或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电触头302包括基部区段416和配合区段418。基部区段416包括电触头302的后部端部412。配合区段418包括触头端部410。触头端部410可以表示电触头302的远端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端部410可以在电触头302的其他部分接合电触头300之前接合电触头300。

基部区段416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由触头模块(未示出)的电介质框架(未示出)保持,例如但不限于触头模块140的电介质框架230、232(见图3)。如图所示,基部区段416具有平面形状,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形状。

配合区段418可以表示电触头302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在配合操作期间暴露以接合电触头300(即与电触头300配合)。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配合区段418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可滑动地接合电触头300,其中电触头300、302朝向彼此移动。电触头302可以由材料的片材冲压并成形,以包括本文所述的特征。

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沿着中心纵向轴线414从配合区段418的基部424延伸一段长度到触头端部410。具体地,配合区段418包括接触指304、306,它们沿着中心纵向轴线414从基部424向外延伸,并且各自限定(即包括)触头端部410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触指304、306中的每一个为弹簧,所述弹簧配置为当与电触头300接合时弹性地偏转。

每个接触指304、306包括上述接合表面332,接合表面332配置为紧密地接合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具体地,随着电触头300、302配合在一起,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分别直接接合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的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并分别沿着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滑动(或擦拭)。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限定电触头302的配合区434、436。配合区434、436是配合区段418的局部区域,在这一局部区域,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分别在电触头300的配合区334、336处紧密地接合接触表面326,以在电触头300、302之间形成电连接。如图4所示,配合区434、436配置为在相应的平面438、440中紧密地接合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配合区434、436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和/或“第三”配合区。平面438、440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和/或“第三”平面。

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包括触头凸部346,触头凸部346沿着中心纵向轴线414从基部424向外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触头凸部346为弹簧,其配置为当与电触头300接合时弹性地偏转。

触头凸部346包括上述的接合表面344,其配置为紧密地接合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具体地,随着电触头300、302配合在一起,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直接接合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的第三轨道350,并沿着第三轨道350滑动(或擦拭)。此外,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限定电触头302的配合区442。配合区442是配合区段418的局部区域,在这一局部区域,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在电触头300的配合区342处紧密地接合接触表面326,以在电触头300、302之间形成电连接。如图4所示,配合区442配置为在平面448中紧密地接合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

配合区434、436中的每一个沿着配合区段418的长度(即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在朝向触头端部410的方向D1上从配合区442偏移,如图4中所图示的。如从图4中应当显而易见的,配合区442的平面448大致垂直于相应的配合区434、436的平面438、440中的每一个取向。配合区442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配合区。平面448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平面。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的接触指304、306为弹簧,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触指304、306可以具有任何其他结构、形状、几何特征和/或诸如此类。虽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的触头凸部346为弹簧,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头凸部346可以具有任何其他结构、形状、几何特征和/或诸如此类。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接触指304、306和/或触头凸部346的附加或替代,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可以包括任何其他结构、形状、几何特征和/或诸如此类。虽然示出了两个,但是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接触指304、306。例如,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仅包括单个接触指304或306。此外,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触头凸部346。接触指304、306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弹簧指”。

如图所示,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面向彼此,插座450位于其之间,使得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在操作中用作在其中接收电触头300的配合区段318的插塞的插座。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并不限定在其中接收插塞的插座。此外,虽然示出为彼此对准并且面向彼此(即示出为彼此相对),使得接合表面332在沿着对应的侧面(即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的大致相同的位置处接合配合区段318的相对的侧面,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相对取向(例如,接合表面332可以不面向彼此,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可以位于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的不同位置处,和/或诸如此类)。

通过对准中心纵向轴线314、414,并且使得配合区段318、418沿着对准的轴线314、414相对地朝向彼此移动,电触头300、302配合在一起(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配合操作”),如图5中所图示的。在配合操作期间,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分别在电触头300的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处直接接合配合区段318的接触表面326,如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随着接触指304、306接合接触表面326,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使得接触指304、306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314、414径向向外地偏转,如从图4和图5的比较中可以看到。

如图5至图7所示,电触头300的配合区段318在配合操作期间用作接收在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的插座450内的插塞。如上所述,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仅包括单个接触指304或306的实施例),其他配置是可能的。

图5和图6的比较图示了,在配合操作期间,随着配合区段318、418沿着对准的中心纵向轴线314、414进一步移动到一起(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随着配合区段318进一步接收到插座450中),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分别沿着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滑动(或擦拭)。在图6中图示的配合操作的位置处,配合区段418的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在电触头300的第三轨道350处直接接合配合区段318的接触表面326。此外,在图6中图示的配合操作的位置处,电触头300的配合区段318已经进一步接收到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的插座450中。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随着触头凸部346接合接触表面326,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使得触头凸部346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314、414径向向外地偏转,如从图5和图6的比较中可以看到。

图7中图示了完全配合在一起的电触头300、302。在完全配合的位置中,电触头300的配合区段318已经完全接收在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418的插座450中。接触指304、306的接合表面332分别沿着接触表面326的第一轨道328和第二轨道330分别滑动(或擦拭)到配合区段318的配合区334、336中。接触指304的接合表面332在配合区334、434处与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紧密地接合。如在图7中可以看到,当电触头300、302完全配合时,配合区334、434彼此对准。因此,当电触头300、302完全配合时,相应的配合区334、434的平面338、438彼此对准,如图7所示。类似地,接触指306的接合表面332在配合区336、436处与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紧密地接合。当电触头300、302完全配合时,配合区336、336彼此对准,如图7所示。从而,当电触头300、302完全配合时,相应的配合区336、436的平面340、440彼此对准。

如图7中所图示的,当电触头300、302完全配合时,接触指304的对准的配合区334、434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414的长度在与接触指306的对准的配合区336、436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延伸。此外,当电触头300、302完全配合时,接触指304的对准的平面338、438大致平行于接触指306的对准的平面340、440延伸。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当电触头300、302完全配合时,接触指304的对准的配合区334、434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414的长度在与接触指306的对准的配合区336、436不同的位置处延伸。

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已经沿着接触表面326的第三轨道350滑动(或擦拭)到配合区段318的配合区342中。触头凸部346的接合表面344在配合区342、442处与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326紧密地接合。如从图7中可以看到,当电触头300、302完全配合时,配合区342、442彼此对准。因此,如图7中所图示的,当电触头300、302完全配合时,相应的配合区342、342的平面348、448彼此对准。

图7示出了触头凸部346的对准的配合区342、442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414的长度从接触指304的对准的配合区334、434偏移。还如图7所示,触头凸部346的对准的配合区342、442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414的长度从接触指306的对准的配合区336、436偏移。图7中还图示了触头凸部346的对准的平面348、448大致垂直于接触指304的对准的平面338、438延伸;并且图示了触头凸部346的对准的平面348、448大致垂直于接触指306的对准的平面340、440延伸。因此,电触头300、302在至少两个接合点(即触头)处配合在一起,所述两个接合点沿着配合的电触头300、302的长度彼此偏移,并且在大致垂直的平面中延伸。

当接触指304、306处于如图7所示的偏转状态时,接触指304、306中的每一个可以产生将对应的接合表面332抵靠配合区段318的接触表面326按压的法向力,使得接触指304、306与配合区段318之间形成充分的电连接。类似地,当触头凸部346处于如图7所示的偏转状态时,触头凸部346可以产生将接合表面344抵靠配合区段318的接触表面326按压的法向力,使得触头凸部346与配合区段318之间形成充分的电连接。接触指304、306中的每一个和触头凸部346可以配置为(例如,尺寸、形状和/或诸如此类可以设定为)当处于偏转状态时,产生具有指定值的法向力。

在电触头300、302的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电触头300、302配合在一起时,形成电触头300的配合区段318的短截线部分452。具体地,短截线部分452可以在配合区段318的触头端部310与配合区342之间延伸。在操作期间,电能可以在触头端部310与配合区342之间反射、且在二者之间谐振。

电触头300、302可以通过减少短截线部分452的长度,来减少沿着短截线部分452的反射的能量的不良影响。例如,与不包括触头凸部346的电触头相比,短截线部分452的长度更短。具体地,如果不包括触头凸部346,短截线部分452将从触头端部310延伸到配合区334、434、336、436,如图7所示,这一距离比短截线部分452的长度(即,从触头端部310到配合区342、442的距离)更大。通过减少短截线部分452的长度,电触头300、302可以减少从短截线部分452谐振的能量的量,使得较少的电磁辐射透过配合的电触头300、302之间的接口,这可以例如减小电磁干扰(EMI),例如但不限于串扰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例中,短截线部分452的长度减少一定的量,以防止短截线部分452充当天线。

通过减少透过配合的电触头300、302之间的接口的电磁辐射的量,电触头300、302可以需要较少的电磁屏蔽,这可以降低制造包括电触头300、302的电连接器系统(例如,图1中示出的系统100)的成本。

图8中图示了根据实施例对准以用于彼此配合的电触头500和另一电触头502。触头502包括第一接触指504以及第二接触指506。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触头500是插头触头,并且可以用作插头连接器118(图1和图2)的插头触头120(图1和图2)。触头502可以是接合插头触头的插座触头,例如但不限于插座触头142(图3)。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电触头500、502配置为在其之间传送数据信号。然而,应当理解,电触头500和电触头502可以具有不同的配置和/或用于其他应用。还应当理解,在替代实施例中,电触头500和电触头502可以是接地导体。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接地导体可以将相邻的信号导体(或信号对)彼此屏蔽和/或提供返回路径。触头500、502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另一触头”和/或“其他触头”。

电触头500具有触头本体508,并且可以包括与插头触头120(图1和图2)的特征类似的特征。例如,电触头500包括触头端部510。电触头500还包括与后部端部184(图2)类似的后部端部或近端端部512。后部端部512可以配置为接合电路板,例如但不限于电路板110(图1和图2)。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触头500可以是较长的导体,例如但不限于在引线框架中可见的导体。

如图所示,电触头500相对于通过其中的在后部端部512与触头端部510之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514取向。中心纵向轴线514通过触头本体508的截面轮廓的几何中心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中心纵向轴线514看似为直线。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心纵向轴线514可以随着触头本体508的形状变化而沿着电触头500的长度弯曲。

电触头500(或触头本体508)包括多个接触区段或部分,其形状可以设定为彼此不同和/或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电触头500包括基部区段516和配合区段518。电触头500还可以包括顺应针脚520。顺应针脚520可以与顺应针脚172(图2)类似或相同,并且包括电触头500的后部端部512。配合区段516包括触头端部510。触头端部510可以表示电触头500的远端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端部510可以在电触头500的其他部分接合电触头502之前接合电触头502。

基部区段516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直接接合连接器外壳(未示出),例如但不限于连接器外壳119(图1和图2)。例如,基部区段516包括配置为接合连接器外壳的表面(未示出)的凸出部522。凸出部522可以在电触头500与连接器外壳之间形成摩擦接合。如图所示,基部区段516具有平面形状,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形状。

配合区段518可以表示电触头500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在配合操作期间暴露以接合电触头502(即,与电触头502配合)。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配合区段518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可滑动地接合电触头502,其中电触头500、502相对地移动到一起。电触头500可以由材料的片材冲压并成形,以包括本文所述的特征。

电触头500的配合区段518沿着中心纵向轴线514从配合区段518的基部524延伸一段长度到触头端部510。配合区段具有接触表面526,其限定配合区段518或触头本体508的表面。接触表面526的多个部分配置为接合电触头502,或者更具体地,接合接触指504、50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接触表面526包括第一擦拭轨道528和第二擦拭轨道530,它们配置为分别接合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第一轨道528和第二轨道530是分离的,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轨道528和第二轨道530面向相反的方向,并且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514延伸。第一轨道528和第二轨道530表示沿着接触表面526的路径,在配合操作期间,相应的接触指504、506的表面532直接接合所述路径,并沿着所述路径滑动(或擦拭)。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轨道528和第二轨道530从触头端部510延伸到相应的配合区534、536。配合区534、536是接触表面526的局部区域,在这一局部区域,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在操作期间分别紧密地接合配合区段518。换言之,配合区534、536是在电触头500、502之间形成电连接的区域。配合区534、536是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的最终静止位置。如图8所示,配合区534、536配置为在相应的平面538、540中紧密地接合电触头502的接合表面532。配合区534、536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和/或“第三”配合区。平面538、540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和/或“第三”平面。

配合区段518的接触表面526还包括配合区542,配合区542是接触表面526的局部区域,在这一局部区域,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的基部624的接合表面544在操作期间紧密地接合配合区段518。换言之,配合区542是在电触头500、502之间形成电连接的区域。配合区542是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的接合表面544的最终静止位置。配合区542可以配置为在平面548中紧密地接合电触头502的接合表面544。配合区542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配合区。平面548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平面。

如从图8中应当显而易见的,配合区542沿着配合区段518的长度(即沿着中心纵向轴线514)在朝向触头端部510的方向D上从配合区534、536中的每一个偏移。此外,也如图8所示,配合区542的平面548大致垂直于相应的配合区534、536的平面538、540中的每一个取向。

电触头500的配合区段518包括引导件554,其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引导电触头502的接触指504、50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引导件554位于触头端部510处,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导件554可具有沿着配合区段518的长度的其他位置。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触头500的配合区段518具有折叠的针脚结构,但是配合区段518可以具有任何其他的结构、形状、几何特征和/或诸如此类。例如,配合区段518可以具有但不限于其他长形的线性结构,例如但不限于柱结构、不同的针脚结构(例如,实心针脚、空心针脚和/或诸如此类)、钉结构、片体结构和/或诸如此类。虽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示出为在操作中用作插塞,替代地,配置区段518不用作插塞。

电触头502具有触头本体608,并且可以包括与插座触头142(图3)的特征类似的特征。电触头502包括触头端部610。电触头502还包括后部端部或近端端部612。后部端部612可以配置为端接较长的导体,例如但不限于引线框架中可见的导体(例如,图3中示出的触头模块140的信号导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触头502可以是配置为接合电路板的导体。

如图所示,电触头502相对于通过其中的、在后部端部612与触头端部610之间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614取向。中心纵向轴线614可以通过触头本体608的截面轮廓的几何中心延伸。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中心纵向轴线614看似为直线。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中心纵向轴线614可以随着触头本体608的形状变化而沿着电触头502的长度弯曲。

电触头502(或触头本体608)包括多个接触区段或部分,其形状可以设定为彼此不同和/或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电触头502包括基部区段616和配合区段618。基部区段616包括电触头502的后部端部612。配合区段618包括触头端部610。触头端部610可以表示电触头502的远端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端部610可以在电触头502的其他部分接合电触头500之前接合电触头500。

基部区段616的尺寸和形状设定为由触头模块(未示出)的电介质框架(未示出)保持,例如但不限于触头模块140的电介质框架230、232(图3)。如图所示,基部区段616具有平面形状,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形状。

配合区段618可以表示电触头502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在配合操作期间暴露以接合电触头500(即与电触头500配合)。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配合区段618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可滑动地接合电触头500,其中电触头500、502相对地移动到一起。电触头602可以由材料的片材冲压并成形,以包括本文所述的特征。

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沿着中心纵向轴线614、从配合区段618的基部624延伸一段长度到触头端部610。具体地,配合区段618包括接触指504、506,它们沿着中心纵向轴线614而从基部624向外延伸,并且各自限定(即包括)触头端部610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触头504、506中的每一个为弹簧,其配置为当与电触头500接合时弹性地偏转。

每个接触指504、506包括上述的接合表面532,接合表面532配置为紧密地接合电触头500的接触表面526。具体地,随着电触头500、502配合在一起,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分别直接接合电触头500的接触表面526的第一轨道528和第二轨道530,并分别沿着第一轨道528和第二轨道530滑动(或擦拭)。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限定电触头502的配合区634、636。配合区634、636是配合区618的局部区域,在这一局部区域,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分别在电触头500的配合区534、536处紧密地接合接触表面526,以在电触头500、502之间形成电连接。如图8所示,配合区634、636配置为在相应的平面638、640中紧密地接合电触头300的接触表面526。配合区634、636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和/或“第三”配合区。平面638、640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和/或“第三”平面。

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包括基部624,其包括上述的接合表面544。接合表面544配置为紧密地接合电触头500的接触表面526。具体地,基部624的接合表面544限定了电触头502的配合区642。配合区642为配合区段618的局部区域,在这一局部区域,接合表面544在电触头500的配合区542处紧密地接合接触表面526,以在电触头500、502之间形成电连接。如图8所示,配合区642配置为在平面648中紧密地接合电触头500的接触表面526。

配合区634、636中的每一个沿着配合区段618的长度(即沿着中心纵向轴线614)在朝向触头端部610的方向D1上从配合区642偏离,如图8中所图示的。如从图8中应当显而易见的,配合区642的平面648大致垂直于相应的配合区634、636的平面638、640中的每一个取向。配合区642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配合区。平面648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第一”平面。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的接触指504、506为弹簧,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接触指504、506可以具有任何其他结构、形状、几何特征和/或诸如此类。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作为接触指504、506的附加或替代,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可以包括任何其他结构、形状、几何特征和/或诸如此类。虽然示出了两个,但是电触头302的配合区段618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接触指504、506。例如,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仅包括单个接触指504或506。接触指504、506中的每一个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弹簧指”。

如图所示,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面向彼此,插座650位于其之间,使得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在操作中用作在其中接收电触头500的配合区段518的插塞的插座。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并不限定在其中接收插塞的插座。此外,虽然示出为彼此对准并且面向彼此(即示出为彼此相对),使得接合表面532在沿着对应的侧面(即沿着中心纵向轴线514)的大致相同的位置处接合配合区段518的相对的侧面,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相对取向(例如,接合表面532可以不面向彼此,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可以位于沿着中心纵向轴线314的不同位置处,和/或诸如此类)。

通过对准中心纵向轴线514、614,并且使得配合区段518、618沿着对准的轴线514、614相对地移动到一起,电触头500、502配合在一起(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配合操作”),如图9中所图示的。在配合操作期间,配合区段518的引导件554接合接触指504、506,以助于沿着对准的中心纵向轴线514、614将配合区段518、618引导在一起。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分别在电触头500的第一轨道528和第二轨道530处直接接合配合区段518的接触表面526,如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随着接触指504、506接合接触表面526,电触头500的接触表面526使得触头器504、506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514、614径向向外地偏转,如从图8和图9的比较中可以看到。

如图8至图10所示,电触头500的配合区段518在配合操作期间用作接收在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的插座650内的插塞。如上所述,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仅包括单个接触指504或506的实施例),其他配置是可能的。

图9和图10的比较图示了,在配合操作期间,随着配合区段518、618沿着对准的中心纵向轴线514、614进一步移动到一起(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随着配合区段518进一步接收到插座650中),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分别沿着第一轨道528和第二轨道530滑动(或擦拭)。

图10中图示了完全配合在一起的电触头500、502。在完全配合的位置中,电触头500的配合区段518已经完全接收到电触头502的配合区段618的插座650中。接触指504、506的接合表面532分别沿着接触表面526的第一轨道528和第二轨道530分别滑动(或擦拭)到配合区段518的配合区534、536中。接触指504的接合表面532在配合区534、634处与电触头500的接触表面526紧密地接合。如在图10中可以看到,当电触头500、502完全配合时,配合区534、634彼此对准。因此,当电触头500、502完全配合时,相应的配合区534、634的平面538、638彼此对准。类似地,接触指506的接合表面532在配合区536、636处与电触头500的接触表面526紧密地接合。当电触头500、502完全配合时,配合区536、636彼此对准。从而,当电触头500、502完全配合时,相应的配合区536、636的平面540、640彼此对准。

如图10中所图示的,当电触头500、502完全配合时,接触指504的对准的配合区534、634沿着中心纵向轴线514、614的长度在与接触指506的对准的配合区536、636大致相同的位置处延伸。此外,当电触头500、502完全配合时,接触指504的对准的平面538、638大致平行于接触指506的对准的平面540、640延伸。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当电触头500、502完全配合时,接触指504的对准的配合区534、634沿着中心纵向轴线514、614的长度在与接触指506的对准的配合区536、636不同的位置处延伸。

配合区段618的基部624的接合表面544在配合区542、642处与电触头500的接触表面526紧密地接合。如在图7中可以看到的,当电触头500、502完全配合时,配合区542、642彼此对准。因此,并且如图10中所图示的,当电触头500、502完全配合时,相应的配合区542、642的平面548、648彼此对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随着基部624接合配合区段518,配合区段618的基部624的接合表面544使得配合区段518偏转。附加地或替代地,基部624在配合区642处包括弹簧。

图10中图示了基部624的对准的配合区542、642沿着中心纵向轴线514、614的长度从接触指504的对准的配合区534、634偏移。还如图10所示,基部624的对准的配合区542、642沿着中心纵向轴线514、614的长度从接触指506的对准的配合区536、636偏移。图10中还图示了基部624的对准的平面548、648大致垂直于接触指504的对准的平面538、638延伸;并且图示了基部624的对准的平面548、648大致垂直于接触指506的对准的平面540、640延伸。因此,电触头500、502在至少两个接合点(即触头)处配合在一起,所述至少两个接合点沿着配合的电触头500、502的长度彼此偏移,并且在大致垂直的平面中延伸。

当接触指504、506处于如图10所示的偏转状态时,接触指504、506中的每一个可以产生将对应的接合表面532抵靠配合区段518的接触表面526按压的法向力,使得接触指504、506与配合区段518之间形成充分的电连接。类似地,当配合区段518处于如图10所示的偏转状态时,配合区段518可以产生将接合表面544抵靠配合区段518的接触表面526按压的法向力,使得配合区段618的基部624与配合区段518之间形成充分的电连接。接触指504、506中的每一个和触头凸部346可以配置为(例如,尺寸、形状和/或诸如此类可以设定为)当处于偏转状态时,产生具有指定值的法向力。

在电触头500、502的图示的实施例中,当电触头500、502配合在一起时,不会形成电触头500的配合区段518的短截线部分。具体地,因为配合区542、642在电触头500的配合区段518的触头端部510处延伸,所以配合区段518不包括短截线部分。

如上所述,电触头500、502可以通过消除短截线部分,来减少沿着短截线部分的反射的能量的不良影响。通过消除短截线部分,电触头500、502可以减少从配合区段518谐振的能量的量,使得较少的电磁辐射透过配合的电触头500、502之间的接口,这可以例如减小电磁干扰(EMI),例如但不限于串扰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例中,消除短截线部分防止了配合区段518充当天线。

通过减少透过配合的电触头500、502之间的接口的电磁辐射的量,电触头500、502可以需要较少的电磁屏蔽,这可以降低制造包括电触头500、502的电连接器系统(例如,图1中示出的系统100)的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