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型热保护器的铆接触点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5082发布日期:2018-07-24 09:1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热保护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热保护器的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保护器为热保护器或过流保护器,其核心部件主要包括双金属片、校准片和底座等,其中底座内铆接有静触点,底座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热保护器的性能的发挥程度。其热保护器原理是:热保护器通过感应负载的介质温度达到热保护器内部双金属元件的额定起跳温度值时,双金属元件动作,切断负载的电源,使负载停止工作;当保护器周围介质温度下降到双金属元件动作的额定复位温度时,双金属元件复位动作,再次接通负载电源使其工作,如此负载处于发热→断开→降温→接通的循环中。过流保护器的原理是:通过保护器的电流异常变大使其双金属元件发热动作,切断负载的电源,使负载停止工作。

现有生产厂家生产的保护器中,底板、塑胶基座和校准片是单独分开的,需要将底板与校准片通过焊接工艺来连接,比如中国专利《复合型过流、过热保护器》,授权公告号CN 202025689 U,公开的保护器中,底板与校准片就是分开的,生产时需要将二者连接起来,此结构增加生产工序和生产设备,进而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而且良率较低,产品精度也较低,产品品质不理想。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设计人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温度型热保护器的铆接触点底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度型热保护器的铆接触点底座,第二底板与校准片为一体成型件,减少生产工序和生产设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底板与校准片不需要焊接,解决焊接工艺中校准片定位不准和焊接牢固性不佳等缺点,提高产品良率和产品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温度型热保护器的铆接触点底座,包括底板和塑胶基座,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在料带层面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皆嵌入所述塑胶基座,且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无接触,所述第一底板铆接有静触点且外露于所述塑胶基座,同时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塑胶基座形成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塑胶基座并斜向上延伸形成校准片,且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塑胶基座形成第二接线端,所述校准片与所述第二底板为一体成型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热保护器包括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的端部具有动触点,通过所述校准片以校准片与第二底板的连接处为基准靠近或远离所述双金属片实现温度校准。

进一步地说,所述校准片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平行,所述第二段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下表面和第三段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13-0.20mm。

进一步地说,所述校准片的第一段的下表面和第三段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15mm。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皆为锌镍合金铁底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皆与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静触点为银点或金点。

进一步地说,所述静触点为银点且通过模内铆接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

在料带层面上,所述料带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料带实现所述底座的连续生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包括底板和塑胶基座,底板嵌入塑胶底座,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且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在料带层面为一体成型件,通过料带能够实现底座的连续生产,不论是模内铆接还是塑胶基座注塑成型过程均能实现连续无间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产品良率;

更佳的是,第二底板与校准片为一体成型件,相较于传统的底板与校准片分开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少生产工序和生产设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底板与校准片不需要焊接,解决焊接工艺中校准片定位不准和焊接牢固性不佳等缺点,提高产品良率和产品精度;

采用本底座的保护器在进行温度校准时,通过温度校准设备挤压校准片来预定、调节双金属片的工作温度,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铆接触点底座由于具有结构紧凑、生产制造成本低、效率高、合格率高、动作灵敏、安装简单、只占用极少安装空间等优势,故本发明的温度型热保护器的铆接触点底座几乎适用于所有领域的过热、过流保护器的底座,采用本底座的保护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用性;更能防止产品在使用中由于温度的冷热交变,金属材料弯曲变形而改变产品的初始值温度,使产品出现不稳定现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结构示意图(料带层面);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第一底板1、第二底板2、塑胶基座3、静触点4、第一接线端5、校准片6、第一段61、第二段62、第三段63和第二接线端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优点及功效。本发明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发明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温度型热保护器的铆接触点底座,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底板和塑胶基座3,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在料带层面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皆嵌入所述塑胶基座,且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无接触,所述第一底板铆接有静触点4且外露于所述塑胶基座,同时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塑胶基座形成第一接线端5,所述第二底板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塑胶基座并斜向上延伸形成校准片6,且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塑胶基座形成第二接线端7,所述校准片与所述第二底板为一体成型件。

所述热保护器包括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的端部具有动触点,通过所述校准片以校准片与第二底板的连接处为基准靠近或远离所述双金属片实现温度校准。

本实施例中,所述校准片包括第一段61、第二段62和第三段63,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平行,所述第二段连接第一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的下表面和第三段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d为0.13-0.20mm。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校准片的第一段的下表面和第三段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d为0.15mm。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皆为锌镍合金铁底板。

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皆与导线连接。

所述静触点为银点或金点。

所述静触点为银点且通过模内铆接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

在料带层面上,所述料带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料带实现所述底座的连续生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生产过程中,包括触点铆接和塑料基座的注塑等均是在料带层面进行,能够实现底座的连续生产,直至后续过程,才对料带进行裁切;

产品检验时,通过校准设备对校准片进行校准,保证采用本底座的热保护器的精度,降低产品误差,提高产品良率,减少产品报废率;

采用本发明的底座的热保护器工作时,需要串联在电路中,外置或内置于负载内部使用,既为温度敏感反应元件又作为电流敏感反应元件,当负载的介质温度或电流达到了双金属片的额定断开温度值时,双金属片动作,切断负载电源,使负载停止工作;当双金属片周围介质温度下降到双金属片的额定复位温度时,双金属片复位动作,再次接通负载电源使其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