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3700发布日期:2018-08-17 09:1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属于变压器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路符号常用t当作编号的开头.例:t01,t201等,我国变压器制造企业约有1500家,500kv以上变压器的生产企业近30家;220kv及以上企业约50家;110kv及以下生产企业在统计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约130家左右,近3年来,我国年产变压器需求量均在15亿千伏安左右,产业洞察研究《变压器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变压器行业产能约30亿千伏安,其中沈、西、保三集团产能约5亿千伏安,前几年,我国电力建设发展迅猛,变压器需求量迅速增加,导致国内相当一部分变压器企业快速扩大产能,甚至个别企业产能翻番,2009年以来,国家电力建设速度放缓,国内变压器需求量有所降低,特别是国网公司、南网公司采用集中招标方式采购变压器,低价中标导致企业竞争空前激烈,此外,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惨烈,中标价低于成本价,导致一些企业开始走海外路线,出口产品、国外建厂,此外许多公司已经开始致力于开发新型、节能、环保、智能化产品,但是国内变压器企业普遍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很多企业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一大批配电变压器企业,甚至出现了牺牲产品质量而去恶意竞争的局面,此外,变压器产品质量下降、事故率上升,配电变压器国抽合格率仅为70%,网上运行变压器事故率呈上升趋势,产生事故变压器近5年生产品为多,电网安全受到威胁。

但是现有技术安装拆卸不方便,使用人员需要利用大量工具进行安装,浪费使用人员时间,同时使用人员容易安装倾斜导致装置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以解决安装拆卸不方便,使用人员需要利用大量工具进行安装,浪费使用人员时间,同时使用人员容易安装倾斜导致装置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其结构包括引脚、托板、吸附安装机构、引线槽、机体、后固定架,所述的引脚设于机体底部,所述的机体和引脚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机体前端面底部设有托板,所述的托板和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机体后端面安装有后固定架,机体内部设有引线槽,所述的引线槽和机体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吸附安装机构设于机体左侧,所述的机体和吸附安装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吸附安装机构由吸盘、吸盘槽、传动装置、启动装置、第一施压装置、辅助装置、下压施力齿块、第二施压装置、散热开关装置、散热风扇组成,所述的吸盘设于吸盘槽底部,所述的吸盘槽和吸盘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吸盘槽顶端设有下压施力齿块,所述的下压施力齿块和吸盘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施力齿块左侧设有第一施压装置,所述的第一施压装置和下压施力齿块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施压装置顶端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的辅助装置和第一施压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辅助装置底部左侧设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和辅助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传动装置顶端安装有启动装置,所述的启动装置右端面设有散热开关装置,所述的散热开关装置和启动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散热开关装置底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的下压施力齿块右侧设有第二施压装置,所述的第二施压装置和下压施力齿块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装置由传动齿条、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组成,所述的传动齿条顶端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和传动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顶端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一传动齿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一扇形齿轮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启动装置由开关滑杆、启动杆、缓冲杆、活塞槽、活塞杆、活塞块、马达电机组成,所述的开关滑杆设于活塞块底部,所述的活塞块和开关滑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块顶端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和活塞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杆设于活塞槽内部,所述的活塞槽和活塞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活塞槽左侧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的缓冲杆左侧顶端设有启动杆,所述的启动杆和缓冲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开关滑杆右侧设有马达电机,所述的马达电机和开关滑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马达电机右侧设有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和马达电机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施压装置由第一半弧齿轮、第一受力齿轮、拉动皮带组成,所述的第一半弧齿轮左侧设有第一受力齿轮,所述的第一受力齿轮和第一半弧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一受力齿轮上设有拉动皮带,所述的拉动皮带和第一受力齿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受力齿轮顶端设有第一扇形齿轮,所述的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一受力齿轮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辅助装置由第一扇形齿轮、旋转杆、第二扇形齿轮、第三扇形齿轮、第四扇形齿轮组成,所述的第一扇形齿轮右侧设有第四扇形齿轮,所述的第四扇形齿轮和第一扇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第四扇形齿轮顶端安装有第三扇形齿轮,所述的第三扇形齿轮左侧设有第二扇形齿轮,所述的第二扇形齿轮和第三扇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二扇形齿轮上设有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和第二扇形齿轮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压施力齿块由受力齿块、下压块、施力杆组成,所述的受力齿块设于下压块左右两侧,所述的下压块和受力齿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块底部设有施力杆,所述的施力杆和下压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齿块右侧设有第二半弧齿轮,所述的第二半弧齿轮和受力齿块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施压装置由旋转盘、支撑杆、平衡轴、平衡杆、拉杆、拉块、伸缩弹簧、弹簧杆、第二半弧齿轮、防摩擦轮组成,所述的旋转盘上设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和旋转盘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平衡轴,所述的平衡轴和支撑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平衡轴底部固定设有平衡杆,所述的支撑杆右侧设有拉杆,所述的拉杆和支撑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杆底部设有拉块,所述的拉块和拉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拉块底部安装有防摩擦轮,所述的防摩擦轮左侧设有第二半弧齿轮,所述的第二半弧齿轮和防摩擦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盘和第一受力齿轮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开关装置由电机转轴、传动绳、内齿带、支撑架、第二受力齿轮、触碰开关组成,所述的电机转轴上设有传动绳,所述的传动绳和电机转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传动绳底部安装有第二受力齿轮,所述的第二受力齿轮设于内齿带内部,所述的内齿带和第二受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内齿带设于支撑架上,所述的内齿带和支撑架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内齿带底部设有触碰开关,所述的触碰开关和内齿带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电机转轴左侧设有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和电机转轴采用间隙配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使用人员按下启动杆,启动杆受力向下移动拉动活塞杆在活塞槽上向上移动,活塞杆带动活塞块移动,位于活塞块底部的开关滑杆向上移动,开启电机马达的开关,从而电机马达开始运作带动旋转杆旋转,位于旋转杆上的第二扇形齿轮旋转,带动底部的第三扇形齿轮相互啮合,第三扇形齿轮旋转带动底部的第四扇形齿轮旋转,第四扇形齿轮通过拉动皮带拉动第一受力齿轮旋转,第一受力齿轮旋转与底部的第一半弧齿轮相互啮合,第一扇形齿轮向上移动与第一受力齿块相互啮合,第一受力齿块带动下压块向下压动,在第一受力齿轮旋转同时带动转盘旋转,转盘拉动支撑杆向下倾斜,支撑杆右侧向下倾斜拉动拉杆向下压入,拉块对伸缩弹簧施加压力,伸缩弹簧向下压缩,弹簧杆向下移动带动防摩擦轮旋转,防摩擦轮旋转带动左侧的第二半弧齿块向上旋转,第二半弧齿块和受力齿块相互啮合,带动下压块向下移动,对施力杆施加压力,施力杆受力像吸盘槽内的空气进行挤压,然后吸盘内残留少量空气吸附于使用人员安装的位置上,在旋转杆旋转的同时带动右侧的电机转轴转动,电机转轴带动传动绳拉动第二受力齿轮旋转,第二受力齿轮和内齿带相互啮合,内齿带在支撑架上向下移动通过触碰开关开启散热风扇的开关,散热风扇运作加快装置内部空气流速从而进行散热,利用吸盘安装,安装后的装置稳定性高,且使用人员安装方便无需利用工具安装装置,装置不会出现偏移,对使用人员的安装提供大量方便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吸附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吸附安装机构的使用过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吸附安装机构的使用过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吸附安装机构的部件细化图;

图中:引脚-1、托板-2、吸附安装机构-3、引线槽-4、机体-5、后固定架-6、吸盘-301、吸盘槽-302、传动装置-303、启动装置-304、第一施压装置-305、辅助装置-306、下压施力齿块-307、第二施压装置-308、散热开关装置-309、散热风扇-310、传动齿条-3031、第一传动齿轮-3032、第二传动齿轮-3033、开关滑杆-3041、启动杆-3042、缓冲杆-3043、活塞槽-3044、活塞杆-3045、活塞块-3046、马达电机-3047、第一半弧齿轮-3051、第一受力齿轮-3052、拉动皮带-3053、第一扇形齿轮-3061、旋转杆-3062、第二扇形齿轮-3063、第三扇形齿轮-3064、第四扇形齿轮-3065、受力齿块-3071、下压块-3072、施力杆-3073、旋转盘-3081、支撑杆-3082、平衡轴-3083、平衡杆-3084、拉杆-3085、拉块-3086、伸缩弹簧-3087、弹簧杆-3088、第二半弧齿轮-3089、防摩擦轮-30810、电机转轴-3091、传动绳-3092、内齿带-3093、支撑架-3094、第二受力齿轮-3095、触碰开关-309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维护更换的变压器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引脚1、托板2、吸附安装机构3、引线槽4、机体5、后固定架6,所述的引脚1设于机体5底部,所述的机体5和引脚1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机体5前端面底部设有托板2,所述的托板2和机体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机体5后端面安装有后固定架6,机体5内部设有引线槽4,所述的引线槽4和机体5采用间隙配合;

所述的吸附安装机构3设于机体5左侧,所述的机体5和吸附安装机构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吸附安装机构3由吸盘301、吸盘槽302、传动装置303、启动装置304、第一施压装置305、辅助装置306、下压施力齿块307、第二施压装置308、散热开关装置309、散热风扇310组成,所述的吸盘301设于吸盘槽302底部,所述的吸盘槽302和吸盘3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吸盘槽302顶端设有下压施力齿块307,所述的下压施力齿块307和吸盘槽3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施力齿块307左侧设有第一施压装置305,所述的第一施压装置305和下压施力齿块307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施压装置305顶端设有辅助装置306,所述的辅助装置306和第一施压装置30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辅助装置306底部左侧设有传动装置303,所述的传动装置303和辅助装置30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传动装置303顶端安装有启动装置304,所述的启动装置304右端面设有散热开关装置309,所述的散热开关装置309和启动装置3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散热开关装置309底部安装有散热风扇310,所述的下压施力齿块307右侧设有第二施压装置308,所述的第二施压装置308和下压施力齿块307相互啮合,所述的传动装置303由传动齿条3031、第一传动齿轮3032、第二传动齿轮3033组成,所述的传动齿条3031顶端设有第一传动齿轮3032,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3032和传动齿条3031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3032顶端设有第二传动齿轮3033,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3033和第一传动齿轮303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3033和第一扇形齿轮306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启动装置304由开关滑杆3041、启动杆3042、缓冲杆3043、活塞槽3044、活塞杆3045、活塞块3046、马达电机3047组成,所述的开关滑杆3041设于活塞块3046底部,所述的活塞块3046和开关滑杆30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块3046顶端设有活塞杆3045,所述的活塞杆3045和活塞块304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杆3045设于活塞槽3044内部,所述的活塞槽3044和活塞杆304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活塞槽3044左侧安装有缓冲杆3043,所述的缓冲杆3043左侧顶端设有启动杆3042,所述的启动杆3042和缓冲杆304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开关滑杆3041右侧设有马达电机3047,所述的马达电机3047和开关滑杆304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马达电机3047右侧设有旋转杆3062,所述的旋转杆3062和马达电机3047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施压装置305由第一半弧齿轮3051、第一受力齿轮3052、拉动皮带3053组成,所述的第一半弧齿轮3051左侧设有第一受力齿轮3052,所述的第一受力齿轮3052和第一半弧齿轮3051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一受力齿轮3052上设有拉动皮带3053,所述的拉动皮带3053和第一受力齿轮305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受力齿轮3052顶端设有第一扇形齿轮3061,所述的第一扇形齿轮3061和第一受力齿轮305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辅助装置306由第一扇形齿轮3061、旋转杆3062、第二扇形齿轮3063、第三扇形齿轮3064、第四扇形齿轮3065组成,所述的第一扇形齿轮3061右侧设有第四扇形齿轮3065,所述的第四扇形齿轮3065和第一扇形齿轮3061相互啮合,所述的第四扇形齿轮3065顶端安装有第三扇形齿轮3064,所述的第三扇形齿轮3064左侧设有第二扇形齿轮3063,所述的第二扇形齿轮3063和第三扇形齿轮3064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二扇形齿轮3063上设有旋转杆3062,所述的旋转杆3062和第二扇形齿轮30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施力齿块307由受力齿块3071、下压块3072、施力杆3073组成,所述的受力齿块3071设于下压块3072左右两侧,所述的下压块3072和受力齿块307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块3072底部设有施力杆3073,所述的施力杆3073和下压块307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齿块3071右侧设有第二半弧齿轮3089,所述的第二半弧齿轮3089和受力齿块3071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二施压装置308由旋转盘3081、支撑杆3082、平衡轴3083、平衡杆3084、拉杆3085、拉块3086、伸缩弹簧3087、弹簧杆3088、第二半弧齿轮3089、防摩擦轮30810组成,所述的旋转盘3081上设有支撑杆3082,所述的支撑杆3082和旋转盘308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支撑杆3082上设有平衡轴3083,所述的平衡轴3083和支撑杆308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平衡轴3083底部固定设有平衡杆3084,所述的支撑杆3082右侧设有拉杆3085,所述的拉杆3085和支撑杆308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杆3085底部设有拉块3086,所述的拉块3086和拉杆308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拉块3086底部安装有防摩擦轮30810,所述的防摩擦轮30810左侧设有第二半弧齿轮3089,所述的第二半弧齿轮3089和防摩擦轮30810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旋转盘3081和第一受力齿轮305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散热开关装置309由电机转轴3091、传动绳3092、内齿带3093、支撑架3094、第二受力齿轮3095、触碰开关3096组成,所述的电机转轴3091上设有传动绳3092,所述的传动绳3092和电机转轴309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传动绳3092底部安装有第二受力齿轮3095,所述的第二受力齿轮3095设于内齿带3093内部,所述的内齿带3093和第二受力齿轮3095相互啮合,所述的内齿带3093设于支撑架3094上,所述的内齿带3093和支撑架309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内齿带3093底部设有触碰开关3096,所述的触碰开关3096和内齿带309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电机转轴3091左侧设有旋转杆3062,所述的旋转杆3062和电机转轴3091采用间隙配合。

本专利所述的散热风扇310是按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即:电能→电磁能→机械能→动能,其电路原理一般分为多种形式,采用的电路不同,风扇的性能就会有差异。

在进行使用时使用人员按下启动杆,启动杆受力向下移动拉动活塞杆在活塞槽上向上移动,活塞杆带动活塞块移动,位于活塞块底部的开关滑杆向上移动,开启电机马达的开关,从而电机马达开始运作带动旋转杆旋转,位于旋转杆上的第二扇形齿轮旋转,带动底部的第三扇形齿轮相互啮合,第三扇形齿轮旋转带动底部的第四扇形齿轮旋转,第四扇形齿轮通过拉动皮带拉动第一受力齿轮旋转,第一受力齿轮旋转与底部的第一半弧齿轮相互啮合,第一扇形齿轮向上移动与第一受力齿块相互啮合,第一受力齿块带动下压块向下压动,在第一受力齿轮旋转同时带动转盘旋转,转盘拉动支撑杆向下倾斜,支撑杆右侧向下倾斜拉动拉杆向下压入,拉块对伸缩弹簧施加压力,伸缩弹簧向下压缩,弹簧杆向下移动带动防摩擦轮旋转,防摩擦轮旋转带动左侧的第二半弧齿块向上旋转,第二半弧齿块和受力齿块相互啮合,带动下压块向下移动,对施力杆施加压力,施力杆受力像吸盘槽内的空气进行挤压,然后吸盘内残留少量空气吸附于使用人员安装的位置上,在旋转杆旋转的同时带动右侧的电机转轴转动,电机转轴带动传动绳拉动第二受力齿轮旋转,第二受力齿轮和内齿带相互啮合,内齿带在支撑架上向下移动通过触碰开关开启散热风扇的开关,散热风扇运作加快装置内部空气流速从而进行散热,例如甲村的一变压器,安装拆卸不方便,使用人员需要利用大量工具进行安装,浪费使用人员时间,同时使用人员容易安装倾斜导致装置不稳定,那么便可以使用本发明利用吸盘安装,安装后的装置稳定性高,且使用人员安装方便无需利用工具安装装置,装置不会出现偏移,对使用人员的安装提供大量方便性。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安装拆卸不方便,使用人员需要利用大量工具进行安装,浪费使用人员时间,同时使用人员容易安装倾斜导致装置不稳定,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利用吸盘安装,安装后的装置稳定性高,且使用人员安装方便无需利用工具安装装置,装置不会出现偏移,对使用人员的安装提供大量方便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