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3315发布日期:2018-09-15 00:2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卡缘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卡缘连接器用于各种系统应用。例如,卡缘连接器通常安装到主机电路板。卡缘连接器包括用于接收可插拔模块的桨卡(paddlecard)的卡缘的卡槽。可插拔模块通常为独立式模块,包括在其上的电气部件,例如形成电路并与主机电路板交互的存储器、处理器等。卡缘连接器设计为用于支撑独立式可插拔模块。

一些系统部件需要通过缆线电连接到其他部件。例如,插头连接器可以安装到电路板,其电连接到接线的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通常具有与卡缘连接器不同的占用面积、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要求。例如,当被安装时,接线的插座连接器可能经受应力和应变,例如在缆线上的拉力,其传递到插头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安装到主机电路板,其具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以抵抗来自接线的插座连接器的力。常规的卡缘连接器安装到电路板,其不具有足够的结构稳定性以抵抗来自可安装缆线的可插拔模块的力。

因为主机电路板上的空间是宝贵的,所以在同一电路板上设置卡缘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二者以容纳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和接线的插座连接器二者可能是昂贵的。需要一种适用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和接线的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缘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卡缘连接器,所述卡缘连接器具有限定卡槽的外壳,所述卡槽构造为接收可插拔模块的桨卡。所述外壳具有构造为安装到主机电路板的基部。所述外壳将触头保持在所述卡槽中以电连接到所述桨卡。所述触头构造为电连接到所述主机电路板。所述外壳包括具有基准表面的安装凸耳。所述卡缘连接器组件包括联接到所述外壳的支撑硬件。所述支撑硬件具有基部,该基部包括具有定位表面的定位腔室。所述定位腔室接收所述安装凸耳,并且所述定位表面接合所述安装凸耳的基准表面,以相对于所述外壳将所述支撑硬件定位在支撑位置处。所述基部构造为在所述支撑位置处固定到所述主机电路板。所述支撑硬件具有从所述基部延伸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具有支撑表面,其构造为独立于所述卡缘连接器支撑所述可插拔模块,使得所述桨卡相对于所述触头在所述卡槽中取向,以与所述触头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出了多个卡缘连接器组件的电气系统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处于未配合位置的卡缘连接器组件。

图2是电气系统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处于配合位置的卡缘连接器组件。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线的可插拔模块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线的可插拔模块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多个卡缘连接器组件的支撑硬件的底部透视图。

图6是图5中示出的支撑硬件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多个卡缘连接器组件的支撑硬件的底部透视图。

图8是图7中示出的支撑硬件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中的一个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中示出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中的一个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中示出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出了与支撑硬件部分配合的接线的可插拔模块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1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出了与支撑硬件和卡缘连接器配合的接线的可插拔模块的卡缘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15是电气系统的端部视图,其示出了安装到主机电路板的多个卡缘连接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电气系统100的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108,其示出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108处于未配合位置。图2是电气系统100的透视图,其示出处于配合位置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108。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108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虽然图1和图2图示了具有一些类似的部件的四种不同类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但应当认识到,可以在系统100内使用任何数量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108中的任一种。例如,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仅使用一个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或108,可以仅将一种类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或108与安装到电路板110的多个这样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或108一起使用,或者可以将多于一种类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和/或108安装到电路板11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组件102是竖直的、不接线的(non-cabled)卡缘连接器组件;卡缘连接器组件104是水平的、不接线的卡缘连接器组件;卡缘连接器组件106是竖直的、接线的(cabled)卡缘连接器组件;卡缘连接器组件108是水平的、接线的卡缘连接器组件。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108包括类似的部件,并且相似的部件可以使用相似的名称和相似的附图标记来标识。在本文中没有以相同的详细程度来描述每个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108,并且在本文中参考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108中的一个所描述的部件可以适用于其他卡缘连接器组件102、104、106、108。

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包括卡缘连接器120和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其在下文中可以简称为可插拔模块122)。卡缘连接器120构造为例如通过将卡缘连接器120的触头124焊接到主机电路板110来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卡缘连接器120具有构造为接收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的配合端128的配合端126。配合端126设置在卡缘连接器120的顶部,以便在大致竖直的配合方向(例如垂直于主机电路板110的配合方向)上接收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

卡缘连接器组件104包括卡缘连接器130和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虽然在图1和图2中图示了相同的可插拔模块122,但应当认识到,卡缘连接器组件104可以构造为与不同类型的可插拔模块配合)。卡缘连接器130构造为例如通过将卡缘连接器130的触头134焊接到主机电路板110来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卡缘连接器130具有构造为接收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的配合端128的配合端136。配合端136设置在卡缘连接器130的前部,以便在大致水平的配合方向(例如平行于主机电路板110的配合方向)上接收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

卡缘连接器组件106包括卡缘连接器120(虽然在图1和图2中图示了相同的卡缘连接器120,但应当认识到,在替代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组件106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卡缘连接器)和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其在下文中可以简称为可插拔模块142),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具有从其延伸的缆线144。卡缘连接器组件106包括用于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的支撑构件,例如第一支撑硬件150和第二支撑硬件152,其构造为邻接卡缘连接器120的相反的端部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从而为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提供引导和支撑。因为支撑硬件150、152的支撑部分大致竖直地延伸,所以支撑硬件150、152可以称为竖直支撑硬件。支撑硬件150、152可以减轻来自缆线可插拔模块142(例如来自缆线144上的拉力)的、卡缘连接器120上的应力或应变。卡缘连接器120的配合端126构造为接收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的配合端148。配合端126在大致竖直的配合方向(例如垂直于主机电路板110的配合方向)上接收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缆线144大致在卡缘连接器120的对面离开可插拔模块142,例如从其顶部竖直地离开;然而,缆线144可以从可插拔模块142的其他部分或在其他方向上离开,例如水平地离开。

卡缘连接器组件108包括卡缘连接器130(虽然在图1和图2中图示了相同的卡缘连接器130,但应当认识到,在替代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组件108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卡缘连接器)和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具有从其延伸的缆线144。卡缘连接器组件108包括用于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的支撑构件,例如第一支撑硬件160和第二支撑硬件162,其构造为邻接卡缘连接器130的相反的端部而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从而为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提供引导和支撑。因为支撑硬件150、152的支撑部分大致水平地延伸,所以支撑硬件160、162可以称为水平支撑硬件。支撑硬件160、162可以减轻来自缆线可插拔模块142(例如来自缆线144上的拉力)的在卡缘连接器130上的应力或应变。配合端136在大致水平的配合方向(例如平行于主机电路板110的配合方向)上接收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缆线144大致在卡缘连接器130的对面离开可插拔模块142,例如水平地离开;然而,缆线144可以从可插拔模块142的其他部分或在其他方向上离开,例如从主机电路板110竖直地离开。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是独立式可插拔模块,其构造为在不电连接到另一部件的情况下(例如不通过有线连接)与卡缘连接器120或卡缘连接器130配合。在各种实施例中,可插拔模块122与另一部件的唯一接口是通过卡缘连接器120或130。可插拔模块122包括桨卡170,其在配合端128处具有构造为装载到卡缘连接器120或130中的卡缘172。桨卡170在卡缘172处具有构造为电连接到卡缘连接器120或130的多个接触垫17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桨卡170在卡缘172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槽176,用于将桨卡170定位在卡缘连接器120或130内。

可插拔模块122包括安装到桨卡170的一个或多个电气部件178。例如,电气部件178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或其他类型的电气部件。电气部件178电连接到对应的接触垫174。桨卡170包括在接触垫174与电气部件178之间传输数据和/或电力的各种电路。在各种实施例中,以简单的形式,可插拔模块122仅包括具有各种电气部件178的桨卡170,而没有任何其他结构。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可插拔模块122可以包括围绕桨卡170和/或电气部件178的可插拔本体,例如外壳。可插拔本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散热器,用于散发来自电子部件178的热量。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的侧视图。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包括缆线144,用以将可插拔模块142电连接到电气系统100内的远离可插拔模块142的另一部件。可插拔模块142与缆线144相接,并且与对应的卡缘连接器120或130(在图1中示出)相接,以通过缆线144将对应的卡缘连接器120或130与另一部件(例如另一连接器)电连接。

可插拔模块142包括桨卡180,其在配合端148处具有构造为装载到卡缘连接器120或130中的卡缘182。桨卡180在卡缘182处具有构造为电连接到卡缘连接器120或130的多个接触垫18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桨卡180在卡缘182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对准槽186,用于将桨卡180定位在卡缘连接器120或130内。

缆线144端接到桨卡180的大致在配合端148的对面的缆线端188。例如,缆线144可以焊接到桨卡180。桨卡180包括在接触垫184与缆线144之间传输数据和/或电力的各种电路。在各种实施例中,可插拔模块142在桨卡180上不包括单独的电气部件(例如存储器、处理器等),而是经由缆线144电连接到对应的电气部件。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桨卡180可以在其上包括电气部件。

可插拔模块142包括构造为保持桨卡180和/或缆线144的可插拔本体200。例如,可插拔本体200可以是模制在桨卡180的缆线端188、以及缆线144的端部的周围的包覆模制的本体。可插拔本体200为缆线144提供应变消除。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桨卡180的卡缘182暴露在可插拔本体200的端部之外。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插拔本体200包括在第一端部206与第二端部208之间延伸的第一侧面202和第二侧面204。可插拔本体200在配合端148与配合端148的对面的缆线端210之间延伸。缆线144在缆线端210处离开可插拔本体20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插拔本体200在第一端部206处包括第一安装臂212,并且在第二端部208处包括第二安装臂214。安装臂212、214用于将可插拔模块142安装到对应的支撑硬件150、152或160、162(在图1中示出)。例如,安装臂212、214可以分别包括接收支撑硬件150、152或160、162的部分的轨道216、218。轨道216、218可以是c形的,其构造为在支撑硬件150、152或160、162的端部处沿着相对的侧面延伸,以抵抗可插拔模块142的端对端和侧对侧的移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插拔模块142在第一端部206和第二端部208处分别包括第一闩锁220和第二闩锁222。闩锁220、222可以分别沿着安装臂212、214延伸或通过安装臂212、214延伸。闩锁220、222分别包括闩锁端部224、226。闩锁端部224、226构造为可闩锁地联接到支撑硬件150、152或160、162。闩锁220、222分别包括释放杆228、230。释放杆228、230分别设置在可插拔本体200的第一端部206和第二端部208中的开口232、234中。释放杆228、230可以通过向内挤压来释放闩锁端部224、226。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闩锁。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插拔本体200在配合端148处包括前边缘236。桨卡180的卡缘182在前边缘236的前方延伸。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臂212、214沿着桨卡180的相反的端部在前边缘236的前方延伸。可插拔本体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前止动表面238,例如在安装臂212、214的远端端部处和/或在前边缘236处或附近。前止动表面238可以由在前边缘236的前方延伸的肩部限定,例如在安装臂212、214处或附近。前止动表面238构造为,当可插拔模块122配合到卡缘连接器120或130时,接合卡缘连接器120或130。前止动表面238可以搁置抵靠支撑硬件150、152或160、162和/或卡缘连接器120或130。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硬件150的底部透视图。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硬件150的透视图。可选地,第一支撑硬件150可以与第二支撑硬件152(在图1中示出)相同,并且因此在本文中参考第一支撑硬件150来描述第二支撑硬件152的特征。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硬件150、152是内扣式(hermaphroditic),并且可以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20的任一端部(在图1中示出)。替代地,该部件可以设计为具有右手版本和左手版本(其可以是镜像版本),用于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20的相反的端部,而不是相同的。

支撑硬件150包括构造为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在图1中示出)的基部300、以及从基部300延伸的支撑梁3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硬件150是竖直的支撑硬件,其构造为竖直地(例如,垂直于主机电路板110)延伸,并且在竖直的配合方向上联接到可插拔模块142。支撑梁302从基部300的顶部304延伸。顶部304大致在基部300的底部306的对面,底部306构造为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底部306包括用于将基部300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的安装特征部308。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安装特征部308是构造为接收安装硬件(例如紧固件,例如螺纹螺钉)的螺纹开口。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安装特征部,例如非螺纹开口、柱、倒钩、焊接特征部等。

基部300包括构造为面向卡缘连接器120的内部端部310、在内部端部310的对面的外部端部312,以及在内部端部310与外部端部312之间延伸的相反的侧面314、316。基部300大致为盒形;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基部300可以具有包括其他部分的其他形状。支撑硬件150具有由端部310、312和侧面314、316限定的占用面积(footprint)318,其构造为占据主机电路板110的上方的空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梁302在内部端部310处或附近从基部300延伸,并且安装特征部308在外部端部312附近设置在底部306处。

基部300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定位表面322、324、326的定位腔室320,定位表面322、324、326构造为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20定位支撑硬件15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定位腔室320设置在内部端部310处和底部306处。定位腔室320在内部端部310处和底部306处敞开,以接收卡缘连接器120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定位腔室320大致为矩形;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定位腔室320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定位腔室320包括端部定位表面322、靠近第一侧面314的第一侧面定位表面324、以及靠近第二侧面316的第二侧面定位表面326。定位表面322、324、326构造为接合卡缘连接器120,以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20定准(register)支撑硬件150的位置。侧面定位表面324、326可以引导支撑硬件150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20的侧对侧的定位。端部定位表面322可以引导支撑硬件150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20的端对端的定位。

支撑梁302从基部300延伸到远端端部330。支撑梁302用于引导可插拔模块142与支撑硬件150的配合。支撑梁302支撑可插拔模块142,以通过将应力和应变传递到基部300和主机电路板110来减轻卡缘连接器120上的应力和应变,其例如来自可插拔模块142的缆线144上的拉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梁302在远端端部330处包括引导部332。例如,支撑梁302可以沿着第一侧面334、第二侧面336、外部端部338和/或内部端部340倒角。第一侧面334处和/或第二侧面336处的引导部332可以在配合期间引导可插拔模块142的侧对侧的定位。外部端部338和/或内部端部340处的引导部332可以在配合期间引导可插拔模块142的端对端的定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梁302包括用于将可插拔模块142固定到支撑硬件150的闩锁特征部34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闩锁特征部342是在外部端部338处的支撑梁302中的开口。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闩锁特征部,例如从支撑梁302延伸的可偏转的闩锁。在替代实施例中,闩锁特征部342可以位于支撑梁302上的不同位置处,或者可以位于基部300上。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硬件160的底部透视图。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支撑硬件160的透视图。可选地,第一支撑硬件160可以与第二支撑硬件162(在图1中示出)相同,并且因此在本文中参考第一支撑硬件160来描述第二支撑硬件162的特征。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硬件160、162是内扣式的,并且可以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30(在图1中示出)的任一端部。替代地,部件可以设计为具有右手版本和左手版本(其可以是镜像版本),用于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20的相反的端部,而不是相同的。

支撑硬件160包括构造为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在图1中示出)的基部350、以及从基部350延伸的支撑梁35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硬件160是水平支撑硬件,其构造为水平地(例如,平行于主机电路板110)延伸,并且在水平的配合方向上联接到可插拔模块142。支撑梁352从基部350的前部354延伸。前部354大致在基部350的后部356的对面。基部350包括构造为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的底部364、以及在底部364的对面的顶部36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底部364包括用于将基部350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的安装特征部358。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安装特征部358是构造为接收安装硬件(例如紧固件,例如螺纹螺钉)的螺纹开口。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安装特征部,例如非螺纹开口、柱、倒钩、焊接特征部等。

基部350包括构造为面向卡缘连接器130的内部端部360,以及在内部端部360的对面的外部端部362,其在底部364与顶部366之间延伸。基部350大致为盒形;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基部350可以具有包括其他部分的其他形状。支撑硬件160具有由端部360、362之间的底部364,以及前部354和后部356限定的占用面积368,其构造为占据主机电路板110的上方的空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梁352在内部端部360处或附近从基部350延伸,并且安装特征部358在外部端部362附近设置在底部364处。

基部300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定位表面372、374、376的定位腔室370,定位表面372、374、376构造为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30定位支撑硬件16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定位腔室370设置在内部端部360处和底部364处。定位腔室370在内部端部360处和底部364处敞开,以接收卡缘连接器130的一部分。可选地,定位腔室可以在顶部366处敞开。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定位腔室370大致为矩形;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定位腔室370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定位腔室370包括端部定位表面372、靠近前部354的第一侧面定位表面374、以及靠近后部356的第二侧面定位表面376。定位表面372、374、376构造为接合卡缘连接器130,以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30定准支撑硬件160的位置。侧面定位表面374、376可以引导支撑硬件160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30的侧对侧的定位。端部定位表面372可以引导支撑硬件160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30的端对端的定位。

支撑梁352从基部350延伸到远端端部380。支撑梁352用于引导可插拔模块142与支撑硬件160的配合。支撑梁352支撑可插拔模块142,以通过将应力和应变传递到基部350和主机电路板110来减轻卡缘连接器130上的应力和应变,例如来自可插拔模块142的缆线144上的拉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梁352在远端端部380处包括引导部382。例如,支撑梁352可以沿着第一侧面384、第二侧面386、外部端部388和/或内部端部390倒角。第一侧面384处和/或第二侧面386处的引导部382可以在配合期间引导可插拔模块142的上下的定位。外部端部388和/或内部端部390处的引导部382可以在配合期间引导可插拔模块142的端对端的定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梁352包括用于将可插拔模块142固定到支撑硬件160的闩锁特征部39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闩锁特征部392是在外部端部388处的支撑梁352中的开口。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闩锁特征部,例如从支撑梁352延伸的可偏转的闩锁。在替代实施例中,闩锁特征部392可以位于支撑梁352上的不同位置处,或者可以位于基部350上。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6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6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9示出了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的卡缘连接器120、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20和主机电路板110的支撑硬件152、以及准备安装到卡缘连接器120和主机电路板110的支撑硬件150。图10示出了卡缘连接器120的端部、以及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20和主机电路板110的支撑硬件150。

卡缘连接器120包括外壳400,其在配合端126处限定卡槽402,卡槽402构造为接收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在图3中示出)的桨卡180(在图3中示出)。外壳400具有构造为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的基部40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基部404设置在底部406处,并且卡槽402设置在顶部408处。外壳400将多个触头410保持在卡槽402中,以电连接到桨卡180的对应的接触垫184。触头410电连接到主机电路板110。例如,触头410可以焊接到主机电路板110。外壳400具有在第一端部416与第二端部418之间延伸的第一侧面412和第二侧面414。支撑硬件150、152分别联接到第一端部416和第二端部418。侧面412、414在端部416、418之间沿着纵向轴线420伸长。端部416、418在侧面412、414之间横向地延伸。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120在第一端部416处包括第一安装凸耳422,并且在第二端部418处包括第二安装凸耳424。支撑硬件150、152构造为联接到安装凸耳422、424。例如,安装凸耳422、424可以分别接收在支撑硬件150、152的定位腔室320中。可选地,安装凸耳422、424可以用于将外壳400支撑在主机电路板110上。例如,焊接夹或焊接尾部可以从安装凸耳422、424延伸,其构造为焊接到主机电路板110的,以将外壳400固定到主机电路板110。

可选地,外壳400可以包括在侧面412、414之间跨越卡槽402延伸的对准肋426。对准肋426用于将桨卡180对准在卡槽402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壳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准表面432、434、436,用于相对于外壳400定位支撑硬件150、152。例如,安装凸耳422、424可以包括基准表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安装凸耳422、424包括端部基准表面432、第一侧面基准表面434和第二侧面基准表面436。基准表面432、434、436构造为接合对应的支撑硬件150、152,以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20定准支撑硬件150、152的位置。例如,基准表面432、434、436分别相对于安装凸耳422、424定准支撑硬件150、152的位置。侧面基准表面434、436可以引导支撑硬件150、152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20的侧对侧的定位。端部基准表面432可以引导支撑硬件150、152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20的端对端的定位。

可选地,当端部基准表面432接合端部定位表面322时,可以在基部300的内部端部310和/或支撑梁302的内部端部340与外壳400的端部416、418之间设置间隙或空间。因此,端部416、418不会阻挡支撑硬件150、152在安装凸耳422、424上的定位。可选地,支撑梁302可以能够弯曲或移动,而不接合外壳400且使得应力或应变传递到外壳400。可选地,可以在定位腔室320中、安装凸耳422、424的上方设置空间,以允许支撑硬件150、152弯曲和移动,而不会接合外壳400并使得应力或应变传递到外壳40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硬件438(例如螺纹紧固件)用于将基部300固定到主机电路板110。例如,安装硬件438可以从主机电路板110的下方穿过主机电路板110装载,以从下方固定到基部300。安装硬件438可以将基部300固定到主机电路板110,使得来自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的、支撑硬件150或152中产生的应力或应变通过安装硬件438传递到主机电路板11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硬件438将基部300竖直地固定到主机电路板110,使得基部300不能竖直地移动(例如,相对于主机电路板110上下地移动)。可选地,接收安装硬件438的主机电路板110中的开口的尺寸可以略大,以允许安装硬件438在开口内移动,从而与支撑硬件150、152的安装特征部308对准。例如,安装硬件438和基部300可以在平行于主机电路板110的水平平面中相对于主机电路板110具有有限的浮动(floating)移动量,以允许安装硬件438相对于安装特征部308定位,和/或允许基部300相对于安装凸耳422、424定位。因此,支撑硬件150、152可以在指定的支撑位置处对准到卡缘连接器120的外壳400,而不是通过主机电路板110中的开口定位。外壳400可以具有比主机电路板110中的开口更严格的公差,以将支撑硬件150、152正确地定位在合适的支撑位置处,并且,将支撑硬件定位到外壳400而不是经由开口定位到主机电路板110可能是有益的。支撑硬件150、152的相对位置可以被精确地控制并且定准到外壳400,以确保支撑硬件150、152的支撑梁302正确地定位,以引导和支撑可插拔模块14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120可具有不同的构造。例如,在第一构造中,卡缘连接器120可以在不使用支撑硬件150、152的情况下联接到主机电路板110,从而限定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在图1中示出)。外壳400用于支撑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的桨卡170(均在图1中示出)。由于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往往是静态的而不会来回移动(与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不同),因此几乎不需要由支撑硬件150、152提供额外的支撑。通过省去支撑硬件150、152,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在主机电路板110的上方具有第一占用面积440,其具有基本上由外壳400的占用面积(例如,侧面412、414与端部416、418之间的区域)限定的第一表面积。

然而,在如图示的实施例的第二构造中,卡缘连接器120在添加支撑硬件150、152的情况下联接到主机电路板110,从而限定卡缘连接器组件106。由于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往往来回移动,例如当缆线144被操作或拉动时,需要额外的支撑以确保卡缘连接器120不被损坏。卡缘连接器120的过度的移动可能使得触头410与主机电路板110分离。例如,触头410与主机电路板110之间的焊接部可能破裂而引起电气短路。支撑硬件150、152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20和主机电路板110,以减轻卡缘连接器120上的应力和应变。例如,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安装到支撑硬件150、152的支撑梁302,且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的移动从支撑梁302传递到基部300并通过安装硬件438传递到主机电路板110。

支撑硬件150、152的添加增加了占用面积。例如,卡缘连接器组件106具有第二占用面积442,其具有大于第一占用面积440的表面积的第二表面积。第二占用面积442基本上由支撑硬件150、152的占用面积以及其之间的外壳400的占用面积一起限定。例如,占用面积442由基部300的外部端部312与基部300的侧面314、316之间的区域限定。占用面积442比占用面积440更长且更宽。因为主机电路板110的基板面是宝贵的,当电气系统100不需要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时,系统架构可以利用卡缘连接器组件102而不是卡缘连接器组件106。例如,由于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具有的占用面积440比卡缘连接器组件106的占用面积442小,所以可以实现卡缘连接器组件的更紧凑的设置,和/或可以允许将主机电路板110上的其他部件更靠近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地放置,和/或可以实现使用更小的主机电路板110。然而,当电气系统100需要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时,支撑硬件150、152可以与卡缘连接器120一起使用以提供额外的支持。通过在卡缘连接器组件102和卡缘连接器组件106中使用相同的卡缘连接器120,可以通过消除工装成本和部件成本而降低系统的整体成本。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8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8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11示出了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的卡缘连接器130、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30和主机电路板110的支撑硬件162、以及准备安装到卡缘连接器130和主机电路板110的支撑硬件160。图12示出了卡缘连接器130的端部以及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30和主机电路板110的支撑硬件160。

卡缘连接器130包括外壳450,其在配合端136处限定卡槽452,卡槽452构造为接收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在图3中示出)的桨卡180(在图3中示出)。外壳450具有构造为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的基部45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基部454设置在底部456处,并且卡槽452设置在前部458处。外壳450将多个触头460保持在卡槽452中,以电连接到桨卡180的对应的接触垫184。触头460是直角触头,其在配合端136处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在底部456处大致竖直地延伸,以端接到主机电路板110。外壳450在第一端部466和第二端部468之间延伸。支撑硬件160、162分别联接到第一端部466和第二端部468。支撑硬件160、162分别联接到第一端部466和第二端部468。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130在第一端部466处包括第一安装凸耳472,并且在第二端部468处包括第二安装凸耳474。支撑硬件160、162构造为联接到安装凸耳472、474。例如,安装凸耳472、474可以分别接收在支撑硬件160、162的定位腔室320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壳450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准表面432、434、436,用于相对于外壳450定位支撑硬件160、162。例如,安装凸耳472、474可以包括基准表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安装凸耳472、474包括端部基准表面482、第一侧面基准表面484和第二侧面基准表面486。基准表面482、484、486构造为接合对应的支撑硬件160、162,以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30定准支撑硬件160、162的位置。例如,基准表面482、484、486分别相对于安装凸耳472、474定准支撑硬件件160、162的位置。侧面基准表面484、486可以引导支撑硬件160、162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30的侧对侧的定位。端部基准表面482可以引导支撑硬件160、162相对于卡缘连接器130的端对端的定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硬件488(例如螺纹紧固件)用于将基部350固定到主机电路板110。例如,安装硬件488可以从主机电路板110的下方穿过主机电路板110装载,以从下方固定到基部350。安装硬件488可以将基部350固定到主机电路板110,使得来自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的、在支撑硬件160或162中产生的应力或应变通过安装硬件488传递到主机电路板110。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卡缘连接器130可具有不同的构造。例如,在第一构造中,卡缘连接器130可以在不使用支撑硬件160、162的情况下联接到主机电路板110,从而限定卡缘连接器组件104(在图1中示出)。然而,在第二构造中,卡缘连接器130在添加支撑硬件160、162的情况下联接到主机电路板110,从而限定卡缘连接器组件108。由于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倾向于来回移动,例如当缆线144被操作或拉动时,所以需要额外的支撑以确保卡缘连接器130不被损坏。支撑硬件160、162联接到卡缘连接器130和主机电路板110,以减轻卡缘连接器130上的应力和应变。支撑硬件160、162的添加增加了占用面积。

图13是卡缘连接器组件106的侧视图,示出了在卡缘连接器120的上方与支撑硬件150、152部分地配合的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图14是卡缘连接器组件106的侧视图,示出了与支撑硬件150、152和卡缘连接器120配合的有线可插拔模块142。当可插拔模块142配合时,可插拔模块142联接到支撑硬件150、152的支撑梁302。例如,支撑梁302联接到安装臂212、21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梁302分别接收在安装臂212、214的轨道216、218(在图3中示出)中。

在配合期间,支撑梁302引导可插拔模块142与卡缘连接器120的配合。例如,支撑梁302将可插拔模块142定位为在卡缘连接器120的上方与卡槽402(在图9中示出)正确对准。支撑硬件150、152定准到卡缘连接器120的外壳400,以使可插拔模块142与卡缘连接器120进行对准。支撑梁302的远端端部330处的引导部332引导可插拔模块142对准。随着可插拔模块142在配合方向上朝向卡缘连接器120下降,桨卡180的卡缘182最终接收在卡槽402中。直到可插拔模块142搁置抵靠支撑硬件150、152和/或外壳400,可插拔模块142被配合。例如,安装臂212、214的远端端部处的前止动表面238抵靠支撑硬件150、152的基部300的顶部304触底,和/或在前边缘236的附近的肩部处的前止动表面238抵靠外壳400的顶部408触底。在多个实施例中,前止动表面238仅接合支撑硬件150、152而不接合外壳400,以减少到卡缘连接器120的力的传递。例如,在多个实施例中,可插拔本体200的任何部分都不接合外壳400。在配合位置中,闩锁220、222构造为联接到支撑梁302。例如,闩锁端部224、226联接到支撑硬件150、152的闩锁特征部342。

在配合时,可插拔模块142的移动(例如来自缆线144上的拉动)传递到支撑硬件150、152。来自该移动的力传递到支撑梁302而进入基部300中,并且通过安装硬件438传递到主机电路板110。该力大部分绕过卡缘连接器120,使得到卡缘连接器120的应力和应变很小。支撑梁302倾向于刚性地保持可插拔模块142,以抵抗缆线144上的拉力。支撑梁302在远离卡缘连接器120的位置(例如卡缘连接器120的上方的一竖直距离)处提供机械支撑。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硬件150、152是可选的硬件,其可以根据系统要求可移除地且选择性地联接到外壳400和主机电路板110。例如,在一些构造中,例如当不使用缆线可插拔模块时,可以省去支撑硬件150、152,并且可以将相同的卡缘连接器120联接到主机电路板110,以接收不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22(在图1中示出)。

图15是电气系统100的端视图,示出了安装到主机电路板110的卡缘连接器组件106和卡缘连接器组件108。支撑硬件150支撑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并抵抗可插拔模块142的例如在箭头a的方向上的移动。支撑硬件160支撑接线的可插拔模块142,并抵抗可插拔模块142的例如在箭头b的方向上的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