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敏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1307发布日期:2018-08-21 19:3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热敏电阻器。



背景技术:

热敏电阻器是敏感元件的一类,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

在通讯设备中,经常遇到若干个热敏电阻极为临近的使用情况,由于热敏电阻均为单体结构,因此多个热敏电阻使用时的布线较为繁琐。为此,出现了一种多片式复合热敏电阻。该多片式复合热敏电阻包括绝缘壳,绝缘壳中并排设有至少2个容纳腔,容纳腔内均设有1个热敏电阻本体,且该热敏电阻本体的2个插脚均伸出容纳腔。这样,该多片式复合热敏电阻能够方便的同时接在多条电路中,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便于合理布线。然而现有的复合热敏电阻在热敏电阻装取时不便,容易导致热敏电阻的插脚断裂从而影响了电子元件的正常使用,不仅如此,热敏电阻本体与容纳腔的固定过于生硬,也不利于热敏电阻本体的固定及装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热敏电阻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热敏电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在绝缘壳体内设有一组安装孔,在每个安装孔外侧均设有一个环形缓冲槽,在每个环形缓冲槽的外侧均设有一个压紧腔,压紧腔为一侧开口的环形槽,压紧腔与环形缓冲槽之间通过一组l型连通孔连通,且l型连通孔均布在环形缓冲槽外侧的四周;

在每个安装孔内均配合连接一个热敏电阻,在每个热敏电阻上均吸附套接一个吸附套筒,在吸附套筒外侧的环形缓冲槽内均布一组圆弧形压板,每个圆弧形压板均对应压紧吸附套筒,在每个圆弧形压板的外侧均设有一个铰接座;

在每个l型连通孔内均配合连接一个推力装置,推力装置对应压紧相应的弧形压板,在压紧腔内配合连接压筒,压筒压紧所有推力装置;

推力装置包括一端铰接在铰接座上的第一推杆,在第一推杆上套接套筒,在套筒内还设有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在套筒内均能自由移动,在套筒内部第一推杆的端部设有第一法兰,在套筒内部第二推杆的端部设有第二法兰,在套筒的两端均设有环形端盖,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分别与相应的环形端盖限位配合,在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的套筒内还设有液压油,在套筒外侧的第二推杆的端部设有下楔形面,下楔形面对应设置在压紧腔的底部的l型连通孔内,在压筒下侧的每个压紧腔内均设有一个压杆,压筒对应压紧压杆,在每个压杆的底部均连接固定一个压块,在每个压块的下侧均设有上楔形面,每个上楔形面均与相应的下楔形面对应配合。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阶梯状的通孔。

优选地,在所述套筒外侧的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立板,在立板上连接第一磁铁,在立板相对的套筒的环形端盖上安装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法兰的外壁镶嵌第一密封环,在第二法兰的外壁镶嵌第二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均与所述套筒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压筒为通筒结构,在压筒通过螺纹与所述压紧腔连接固定,在压筒的端部对称设置两个紧固孔,紧固孔为长方形的盲孔。

优选地,所述吸附套筒由硅胶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式热敏电阻,通过压筒驱动推力装置,进而推动圆弧形压板夹紧热敏电阻器,通过旋转压筒方便夹持和松开热敏电阻器,便于装配及维修,同时设置了吸附套筒,能够防止热敏电阻因夹持而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压筒的侧视图;

图4是紧固把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热敏电阻器,包括为长方体板状结构的绝缘壳体1,在绝缘壳体1内设有两个安装孔3,安装孔3为圆形的阶梯状通孔,安装孔3两侧孔的直径大于中间的孔。

在每个安装孔3外侧均设有一个环形缓冲槽4,在每个环形缓冲槽4的外侧均设有一个压紧腔2.1,压紧腔2.1为一侧开口的环形槽,压紧腔2.1与环形缓冲槽4之间通过四个l型连通孔2.2连通,且l型连通孔2.2均布在环形缓冲槽4外侧的四周。

在每个安装孔3内均配合连接一个热敏电阻5,在每个热敏电阻5上均吸附套接一个吸附套筒6,吸附套筒6由硅胶制成,硅胶材质柔软不会对器件造成损伤,可隔离人体防止静电损伤。在吸附套筒6外侧的环形缓冲槽4内均布四个圆弧形压板7,每个圆弧形压板7均对应压紧吸附套筒6,在每个圆弧形压板7的外侧均设有一个铰接座8。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每个l型连通孔2.2内均配合连接一个推力装置,推力装置对应压紧相应的弧形压板7,在压紧腔2.1内配合连接压筒15,压筒15压紧所有推力装置。压筒15为通筒结构,在压筒15通过螺纹与所述压紧腔2.1连接固定,在压筒15的端部对称设置两个紧固孔18,紧固孔18为长方形的盲孔。在连接时,通过紧固把手22进行紧固,紧固把手22为u型杆状结构,紧固把手22的横截面为与紧固孔18对应的方形结构。

推力装置包括一端铰接在铰接座8上的第一推杆9,在第一推杆9上套接套筒11,在套筒11内还设有第二推杆13,第一推杆9和第二推杆13在套筒11内均能自由移动,在套筒11内部第一推杆9的端部设有第一法兰10,在套筒11内部第二推杆13的端部设有第二法兰14,在套筒11的两端均设有环形端盖,第一法兰10和第二法兰14分别与相应的环形端盖限位配合,在第一法兰10和第二法兰14之间的套筒11内还设有液压油12。在第一法兰10的外壁镶嵌第一密封环,在第二法兰14的外壁镶嵌第二密封环,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均与套筒11密封配合,在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的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止液压油12漏油,图中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均未画出。

在套筒11外侧的第一推杆9上设有立板19,在立板19上连接第一磁铁20,在立板19相对的套筒11的环形端盖上安装第二磁铁21,第一磁铁20与第二磁铁21相互吸引。第一磁铁20与第二磁铁21均为圆盘结构,第一磁铁20与第二磁铁21共轴线设置。

在套筒11外侧的第二推杆13的端部设有下楔形面13.1,下楔形面13.1对应设置在压紧腔2.1的底部的l型连通孔2.2内,在压筒15下侧的每个压紧腔2.1内均设有一个压杆16,压筒15对应压紧压杆16,在每个压杆16的底部均连接固定一个压块17,在每个压块17的下侧均设有上楔形面17.1,每个上楔形面17.1均与相应的下楔形面13.1对应配合。

在夹持热敏电阻器时,紧固把手22插接在紧固孔18内,旋转紧固把手22使得压筒15向下压紧压杆16,顶杆16推动压块17向下移动,在上楔形面17.1和下楔形面13.1的配合作用下,第二推杆13移动,液压油12推动第一推杆9移动,第一推杆9推动圆弧形压板7夹紧热敏电阻器,当需要取热敏电阻器时,紧固把手22反向转动,第一磁铁20与第二磁铁21相互吸引,使得圆弧形压板7脱离吸附套筒6,达到松开热敏电阻器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