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3582发布日期:2018-10-12 22:1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平线缆。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宽带普及化,消费者对视频、数据、多媒体信息传输提出了更高的高速、大容量数据、信号屏蔽的传输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信号屏蔽功能的扁平线缆。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扁平线缆,其包括至少一电源导体、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两层内皮膜、两层屏蔽层及两层外皮膜,所述差分信号导体被夹持在该两层内皮膜的之间,所述屏蔽层覆盖在内皮膜的上下表面,所述电源导体与屏蔽层及该两层内皮膜左右间隔开,所述两层外皮膜覆盖在电源导体与屏蔽层的上下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导体的宽度大于差分信号导体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皮膜设有一开口,所述屏蔽层暴露于开口,用以与外部接地线路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皮膜设有一开口,所述电源导体或差分信号导体暴露于开口,用以与外部连接以实现传输电源或信号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扁平线缆还包括至少一接地导体,所述接地导体位于所述两层内皮膜的一侧,并被夹持在所述两屏蔽层之间,所述接地导体与屏蔽层电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导体的宽度大于接地导体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层屏蔽层由分离的两片屏蔽片组成,该两屏蔽片的左右两端分别贴合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层屏蔽层是一片屏蔽片,该片屏蔽片首尾端贴合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内皮膜的左右两端分别贴合在一起。

本发明扁平线缆的差分信号导体被夹持在该两层内皮膜的之间,所述屏蔽层覆盖在内皮膜的上下表面,所述电源导体与屏蔽层及该两层内皮膜左右间隔开,所述两层外皮膜覆盖在电源导体与屏蔽层的上下表面,两层屏蔽层单独覆盖在差分信号导体的外侧,增加了信号屏蔽与干扰的功能,提高信号传输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扁平线缆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扁平线缆的平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扁平线缆100,包含至少一电源导体10、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20、至少一接地导体30、两层内皮膜40、两层屏蔽层50及两层外皮膜60。

电源导体10、差分信号导体20及接地导体30左右间隔开。电源导体10的宽度大于差分信号导体20与接地导体30,便于承载较大电流。

差分信号导体20夹持在该两层内皮膜40之间,两层屏蔽层50覆盖在该两层内皮膜40上下侧,接地导体30位于该两层内皮膜50的一侧,被夹持在该两层屏蔽层50之间,接地导体30与屏蔽层50形成电性接触,屏蔽层50为铝箔、铜箔或导电布等金属屏蔽材料,两层屏蔽层50由分离的两屏蔽片组成,该两屏蔽片的左右两端贴合在一起,或者两层屏蔽层50是一片屏蔽片,该屏蔽片50的首尾端贴合在一起,实现了对差分信号导体20全包围。

差分信号导体20、内皮膜40及屏蔽层50共同形成一个内部组件,该内部组件与电源导体10左右间隔排列,两层外皮膜60贴合在该内部组件与电源导体10的外侧,其中一层外皮膜60设有暴露于扁平线缆100外侧的一开口62,屏蔽层60暴露于该开口62,用以与外部的接地线路连接,当然,在其他方式中,电源导体10或差分信号导体20暴露于开口62,用以与外部连接以实现传输电源或信号的功能。

本发明扁平线缆100通过设置两层屏蔽层50单独覆盖在差分信号导体20的外侧,增加了信号屏蔽与干扰的功能,提高信号传输品质。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平线缆,其包括至少一电源导体、至少一对差分信号导体、两层内皮膜、两层屏及两层外皮膜,所述差分信号导体被夹持在该两层内皮膜的之间,所述屏蔽层覆盖在内皮膜的上下表面,所述电源导体与屏蔽层及该两层内皮膜左右间隔开,所述两层外皮膜覆盖在电源导体与屏蔽层的上下表面,两层屏蔽层单独覆盖在差分信号导体的外侧,增加了信号屏蔽与干扰的功能,提高信号传输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蔡舟;李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09
技术公布日:2018.10.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