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4780发布日期:2018-11-16 23:4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传输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振子。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般是指用于接收或者发送无线信号的装置,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天线被广泛应用。主要包括振子以及电缆,通过电缆传输宽频信号、超宽频信号等给到振子,再由振子进行无线传播。

现有的电缆安装结构,一种是将电缆直接焊接在振子上,但振子要用铜材或者铜铝复合材料加工而成,使得成本较高;另一种是振子改用铝材来加工,为解决铝材不能焊锡的问题,采用了铝材表面镀银或者镀锡的工艺,虽然成本有所下降,但是存在污染环境和加工周期长的问题。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方案是,振子采用铝材来加工,在需焊锡的位置上铆接有铜鸡眼,使电缆可以通过铜鸡眼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振子上,这种安装结构虽然无需在振子上镀锡或镀银,也能降低成本,但由于铜鸡眼壁厚较薄,容易回弹,另外铝材和铜材的热胀冷缩不一致,在焊接过程中因温度较高,经过热胀冷缩后铜鸡眼和振子之间接触不够紧密,天线在使用1-2个月后,天线的驻波和互调等电气性能指标会用明显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电气系统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安装结构,能够避免污染环境,缩短加工周期,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天线的驻波和互调等电气性能指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振子,能够提高天线的驻波和互调等电气性能指标,使整个电气系统能有效运行。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缆安装结构,包括连接组件和用于与振子本体固接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用于供电缆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连接组件固定于安装件上,所述连接组件用于使安装件与振子本体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为压铆柱。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部和多个用于与振子本体固接的齿牙,所述安装件包括顶板和限位柱,所述顶板固定于限位柱上,所述安装通孔位于顶板和限位柱的内部,所述电缆插设于安装通孔,多个所述齿牙固定于顶板的外侧且绕顶板的圆周方向布置,所述限位部设于顶板和限位柱之间,所述限位部上凹设有用于供振子本体的余料进入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和限位柱一体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齿牙和顶板一体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齿牙、顶板和限位柱均采用黄铜制成。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振子,包括振子本体和电缆安装结构,所述电缆安装结构位于振子本体上,所述安装件与振子本体之间通过压铆连接,所述振子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供安装件通过的固定通孔,所述安装件插设于固定通孔中,所述齿牙与固定通孔之间通过压铆连接,所述限位部与固定通孔之间通过压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振子本体为采用铝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振子本体的形状为圆形杯状,所述固定通孔位于振子本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振子本体为微带振子,所述振子本体上具有空气微带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公开的电缆安装结构,包括连接组件和用于与振子本体固接的安装件,在该安装件上开设有用于供电缆穿过的安装通孔,使电缆穿过该安装通孔,具体地,在安装件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用于使安装件与振子本体紧密连接,即安装件与振子本体实现紧密连接,使电缆的安装结构稳定可靠,进而能够通过电缆传输宽频信号、超宽频信号等给到振子,再由振子进行无线传播。从而能够避免因镀锡或镀银导致污染环境的现象,可缩短加工周期,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天线的驻波和互调等电气性能指标。

(2)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振子,包括振子本体和上述电缆安装结构,该电缆安装结构位于振子本体上,进一步地,使安装件与振子本体之间通过压铆连接,在振子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供安装件通过的固定通孔,该安装件通过固定通孔,使该安装件插设于固定通孔中,更进一步地,齿牙与固定通孔之间通过压铆连接,限位部与固定通孔之间通过压铆连接,即能够使安装件和振子本体之间紧密连接,从而使得电缆的安装结构更牢固可靠,能够通过电缆传输宽频信号、超宽频信号等给到振子,再由振子进行无线传播,提高天线的驻波和互调等电气性能指标,使整个电气系统能有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振子中微带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振子中安装件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电缆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振子中安装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安装件;11、安装通孔;12、限位部;13、齿牙;14、顶板;15、限位柱;16、限位槽;20、振子本体;21、固定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缆安装结构,包括连接组件和用于与振子本体20固接的安装件10,安装件10上开设有用于供电缆穿过的安装通孔11,连接组件固定于安装件10上,连接组件用于使安装件10与振子本体20紧密连接。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缆安装结构,包括连接组件和用于与振子本体20固接的安装件10,在该安装件10上开设有用于供电缆穿过的安装通孔11,使电缆穿过该安装通孔11,具体地,安装件10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用于使安装件10与振子本体20紧密连接,即安装件10与振子本体20实现紧密连接,使电缆的安装结构稳定可靠,进而能够通过电缆传输宽频信号、超宽频信号等给到振子,再由振子进行无线传播。从而能够避免因镀锡或镀银导致污染环境的现象,可缩短加工周期,降低成本,有助于提高天线的驻波和互调等电气性能指标。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2、4、5所示,该安装件10为压铆柱。

需要强调的是,如图1、2、4、5所示,该连接组件包括限位部12和多个用于与振子本体20固接的齿牙13,具体地,安装件10包括顶板14和限位柱15,顶板14固定安装在限位柱15上,上述安装通孔11位于顶板14和限位柱15的内部,使电缆插设于安装通孔11中,将多个齿牙13固定安装于顶板14的外侧,且使上述的多个齿牙13绕该顶板14的圆周方向布置,齿牙13为滚直齿,该限位部12设于顶板14和限位柱15之间,限位部12上凹设有用于供振子本体20的余料进入的限位槽16。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5所示,顶板14和限位柱15为一体加工成型,有助于提高顶板14和限位柱15之间连接结构的刚性。

更具体地,如图4、5所示,齿牙13和顶板14为一体加工成型,有助于提高齿牙13和顶板14之间连接结构的刚性。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2、4、5所示,齿牙13、顶板14和限位柱15均采用黄铜制成。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振子,包括振子本体20和电缆安装结构,电缆安装结构位于振子本体20上,安装件10与振子本体20之间通过压铆连接,振子本体20上开设有用于供安装件10通过的固定通孔21,安装件10插设于固定通孔21中,齿牙13与固定通孔21之间通过压铆连接,限位部12与固定通孔21之间通过压铆连接。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振子包括振子本体20和上述电缆安装结构,该电缆安装结构位于振子本体20上,进一步地,使安装件10与振子本体20之间通过压铆连接,在振子本体20上开设有用于供安装件10通过的固定通孔21,该安装件10通过固定通孔21,使该安装件10插设于固定通孔21中,更进一步地,齿牙13与固定通孔21之间通过压铆连接,限位部12与固定通孔21之间通过压铆连接,即能够使安装件10和振子本体20之间紧密连接,从而使得电缆的安装结构更牢固可靠,能够通过电缆传输宽频信号、超宽频信号等给到振子,再由振子进行无线传播,提高天线的驻波和互调等电气性能指标,使整个电气系统能有效运行。

具体地,如图1-3所示,振子本体20为采用铝材制成。

更具体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振子本体20的形状为圆形杯状,上述固定通孔21位于振子本体20的底部。值得一提的是,振子本体20的形状不局限于圆形杯状,也可以是方形、圆形管状、片状及其他形状。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振子本体20还可以是微带振子,在振子本体20上具有空气微带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微带的形状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结构形状。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利用安装件10,即采用压铆柱代替铜鸡眼,而该压铆柱采用黄铜制成,振子本体20采用铝材制成,压铆柱和振子本体20之间得以实现压铆连接,且本实施中的压铆柱体积较小,即能够使黄铜的成本降低,无需在振子本体20上镀锡或镀银,避免污染环境,能降低生产加工的成本。又因为压铆柱的顶板14上周向布置多个齿牙13形成齿状结构,以及限位槽16结构,使得设计的强度较大,将压铆柱压入固定通孔21,在压铆过程中,齿牙13完全压入振子本体20,使得顶板14通过齿牙13与固定通孔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助于给压铆柱提供固定作用,振子本体20的余料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会完全进入限位槽16内,从而形成一倒勾结构,即齿牙13、限位部12分别和振子本体20实现固定连接,能使得压铆柱和振子本体20成为一紧密的整体结构,电缆插设于安装通孔11中,该安装通孔11位于压铆柱上,使得电缆的安装结构更牢固可靠,有助于提高天线的驻波和互调等电气性能指标,使整个电气系统能有效运行,可避免天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指标下降的现象。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