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1965发布日期:2019-11-13 01:4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数据线缆和数据线缆接头设计,也向着小型化、集成化、复杂化、统一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功能被集成在越来越小的数据线缆接头内,同时,也给数据线缆接头的结构和强度带来了很大的考验。

以目前手机上多用的usbtypec接口和苹果公司的lighting接口为例,较扁的公头为例,多触点导致的公头埋入尾插部分,存在难以承受较大的力的劣势,使得其抗晃动的能力较差,容易遭受外力导致数据线缆接口或被接入电子产品受到损坏,轻者导致接触不良,重者可导致数据线缆接口的公头部分外部和内部折断,电子产品的母口受损,接入电子产品损坏等问题。这种情况,在空心公头结构且整体公头头壁较薄,触点较多的typec接口上更加明显。

因此,如何克服数据线缆接头在连接后防止晃动,增强固定,提供接插位置的确认感,防止受到拉扯震动损坏的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电子产品的数据线缆接头,抗晃动的能力较差,容易遭受外力导致数据线缆接口或被接入电子产品受到损坏的问题。本发明的用于数据线缆接头的防晃动固定保护装置,保证遭受外力后数据线缆接口或被接入电子产品不被损坏,整个装置空间占用小,美观大方,易于生产,保护数据线缆接口不受外力晃动受损,提高连接可靠性,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包括截面为圆角矩形形状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前、后端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固定套筒筒体内设置呈上、下对立分布的弹性簧片,两片弹性簧片之间形成数据线缆接头的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所述数据线缆接头从固定套筒的前端部进入的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内,两片弹性簧片提供夹住数据线缆接头的夹合力。

前述的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所述固定套筒的一侧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固定套筒的截面为横卧的u字形形状。

前述的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所述弹性簧片固定安装与固定套筒筒体内。

前述的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所述弹性簧片与所在的固定套筒筒体筒壁一体成型。

前述的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所述弹性簧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簧片部、第二簧片部、第三簧片部、第四簧片部和第五簧片部,所述第一簧片部的一端部与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筒壁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簧片部的另一端部向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二簧片部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一簧片部、第二簧片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簧片部的另一端继续向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三簧片部的后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三簧片部横向设置,且第三簧片部的前端部与第四簧片部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第四簧片部的另一端向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筒壁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五簧片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簧片部、第五簧片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五簧片部的另一端继续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筒壁方向倾斜延伸。

前述的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所述第五簧片部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第三簧片部、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筒壁之间。

前述的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所述固定套筒内上、下对立分布的第三簧片部设置有为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的压舌,所述第三簧片部的夹合面上均设置有一组或者多组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为腰型形状、圆柱型形状、方柱型形状、u字型形状或者水滴型形状,所述固定套筒筒壁的上、下部均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第三簧片部、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筒壁之间。

前述的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所述弹性簧片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六簧片部、第七簧片部、第八簧片部、第九簧片部和第十簧片部,所述第六簧片部的一端部与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筒壁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簧片部的另一端部向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七簧片部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第六簧片部、第七簧片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七簧片部的另一端继续向第六簧片部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八簧片部的后端部相连接,所述第八簧片部横向设置,且第八簧片部的前端部与数据线缆接头导向片相连接,所示数据线缆接头导向片向靠近第六簧片部的方向弧形弯折,所述第八簧片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九簧片部,所述第九簧片部向靠近第六簧片部的一侧延伸,各第九簧片部的延伸侧连接有第十簧片部,两片第十簧片部呈左、右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正对固定套筒的筒壁设置。

前述的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呈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片第十簧片部构成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的压舌,所述间隙在挤压第九簧片部时其的宽度变小,直到两片第十簧片部闭合,用于限制第九簧片部的挤压行程。

前述的一种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所述第九簧片部的夹合面上均设置有一组或者多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为腰型形状、圆柱型形状、方柱型形状、u字型形状或者水滴型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数据线缆接头的防晃动固定保护装置,设置有呈上、下对立分布的弹性簧片,两片弹性簧片之间形成数据线缆接头的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数据线缆接头从固定套筒的前端部进入的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内,两片弹性簧片提供夹住数据线缆接头的夹合力,抗晃动的能力强,保证遭受外力后数据线缆接口或被接入电子产品不被损坏,整个装置空间占用小,美观大方,易于生产,保护数据线缆接口不受外力晃动受损,提高连接可靠性,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弹性簧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弹性簧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数据线缆接头接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限位柱的具体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数据线缆接头的插入方向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弹性簧片的第三实施例的背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弹性簧片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定位凸起为两组时的背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定位凸起为两组时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固定套筒;2:弹性簧片;201:第一簧片部;202:第二簧片部;203:第三簧片部;204:第四簧片部;205:第五簧片部;206:限位凸起;207:第一定位凸起;2001:第六簧片部;2002:第七簧片部;2003:第八簧片部;2004:第九簧片部;2005:第十簧片部;2006:数据线缆接头导向片;2007:间隙;2008:第二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包括截面为圆角矩形形状的固定套筒1,所述固定套筒1的前、后端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固定套筒1筒体内设置呈上、下对立分布的弹性簧片2,两片弹性簧片2之间形成数据线缆接头的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所述数据线缆接头从固定套筒1的前端部进入的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内,两片弹性簧片2提供夹住数据线缆接头的夹合力。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套筒1的一侧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固定套筒1的截面为横卧的u字形形状。

这里为了保证耐用度,优选固定套筒1为完整的圆角矩形,固定套筒1的截面为横卧的u字形形状的实施例在耐用度上不优于前者,故推荐前者,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选用后者或者其他类似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弹性簧片2安装方式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弹性簧片2固定安装与固定套筒1的筒体内,可通过螺栓固定或者焊接或者插接都可以。

如图3所示,弹性簧片2安装方式的另一种实施例,弹性簧片2与所在的固定套筒1的筒壁一体成型。

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簧片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簧片部201、第二簧片部202、第三簧片部203、第四簧片部204和第五簧片部205,所述第一簧片部201的一端部与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1筒壁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簧片部201的另一端部向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二簧片部202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一簧片部201、第二簧片部20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二簧片部202的另一端继续向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三簧片部203的后端部相连接,所述第三簧片部203横向设置,且第三簧片部203的前端部与第四簧片部204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第四簧片部204的另一端向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1筒壁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五簧片部20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簧片部204、第五簧片部205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五簧片部205的另一端继续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1筒壁方向倾斜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五簧片部205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206,所述限位凸起206位于第三簧片部203、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1筒壁之间,能防止弹性簧片2在夹合数据线缆接头时,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的开度多大,导致弹性簧片2无法复位,影响其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上、下对立分布的第三簧片部203设置有为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的压舌,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第三簧片部203的夹合面上均设置有一组或者多组第一定位凸起207,若第一定位凸起207为两组时,可呈左、右对称分布,兼顾美观耐用性能,第一定位凸起207为腰型形状、圆柱型形状、方柱型形状、u字型形状或者水滴型形状,对应的数据线缆接头上设置有形状匹配的凹槽,或者第一定位凸起207设置在数据线缆接头上,第三簧片部203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形状匹配的通孔,能够使数据线缆接头在夹住的同时,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防晃动的效果;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凸起207为腰型形状的弹性簧片2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定位凸起207为圆柱型形状的弹性簧片2结构示意图。

优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套筒1筒壁的上、下部均设置有限位柱208,所述限位柱208位于第三簧片部203、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1筒壁之间,作用与限位凸起206相同,能防止弹性簧片2在夹合数据线缆接头时,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的开度多大,导致弹性簧片2无法复位,影响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工作原理如下:

当数据线缆接头未接入本发明的防晃动固定保护装置时,呈上、下对立设置的弹性簧片2均处于放松状态,此时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数据线缆接头的厚度;当数据线缆接头接入本发明的防晃动固定保护装置时,如图6所示,通过倾斜设置的第四簧片部204的作用,数据线缆接头顺利进入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弹性簧片2收到压缩后,两片第三簧片部203之间提供较小的夹合力度,固定住数据线缆接头,且不影响数据线缆接头的拔出;当数据线缆接头受外力开始晃动时,一体成型依次连接的第一簧片部201、第二簧片部202、第三簧片部203、第四簧片部204和第五簧片部205结构,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度,减少数据线缆接头晃动,保护数据线缆接头的插接位置;当晃动继续增大,第三簧片部203上的第一定位凸起207,能够对数据线缆接头牢固定位,从而保护数据线缆接头。

本发明的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如图8所示,根据不同使用情景,其前后可以互换,即数据线缆接头既可以从前方接入,也可以从后方接入,从美观的角度适合从前方接入,而当防晃动固定保护装置外露较多时,此时建议前后对调,使得原先尾部朝外,从而保护此防晃动固定保护装置本身。

本发明弹性簧片2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三种),适用于上述任意种形式的固定套筒1,如图9及图10所示,

所述弹性簧片2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六簧片部2001、第七簧片部2002、第八簧片部2003、第九簧片部2004和第十簧片部2005,所述第六簧片部2001的一端部与对应位置处的固定套筒1筒壁的后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簧片部2001的另一端部向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七簧片部2002的一端部相连接,所述第六簧片部2001、第七簧片部200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七簧片部2002的另一端继续向第六簧片部2001的方向倾斜延伸并与第八簧片部2003的后端部相连接,所述第八簧片部2003横向设置,且第八簧片部2003的前端部与数据线缆接头导向片2006相连接,所示数据线缆接头导向片2006向靠近第六簧片部2001的方向弧形弯折,所述第八簧片部200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九簧片部2004,所述第九簧片部2004向靠近第六簧片部2001的一侧延伸,各第九簧片部2004的延伸侧连接有第十簧片部2005,两片第十簧片部2005呈左、右对称设置,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间隙2007,所述间隙2007正对固定套筒1的筒壁设置。

优选的,呈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片第十簧片部2005构成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的压舌,所述间隙2007在挤压第九簧片部2004时其的宽度变小,直到两片第十簧片部2005闭合,用于限制第九簧片部2004的挤压行程,有效的防止弹性簧片2在夹合数据线缆接头时,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的开度多大,导致弹性簧片2无法复位,影响其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第九簧片部2004的夹合面上均设置有一组或者多组第二定位凸起2008,若第二定位凸起2008为两组时,可呈左、右对称分布,如图11所示,兼顾美观耐用性能,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008为腰型形状、圆柱型形状、方柱型形状、u字型形状或者水滴型形状,如图12所示,对应的数据线缆接头上设置有形状匹配的凹槽,或者第二定位凸起2008设置在数据线缆接头上,能够使数据线缆接头在夹住的同时,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防晃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用于数据线缆接头连接时的防晃动固定保护结构,设置有呈上、下对立分布的弹性簧片,两片弹性簧片之间形成数据线缆接头的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数据线缆接头从固定套筒的前端部进入的防晃动固定保护区域内,两片弹性簧片提供夹住数据线缆接头的夹合力,抗晃动的能力强,保证遭受外力后数据线缆接口或被接入电子产品不被损坏,整个装置空间占用小,美观大方,易于生产,保护数据线缆接口不受外力晃动受损,提高连接可靠性,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