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0723发布日期:2019-11-20 00:58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包括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内,其是由一个密封的外壳封包的。出厂时,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气体是经过脱除的,因此,其内部一般是没有压力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内部会产生气体并伴随这电解液的不断消耗。产生气体会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高,电池会发生变形或破裂;而电解液的消耗则导致电池容量的降低。发生这种状况时,这些电池就需要被修复。而修复的方式就是将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气体排出;将消耗掉的电解液补充回来。

现有技术中,如果要将锂离子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去除,或者需要补充电解液时,就需要移除电池的密封组件,而这种密封组件通常是一次性的。因此,这种方式会造成无法再次密封的问题,同时也可能造成外部空气进入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技术对此做出了改进。例如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外壳上设置一个压力控制组件,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压力控制阀门打开放气。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释放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气体,也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回流进入锂离子电池的内部,但是,这种直接排放的方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而且,这种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对于电解液消耗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将锂离子电池与一个备用电解液储罐相连通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非常复杂,同时,当锂离子电池的内部产生有一定的气体压力的情况下,电解液的注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该装置能够用于释放或收集电池内部的气体,并防止外部空气的接入,结构简单。

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该装置能够用于添加电解液。在添加的过程中不会有空气的进入。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该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与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相连通,并固定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外壳上;

所述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为一带有可扩充空间的柔性储集体;所述柔性储集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相连通。

上述的柔性储集体是指具有一个可扩充的内部空间的容器,该内部空间可以根据需要变大。这里的柔性是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形状的改变,包括旋转、弯曲、折叠、卷曲和扭曲等。储集体是指具有收集的功能,但是在储集体上开口,又可以起到排放、转移传输的功能。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中,优选的,在未充气或未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柔性储集体为一单片状结构,其为平直放置、或卷曲放置、或折叠放置;

在充气或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柔性储集体为带有空腔的柱状体或袋状体;所述空腔为可扩充空间,其随气体或电解液的注入量增大而增大。

上述的单片状结构是指柔性储集体的可扩充空间为最小状态,所有的可扩充空间周围的壁贴合到一起,形成如同纸张样的片状结构。所述平直放置是指如同纸张一样成平面状放置,这里的平面可以是扭曲的平面。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中,优选的,所述柔性储集体包括周壁、贯穿设置于周壁上的开口和由周壁包围的可扩充空间;

所述周壁由依次贴合的尼龙层、铝层和聚丙烯层构成。

上述的周壁中,尼龙层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铝层可以起到一定的骨架作用,聚丙烯层起到密封的作用,聚丙烯层通过热熔的方法实现断裂处的连接。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中,优选的,所述聚丙烯层的原料组分为聚丙烯和热熔胶的混合组分或纯聚丙烯。

所述聚丙烯层的原料组分使用聚丙烯和热熔胶的混合组分能够使得热熔的效果更好,更容易热熔和更好地密封,聚丙烯和热熔胶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中,优选的,以远离所述开口的所述柔性储集体的任意边沿为尾端;

在放气或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尾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可扩充空间和外界的连通口;所述柔性储集体在所述尾端与所述开口之间的任意位置折边密封。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中,优选的,以远离所述开口的所述柔性储集体的任意边沿为尾端;

在放气或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尾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可扩充空间和外界的连通口;

所述尾端向所述开口方向设置有多级折边,依次为一级、二级、…n级折边,在放气或加电解液结束时,依级次密封折边,并将并将密封后的该折边作为新的尾端。

本发明使用上述的多级折边,能够使得柔性储集体可以多次应用,反复使用,可以实现多次的放气和加注电解液。依级次是指从一开始按照顺序。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中,折边密封是指将柔性储集体的一部分翻折,并将翻折处进行热熔密封。翻折处的边或线即为折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产生的气体的收集方法,其使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作为储集气体的设备。

本说明书中,放气或加电解液状态包括准备放气或加电解液、进行放气或加电解液、放气或加电解液结束直到完成密封的整个过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产生的气体的排出方法,其使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锂离子电池产生的气体进入到柔性储集体的可扩充空间,柔性储集体发生膨胀和延展;

在所述柔性储集体的尾端开设连通口,挤压排出气体;

排气完成后,将柔性储集体进行折边,热熔密封折边,即完成锂离子电池产生的气体的排出作业。

本说明书中,锂离子电池内部和柔性储集体的可扩充空间是保持连通的,可以根据需要、或者视柔性储集体的膨胀程度人为选择排出气体的时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加入方法,其使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将柔性储集体延展,在其尾端开设连通口;

将电解液通过该连通口注入所述柔性储集体;

注入完成后,将柔性储集体进行折边,热熔密封折边;

将柔性储集体进行折叠或卷曲,即完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加入作业。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为: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能够根据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压力,排除或收集气体,并防止外部空气的回流;同时,该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还能够用于添加电解液。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收纳,不会对电池的原设计空间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能够重复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中柔性储集体的周壁的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柔性储集体、2锂离子电池、11开口、12尾端、13可扩充空间、14壁、15折边、17尼龙层、18铝层、19聚丙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如图1所示,该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与锂离子电池2的内部相连通,并固定设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2的外壳上

所述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为一带有可扩充空间13的柔性储集体1;所述柔性储集体1具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与所述锂离子电池2的内部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储集体1可以是各种的具有储集功能的装置,如橡皮袋等。

在本实施例中,在未充气或未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柔性储集体1为一单片状结构,其为平直放置、或卷曲放置、或折叠放置;本实施例为平直放置,其翻折靠近锂离子电池2的外壁。

在充气或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柔性储集体1为带有空腔的柱状体或袋状体;所述空腔为可扩充空间13,其随气体或电解液的注入量增大而增大。

柔性储集体1包括周壁14、贯穿设置于周壁14上的开口11和由周壁14包围形成的可扩充空间13;如图2所示,所述周壁14由由外至内依次贴合的尼龙层17、铝层18和聚丙烯层19构成。所述聚丙烯层19的原料组分为聚丙烯和热熔胶的混合组分(本实施例的聚丙烯层19的原料组分也可以是纯聚丙烯,也能产生热熔密封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中,以远离所述开口11的所述柔性储集体1的任意边沿为尾端12;如图1所示,为一种袋状的柔性储集体1,其末端边沿为尾端12。

在放气或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尾端12设置有连通所述可扩充空间13和外界的连通口;连通口用于排出气体或通入电解液。因尾端12实际是柔性储集体1除开开口11的任意位置,故连通口实际也是在柔性储集体1的壁14上的任意位置。所述柔性储集体1在所述尾端12与所述开口11之间的任意位置折边密封。

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以远离所述开口11的所述柔性储集体1的任意边沿为尾端;

在放气或加电解液状态下,所述尾端12设置有连通所述可扩充空间13和外界的连通口;连通口用于排出气体或通入电解液。

所述尾端12向所述开口11方向设置有多级折边15,如图1所示,依次为一级、二级、…n级折边15,在放气或加电解液结束时,依级次密封折边15,并将密封后的该折边15作为新的尾端12。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多次重复的开设连通口放气或加电解液,然后密封。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产生的气体的收集方法,其使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作为储集气体的设备。既能够降低锂离子电池内部的压力,又能够收集气体,放置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随意排放,污染大气。收集后的气体可以连通排放到专门的回收设备中。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产生的气体的排出方法,其使用上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锂离子电池产生的气体进入到柔性储集体的可扩充空间,柔性储集体发生膨胀和延展;

在所述柔性储集体的尾端开设连通口,挤压排出气体;

排气完成后,将柔性储集体进行折边(即将柔性储集体开进尾端的一部分本体翻折,通过物理折叠的方式将连通口的部分与本体断开),热熔密封折边,即完成锂离子电池产生的气体的排出作业。

如需要多次放气(每间隔一段时间,锂离子电池内部发生气体膨胀),重复上面的步骤,密封时再次折边,即按照放气次数依次一级、二级、…n级折边。热熔密封折边,密封后的该折边作为新的尾端。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加入方法,其使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将柔性储集体延展,在其尾端开设连通口;

将电解液通过该连通口注入所述柔性储集体;

注入完成后,将柔性储集体进行折边,热熔密封折边;如需要多次添加电解液(每间隔一段时间,锂离子电池内部电解液发生耗损),重复上面的步骤,密封时再次折边,即按照放气次数依次一级、二级、…n级折边,热熔密封折边,密封后的该折边作为新的尾端。

将柔性储集体进行折叠或卷曲,即完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加入作业。

由上可见,上述本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能够根据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压力,排除或收集气体,并防止外部空气的回流;同时,该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还能够用于添加电解液。该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收纳,不会对电池的原设计空间产生影响。该锂离子电池的修复装置能够重复多次使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