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排及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8041发布日期:2018-11-07 08:0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排及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排及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方案中的n相导电排主要有两种结构:

第一种:采用两个零件焊接组成n相导电排;

第二种:采用软编制线作为过渡穿心,在软编制线的两端焊接铜排进而组成n相导电排,完成导电。

这两种方案都需要采用多个零件组成n相导电排,并且都使用焊接工艺,因此具有如下缺点:零件多、生产工序多、成本高,而且焊接节点会增大回路电阻,降低回路的可靠性。其中,第二种采用软编制线的方案,在穿过零序互感器时不能形成abcn相均布,会降低产品的一致性。

因此,现需要一种零件少、成本低、生产工序简单、不会增大回路电阻、可靠性高的导电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排及互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n相导电排零件多、成本高、生产工序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排,包括:顺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第一延伸臂、第一连接板和第二延伸臂,其中,导电排具有成型状态和使用状态,当导电排处于成型状态时,第一延伸臂、第一连接板和第二延伸臂平铺在同一平面上且围成一不封口的“回”字形,第一连接板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弯折线和第二弯折线,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的相邻边上分别具有第三弯折线和第四弯折线;第一连接板、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分别沿第一弯折线、第二弯折线、第三弯折线和第四弯折线弯折,以使导电排处于使用状态。

进一步地,导电排处于成型状态时,第一连接板呈直线型,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均呈l型。

进一步地,导电排从成型状态变为使用状态时,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沿第一弯折线和第二弯折线向上弯折,以使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相对设置,第一延伸臂的尾端沿第三弯折线向远离第二延伸臂的方向弯折,第二延伸臂的尾端沿第四弯折线向远离第一延伸臂的方向弯折。

进一步地,当导电排处于成型状态时,第一延伸臂、第二延伸臂分别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处具有第五弯折线和第六弯折线;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分别沿第五弯折线和第六弯折线向第一延伸臂的尾端所在的一侧弯折且两者的弯折方向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驱壳和四个导电排,互感器本体具有通孔;驱壳,固定在通孔上;四个导电排,穿过通孔并固定在驱壳上;至少一个导电排为上述导电排。

进一步地,四个导电排分别为第一相导电排、第二相导电排、第三相导电排和第四相导电排,第一相导电排为上述的导电排时,第一相导电排的第一连接板的位于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线之间的部分位于通孔中并固定在驱壳上。

进一步地,第一相导电排固定在驱壳的顶部,第二相导电排和第四相导电排对称设置并固定在驱壳的左侧和右侧,第三相导电排固定在驱壳的底部。

进一步地,第二相导电排和第四相导电排均包括:第二连接板和连接在第二连接板两端的弯折板,第二连接板固定在驱壳上,两个弯折板位于通孔的外侧。

进一步地,驱壳的顶部、左侧、右侧及底部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扣,两个卡扣之间形成与导电排卡接配合的卡接空间。

进一步地,第三相导电排为板状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制造加工后的导电排为成型状态,当需要与传感器配合使用时,便需要将导电排从成型状态转变为使用状态,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将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沿第一弯折线和第二弯折线向上弯折,以使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相对设置,再将第一延伸臂的尾端沿第三弯折线向远离第二延伸臂的方向弯折,第二延伸臂的尾端沿第四弯折线向远离第一延伸臂的方向弯折,此时导电排的形状为使用状态的形状,由于这种导电排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生产工序简单,并且可以通过弯折使导电排处于使用状态,处于使用状态下的导电排由于是一体成型结构,因此不会增大回路电阻、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导电排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导电排的成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互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去掉驱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0、第一延伸臂;11、第三弯折线;12、第五弯折线;20、第一连接板;21、第一弯折线;22、第二弯折线;30、第二延伸臂;31、第四弯折线;32、第六弯折线;40、互感器本体;50、驱壳;60、第一相导电排;70、第二相导电排;71、第二连接板;72、弯折板;80、第三相导电排;90、第四相导电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导电排,包括:顺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的第一延伸臂10、第一连接板20和第二延伸臂30,其中,导电排具有成型状态和使用状态,当导电排处于成型状态时,第一延伸臂10、第一连接板20和第二延伸臂30平铺在同一平面上且围成一不封口的“回”字形,第一连接板20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弯折线21和第二弯折线22,第一延伸臂10和第二延伸臂30的相邻边上分别具有第三弯折线11和第四弯折线31;第一连接板20、第一延伸臂10和第二延伸臂30分别沿第一弯折线21、第二弯折线22、第三弯折线11和第四弯折线31弯折,以使导电排处于使用状态。

通过制造加工后的导电排为成型状态,当需要与传感器配合使用时,便需要将导电排从成型状态转变为使用状态,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将第一连接板20的两端沿第一弯折线21和第二弯折线22向上弯折,以使第一延伸臂10和第二延伸臂30相对设置,再将第一延伸臂10的尾端沿第三弯折线11向远离第二延伸臂30的方向弯折,第二延伸臂30的尾端沿第四弯折线31向远离第一延伸臂10的方向弯折,此时导电排的形状为使用状态的形状,由于这种导电排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生产工序简单,并且可以通过弯折使导电排处于使用状态,处于使用状态下的导电排由于是一体成型结构,因此不会增大回路电阻、可靠性较高。

具体地,导电排处于成型状态时,第一连接板20呈直线型,第一延伸臂10和第二延伸臂30均呈l型。第一延伸臂10和第二延伸臂3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变。

具体地,导电排从成型状态变为使用状态时,第一连接板20的两端沿第一弯折线21和第二弯折线22向上弯折,以使第一延伸臂10和第二延伸臂30相对设置,第一延伸臂10的尾端沿第三弯折线11向远离第二延伸臂30的方向弯折,第二延伸臂30的尾端沿第四弯折线31向远离第一延伸臂10的方向弯折。通过上述弯折,使导电排从成型状态转变为使用状态,操作过程简单,由于导电排为一体成型结构,因此处于使用状态下的导电排不会增加回路电阻。

具体地,当导电排处于成型状态时,第一延伸臂10、第二延伸臂30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0的连接处具有第五弯折线12和第六弯折线32;第一延伸臂10和第二延伸臂30分别沿第五弯折线12和第六弯折线32向第一延伸臂10的尾端所在的一侧弯折且两者的弯折方向相同。通过弯折使得导电排夹紧互感器,可以方便导电排与互感器固定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40、驱壳50和四个导电排,互感器本体40具有通孔;驱壳50固定在通孔上;四个导电排穿过通孔并固定在驱壳50上;至少一个导电排为上述导电排。

将导电排穿过互感器本体40的通孔,并利用驱壳50将各个导电排固定在通孔中,利用驱壳50的结构进行分区,从而使得各相导电回路均布在互感器的通孔内。其中四个导电排中的一个为上述导电排结构,这种导电排为一体成型结构,不需要焊接工艺,不会有焊接节点,因此不会增大回路电阻,可靠性较高。

具体地,四个导电排分别为第一相导电排60、第二相导电排70、第三相导电排80和第四相导电排90,第一相导电排60为上述的导电排时,第一相导电排60的第一连接板20的位于第一弯折和第二弯折线22之间的部分位于通孔中并固定在驱壳50上。第一相导电排60为一体成型结构,不存在焊接节点,不会增大回路电阻,并且设置第一连接板20有利于将第一相导电排60固定在通孔中。

具体地,第一相导电排60固定在驱壳50的顶部,第二相导电排70和第四相导电排90对称设置并固定在驱壳50的左侧和右侧,第三相导电排80固定在驱壳50的底部。第一相导电排60、第二相导电排70、第三相导电排80和第四相导电排90均通过驱壳50固定在通孔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四个导电排的结构和位置。

具体地,第二相导电排70和第四相导电排90均包括:第二连接板71和连接在第二连接板71两端的弯折板72,第二连接板71固定在驱壳50上,两个弯折板72位于通孔的外侧。设置第二连接板71便于将第二相导电排70和第四相导电排90固定在通孔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相导电排70和第四相导电排90的结构。

具体地,驱壳50的顶部、左侧、右侧及底部分别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卡扣,两个卡扣之间形成与导电排卡接配合的卡接空间。卡扣和卡接空间方便将各相导电排固定在互感器本体40上。

具体地,第三相导电排80为板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三相导电排80的结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