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探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8141发布日期:2018-12-19 05:3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探测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平板探测器领域,涉及一种平板探测器结构。

背景技术

数字化x射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简称dr),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x射线摄影新技术,以其更快的成像速度、更便捷的操作、更高的成像分辨率等显著优点,成为数字x射线摄影技术的主导方向,并得到世界各国的临床机构和影像学专家的认可。dr的技术核心是平板探测器,平板探测器是一种精密和贵重的设备,对成像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平板探测器包含探测器边框,以对平板探测器进行防护。

目前,安防、工业、医疗领域(例如乳腺检查)需要拍摄被测物体边缘部分的图像,但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被测物体由于位置或者结构所限,无法通过移动被测物来获得边缘区域的图像,比如乳腺检测时需要尽可能拍摄靠近胸壁侧组织图像,但是受制于胸骨,探测器边缘被限制,因此需要缩小边框距(从有效感光区边缘至探测器边框外侧边缘)以减小拍摄盲区;再如,爆炸物检测时,往往需要对爆炸物边缘部分进行拍摄以确定有无触发机构或者线缆布局,但是爆炸物不宜移动,对于靠近爆炸物安装面(如地面)部分的检测就需要通过窄边框探测器来实现。

现有的平板探测器,如图1~2所示,一般采用硬质基板100,由于受制于传感器的电路工艺以及封装技术等,有效感光区200外往往需要有外围电路如:读出电路400、驱动电路500及电路引线600等非感光区300,因此致使感光区200边缘距离非感光区300边缘具有水平非感光区边距l1及垂直非感光区边距w1,感光区200边缘距离探测器边框700边缘具有水平边框距l2及垂直边框距w2,致使即使采用超薄的探测器边框700也难以实现窄边框探测。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新型的平板探测器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平板探测器受制于有效感光区外的如读出电路、驱动电路及电路引线等非感光区,所造成的感光区边缘距离探测器边框边缘的距离较大,难以实现窄边框探测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探测器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平板探测器受制于有效感光区外的如读出电路、驱动电路及电路引线等非感光区,所造成的感光区边缘距离探测器边框边缘的距离较大,难以实现窄边框探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探测器结构,包括:

柔性基板,包含柔性基板顶面及自所述柔性基板顶面边缘弯折的柔性基板侧面,所述柔性基板侧面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柔性基板侧面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之间由一柔性基板曲面连接;

有效感光区,覆盖所述柔性基板顶面;

非有效感光区,设置有所述平板探测器结构的外围电路,所述外围电路与所述有效感光区电连接;

探测器边框,位于所述有效感光区及非有效感光区外侧。

优选地,所述有效感光区完全覆盖所述柔性基板顶面。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板包括n≥2个所述柔性基板侧面。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板包括pet柔性基板及pi柔性基板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板还包括由硬性保护层及柔性保护层所组成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板采用硬性保护层,且所述柔性基板曲面具有开槽。

优选地,所述有效感光区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包括柔性器件及由柔性器件与硬性器件结合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柔性基板曲面包含所述有效感光区及非有效感光区中的一种或组合,且位于所述柔性基板曲面的所述有效感光区或非有效感光区为柔性器件。

优选地,所述基板曲面的外表面采用所述有效感光区,所述有效感光区边缘至所述探测器边框边缘的边框距等于所述探测器边框的自身厚度。

优选地,所述预设夹角的范围包括0~90°。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平板探测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柔性基板,通过柔性基板顶面及自柔性基板顶面边缘弯折的柔性基板侧面,对非有效感光区或有效感光区进行弯折操作,从而改变非有效感光区的走向,扩大有效感光区的有效范围,降低平板探测器的边框距,进一步减少平板探测器的探测盲区,实现平板探测器的窄边框设计;同时,可以实现平板探测器的多个侧边的窄边框设计,提高平板探测器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平板探测器的有效感光区及非有效感光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现有技术中平板探测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实施例一中平板探测器平展时有效感光区及非有效感光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实施例一中平板探测器的有效感光区及非有效感光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实施例一中平板探测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实施例二中平板探测器平展时有效感光区及非有效感光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图6中平板探测器的非有效感光区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形成开槽的柔性基板曲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在开槽的柔性基板曲面处填充硬性保护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实施例三中的平板探测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硬性基板

110、120、130柔性基板

111、131柔性基板顶面

112、132柔性基板侧面

113、133柔性基板曲面

200、210、220、230有效感光区

300、310、320、330非有效感光区

400、410、420、430读出电路

500、510、520驱动电路

600、610、620、630电路引线

700、710、730探测器边框

820开槽

920硬性保护层

l1水平非感光区边距

w1垂直非感光区边距

l2水平边框距

w2垂直边框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3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

如图3~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探测器结构,包括:

柔性基板110,所述柔性基板110包含柔性基板顶面111及自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11边缘弯折的柔性基板侧面112,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12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11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12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11之间由一柔性基板曲面113连接,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11的外表面具有有效感光区210,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12具有非有效感光区310,如图4所示,显示为平板探测器的有效感光区及非有效感光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作为示例,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完全覆盖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11。

具体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10的外侧为非有效感光区310,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完全覆盖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11,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设置有所述平板探测器结构的外围电路,包括读出电路410、驱动电路510及电路引线610,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与所述有效感光区210通过所述电路引线610电连接;所述有效感光区210的边缘距离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的边缘的最大水平非感光区边距l1,所述有效感光区210的边缘距离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的边缘的最大垂直非感光区边距w1,如图3所示显示为本实施例中平板探测器平展时有效感光区及非有效感光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基板110包括pet柔性基板及pi柔性基板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110采用pet柔性基板,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其他类型的柔性基板,此处不作限制。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基板110包括n≥2个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12,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有效感光区210的四周边缘至所述柔性基板110的边缘均具有一定距离,因此为最大化降低所述水平非感光区边距l1及所述垂直非感光区边距w1,本实施例中包括4个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12,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仅含有1个或多个(除4个外)的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制。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基板110还包括由硬性保护层及柔性保护层所组成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防止所述柔性基板110被腐蚀,所述硬性保护层包括氮化硅硬性无机材料,所述柔性保护层包括柔性有机膜。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110不包括所述硬性保护层及柔性保护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制。

作为示例,所述预设夹角的范围包括0~180°,优选为0~90°,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夹角选为90°,以便于在降低水平边框距或垂直边框距w2的同时降低工艺复杂性,达到平板探测器的窄边框设计。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曲面113外侧包含探测器边框710,所述探测器边框710包覆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及非有效感光区310,所述探测器边框710用于保护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及非有效感光区310,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12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11之间的所述预设夹角为90°,达到平板探测器的窄边框设计。

作为示例,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包括柔性器件及由柔性器件与硬性器件结合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柔性基板曲面113包含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及非有效感光区310中的一种或组合,且位于所述柔性基板曲面113外表面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10或非有效感光区310为柔性器件。

具体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包括柔性薄膜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均采用柔性薄膜结构,由于所述柔性基板110为pet柔性基板,当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如光敏元)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如电路引线)也采用柔性薄膜结构时,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将具有较好的弯折能力,从而易于工艺操作,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感光区210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也可采用其他柔性器件,或所述有效感光区210采用硬性器件,此处不作限制。

作为示例,所述基板曲面113的外表面采用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及有效感光区210所组成群组中的其中一种或组合,所述基板曲面113的外表面还可包括所述硬性保护层及柔性保护层所组成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防止被弯折的所述柔性基板110表面的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及有效感光区210中的电路被裸露从而被腐蚀。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曲面113的外表面采用具有柔性薄膜结构的所述电路引线610,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10至所述探测器边框710的垂直边框距为w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曲面113的外表面也可采用具有柔性器件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10、读出电路410及驱动电路510中的一种或由有效感光区210、读出电路410、驱动电路510及电路引线610中的两种以上所组成群组中的其中一种,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采用柔性基板,通过对位于非有效感光区处的电路引线进行弯折操作后,改变非有效感光区的走向,从而可以扩大有效感光区的有效范围,降低平板探测器的边框距,减少平板探测器的探测盲区,实现平板探测器的窄边框设计,不损失有效感光区的光敏元,而且非有效感光区一般只有电路走线而无光敏元这类复杂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弯折能力,工艺实现较为简单,但由于弯折半径的存在,在x光入射有效感光区上依然会存在极小的非感光区。

实施例二

如图6~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探测器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所述平板探测器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探测器结构中包含硬性保护层。

具体的,提供一种平板探测器结构,包括:

柔性基板120,所述柔性基板120包含柔性基板顶面及自所述柔性基板顶面边缘弯折的柔性基板侧面,所述柔性基板侧面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柔性基板侧面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之间由一柔性基板曲面连接,所述柔性基板顶面的外表面具有有效感光区220,所述柔性基板侧面具有非有效感光区320,如图6所示,显示为平板探测器平展时有效感光区及非有效感光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20设置有所述平板探测器结构的外围电路,包括读出电路420、驱动电路520、电路引线620及位于所述电路引线620上表面的硬性保护层920,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20与所述有效感光区220通过所述电路引线620电连接;所述有效感光区220的边缘距离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20的边缘的最大水平非感光区边距l1,所述有效感光区220的边缘距离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20的边缘的最大垂直非感光区边距w1,所述硬性保护层920具有开槽820,所述开槽820显漏所述电路引线620的上表面,以便于对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20进行弯折操作。如图7所示显示为图6中平板探测器的非有效感光区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作为示例,所述有效感光区220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20包括柔性器件及由柔性器件与硬性器件结合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柔性基板曲面包含所述有效感光区220及非有效感光区320中的一种或组合,且位于所述柔性基板曲面外表面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20或非有效感光区320为柔性器件。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基板120还包括由所述硬性保护层920及柔性保护层所组成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防止所述柔性基板120被腐蚀,其中,所述硬性保护层920包括氮化硅硬性无机材料,所述柔性保护层包括柔性有机膜。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120采用硬性保护层,且所述柔性基板曲面的所述开槽820显漏位于所述柔性基板曲面处的所述电路引线620的上表面,因此,在进行弯折操作后,为确保进一步对所述电路引线620的保护,所述开槽820的表面也可进行再涂覆保护层的操作,涂覆的所述保护层包括所述硬性保护层920及柔性保护层中的一种或组合,如图9所示,显示为在开槽的柔性基板曲面处填充硬性保护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开槽820也可不显漏所述电路引线620的上表面,以省去再涂覆所述保护层的操作,或在显漏所述电路引线620的上表面的所述开槽820处填充柔性保护层或其他保护层,此处不作限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120、有效感光区220、非有效感光区320及探测器边框的位置、布局、材料及结构同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采用柔性基板,通过对具有硬性保护层的柔性基板开槽后,进行弯折操作,而后在开槽处再涂覆保护层,以保护位于非有效感光区中的电路引线,从而改变非有效感光区的走向,可以扩大有效感光区的有效范围,降低平板探测器的边框距,减少平板探测器的探测盲区,实现平板探测器的窄边框设计,不损失有效感光区的光敏元,而且非有效感光区一般只有电路走线而无光敏元这类复杂结构,因此具有较好的弯折能力,工艺实现较为简单,但由于弯折半径的存在,在x光入射有效感光区上依然会存在极小的非感光区。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探测器结构与实施例一及二中的所述平板探测器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柔性基板曲面的外表面为有效感光区。

具体的,提供一种平板探测器结构,包括:

柔性基板130,所述柔性基板130包含柔性基板顶面131及自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31边缘弯折的柔性基板侧面132,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32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31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32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31之间由一柔性基板曲面133连接;有效感光区230覆盖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31,非有效感光区330位于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32,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30设置有所述平板探测器结构的外围电路,包括读出电路430、驱动电路及电路引线630,其中位于非有效感光区330处的所述读出电路430通过所述电路引线630与所述有效感光区330电连接。如图10所述,显示为平板探测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基板130包括pet柔性基板及pi柔性基板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130采用pet柔性基板,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其他类型的柔性基板,此处不作限制。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基板130包括n≥2个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32。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有效感光区230的四周边缘延伸至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32,覆盖所述柔性基板曲面133,因此使得所述水平非感光区边距l1及所述垂直非感光区边距w1为零,本实施例中包括4个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32,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仅含有1个或多个(除4个外)的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3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制。

作为示例,所述柔性基板130还包括由硬性保护层及柔性保护层所组成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防止所述柔性基板130被腐蚀,所述硬性保护层包括氮化硅硬性无机材料,所述柔性保护层包括柔性有机膜。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板130不包括所述硬性保护层及柔性保护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制。

作为示例,所述预设夹角的范围包括0~180°,优选为0~90°,位于所述柔性基板曲面133外侧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30的外侧包含探测器边框730,所述探测器边框730用于保护所述有效感光区230及非有效感光区330,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32与所述柔性基板顶面131之间的所述预设夹角为90°,以便于在降低水平边框距或垂直边框距的同时降低工艺复杂性,达到平板探测器的窄边框设计。如图10所示,显示为本实施例中平板探测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作为示例,所述有效感光区230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30包括柔性器件及由柔性器件与硬性器件结合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柔性基板曲面133包含所述有效感光区230及非有效感光区330中的一种或组合,且位于所述柔性基板曲面133外表面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30或非有效感光区330为柔性器件,所述基板曲面133的外表面还可包括所述硬性保护层及柔性保护层所组成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防止被弯折的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30及有效感光区230被裸露从而被腐蚀。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曲面133的外表面采用具有柔性器件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30,所述有效感光区230边缘延伸至所述柔性基板侧面132,覆盖所述柔性基板曲面13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感光区230及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30包括电路引线630、读出电路430及驱动电路均采用柔性薄膜结构;所述有效感光区230覆盖所述柔性基板曲面133的外表面,从而有利于对所述有效感光区230进行弯折操作。由于所述基板曲面133的外表面采用所述有效感光区230,因此所述有效感光区230至所述探测器边框730的边框距等于所述探测器边框730的自身厚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所述有效感光区230的有效范围,最大化降低所述平板探测器的边框距,进一步减少所述平板探测器的探测盲区,实现所述平板探测器的窄边框设计。但由于位于所述基板曲面133处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30需进行弯折操作,因此所述平板探测器的图像可能存在变形,需要通过图像算法进行修正,此处不做阐述。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感光区230也可采用其他柔性器件,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30也可采用其他柔性器件及硬性器件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基板曲面133的外表面也可采用具有柔性器件的所述非有效感光区330包括所述读出电路430、驱动电路及电路引线630中的一种或组合,且所述基板曲面133处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30可能会显漏部分光敏元,因此可在所述基板曲面133处的所述有效感光区230表面再补加涂覆所述硬性保护层及柔性保护层所组成群组中的一种或组合,以防止裸露的光敏元被腐蚀,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采用柔性基板,通过对具有柔性器件的有效感光区进行弯折操作后,改变非有效感光区的走向,从而可以进一步扩大有效感光区的有效范围,最大化降低平板探测器的边框距,进一步减少平板探测器的探测盲区,实现平板探测器的窄边框设计,但由于有效感光区需进行弯折操作,因此平板探测器的图像可能存在变形,需要通过图像算法进行修正。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柔性基板,通过对非有效感光区或有效感光区进行弯折操作后,改变非有效感光区的走向,从而扩大有效感光区的有效范围,降低平板探测器的边框距,进一步减少平板探测器的探测盲区,实现平板探测器的窄边框设计。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