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0475发布日期:2019-01-05 10:4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



背景技术:

常规地,当集成电路(ic)测试器用于测试时,具有插针网格阵列(pga)型端子的半导体装置(诸如ic或大型集成电路(lsi))连接于电路基板(诸如印刷电路基板)。在这种情况下,半导体装置的端子经由安装于电路基板的插座电连接于电路基板的导电迹线(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11是常规的插座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在图中,811表示插座的壳体,插座用于将半导体装置连接于电路基板。壳体是由绝缘材料(诸如树脂)制成的板状的部件,且形成有多个端子收容室813。相邻的端子收容室813之间由倾斜着的倾斜壁814间隔开。

各端子收容室813收容端子861。端子861包括:圆弧状部863;第一臂部864,从圆弧状部863倾斜地向上方延伸;以及第二臂部862,从圆弧状部863倾斜地向下方延伸。向上方突出超出壳体811的上表面的第一接触部864a形成在第一臂部864的上端。向下方突出超出壳体811的下表面的第二接触部862a形成在第二臂部862的下端。圆弧状部863位于在倾斜壁814的下部形成的台阶部815内。

当利用插座将半导体装置连接于电路基板时,第一接触部864a被在半导体装置(未示出)的下表面上露出的端子从上方按压,而第二接触部862a被在电路基板(未示出)的上表面上露出的端子从下方按压。当第一接触部864a被从上方按压时,第一臂部864以圆弧状部863为基点在顺时针方向上弹性变形,由此第一接触部864a向右斜下方弹性地移位。当第二接触部862a被从下方按压时,第二臂部862以圆弧状部863为基点在逆时针方向上弹性变形,由此第二接触部862a向右斜上方弹性地移位。因此,第一接触部864a和第二接触部862a能够确保半导体装置和电路基板的端子之间维持接触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jp2015-133332

在该常规插座中,第一接触部864a向右斜下方位移、第二接触部862a向右斜上方移位,因此,圆弧状部863承受反作用力,并且施加将台阶部815的侧壁816向左方按压的力。结果,壳体811承受来自端子861的向左方的负载。即使承受的来自单个端子861的负载可能很小,但是当端子861的数量大时,承受的来自所有端子861的总负载将相当大。因此,保持壳体811的保持部件(未示出)可能变形或破损,或者甚至壳体811自身可能变形或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常规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耐久性的插座,其构造简单且成本低,并且所承受的来自多个端子的力不会发生大的累积。

为了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插座包括:端子单元组件,具有多个端子单元,各端子单元沿纵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端子单元沿与所述纵向正交的横向排列布置;以及框架部件,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端子单元组件的组件收容凹部。所述端子单元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端子保持部、多个端子以及侧壁部。所述端子包括:本体部,由所述端子保持部保持;接触部,向上突出超出所述端子单元的上表面或向下突出超出所述端子单元的下表面;以及接触臂部,将所述本体部和所述接触部连接。所述侧壁部沿纵向延伸,所述侧壁部具有能够抵接所述接触臂部的多个抵接部,且所述侧壁部被设置成在所述横向上与所述端子保持部相邻。当所述接触部承受与所述横向和所述纵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的力时,所述侧壁部承受朝向所述纵向的一侧的力。

在另一插座中,在所述横向上相邻排列布置的一对端子单元中,当第一端子单元的侧壁部承受朝向所述纵向的一侧的力时,第二端子单元的侧壁部承受朝向所述纵向的另一侧的力。

在另一插座中,在所述横向上相邻排列布置的一对端子单元中,当第一端子单元的端子保持部承受朝向所述纵向的另一侧的力时,第二端子单元的端子保持部承受朝向所述纵向的一侧的力。

在另一插座中,所述端子保持部的两端形成有与所述框架部件接合的接合部,所述侧壁部的两端形成有抵接所述框架部件的抵接面,且所述框架部件承受由所述端子保持部承受的纵向力以及由所述侧壁部承受的纵向力。

在又一插座中,所述框架部件包括上框架部件以及下框架部件,所述下框架部件承受由所述端子保持部承受的纵向力,而所述上框架部件承受由所述侧壁部承受的纵向力。

在又一插座中,所述接触臂部包括:内臂部,从所述本体部朝向纵向的一侧倾斜地延伸;弯折部,连接于所述内臂部的顶端;以及外臂部,从所述弯折部朝向纵向的另一侧倾斜地延伸到所述接触部。当所述接触部承受与所述横向和所述纵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的力时,所述弯折部抵接对应的抵接部。

在又一插座中,由所述内臂部、所述弯折部以及所述外臂部限定了周围的臂弯空间部形成于各个弯折部的与对应的抵接部相反的一侧,且所述臂弯空间部内收容与在纵向的另一侧相邻的接触臂部的弯折部相对应的所述抵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插座承受的来自端子的力不会产生大的累积。因此,可以简化插座的构造、降低成本且提高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插座和连接对象装置的分解组装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的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端子单元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端子单元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单元的侧视图。

图7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子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子单元的侧视图。

图9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的第一端子单元的动作的剖视图,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的第二端子单元的动作的剖视图,是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常规的插座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插座

11框架部件

11a上框架部件

11b下框架部件

12组件收容凹部

12a上组件收容凹部

12b下组件收容凹部

13引导孔

14a上接合凹部

14b下接合凹部

15b接合凸部

16a上纵壁面

16b下纵壁面

20端子单元组件

21a第一端子保持部

21b第二端子保持部

22a第一梁部

22b第二梁部

23a第一端子保持槽部

23b第二端子保持槽部

24a第一内侧表面

24b第二内侧表面

25a第一接合部

25b第二接合部

26a第一接合凹部

26b第二接合凹部

28a第一上表面

28b第二上表面

29a第一下表面

29b第二下表面

30端子单元

30a第一端子单元

30b第二端子单元

31a第一侧壁部

31b第二侧壁部

32a第一上壁部

32b第二上壁部

33a第一下壁部

33b第二下壁部

34a第一抵接部

34b第二抵接部

35a第一抵接面

35b第二抵接面

37a第一上纵面

37b第二上纵面

38a第一下纵面

38b第二下纵面

61、861端子

61a第一端子

61b第二端子

62a第一本体部

62b第二本体部

63a第一接触臂部

63b第二接触臂部

64接触部

64a、864a第一接触部

64b、862a第二接触部

65a第一臂弯空间部

65b第二臂弯空间部

66a第一内臂部

66b第二内臂部

67a第一弯折部

67b第二弯折部

68a第一外臂部

68b第二外臂部

101第一连接对象装置

161对接端子

201第二连接对象装置

811壳体

813端子收容室

814倾斜壁

815台阶部

816侧壁

862第二臂部

863圆弧状部

864第一臂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插座和连接对象装置的分解组装图,而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的初始状态的立体图。

在图中,1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包括:端子单元组件20,其中组装有多个端子单元30,每个端子单元30包括多个端子61;以及框架部件11,其保持端子单元组件20。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端子单元组件20包括二十个端子单元30,每个端子单元30包括十个端子61。注意的是,端子单元组件20中的端子单元30的数量和各端子单元30中的端子61的数量可以适当地改变。

框架部件11是在平面视图中(即在x-y平面上)具有大致矩形的外形的平板状的部件,并且在x-y平面上限定大致矩形的组件收容凹部12的周沿。框架部件11包括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形成的上框架部件11a以及下框架部件11b。在端子单元组件20收容在组件收容凹部12内的状态下,插座1在x-y平面上具有大致矩形的厚板状的外形,并且具有为互相平行的平坦面的上表面(z轴正方向面)以及下表面(z轴负方向面)。

在插座1的初始状态下(即在插座1未用于建立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和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之间的连接并且因此没有外力施加到多个端子61等上的状态下),插座1使端子61的接触部64突出超出插座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插座1的下表面被设置于插座1的下方(z轴负方向)的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的上表面按压,并且插座1的上表面被设置于插座1的上方(z轴正方向)的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的下表面按压。结果,接触部64与设置于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的上表面上的对接端子161和设置于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的下表面上的对接端子(未示出)接触。插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引导孔13,具有圆柱状的引导部件(未示出)插入引导孔13,以用于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和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之间的定位。

例如,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和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中的一个是半导体装置(诸如ic或lsi),且另一个装置是用于半导体检查装置的检查用电路基板。注意的是,只要是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设置能与接触部64接触且导通的平坦的端子的装置即可,可以是任何种类的电气装置或电子装置,也可以是其电路基板,例如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视机、游戏机、照相机、导航装置等电子装置中的印刷电路基板(诸如母板或子板)。

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于说明插座1以及其他其它部件所包括的各部分的结构和操作的指示方向的表述(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插座1以及其他其它部件所包括的各部分处于图中所示的姿势时,它们是恰当的;然而,当插座1以及其他其它部件所包括的各部分的姿势发生变化时,解释也随着姿势的变化而变化。

接着,将详细说明端子单元组件20的构成。

图3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端子单元组件的立体图,图4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端子单元组件的俯视图,图5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端子单元的侧视图,图7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子单元的立体图,而图8是依据本实施例的第二端子单元的侧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沿纵向(x轴方向)延伸的端子单元30包括第一端子单元30a以及第二端子单元30b。在端子单元组件20中,第一端子单元30a和第二端子单元30b在横向(y轴方向)上交替排列布置。注意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图3和图4中仅示出了图1和图2中示出的端子单元组件20的一部分。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端子单元30a包括:第一端子保持部21a,其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形成且沿纵向延伸;第一侧壁部31a,其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形成且沿纵向延伸;以及多个(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为十个)第一端子61a,其由具有弹性的导电的金属板制成,由第一端子保持部21a保持。第一端子保持部21a和第一侧壁部31a设置成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

第一端子保持部21a包括具有沿纵向延伸的细长的形状第一梁部22a以及连接于第一梁部22a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第一接合部25a。第一接合部25a与下框架部件11b接合,且使下表面(z轴负方向面)设置有具有第一内侧表面24a的第一接合凹部26a。优选地,第一接合部25a的端部的横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即厚度)设置成大致等于第一梁部22a的厚度和第一侧壁部31a的厚度的总和。第一梁部22a具有例如以大约0.8mm的间距形成的多个(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为十个)第一端子保持槽部23a,各第一端子保持槽部23a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且具有细长的狭缝形状。

第一侧壁部31a是在x-z平面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板部件,且主要包括:第一上壁部32a,为位于第一梁部22a上方的部分;以及第一下壁部33a,为位于第一梁部22a下方的部分。在第一上壁部32a和第一下壁部33a中的第一端子保持部21a侧(y轴负方向侧)的侧面,例如以大约0.8mm的间距形成多个(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为十个)承受来自第一端子61a的反作用力的第一抵接部34a在。所述多个第一抵接部34a是从第一上壁部32a和第一下壁部33a的侧表面突出的且一体形成的凸状部件,并且每个第一抵接部34a使后侧(x轴负方向侧)的表面作为抵接第一端子61a的第一抵接面35a。第一抵接部34a可以形成于第一上壁部32a和第一下壁部33a中的任一个上。然而,这里将仅说明第一抵接部34a形成于第一上壁部32a和第一下壁部33a二者上的示例。

除第一上壁部32a在纵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一下壁部33a,即,作为抵接面的前后的第一上纵面37a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下纵面38a之间的距离外,第一上壁部32a和第一下壁部33a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于第一上壁部32a的第一抵接部34a和设置于第一下壁部33a上的第一抵接部34a在上下方向上关于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穿过第一侧壁部31a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的对称轴对称。

第一端子61a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曲等的加工而形成的整体具有细长带状的形状的板部件,且包括:第一本体部62a,由第一端子保持槽部23a保持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一对第一接触臂部63a,连接于第一本体部62a的两端;以及弯曲且形成于各对应第一接触臂部63a的顶端的第一接触部64a。各第一接触臂部63a包括:第一内臂部66a,从第一本体部62a向前方倾斜地延伸;第一弯折部67a,连接于第一内臂部66a的顶端;以及第一外臂部68a,其从第一弯折部67a向后方倾斜地延伸且具有设置有第一接触部64a的自由端。更具体地,第一弯折部67a具有直线部以及连接于直线部的两端的弯折部,且直线部抵接第一抵接部34a。第一端子61a在x-z平面上具有大致w字状、在上下方向上关于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穿过第一侧壁部31a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的对称轴对称。

如图6所示,多个第一端子61a沿前后方向排列布置,其中相邻的第一端子61a的第一本体62a、第一内臂部66a、第一弯折部67a以及第一外臂部68a彼此平行且在其间具有间隔地延伸。在没有外力作用在第一端子61a上的初始状态下,各第一端子61a的第一弯折部67a未抵接对应的第一抵接部34a(第一抵接部34a位于第一弯折部67a的前侧(x轴正方向侧))的第一抵接面35a。由第一内臂部66a、第一弯折部67a和第一外臂部68a限定了周围的第一臂弯空间部65a形成于各第一端子61a的第一弯折部67a的后侧。在第一臂弯空间部65a中收容有与第一端子61a的后侧相邻的第一端子61a的第一弯折部67a所对应的第一抵接部34a。在初始状态下,各第一接触部64a和各第一外臂部68a的一部分向上及向下突出超出第一上壁部32a的第一上表面28a(即第一端子单元30a的上表面)以及第一下壁部33a的第一下表面29a(即第一端子单元30a的下表面)。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端子单元30b包括:第二端子保持部21b,其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形成且沿纵向延伸;第二侧壁部31b,其由绝缘材料(诸如合成树脂)一体形成且沿纵向延伸;以及多个(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为十个)第二端子61b,由具有弹性的导电金属板制成且由第二端子保持部21b保持。第二端子保持部21b和第二侧壁部31b设置成在y轴方向上彼此相邻。

第二端子保持部21b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细长形状的第二梁部22b以及连接于第二梁部22b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第二接合部25b。第二接合部25b与下框架部件11b接合,且在其下表面(z轴负方向面)形成有具有第二内侧表面24b的第二接合凹部26b。优选地,第二接合部25b的顶端的横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即厚度)设置成大致等于第二梁部22b的厚度和第二侧壁部31b的厚度的总和。第二梁部22b具有例如以大约0.8mm的间距形成的多个(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为十个)第二端子保持槽部23b,各第二端子保持槽部23b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且具有细长的狭缝形状。

第二侧壁部31b是在x-z平面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的板部件,且主要包括:第二上壁部32b,为位于第二梁部22b上方的部分;以及第二下壁部33b,为位于第二梁部22b下方的部分。在第二上壁部32b和第二下壁部33b中的第二端子保持部21b侧(y轴负方向侧)的侧面,例如以大约0.8mm的间距形成多个(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为十个)承受来自多个第二端子61b反作用力的第二抵接部34b。所述多个第二抵接部34b是从第二上壁部32b和第二下壁部33b的侧表面突出的且一体形成的凸状部件,并且每个第二抵接部34b使前侧(x轴正方向侧)的表面作为抵接第二端子61b的第二抵接面35b。第二抵接部34b可以形成于第二上壁部32b和第二下壁部33b中的任一个上。然而,这里将仅说明第二抵接部34b形成于第二上壁部32b和第二下壁部33b二者上的示例。

除第二上壁部32b在纵向(x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下壁部33b,即,作为抵接面的前后的第二上纵面37b之间的距离大于前后的第二下纵面38b之间的距离外,第二上壁部32b和第二下壁部33b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设置于第二上壁部32b的第二抵接部34b和设置于第二下壁部33b上的多个第一抵接部34a在上下方向上关于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穿过第二侧壁部31b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的一对称轴对称。

第二端子61b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曲等的加工而形成的整体具有细长带状的形状的板部件,且包括:第二本体部62b,其由第二端子保持槽部23b保持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一对第二接触臂部63b,连接于第二本体部62b的两端;以及弯曲且形成于各对应第二接触臂部63b的顶端的第二接触部64b。各第二接触臂部63b包括:第二内臂部66b,从第二本体部62b向后方倾斜地延伸;第二弯折部67b,连接于第二内臂部66b的顶端;以及第二外臂部68b,其从第二弯折部67b向前方倾斜地延伸且具有设置有第二接触部64b的自由端。更具体地,第二弯折部67b具有直线部以及连接于直线部的两端的弯折部,且直线部抵接第二抵接部34b。第二端子61b在x-z平面上具有大致w字状、在上下方向上关于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穿过第二侧壁部31b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的对称轴对称。

如图8所示,多个第二端子61b沿前后方向排列布置,其中相邻的第二端子61b的第二本体62b、第二内臂部66b、第二弯折部67b以及第二外臂部68b彼此平行且在其间具有间隔地延伸。在没有外力作用在第二端子61b的初始状态下,各第二端子61b的第二弯折部67b未抵接对应的第二抵接部34b(第二抵接部34b位于第二弯折部67b的后侧(x轴负方向侧))的第二抵接面35b。由第二内臂部66b、第二弯折部67b和第二外臂部68b限定了周围的第二臂弯空间部65b形成于各第二端子61b的第二弯折部67b的前侧。在第二臂弯空间部65b中收容有与第二端子61b的前侧相邻的第二端子61b的第二弯折部67b所对应的第二抵接部34b。在初始状态下,各第二接触部64b和各第二外臂部68b的一部分向上及向下突出超出第二上壁部32b的第二上表面28b(即第二端子单元30b的上表面)以及第二下壁部33b的第二下表面29b(即第二端子单元30b的下表面)。

第一端子单元30a和第二端子单元30b以及第一端子单元30a的每个部件和第二端子单元30b中的对应部件可以在下文不加区分的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术语“第一”和“第二”以及附图标记“a”和“b”被除去。

接着,说明当使用上述构造的插座1将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和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连接时的各部件的动作。

图9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的第一端子单元的动作的剖视图,是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而图10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的第二端子单元的动作的剖视图,是沿图2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在端子单元组件20收容在组件收容凹部12内的状态下,端子单元30的端子保持部21的接合部25已经进入形成于上框架部件11a的上接合凹部14a和形成于下框架部件11b的下接合凹部14b,且形成于接合部25的下表面上的接合凹部26与形成于下框架部件11b的下表面上的接合凸部15b接合。更具体地,在第一端子单元30a中,形成于第一接合凹部26a的内侧的第一内侧表面24a抵接接合凸部15b的内侧表面,在第二端子单元30b中,形成于第二接合凹部26b的内侧的第二内侧表面24b抵接接合凸部15b的内侧表面。因此,能够防止第一端子单元30a和第二端子单元30b之间过度移位,且端子保持部21接合并保持于框架部件11。因此,端子保持部21相对于下框架部件11b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但能够相对于上框架部件11a在前后方向上移位。

在组件收容凹部12中,作为形成于上框架部件11a的部分的上组件收容凹部12a的纵向(x轴方向)的尺寸大于作为形成于下框架部件11b的部分的下组件收容凹部12b的纵向的尺寸,即前后的上纵壁面16a之间的距离大于前后的下纵壁面16b之间的距离。上纵壁面16a之间的距离大于侧壁部31的上纵面37之间的距离,且下纵壁面16b之间的距离大于侧壁部31的下纵面38之间的距离但是小于上纵面37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端子单元组件20收容在组件收容凹部12内的状态下,端子单元30的侧壁部31的上壁部32收容在上组件收容凹部12a内,下壁部33收容在下组件收容凹部12b内,且上壁部32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受下框架部件11b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支持。因此,侧壁部31接合且保持于框架部件11。如图9和图10所示,彼此相向的上纵面37和上纵壁面16a之间的间隔小于彼此相向的下纵面38和下纵壁面16b之间的间隔。因此,侧壁部31相对于框架部件11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主要由上壁部32和上框架部件11a实施,且下壁部33能够相对于下框架部件11b在前后方向上移位。

当插座1用于将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和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连接时,下表面被设置于插座1下方的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的上表面按压,而上表面被设置于插座1上方的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的下表面按压。因此,向下突出超出插座1的下表面的接触部64接触设置于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的上表面上的对接端子161、被对接端子161向上按压且因此向上移位。同样地,向上突出超出插座1的上表面的接触部64接触设置于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的下表面上的一对接端子(未示出)、被对接端子向下按压且因此向下移位。

当图9中示出的第一端子单元30a中的第一端子61a的向上突出的第一接触部64a被向下压下且由此向下移位时,第一弯折部67a向前方移位且抵接对应的第一抵接部34a的第一抵接面35a。结果,第一弯折部67a向前方的移位停止。然后,当第一接触部64a进一步被向下压下且由此向下移位时,第一外臂部68a以已经停止的第一弯折部67a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使第一接触部64a向后方移位同时也向下移位,且因此与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的对接端子的表面摩擦,且发挥擦拭效果。当向下突出的第一接触部64a被向上按压且由此向上移位时,第一弯折部67a向前方移位且抵接对应的第一抵接部34a的第一抵接面35a。结果,第一弯折部67a向前方的移位停止。然后,当第一接触部64a进一步被向上按压且由此向上移位时,第一外臂部68a以已经停止的第一弯折部67a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第一接触部64a向后方移位同时也向上移位,且与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的对接端子的表面摩擦,从而发挥擦拭效果。

当向上突出的第一接触部64a被向下压下且由此向下移位时,不再向前方移位的第一弯折部67a承受向下的力且向下移位。因此,第一本体部62a经由第一内臂部66a承受向后的力。同样地,当向下突出的第一接触部64a被向上按压且由此向上移位时,不再向前方移位的第一弯折部67a承受向上的力且向上移位。因此,第一本体部62a经由第一内臂部66a承受向后的力。因此,因为第一接合部25a的第一接合凹部26a与下框架部件11b的接合凸部15b接合,所以承受来自所有第一端子61a的向后的力的第一端子保持部21a不会相对于框架部件11向后方移位。所述向后的力由下框架部件11b承受。

第一抵接部34a承受来自第一弯折部67a的向前的力,且因此第一侧壁部31a承受来自所有第一弯折部67a的向前的力,但因为第一上壁部32a的作为抵接面的第一上纵面37a抵接上框架部件11a的上纵壁面16a,所以第一侧壁部31a不会相对于框架部件11向前移位。所述向前的力由上框架部件11a承受。

当图10中示出的第二端子单元30b中的第二端子61b的向上突出的第二接触部64b被向下压下且由此向下移位时,第二弯折部67b向后方移位且抵接对应的第二抵接部34b的第二抵接面35b。结果,第二弯折部67b向后方的移位停止。然后,当第二接触部64b被进一步向下压下且由此向下移位时,第二外臂部68b以已经停止的第二弯折部67b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正向下移位的第二接触部64b也向前方移位,且与第二连接对象装置201的对接端子的表面摩擦,从而发挥擦拭效果。当向下突出的第二接触部64b被向上按压且由此向上移位时,第二弯折部67b向后方移位且抵接对应的第二抵接部34b的第二抵接面35b。结果,第二弯折部67b向后方的移位停止。然后,当第二接触部64b进一步被向上按压且由此向上移位时,第二外臂部68b以已经停止的第二弯折部67b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正向上移位的第二接触部64b也向前方移位,且与第一连接对象装置101的对接端子161的表面摩擦,从而发挥擦拭效果。

当向上突出的第二接触部64b被向下压下且由此向下移位时,不再向后方移位的第二弯折部67b承受向下的力且向下移位。因此,第二本体部62b经由第二内臂部66b承受向前的力。同样地,当向下突出的第二接触部64b被向上按压且由此向上移位时,不再向后方移位的第二弯折部67b承受向上的力且向上移位。因此,第二本体部62b经由第二内臂部66b承受向前的力。因此,因为第二接合部25b的第二接合凹部26b与下框架部件11b的接合凸部15b接合,所以承受来自所有第二端子61b的向前的力的第二端子保持部21b不会相对于框架部件11向前方移位。所述向前的力由下框架部件11b承受。

第二抵接部34b承受来自第二弯折部67b的向后的力,因此第二侧壁部31b承受来自所有第二弯折部67b的向后的力,但因为第二上壁部32b的作为抵接面的第二上纵面37b抵接上框架部件11a的上纵壁面16a,所以第二侧壁部31b不会相对于框架部件11向前移位。所述向后的力由上框架部件11a承受。

以这种方式,在第一端子单元30a中,第一端子保持部21a承受来自第一端子61a的向后的力,且向后的力最终由下框架部件11b承受,而第一侧壁部31a承受来自第一端子61a的向前的力,且向前的力最终由上框架部件11a承受。在与第一端子单元30a相邻的第二端子单元30b中,第二端子保持部21b承受来自第二端子61b的向前的力,且向前的力最终由下框架部件11b承受,然而第二侧壁部31b承受来自第二端子61b的向后的力,且向后的力最终由上框架部件11a承受。因此,下框架部件11b承受来自在y轴方向上交替排列布置的第一端子单元30a和第二端子单元30b的第一端子保持部21a和第二端子保持部21b的在x轴负方向上的力和x轴正方向上的力。上框架部件11a承受来自在y轴方向上交替排列布置的第一端子单元30a和第二端子单元30b的第一侧壁部31a和第二侧壁部31b的在x轴正方向上的力和沿x轴负方向上的力。因此,由上框架部件11a的各部承受的力和由下框架部件11b的各部承受的力在相反的方向上且因此互相抵消。通过这种构造,上框架部件11a的各部和下框架部件11b的各部以及作为上框架部件11a和下框架部件11b的组合的框架部件11的各部不会承受大的力,且因此不会变形或破损。

如前所述,端子61的用作弹性件的接触臂部63包括内臂部66、弯折部67以及外臂部68,且在本体部62和接触部64之间具有大致v字状的长的弹簧形状。因此,接触臂部63是高柔软性的,且能够用作具有宽变形范围的弹性件。因此,在接触臂部63的顶端的接触部64不会丧失其弹性特性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柔软地大幅度移位。通过弹性反作用力,可以维持与对接端子的表面的接触和导通状态。

如前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插座1包括:端子单元组件20,具有多个端子单元30,各端子单元30沿纵向延伸,所述多个端子单元30沿与纵向正交的横向排列布置;以及框架部件11,包括用于收容端子单元组件20的组件收容凹部12。各端子单元30包括沿纵向延伸的端子保持部21、多个端子61以及侧壁部31。每个端子61包括:本体部62,由端子保持部21保持;接触部64,向上突出超出端子单元30的上表面28或向下突出超出端子单元30的下表面29;以及接触臂部63,将本体部62和接触部64彼此连接。侧壁部31沿纵向延伸、包括多个抵接部34,所述多个抵接部34能够分别与多个接触臂部63接触且设置成在横向上与端子保持部21相邻。当接触部64承受与横向和纵向正交的上下方向的力时,侧壁部31承受朝向纵向的一侧的力,而端子保持部21承受朝向纵向的另一侧的力。

因此,由框架部件11承受的来自端子单元30的力在相反的方向上,且因此互相抵消以不会变大。通过这种构造,可以简化插座1的构造、降低成本且提高耐久性。

在横向上相邻排列布置的一对端子单元30中,当第一端子单元30a的第一侧壁部31a承受朝向纵向的一侧的力且第一端子单元30a的第一端子保持部21a承受朝向纵向的另一侧的力时,第二端子单元30b的第二侧壁部31b承受朝向纵向的所述另一侧的力且第二端子单元30b的第二端子保持部21b承受朝向纵向的所述一侧的力。以这种方式,由于在彼此相邻的第一端子单元30a和第二端子单元30b中,侧壁部31彼此之间承受相反方向的力、端子保持部21之间承受相反方向的力,因此,框架部件11的各个部件不会承受大的力且因此不会变形或破损。

端子保持部21的两端形成有与框架部件11接合的接合部25。侧壁部31的两端形成有抵接框架部件11的上纵面37。框架部件11承受由端子保持部21承受的纵向力和由侧壁部31承受的纵向力。这确保端子单元30相对于框架部件11定位,并且确保各端子61的定位。

框架部件11包括上框架部件11a以及下框架部件11b。下框架部件11b承受由端子保持部21承受的纵向力,而上框架部件11a承受由侧壁部31承受的纵向力。因此,由上框架部件11a的各部承受的力和由下框架部件11b的各部承受的力在相反的方向上且因此互相抵消。

接触臂部63包括:内臂部66,从本体部62朝向纵向的一侧倾斜地延伸;弯折部67,连接于内臂部66的顶端;以及外臂部68,从弯折部67朝向纵向的另一侧倾斜地延伸到接触部64。当接触部64承受与横向和纵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上的力时,弯折部67抵接对应的抵接部34。结果,弯折部67在纵向上的移位停止,且抵接部34承受纵向力。

由内臂部66、弯折部67以及外臂部68限定了周围的臂弯空间部65形成于各个弯折部67的与对应的抵接部34相反的一侧。臂弯空间部65内收容与在纵向的另一侧相邻的接触臂部63的弯折部67相对应的抵接部34。通过该构造,能够以短间距设置并形成多个抵接部34。

当弯折部67与对应的抵接部34接触时,接触部64也在纵向上移位。因此,接触部64与对接端子的表面摩擦,且由此发挥擦拭效果。

注意的是,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说明了与优选实施例及示范性实施例相关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总结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自然会构思出处于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主旨内的许多其它的实施例、修改以及变形。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插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