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0462发布日期:2018-12-11 23:02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且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其它普通电池,而生产锂离子电池需要正极、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主要是硅酸盐及三元材料。

但现有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离子通性不足,导致锂离子电池放点速率低,无法进行高强度工作,且使用时间过长容易离子混乱,造成电池膨胀,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包括反应装置和外部装置及金属帽,所述反应装置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外部装置,所述反应装置的上表面焊接有金属帽,所述反应装置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槽,所述反应装置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正极极耳,所述金属帽的周围套接有密封圈,所述正极极耳的下端活动安装有隔圈,所述反应装置的底部粘接有负极极耳,所述反应装置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解液,所述外部装置的外表面粘接有保护外层,所述反应装置内部插接有电解棒,所述外部装置的内部粘接有负极圈,所述外部装置的内部套接有正极圈,所述正极圈与负极圈之间粘接有隔膜,所述正极圈的外表面套接有通透层,所述反应装置靠近电解棒的一侧均插接有三元正极棒,所述反应装置的内部粘接有三元表层,反应装置的内部插接有精简复合棒。

上述结构中,所述负极圈用以给电池持续稳定的提供负离子和便于离子转化,所述电解棒用以电池的电解产生离子,以便进行离子交换从而产生电流,且电解棒均匀分布在反应装置的内部,能够稳定的电解,避免离子混乱,所述隔膜用以阻拦负极圈的离子流通,且隔膜结构排列紧密,能避免离子随意流通,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所述正极圈用以稳定的提供正离子,用于电池的转化,且正极圈为多薄层叠加,增加了离子转化的稳定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时间,所述通透层用以筛分离子,能够使离子的流通更加有规律,增强电池的稳定性,所述三元正极棒用以三元材料电解、通导离子,且三元正极棒内外表面分布着通孔,能增加电解面积,提高电流的产生速率,所述三元表层用以提高电池容量,增强放电幅度,所述精简复合棒用以电池的负极材料,且精简复合棒孔径较小,外表面有惰性涂层,能够增大电池的电解面积,增加电池的电解速率,提高电池的放点速率,保证供电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所述电解棒插接在反应装置内,且电解棒均匀分布在反应装置的内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所述正极圈套接在外部装置上,且正极圈为多薄层叠加。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所述隔膜粘接在正极圈与负极圈之间,且隔膜结构排列紧密。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所述通透层套接在正极圈上,且通透层结构疏松。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所述三元正极棒插接在反应装置靠近电解棒的一侧,且三元正极棒内外表面分布着通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所述三元表层粘接在反应装置上,且三元表层表面为环形条均匀分布在反应装置的内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所述精简复合棒插接在反应装置上,且精简复合棒孔径较小,外表面有惰性涂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内外表面分布着通孔三元正极棒加快电池内部离子运动的速率,而内部的三元材料可使离子的交互更加稳定高效,使电池供电速率和电池容量及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外部装置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反应装置,101、金属帽,102、防护槽,103、正极极耳,104、密封圈,105、隔圈,106、电解棒,107、三元正极棒,1071、三元表层,1072、精简复合棒,108、负极极耳,1081、电解液,2、外部装置,201、保护外层,202、负极圈,203、隔膜,204、正极圈,205、通透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包括反应装置1和外部装置2及金属帽101,所述反应装置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外部装置2,所述反应装置1的上表面焊接有金属帽101,所述反应装置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槽102,所述反应装置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正极极耳103,所述金属帽101的周围套接有密封圈104,所述正极极耳103的下端活动安装有隔圈105,所述反应装置1的底部粘接有负极极耳108,所述反应装置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电解液1081,所述外部装置2的外表面粘接有保护外层201,所述反应装置2内部插接有电解棒106,所述外部装置2的内部粘接有负极圈202,所述外部装置2的内部套接有正极圈204,所述正极圈204与负极圈202之间粘接有隔膜203,所述正极圈202的外表面套接有通透层205,所述反应装置2靠近电解棒106的一侧均插接有三元正极棒107,所述反应装置1的内部粘接有三元表层1071,反应装置1的内部插接有精简复合棒1072。

上述结构中,所述负极圈202用以给电池持续稳定的提供负离子和便于离子转化,所述电解棒106用以电池的电解产生离子,以便进行离子交换从而产生电流,且电解棒106均匀分布在反应装置1的内部,能够稳定的电解,避免离子混乱,所述隔膜203用以阻拦负极圈的离子流通,且隔膜203结构排列紧密,能避免离子随意流通,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所述正极圈204用以稳定的提供正离子,用于电池的转化,且正极圈204为多薄层叠加,增加了离子转化的稳定性,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时间,所述通透层205用以筛分离子,能够使离子的流通更加有规律,增强电池的稳定性,所述三元正极棒107用以三元材料电解、通导离子,且三元正极棒107内外表面分布着通孔,能增加电解面积,提高电流的产生速率,所述三元表层1071用以提高电池容量,增强放电幅度,所述精简复合棒1072用以电池的负极材料,且精简复合棒1072孔径较小,外表面有惰性涂层,能够增大电池的电解面积,增加电池的电解速率,提高电池的放点速率,保证供电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所述电解棒106插接在反应装置1内,且电解棒106均匀分布在反应装置1的内部,所述正极圈204套接在外部装置2上,且正极圈204为多薄层叠加,所述隔膜203粘接在正极圈204与负极圈202之间,且隔膜203结构排列紧密,所述通透层205套接在正极圈204上,且通透层205结构疏松,所述三元正极棒107插接在反应装置1靠近电解棒106的一侧,且三元正极棒107内外表面分布着通孔,所述三元表层1071粘接在反应装置1上,且三元表层1071表面为环形条均匀分布在反应装置1的内部,所述精简复合棒1072插接在反应装置1上,且精简复合棒1072孔径较小,外表面有惰性涂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发明的限制,上述发明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