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8346发布日期:2019-01-14 18:5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具有高对比度、响应速度快、自发光等优点,在显示和照明领域被广泛运用。

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显示面板01所在的平面的法线为法线f1。

用户在使用显示面板时,在正视角情况下,视线e1通常垂直于显示面板01、或者近似垂直于显示面板01,这种情况下,视线e1和显示面板01的法线f1平行。

在大视角情况下,视线e2和显示面板01的法线f1的具有夹角β,并且,β的值越大、视角越大。在大视角的情况下,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l01存在衰减现象,并且由于不同颜色色光的波长不一样,不同色光的衰减程度不一样,在大视角情况下容易产生色偏现象,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设置在衬底上的驱动器件层、发光器件层、封装层和光散射层;其中,驱动器件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发光器件层位于驱动器件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和多个第二颜色发光单元;第一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一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发出的第二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2,λ2<λ1;封装层位于发光器件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光散射层位于发光器件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光散射层包括多个光散射单元,光散射单元包括基材、以及分布在基材中的散射粒子;在垂直于衬底的方向上,和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相交叠的光散射单元为第一光散射单元;第一光散射单元中,散射粒子在基材中的分布密度为ρ1,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为n1;其中,5%≤ρ1≤30%和/或n1≥0.5;其中,同一光散射单元中,散射粒子在基材中的分布密度ρ的计算公式为:v1是光散射单元中的散射粒子的体积之和,v2是光散射单元中的基材的体积,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的计算公式为:n=na-nb,na是散射粒子的折射率,nb是基材的折射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1大于第二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2,在大视角情况下,第一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多,第二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少。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设置了第一光散射单元,增加第一颜色发光单元的大视角的光线,相对于现有技术,从而改善第一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多造成的色偏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光散射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00;

设置在衬底00上的驱动器件层10、发光器件层20、封装层30和光散射层40;其中,

驱动器件层1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1;

发光器件层20位于驱动器件层10远离衬底00的一侧,发光器件层20包括多个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和多个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发出的第一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发出的第二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2,λ2<λ1;

封装层30位于发光器件层20远离衬底00的一侧;

光散射层40位于发光器件层30远离衬底00的一侧;光散射层40包括多个光散射单元41,光散射单元41包括基材411、以及分布在基材411中的散射粒子412;

在垂直于衬底00的方向上,和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相交叠的光散射单元41为第一光散射单元410;

第一光散射单元410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1,散射粒子412的相对折射率为n1;其中,

5%≤ρ1≤30%和/或n1≥0.5;

其中,同一光散射单元41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ρ的计算公式为:v1是光散射单元41中的散射粒子412的体积之和,v2是光散射单元41中的基材411的体积,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的计算公式为:n=na-nb,na是散射粒子的折射率,nb是基材的折射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衬底00可以为硬质的,例如使用玻璃材料制作,也可以为柔性的,例如使用树脂材料制作,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驱动器件层1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1,可选的,薄膜晶体管11包括有源层111、源极112、漏极113、栅极114。可选的,驱动器件层10还包括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扫描线,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线和扫描线在图中未示意。

发光器件层20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和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发出第一颜色色光,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发出第二颜色色光。可选的,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和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均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层20还包括阴极212和多个阳极211,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阴极212、阳极211、以及夹持设置在阴极212和阳极211之间的发光材料层213,发光材料层213的材料决定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可选的,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和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的发光材料层的材料不完全相同。可选的,薄膜晶体管11的漏极113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211电连接。通过控制薄膜晶体管11的导通或者截止,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提供电信号,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是否发光。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像素定义层23,像素定义层23可以隔离多个发光单元。可选的,发光器件层20还可以包括其他的膜层,例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等等,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可以设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封装层30具有密封性,可以阻隔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汽、氧气和杂质等物质侵蚀显示面板,造成显示面板的可靠性下降。

光散射层40设置在发光器件层20远离衬底00的一侧,光散射层40具有散射光线的作用,光的散射(scatteringoflight)是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的现象,偏离原方向的光称为散射光。发光器件层20发出的部分光线在经过光散射层40后,至少部分光线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方向偏离了原方向。光散射单元41包括基材411、以及分布在基材411中的散射粒子412,散射粒子412可以为球状、透明颗粒。需要说明的是,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是随机分布的,使光散射单元41成为了不均匀介质,从而使通过光散射单元41的光线发生散射作用。

光散射层40包括多个光散射单元41,其中,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和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相交叠。因此,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后,至少部分光线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方向偏离了原方向。具体而言,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发出的光线中,部分光线l1在传播过程中没有遇到散射粒子412,当光线l1的方向垂直于光散射层40时,其传播方向可以不发生改变、继续沿着垂直于光散射层40的方向出射。部分光线l2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散射粒子412,光线l2在单个散射粒子412表面发生折射作用,折射光l2’的传播方向偏离了原方向,折射光l2’的传播方向受散射粒子412影响,折射光l2’的传播方向是随机的。如果光线l2没有在传播过程中没有遇到散射粒子412,其传播方向可以不发生改变,图2中,虚线l2”所示意的即为光线l2原本的传播方向。

如果不设置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则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发出的大部分光线沿着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出射。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一光散射单元410,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发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是随机的,从而可以增加大视角的光线。

需要说明的是,散射单元41的散射能力越强,经过散射单元41的大视角的光线比例越大。散射单元41的散射能力受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和散射粒子的分布密度的影响。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越大,散射单元41的散射能力越强;散射粒子的分布密度越大,散射单元41的散射能力越强。其中,同一光散射单元41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ρ的计算公式为:v1是光散射单元41中的散射粒子412的体积之和,v2是光散射单元41中的基材411的体积。需要说明的是,散射粒子被基材包裹,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是指,散射粒子相对于基材的折射率,具体的计算公式为:n=na-nb,na是散射粒子的折射率,nb是基材的折射率。本实施例中,由于散射粒子分布在基材中,散射粒子相对于基材的折射率之差即为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需要说米的是,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满足本发明各实施例的限定的范围即可,本发明各实施例对于散射粒子的折射率na、以及基材的折射率nb均不作具体限制。

具体而言,第一光散射单元410的散射能力受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1和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ρ1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散射单元410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1,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为n1;其中,5%≤ρ1≤30%和/或n1≥0.5。具体而言,第一光散射单元410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1≥0.5;第一光散射单元41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1,5%≤ρ1≤30%;第一光散射单元410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1≥0.5,并且5%≤ρ1≤30%。当5%≤ρ1≤30%和/或n1≥0.5时,可以使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具有较好的散射能力。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散射单元410的散射粒子412的相对折射率n1满足:n1≥0.5即可,本实施例对于散射粒子的折射率na、以及基材的折射率nb均不作具体限制。可选的,基材选用折射率接近空气的材料制作而成,已知的,空气的折射率为1,例如,nb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1.2,na的取值范围可以为大于1.5,例如na可以为1.7。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实施中,ρ1和n1的具体数值需要根据显示面板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1大于第二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2,在大视角情况下,第一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多,第二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少,因而会造成显示面板的色偏现象。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设置了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增加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的大视角的光线,从而改善第一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多造成的色偏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2中,仅以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第一光散射单元410的数量各为1个为例进行示意。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中,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第一光散射单元410的数量可以分别具有多个,具体数量根据显示面板的分辨率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第二颜色发光单22为蓝色发光单元,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为红色发光单元或者绿色发光单元。可选的,第二颜色发光单22和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均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单元中的发光材料层213包括蓝光材料,红色发光单元中的发光材料层213包括红光材料,绿色发光单元中的发光材料层213包括绿光材料。在大视角的情况下,通常蓝光材料衰减的较少,而红光材料和绿光材料衰减的较多。本实施例中,在红色发光单元或者绿色发光单元上设置第一光散射单元410,有利于改善因红光材料或者绿光材料的衰减造成的显示面板偏蓝的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本发明各实施中,光散射层位于发光器件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其中,光散射层的具体的位置可以有多种,本发明在此示例性的对于,光散射层的具体的位置进行说明。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光散射层的一种具体的位置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封装层30包括第一无机层31、有机层32、第二无机层33,有机层32位于第一无机层31和第二无机层33之间;光散射层40位于第一无机层31背离衬底00的一侧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光散射层40设置在第一无机层31和有机层32之间,具体的,在制作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中,先形成第一无机层31,其次在第一无机层31上设置光散射层40,再次形成有机层32以覆盖光散射层40,继而形成第二无机层33以覆盖有机层32。由于有机层32的材料为有机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易于形成较厚的膜层、具有良好的平坦化作用,因此有机层32可以较好的覆盖光散射层40,抚平光散射层40中的光散射单元41造成的段差。有机层32背离第一无机层31的一侧表面可以形成较为平整的表面,有利于后续制作的第二无机层33形成较为平整的膜层,防止第二无机层33因为不平整而造成可靠性下降。本实施例中,将光散射层40设置在第一无机层31背离衬底00的一侧表面,可以使封装层30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提升显示面板的性能。

并且,光散射层40设置在第一无机层31背离衬底00的一侧表面,可以使得光散射层40距离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单元的距离较近,具体的,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和第一光散射单元410的距离较近。一方面,有利于增加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入射至第一光散射单元410中的光线,从而增强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对于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的散射效果,进一步改善大视角情况下的色偏现象,提升显示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相邻的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入射至第一光散射单元410中的光线,避免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的光线串扰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品质。

可选的,光散射层40为涂布方式形成的膜层,采用涂布方式制作的光散射层40可以降低光散射层40中散射粒子412的均一性,也降低了工艺制作的难度。

光散射层40可以设置在第一无机层31和有机层32之间,具体的,在制作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中,先形成第一无机层31,其次在第一无机层31上通过涂布方式形成光散射层40,再次形成有机层32以覆盖光散射层40,继而形成第二无机层33以覆盖有机层32。由于有机层32的材料为有机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易于形成较厚的膜层、具有良好的平坦化作用,因此有机层32可以较好的覆盖光散射层40,抚平光散射层40中的光散射单元41造成的段差。有机层32背离第一无机层31的一侧表面可以形成较为平整的表面,有利于后续制作的第二无机层33形成较为平整的膜层,防止第二无机层33因为不平整而造成可靠性下降。本实施例中,使用涂布方式形成光散射层,并且将光散射层40设置在第一无机层31背离衬底00的一侧表面,可以使封装层30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提升显示面板的性能。并且,相比较于将散射粒子掺杂在封装层中的实施方式而言,如果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作掺杂有散射粒子有机层,则对于喷墨打印喷头要求较严格,大的散射粒子容易堵塞喷头,造成有机层中散射粒子分布不均。除此之外,对于光散射层的制备,原则上要求不同颜色发光单元上方的光散射单元对应不同的散射颗粒密度或者折射率等参数,如果采用喷墨打印方式来实现,一方面要求打印精度较高,针对不同颜色发光单元制作参数不同的光散射单元,另一方面,又要求喷头尺寸较大,以避免堵塞,这两者是矛盾的,在实际的制作中很难实现。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光散射层单独形成一层膜层而不复用封装层的有机膜层,例如采用涂布方式制备散射层,这样对于膜层的均一性、制备难度都将降低。此外涂布方式进行制备光散射层,可以通过光刻方式很好的控制光散射单元的精度,从而对不同颜色发光单元分别制作不同参数的光散射单元。在避免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散射粒子进入有机封装层中,影响有机封装层的完整性,引入水氧路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光散射层的另一种具体的位置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封装层30背离衬底00一侧表面的彩膜层50;彩膜层50包括黑矩阵501和彩膜502,光散射单元41复用为彩膜502。

本实施例中,封装层30背离衬底00一侧表面设置了彩膜层50,彩膜502和发光单元相交叠,并且,彩膜502和与其交叠的发光单元的颜色相同。具体的,彩膜层50包括多个彩膜502,以及将各个彩膜502间隔的黑矩阵(bm)501,多个彩膜502至少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颜色,一个彩膜502与一个发光单元交叠,彩膜502和与其交叠的发光单元的颜色相同。例如,和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相交叠的彩膜502的颜色也为第一颜色。彩膜502具有滤光的作用,显示面板外部的光线照射进入显示面板后,部分光线在显示面板发生反射作用,反射光线从显示面板出射,彩膜502可以对这部分反射光线进行滤光,仅使和彩膜502的颜色相同的光出射,防止反射光线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由于光散射单元41包括基材411、以及分布在基材411中的散射粒子412,基材411可以使用有机材料制作,由于彩膜502的材料通常为有机材料,因此,可以将光散射单元41复用为彩膜502。一方面,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制作显示面板的工艺制程,提升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并且,由于不同颜色的彩膜是在独立的制作工艺中分别制作的,不同的光散射单元也是在独立的制作工艺中分别制作的,将光散射单元复用为彩膜,一方面方便制作,可以各自对应独立的制程制作不同颜色发光单元对应的光散射单元;另一方面,由于彩膜之间有黑矩阵间隔,即为光散射单元之间有黑矩阵间隔,因而可以避免相邻的、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对应的散射单元之间的粒子发生混合或掺杂,避免影响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和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相交叠的光散射单元41为第二光散射单元420;第二光散射单元420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2,散射粒子412的相对折射率为n2;其中,5%≤ρ2≤10%和/或n2<0.5。

光散射层40包括多个光散射单元41,其中,第二光散射单元420和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相交叠。因此,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二光散射单元420后,至少部分光线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方向偏离了原方向。如果不设置第二光散射单元420,则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发出的大部分光线沿着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出射。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二光散射单元420,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发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是随机的,从而可以增加大视角的光线。

第二光散射单元420的散射能力受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2和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ρ2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散射单元410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2,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为n2;其中,5%≤ρ2≤10%和/或n2<0.5。具体而言,第二光散射单元420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2<0.5;第二光散射单元42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2,5%≤ρ2≤10%;第二光散射单元420的又一种种实施方式中,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2<0.5,并且5%≤ρ2≤10%。当5%≤ρ2≤10%和/或n2<0.5时,可以使第二光散射单元420具有较好的散射能力。

由于第一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1大于第二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2,在大视角情况下,第一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多,第二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少。可选的,第二颜色发光单22为蓝色发光单元,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为红色发光单元或者绿色发光单元。可选的,第二颜色发光单22和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均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单元中的发光材料层213包括蓝光材料,红色发光单元中的发光材料层213包括红光材料,绿色发光单元中的发光材料层213包括绿光材料。在大视角的情况下,通常蓝光材料衰减的较少,而红光材料和绿光材料衰减的较多。因此,第二光散射单元420的散射能力可以弱于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具体而言,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和第二光散射单元420中,二者的散射粒子在基材中的分布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光散射单元410中的散射粒子相对折射率n1大于第二光散射单元420中的散射粒子相对折射率n2,即ρ1=ρ2时,n1>n2。或者,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和第二光散射单元420中,二者的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相同,即n1=n2的情况下,ρ1>ρ2。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大视角情况下,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发出的第二颜色色光存在衰减现象,因而会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进一步设置了第二光散射单元420,增加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的大视角的光线,从而改善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衰减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发光器件层20包括多个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发出的第三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3,λ2<λ3;在垂直于衬底00的方向上,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相交叠的光散射单元41为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第三光散射单元430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3,散射粒子412的相对折射率为n3;其中,5%≤ρ3≤30%和/或n3≥0.5。

光散射层40包括多个光散射单元41,其中,第三光散射单元430和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相交叠。因此,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三光散射单元430后,至少部分光线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方向偏离了原方向。如果不设置第三光散射单元430,则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发出的大部分光线沿着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出射。本实施例中,设置了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发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是随机的,从而可以增加大视角的光线。

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的散射能力受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3和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ρ3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第三光散射单元430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3,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为n3;其中,5%≤ρ3≤30%和/或n3≥0.5。具体而言,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3≥0.5;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3,5%≤ρ3≤30%;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n3≥0.5,并且5%≤ρ3≤30%。当5%≤ρ3≤30%和/或n3≥0.5时,可以使第三光散射单元430具有较好的散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实施中,ρ3和n3的具体数值需要根据显示面板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并且,在实际的实施中,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发出的第三颜色色光和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发出的第一颜色色光的衰减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和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的散射能力需要根据显示面板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当第三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多、第一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少时,可以设置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的散射能力强于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当第三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少、第一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多时,可以设置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的散射能力弱于第一光散射单元410。

可选的,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为蓝色发光单元;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为红色发光单元或者绿色发光单元中的一者,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为红色发光单元或者绿色发光单元中的另一者。可选的,第二颜色发光单22、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均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单元中的发光材料层213包括蓝光材料,红色发光单元中的发光材料层213包括红光材料,绿色发光单元中的发光材料层213包括绿光材料。在大视角的情况下,通常蓝光材料衰减的较少,而红光材料和绿光材料衰减的较多。相应的,第二光散射单元420的散射能力最弱,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和第三光散射单元430的散射能力根据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大视角情况下,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发出的第三颜色色光存在衰减现象,因而会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进一步设置了第三光散射单元430,增加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的大视角的光线,从而改善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在大视角情况下的衰减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6,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向衬底00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向衬底00的正投影;第二光散射单元420向衬底00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二颜色发光单元22向衬底00的正投影;第三光散射单元430向衬底00的正投影完全覆盖第三颜色发光单元23向衬底00的正投影。本实施例中,各散射单元完全覆盖与其交叠的发光单元,可以使发光单元发出的大部分光线进入散射单元中,从而增强光散射单元对于发光单元的散射效果,进一步改善大视角情况下各发光单元的衰减现象,提升显示品质。

可选的,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散射粒子412的直径为d1,20nm≤d1≤5um。本实施例中,散射粒子412的直径不易过小,小于20nm会使得散射粒子过小;散射粒子412的直径不易过大,大于5um会使得散射粒子颗粒较大。散射粒子的颗粒过小或者是过大,都会降低单个散射粒子对于光线的折射能力,影响光散射单元的散射能力。并且,光散射层40可以设置在第一无机层31和有机层32之间。由于有机层32的材料为有机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易于形成较厚的膜层、具有良好的平坦化作用,因此有机层32可以较好的覆盖光散射层40,抚平光散射层40中的光散射单元41造成的段差。有机层32背离第一无机层31的一侧表面可以形成较为平整的表面,有利于后续制作的第二无机层33形成较为平整的膜层,防止第二无机层33因为不平整而造成可靠性下降。如果散射粒子的直径过大,可能会使得光散射层的厚度较厚,有机层32无法抚平光散射层40中的光散射单元41造成的段差。

可选的,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散射粒子412的材料包括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二氧化硅,氮化硅,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树脂,聚乙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硅橡胶,聚酰亚胺。上述材料均可以为光透过率较高的透明材料,散射粒子选用透明材料制作,可以防止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提升显示品质。

可选的,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基材411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通常,无机材料的结构致密,如果在其中掺杂散射粒子可能会造成无机材料开裂,因此无机材料不利于在其中掺杂散射粒子412形成光散射单元。而有机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在其中掺杂散射粒子412形成光散射单元。

可选的,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例如请参考图6,光散射层40的厚度为l,1μm≤l≤5μm。光散射层40的厚度不易过薄,小于1μm会增加制作工艺的难度,降低制作显示面板的效率和成本。光散射层40的厚度不宜过厚,大于5μm会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不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并且,光散射层40过厚也会增加制作工艺的难度,降低制作显示面板的效率和成本。可选的,当光散射层40位于第一无机层31背离衬底00的一侧表面时,光散射层40的厚度不宜过厚,应避免光散射层40大于有机层32的厚度,以免使有机层32的平坦化功能失效。

可选的,光散射层40的厚度为l=3μm。光散射层40的厚度为3μm时,一方面,制作工艺的难度较低,且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另一方面,光散射层40的厚度适中、小于有机层32的厚度,可避免光散射层40大于有机层32的厚度,可以避免使有机层32的平坦化功能失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和图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中的光散射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光散射单元41包括中心区401和周边区402,周边区402围绕中心区401设置;同一光散射单元41中,中心区401的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11,周边区402的散射粒子412在基材411中的分布密度为ρ12,中心区401的散射粒子412的相对折射率为n11,周边区402的散射粒子412的相对折射率为n12;其中,ρ11>ρ12和/或n11>n12。本实施例中,对于同一发光单元而言,其发光区域边缘的光线通常包括较多的大视角光线,发光区域边缘的光线对于光散射单元的散射能力的要求较低。具体的,对于同一散射单元41而言,其中心区401的散射能力强于周边区402的散射能力。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三种:第一种情况下,ρ11>ρ12,即为增加中心区401散射粒子的分布密度;第二种情况下,n11>n12,即为增加中心区401的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第三种情况下,ρ11>ρ12,并且n11>n12,即为,同时增加中心区401散射粒子的分布密度和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本实施例中,将散射单元41分区设置散射粒子的分布密度和/或散射粒子的相对折射率,可以进一步增加发光单元的中心位置的散射光线,从而增加大视角光线,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请参考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发光器件层20所在的区域为显示区aa;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区a1和至少一个第二区a2,光散射单元41仅位于第一区a1。本实施例中,仅在显示区aa的部分区域中设置光散射单元41。具体的,第一区a1中设置光散射单元41,而第二区a2中不设置光散射单元41,以增加第一区a1中的散射光线。在显示面板的特定使用场景中,第一区41通常为大视角区域,而第二区a2通常为正视角区域。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满足特定使用场景中,对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a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第二区a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三个以上,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区a1为可弯折区。第一区a1呈弯曲或者弯折状态,第二区a2呈平板状态。人眼在观察显示面板时,第二区a2通常为正式角区域,第一区a1弯曲或者弯折后通常为大视角区域,本实施例中,在可弯折的第一区a1中设置了光散射单元41,从而增加第一区a1中的大视角的光线,从而改善第一区a1的色偏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显示面板。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1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1大于第二颜色色光的波长为λ2,在大视角情况下,第一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多,第二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少,因而会造成显示面板的色偏现象。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设置了第一光散射单元410,增加第一颜色发光单元21的大视角的光线,从而改善第一颜色色光衰减的较多造成的色偏现象,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