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1162发布日期:2018-12-11 23:0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线缆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间的信号传输,线缆连接器通常包括插头和线缆,其中插头用于对接至外接电子设备以实现电性导通。现有的外接电子设备大多设置有若干接口,用于插接线缆连接器。当有多个接口时,若单独插接一个插头,很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从对应的接口松脱,严重则造成数据传输中断,给用户带来很大困扰。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线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性导通稳定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用以电性导通至一外接装置,所述外接装置包括第一接口和与所述第一接口并排的第二接口,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对接至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插头通过一转接电路板与所述线缆电性导通;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插头对接至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器组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第二接口不实现电性导通。

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第一连接器和线缆,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头以及转接电路板,将所述第一插头、所述线缆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转接电路板;(2)提供第一内模,所述内模镶嵌成型于所述线缆的前端、所述转接电路板外围以及所述第一插头的尾端;(3)在所述第一内模外围镶嵌成型第一外模;(4)提供第二连接器,将所述第二连接器沿所述线缆延伸的方向组装至所述第一外模。

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组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插头对接至所述第二接口但不电性导通,第二连接器可以起到固定第一连接器的作用,因此,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在对接时不容易发生晃动或松动,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一接口的电性导通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和外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又一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进一步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外接装置100线缆连接器组件200

第一连接器21第二连接器22

第一公头211第二公头221

第一内模212第二内模222

第一外模214第二外模224

转接电路板213线缆25

第一组装部2142第一配合部2141

第二组装部2122第二配合部2121

第一凹陷2143第二凹陷2145

基部2240卡扣部2242

第一平板部2241第二平板部2243

第一限位部2245第二限位部2246

隔断214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向用语,诸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用于参照随附图式的方向以利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除此之外,在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实行为数众多的变更及修改,如此衍生出的实作范例也会落入本发明范畴中。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和外接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200用以电性导通至一外接装置100,所述外接装置100包括第一接口(未标示)和与所述第一接口(未标示)并排的第二接口(未标示)。

请参照图2及图3,分别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不同视角的立体组合示意图,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200包括第一连接器21、第二连接器22和线缆25。

如图6及图7所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200的第一连接器21包括第一插头211、转接电路板213、第一内模212以及第一外模214等。所述第一内模212与所述第一插头211镶嵌成型,所述第一外模214镶嵌成型于所述第一内模212的外围。

所述第一插头211对接至所述第一接口(未标示),所述第一插头211通过所述转接电路板213与所述线缆25电性导通,所述第一插头211的延伸方向和对接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线缆25的延伸方向。

所述第一外模214包括第一组装部2142和与所述第一组装部2142相连的第一配合部2141,所述第一组装部2142沿所述线缆25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配合部2141垂直于所述线缆25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外模214的外侧凹设有第一凹陷部2143和第二凹陷部21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装部2142的顶面和所述第一组装部2142的底面均凹设所述第一凹陷部2143和所述第二凹陷部2145,所述第一凹陷部2143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145之间设有隔断2144。在其他实施里中,也可以选择在所述第一组装部2142的顶面或所述第一组装部2142的底面凹设所述第一凹陷部2143和所述第二凹陷部2145。

所述第一内模212包括第二组装部2122和与所述第二组装部2122相连的第二配合部2121,所述第二组装部2122沿所述线缆25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配合部2121垂直于所述线缆25方向延伸。

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200的第二连接器22组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器21,所述第二连接器22包括第二插头221、第二内模222以及第二外模224。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插头211和所述第二插头221具有相同规格,所述第二内模222与所述第二插头221镶嵌成型,所述第二外模224镶嵌成型于所述第二内模222外围,所述第二外模224具有组装空间(未标示),所述线缆25以及所述第一外模214穿过所述组装空间(未标示)将所述第二连接器22组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器21。

所述第二插头221对接至所述第二接口(未标示),所述第二连接器22组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器21,所述第二插头221与所述第二接口(未标示)不实现电性导通。所述第二连接器22组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器21,且所述第二连接器22对接至所述第二接口(未标示),所述第二连接器22起到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21的作用,因此,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200在对接时不容易发生晃动或松动,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21与所述第一接口(未标示)的电性导通更加稳定。

请参照图3至图7,所述第一外模214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和所述第二内模224的顶面和底面基本平齐,所述第二外模224包括基部2240、自所述基部2240延伸的第一平板部2241以及与所述第一平板部2241相对设置的第二平板部2243,所述第一平板部2241和所述第二平板部2243之间形成所述组装空间(未标示),所述第一平板部2241和/或所述第二平板部2243内壁凸设至少一卡扣部2242,所述卡扣部2242沿所述第一凹陷部2143跨过所述隔断2144进入所述第二凹陷部214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板部2241和所述第二平板部2243内壁均凸设所述卡扣部2242,分别对应位于所述第一组装部2142的顶面和位于所述第一组装部2142的底面的所述第一凹陷部2143和所述第二凹陷部2145。

在本实施例中,自所述第一平板部2241朝向所述第二平板部2243方向延伸形成第一限位部2245,自所述第二平板部2243朝向所述第一平板部2241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部2246,所述第一限位部2245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246抵持于所述第一外模214的其中一侧面,所述第一限位部2245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246与所述第一配合部2141的其中一侧面基本平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线缆连接器组件20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第一连接器21和线缆25,所述第一连接器21包括第一插头211以及转接电路板213,将所述第一插头211、所述线缆25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转接电路板213;

(2)提供第一内模212,所述内模212镶嵌成型于所述线缆25的前端、所述转接电路板213的外围以及所述第一插头211的尾端;

(3)在所述第一内模212外围镶嵌成型所述第一外模214;

(4)提供第二连接器22,将所述第二连接器22沿所述线缆25延伸的方向组装至所述第一外模214,所述卡扣部2242沿所述第一凹陷部2143跨过所述隔断2144进入所述第二凹陷部2145,至此,所述第二连接器22组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器21。

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所述第二连接器22组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器21,所述第二插头221对接至所述第二接口(未标示)但不电性导通,所述第二连接器22可以起到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器21的作用,因此,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在对接时不容易发生晃动或松动,可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21与所述第一接口(未标示)的电性导通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将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核心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