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和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5592发布日期:2019-01-18 23:1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插座和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座和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的插座包括外壳和插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屏蔽结构,对于连接器这样的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内进水和进灰尘都会影响连接器的性能,而外壳和屏蔽套筒之间的间隙会使水和灰尘会从其间进入,而损坏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旨在解决现有连接器之插座连接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插座,包括第一外壳、屏蔽部件和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套筒部和设于所述套筒部之一端的第一端板,所述屏蔽部件包括第一屏蔽套筒和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套筒之一端的第二端板,所述第一屏蔽套筒位于所述套筒部内,所述第一端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端板嵌设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端板之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套筒的端面上凹设有限位凸筋,所述第一端板之背离所述套筒部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筋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套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筋呈环形,所述限位槽呈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筋包括多个,且多个所述限位凸筋沿靠近所述第一外壳的中轴线至远离所述第一外壳的中轴线的方向排列,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限位凸筋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限位槽分别与各所述限位凸筋对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壳塑封成型于所述屏蔽部件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头和如上所述的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外壳插接的第二外壳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连接的第二导电端子,所述插座包括第一外壳、屏蔽部件和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套筒部和设于所述套筒部之一端的第一端板,所述屏蔽部件包括第一屏蔽套筒和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套筒之一端的第二端板,所述第一屏蔽套筒位于所述套筒部内,所述第一端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端板嵌设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端板之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套筒的端面上凹设有限位凸筋,所述第一端板之背离所述套筒部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筋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套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端子主体和导电圈,所述端子主体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连接的第一端部,所述导电圈之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内、另一端凸露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外,所述导电圈的外径为12mm±1mm。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还包括防触摸胶棒,所述防触摸胶棒之一端连接于所述端子主体内、中部穿过所述导电圈、另一端凸露于所述导电圈外。

进一步地,所述防触摸胶棒与所述端子主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壳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外壳进行插接的插接端和与所述插接端相背设置的尾端,所述插头还包括线屏蔽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外的第二屏蔽套筒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壳内且靠近所述尾端设置的线密封圈,所述屏蔽套筒包括第一套体和与所述第一套体一体成型且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套体之外径的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屏蔽套筒之一端部外,所述第二套体设于所述第二套体之背离所述第二屏蔽套筒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套体之背离所述第一套体的一端与所述线密封圈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主体呈直条状;或者

所述端子主体包括第一端子主体和第二端子主体,所述第一端子主体之一端上形成有由多片第一弹片间隔围合形成的插孔,所述第二端子主体之一端由多片第二弹片间隔围合形成且插接于所述插孔内,所述第一端子主体与所述第二端子主体呈夹角设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二端板之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套筒的端面上凹设有限位凸筋,在第一端板之背离所述套筒部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筋配合的限位槽,通过限位凸筋和限位槽的配合使得第一外壳和屏蔽结构之间的密封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座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座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屏蔽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屏蔽部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插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插头(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头示意键槽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头示意键槽另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插头示意键槽又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插头的爆炸图;

图13为图8中插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插头(90°)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插头的爆炸图;

图17为图15中插头的剖面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端子主体与第二端子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第二导电端子的剖面图;

图20为图18中第二端子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插座;11、第一外壳;111、套筒部;112、第一端板;1120、限位槽;12、屏蔽部件;121、第一屏蔽套筒;122、第二端板;1221、限位凸筋;13、第一导电端子;14、防触帽;15、第一卡环;16、密封圈;17、插接键;2、插头;21、第二外壳;22、第二导电端子;221、端子主体;222、导电圈;223、防触摸胶棒;231、第一绝缘套筒;232、第二绝缘套筒;24、第二屏蔽套筒;25、第二卡环;26、键槽;27、线屏蔽套筒;271、第一套体;272、第二套体;273、连接环;28、线密封圈;2211、第一端子主体;2212、第二端子主体;2213、第一弹片;2214、第二弹片;2210、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3-图7,一种插座1,包括第一外壳11、屏蔽部件12和第一导电端子13,所述第一外壳11包括套筒部111和设于所述套筒部111之一端的第一端板112,所述屏蔽部件12包括第一屏蔽套筒121和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套筒121之一端的第二端板122,所述第一屏蔽套筒121位于所述套筒部111内,所述第一端板112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二端板122嵌设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端板122之朝向所述第一屏蔽套筒121的端面上凹设有限位凸筋1221,所述第一端板112之背离所述套筒部111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所述限位凸筋1221配合的限位槽1120,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穿设于所述第一屏蔽套筒121内。

第一屏蔽套筒121用于对第一导电端子13进行屏蔽,第一屏蔽套筒121从外壳的一端嵌入套筒部111内,第一端板112和第二端板122贴近抵接,限位槽1120嵌于限位凸筋1221内,使得第一端板112和第二端板122贴合地更紧密,两者之间的防水性能也更好。限位槽1120靠近套筒部111设置,限位凸筋1221靠近第一屏蔽套筒121设置,使得密封位置更靠近插座1内部,而使得其防水效果更好。

优选地,请参照图6、图7,所述限位凸筋1221呈环形,所述限位槽1120呈环形。限位凸筋1221的形状与套筒部111的截面形状相似,进一步使得限位凸筋1221和限位槽1120两者的配合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筋1221包括多个,且多个所述限位凸筋1221沿靠近所述第一外壳11的中轴线至远离所述第一外壳11的中轴线的方向排列,所述限位槽1120的数量与所述限位凸筋1221的数量相同,且各所述限位槽1120分别与各所述限位凸筋1221对位设置。

多个限位凸筋1221间隔排列,多个限位槽1120间隔排列,每个限位槽1120分别一一嵌设于每个限位凸筋1221内,进一步加强了限位凸筋1221和限位槽1120的密封效果。

优选地,请参照图3,所述第一外壳11塑封成型于所述屏蔽部件12外。加工成型时,将屏蔽部件12置于加工第一外壳11的模具中,再进行注塑加工,使得两者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地,请参照图4,插座1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导电端子13的一端部的防触帽14,以避免插头2和插座1不插接时,第一导电端子13被触摸,避免触电。

优选地,请参照图4,第一导电端子13和所述第一屏蔽套筒121之间还设有第一卡环15,第一卡环15套设于第一导电端子13外,第一卡环15的外避面与第一屏蔽套筒121的内壁面抵接,第一卡环15使得第一导电端子13和第一屏蔽套筒121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优选地,请参照图4,第二端板122之背离第一屏蔽套筒121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置环槽,插座1还包括嵌设于容置环槽内以用于在插头2与插座1插接时密封两者的密封圈16。

优选地,请参照图1,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头2和如上所述的插座1,所述插头2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外壳11插接的第二外壳21和设于所述第二外壳21内且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连接的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一外壳11具有第一插接端,第二外壳21具有与第一插接端插接的第二插接端。

优选地,请参照图2、图9、10和11,第一外壳11上凸设有限位插接键17,第二外壳21上开设有键槽26,两者配合,使得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的插接更紧密。其中图10、11和12示出了第二外壳21上开设三种不同的键槽26,第一外壳11具有三种不同的插接键17与之适配。

优选地,请参照图12和图13,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端子主体221和导电圈222,所述端子主体221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连接的第一端部,所述导电圈222之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端部内、另一端凸露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3外,所述导电圈222的外径为12mm±1mm。导电圈222部分嵌设于端子主体221之靠近第二插接端的端部内、部分凸露于导电圈222外,导电圈222的外径增大,端子主体221的尺寸也增大,使得第一导电端子13能通过大电流。

优选地,请参照图12和图13,所述插头2还包括防触摸胶棒223,所述防触摸胶棒223之一端连接于所述端子主体221内、中部穿过所述导电圈222、另一端凸露于所述导电圈222外。端子主体221为中空结构,导电圈222也为中空结构,防触摸胶棒223的一端连接于端子主体221内部,另一端穿过导电圈222且凸露于端子主体221外,使得当插头2和插座1未插接时,人手接触第二插接端时,不会直接接触到第二导电端子22或导电圈222,避免触电。

优选地,请参照图13,所述防触摸胶棒223与所述端子主体221螺纹连接。端子主体221的内部之中部形成为螺纹孔,防触摸胶棒223的一端形成为螺纹端,将防触摸胶棒223旋于端子主体221内,操作十分简便,且锁紧牢固。

优选地,请参照图12,所述第二外壳21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外壳11进行插接的插接端和与所述插接端相背设置的尾端,所述插头2还包括线屏蔽套筒271、套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外的第二屏蔽套筒24和设于第二外壳21内且靠近所述尾端设置的线密封圈28,所述线屏蔽套筒27包括第一套体271和与所述第一套体271一体成型且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套体271之外径的第二套体272,所述第一套体271套设于所述第二屏蔽套筒24之一端部外,所述第二套体272设于所述第二套体272之背离所述第二屏蔽套筒24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套体272之背离所述第一套体271的一端与所述线密封圈28抵接。

第一套体271和第二套体272一体成型,线屏蔽套筒27还包括连接第一套体271和第二套体272的连接环273,第一套体271固定于第二屏蔽套筒24上,连接环273与第二屏蔽套筒24的端部抵接,可以限定线屏蔽套筒27与第二屏蔽套筒24之间的位置,线密封圈28和第二屏蔽套筒24两者共同限定了线屏蔽套筒28的轴向位置,对其形成定位。增强了线屏蔽套筒27的接触可靠性,且加工时,通过台阶拉伸再冲压成型线屏蔽套筒27。

优选地,请参照图12,第二导电端子22和所述第二屏蔽套筒24之间还设有第二卡环25,第二卡环25套设于第二导电端子22外,第二卡环25的外避面与第二屏蔽套筒24的内壁面抵接,第二卡环25使得第二导电端子22和第二屏蔽套筒24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优选地,请参照图12、图13、图14,所述端子主体221呈直条状,可以实现180°进线。

优选地,请参照图12、13,第二导电端子22外套设有拼接的第一绝缘套筒231和第二绝缘套筒232,以对第二导电端子22进行绝缘,第一绝缘套筒231和第二绝缘套筒232拼接使得较长的绝缘套筒分成两段第一绝缘套筒231和第二绝缘套筒232。

实施例二:

参照图12、13、16和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插头的结构不同,具体体现在,实施例一中插头为直头形式,本实施例中的插头为弯头形式。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5-20,所述端子主体221包括第一端子主体2211和第二端子主体2212,所述第一端子主体2211之一端上形成有由多片第一弹片2213间隔围合形成的插孔2210,所述第二端子主体2212之一端由多片第二弹片2214间隔围合形成且插接于所述插孔2210内,所述第一端子主体2211与所述第二端子主体2212呈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端子主体221优选设置为呈90°连接的第一端子主体2211和第二端子主体2212,以实现呈90°夹角的进线,当然也可以为其它角度的夹角,插孔2210由多片第一弹片2213间隔围合形成,使之具有伸缩弹性,第二弹片2214之末端向第二端子主体2212的中轴线弯曲,以使第二端子主体2212的端部更尖,从而更容易插入插孔2210内。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其它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可参加图15-20,在此不再详述。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