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操作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4033发布日期:2018-12-19 05:2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操作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操作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操作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是一种集线路保护、测量、控制、监测、通讯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控制器,它具有高度集成、灵活配置、友好人机界面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配电网(城网、农网)中。在日常的使用中,无论是对配电系统进行正常维修、维护操作,还是对配电系统的产生的故障进行处理,都需要对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中的开关41进行操作,即:将开关401从自动档位转动至手动档位,实现分闸断电。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上的开关401是一种长方体结构、并转动安装于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的本体上,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开关401始终处于自动档位上,且开关的非转动端通过端部为多边形结构的连接件402(目前常用的多边形结构是三角形的)将开关401固定在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的本体上(即:开关处于锁死状态),从而当对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中的开关进行操作时,需要先将连接件402从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上分离,然后再使开关401转动至手动档的档位。由于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的安装位置在高处,现阶段,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与连接件402的分离和配合、以及开关401的转动操作均需要工作人员携带工具、并登高后去进行,采用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登高有两种方式,且登高前均需要进行准备工作,一是登杆作业:工作人员需要佩戴铁鞋、腰带等安全器具,不仅耗时长,不能快速完成故障隔离和及时送电,而且操作难度大;二是登梯作业:需要携带登高梯,不仅运输不方便,而且购买梯子的成本高,还需要其他人员进行扶梯,损耗的时间也比较长;

2、登高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操作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开关操作需要进行登高作业,而导致耗时长、操作难度大、以及运输不方便和成本高。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操作杆,包括绝缘杆体,所述绝缘杆体的端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开关解锁部,位于所述开关解锁部一侧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开关套装部,所述开关解锁部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开关套装部的上表面;

所述开关解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解锁杆,所述解锁杆远离所述安装座一端的端部设有内凹的多边形孔,位于所述多边形孔上方的所述解锁杆上设有与所述多边形孔衔接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横截面大于所述多边形孔的横截面;所述开关套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侧均设有向所述多边形孔方向折弯的折弯体,两所述折弯体和所述板体之间形成套装空腔。

作为一种改进,两所述折弯体均与所述板体垂直设置;所述折弯体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设有倾斜延伸的导向体,所述导向体向所述多边形孔方向倾斜延伸,两所述导向体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所述折弯体之间的距离;

所述导向体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开关套装部的上表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绝缘杆体包括多根杆体本体,其中一所述杆体本体上设有所述安装座;每根所述杆体本体的外周均套装有橡胶绝缘套,相邻两所述杆体本体之间设有折叠连接装置;

每根所述杆体本体的外壁上均环形设有多个凸棱,每个所述凸棱沿所述杆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与所述凸棱对应位置的所述橡胶绝缘套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橡胶绝缘套的长度方向延伸。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折叠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相邻两所述杆体本体端部上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相互靠近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外壁上硫化有橡胶绝缘层;

所有所述杆体本体均为空心结构的金属杆体,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与所述杆体本体内部连通的内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外螺纹,相邻两所述杆体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

还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杆体本体内壁上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螺纹孔、并与所述连接柱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在一起,所述关节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内部;

设有所述拉杆的所述杆体本体上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设置于所述拉杆与所述杆体本体铰接处的一侧。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拉杆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杆体本体内孔直径的四分之三。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螺纹连接至所述杆体本体的端部,所述橡胶绝缘层内设有磁性元件,所述绝缘杆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的所述橡胶绝缘层侧面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上的所述橡胶绝缘层侧面相互顶靠、并通过所述磁性元件吸附在一起。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有所述杆体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形成所述绝缘杆体,所述绝缘杆体的一端设有所述安装座,所述绝缘杆体的另一端铰接有“l”形挂装杆,所述挂装杆的形状与所述多边形孔的形状相适配。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每根所述杆体本体上所有所述凸棱均沿所述杆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倾斜延伸。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每根所述杆体本体上所有所述凸棱沿所述杆体本体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每根所述杆体本体上所有所述凸棱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一致。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橡胶绝缘套的外壁上设有滚花;

每个所述凸棱均为波浪形结构;每个所述凹槽也设置为波浪形结构。

采用了上述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操作杆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该多功能操作杆包括绝缘杆体,绝缘杆体的端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开关解锁部,位于开关解锁部一侧的安装座上设有开关套装部,开关解锁部的上表面高于开关套装部的上表面;开关解锁部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解锁杆,解锁杆远离安装座一端的端部设有内凹的多边形孔,位于多边形孔上方的解锁杆上设有与多边形孔衔接设置的导向槽,导向槽的横截面大于多边形孔的横截面;开关套装部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的板体,板体的两侧均设有向多边形孔方向折弯的折弯体,两折弯体和板体之间形成套装空腔,基于上述结构,该多功能操作杆在实际使用中,若此时连接件与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处于配合状态(即:开关处于锁死状态),工作人员在地面上手持绝缘杆体,通过开关解锁部使连接件与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进行分离,实现开关的解锁(具体为:使解锁杆上的多边形孔将多边形连接元件的端部套住,然后使绝缘杆体旋转,直至连接件与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分离);之后再使开关套装部将开关套装在套装空腔内,之后对绝缘杆体施加旋转力,此时开关便从自动挡位旋转至手动档位;在上述操作过程中,通过横截面大的导向槽便于连接件快速的与多边形孔进行配合;通过开关解锁部的上表面高于开关套装部的上表面这个结构,防止开关解锁部在工作时,开关套装部会对其造成干涉。

综上所述,采用该多功能操作杆,工作人员在地面上便可对开关直接进行操作,无需登高作业,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加工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携带;同时,极大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由于两折弯体均与板体垂直设置,从而通过垂直结构,有效增加了折弯体与开关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了对开关操作的顺畅性和可靠性;由于折弯体远离板体的一端设有倾斜延伸的导向体,导向体向多边形孔方向倾斜延伸,两导向体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折弯体之间的距离;导向体的上表面低于开关套装部的上表面,从而通过两个导向体的引导,便于开关套装部快速的与开关进行配合。

由于绝缘杆体包括多根杆体本体,其中一杆体本体上设有安装座;每根杆体本体的外周均套装有橡胶绝缘套,相邻两杆体本体之间设有折叠连接装置,从而通过折叠连接装置对多根杆体本体的连接,实现绝缘杆体在非工作状态下可进行折叠,以便随绳携带,通过橡胶绝缘套实现该多功能操作杆的绝缘效果;由于每根杆体本体的外壁上均环形设有多个凸棱,每个凸棱沿杆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与凸棱对应位置的橡胶绝缘套内壁上设有凹槽,凹槽沿橡胶绝缘套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通过凹槽和凸棱的配合,实现橡胶绝缘套与杆体本体的装配式连接关系,为后期单件更换、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凹槽和凸棱的配合、并依靠橡胶绝缘套自身的弹性,保证了橡胶绝缘套与杆体本体配合的牢固性,且能防止橡胶绝缘套在杆体本体转动。

由于折叠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相邻两杆体本体端部上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相互靠近设置,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外壁上硫化有橡胶绝缘层;所有杆体本体均为空心结构的金属杆体,第一连接座上设有与杆体本体内部连通的内螺纹孔,第二连接座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外螺纹,相邻两杆体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连接柱和第一连接座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还包括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铰接于杆体本体内壁上的拉杆,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内螺纹孔、并与连接柱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在一起,关节轴承设置在连接柱的内部;设有拉杆的杆体本体上设有操作孔,操作孔设置于拉杆与杆体本体铰接处的一侧,从而通过第一连接座上内螺纹孔和第二连接座上连接柱的螺纹配合,实现相邻两杆体本体的连接;通过金属杆体保证了杆体本体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通过连杆机构,当连接柱螺纹安装于第一连接座时,拉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杆体本体内,当所有绝缘杆体处于折叠状态时,通过铰接配合的拉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相邻两杆体本体仍然处于连接状态,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实现了组成绝缘杆体的所有杆体本体无论是在连接状态还是折叠状态时,相邻两杆体本体始终处于相连状态;通过操作孔便于对杆体本体的拉杆及第一连杆进行拆装;通过关节轴承的过渡,保证了连接柱连接至第一连接座上能够进行顺利的转动工作。

由于拉杆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杆体本体内孔直径的四分之三,从而通过该结构,不仅保证了拉杆在杆体本体内的摆动,而且不会影响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在杆体本体内的收纳。

由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螺纹连接至杆体本体的端部,橡胶绝缘层内设有磁性元件,绝缘杆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连接座上的橡胶绝缘层侧面和第二连接座上的橡胶绝缘层侧面相互顶靠、并通过磁性元件吸附在一起,从而通过螺纹结构便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与杆体本体的连接,通过橡胶绝缘层保证了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处的绝缘效果,通过磁性元件的吸附,使处于折叠状态的所有杆体本体端部靠拢在一起,有助于存放和携带。

由于所有杆体本体处于连接状态时形成绝缘杆体,绝缘杆体的一端设有安装座,绝缘杆体的另一端铰接有“l”形挂装杆,挂装杆的形状与多边形孔的形状相适配,从而当绝缘杆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有杆体本体的一端通过磁性元件吸附在一起,位于绝缘杆体两端的杆体本体通过挂装杆连接在一起(挂装杆的端部插入多边形孔内),进而使处于折叠状态的所有杆体本体不会散开,以便存放和携带。

由于每根杆体本体上所有凸棱均沿杆体本体的长度方向倾斜延伸,从而通过倾斜设置的凸棱在杆体本体的圆周面上形成大曲率半径的螺旋结构,有效保证了橡胶绝缘套与杆体本体配合的紧密性。

由于每根杆体本体上所有凸棱沿杆体本体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每根杆体本体上所有凸棱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一致,从而通过该结构有助于杆体本体和橡胶绝缘套的加工制造。

由于橡胶绝缘套的外壁上设有滚花,从而通过该多功能操作杆对开关进行解锁和使开关进行转动时,通过滚花来提高绝缘杆体与工作人员的手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对开关进行解锁和转动的作业。

由于每个凸棱均为波浪形结构,每个凹槽也设置为波浪形结构,从而通过凸棱和凹槽的波浪形结构进一步保证了橡胶绝缘套与杆体本体配合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向视图;

图5为图3中的b向视图;

图6为图3中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橡胶绝缘套和杆体本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杆体;101-杆体本体;1011-操作孔;102-橡胶绝缘套;1021-滚花;103-挂装杆;104-凸棱;105-凹槽;2-安装座;200-固定块;201-开关解锁部;2011-解锁杆;2012-多边形孔;2013-导向槽;202-开关套装部;2021-板体;2022-折弯体;2023-套装空腔;2024-导向体;3-折叠连接装置;301-第一连接座;3011-内螺纹孔;302-第二连接座;3021-连接柱;303-橡胶绝缘层;304-连杆机构;3041-拉杆;3042-第一连杆;3043-第二连杆;3044-关节轴承;305-磁性元件;4-分界负荷开关控制器;401-开关;40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3和图5共同所示,一种多功能操作杆,包括绝缘杆体1,该绝缘杆体1的端部螺纹安装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安装座2,该安装座2上设有开关解锁部201,位于开关解锁部201一侧的安装座2上设有开关套装部202,该开关解锁部201的上表面高于开关套装部202的上表面,为了保证开关解锁部201和开关套装部202在安装座2上的固定效果,该安装座2上设有焊接有实心结构的固定块200,该开关解锁部201和开关套装部202焊接在固定块200上;该开关解锁部201包括设置于安装座2上的解锁杆2011,该解锁杆2011远离安装座2一端的端部设有内凹的多边形孔2012,位于多边形孔2012上方的解锁杆2011上设有与多边形孔2012衔接设置的导向槽2013,该导向槽2013的横截面大于多边形孔2012的横截面;该开关套装部202包括设置于安装座2上的板体2021,该板体2021的两侧均设有向多边形孔2012方向折弯的折弯体2022,两折弯体2022和板体2021之间形成套装空腔2023。

作为优选,两折弯体2022均与板体2021垂直设置;该折弯体2022远离板体2021的一端设有倾斜延伸的导向体2024,该导向体2024向多边形孔2012方向倾斜延伸,两导向体2024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折弯体2022之间的距离(参见图5);该导向体2024的上表面低于开关套装部202(具体为:解锁杆2011)的上表面。

该绝缘杆体1包括多根杆体本体101,其中一杆体本体101上设有安装座2;每根杆体本体101的外周均套装有橡胶绝缘套102,相邻两杆体本体101之间设有折叠连接装置3;每根杆体本体101的外壁上均环形设有多个凸棱104,每个凸棱104沿杆体本体101的长度方向延伸,与凸棱104对应位置的橡胶绝缘套102内壁上设有凹槽105,该凹槽105沿橡胶绝缘套102的长度方向延伸;作为优选,该橡胶绝缘套102的外壁上设有滚花1021。

如图6和图7共同所示,该折叠连接装置3包括螺纹安装于相邻两杆体本体101端部上的第一连接座301和第二连接座302,该第一连接座301和第二连接座302相互靠近设置,该第一连接座301和第二连接座302的外壁上硫化有橡胶绝缘层303;所有杆体本体101均为空心结构的金属杆体,该第一连接座301上设有与杆体本体101内部连通的内螺纹孔3011,该第二连接座302上设有连接柱3021,该连接柱3021上设有外螺纹,相邻两杆体本体101处于连接状态时,该连接柱3021和第一连接座302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在一起;还包括连杆机构304,该连杆机构304包括铰接于杆体本体101内壁上的拉杆3041,该拉杆304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杆3042,该第一连杆3042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3043,该第二连杆3043的另一端穿过内螺纹孔3011、并与连接柱3021通过关节轴承3044连接在一起,该关节轴承3044设置在连接柱3021的内部;设有拉杆3041的杆体本体101上设有操作孔1011,该操作孔1011设置于拉杆3041与杆体本体101铰接处的一侧;作为优选,该拉杆3041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杆体本体101内孔直径的四分之三。

该第一连接座301和第二连接座302螺纹连接至杆体本体101的端部,该橡胶绝缘层303内设有磁性元件305(参见图6),该绝缘杆体1处于折叠状态时,该第一连接座301上的橡胶绝缘层303侧面和第二连接座302上的橡胶绝缘层303侧面相互顶靠、并通过磁性元件305吸附在一起。

所有杆体本体101处于连接状态时形成绝缘杆体1,该绝缘杆体1的一端设有安装座2,该绝缘杆体1的另一端铰接有“l”形挂装杆103,该挂装杆103的形状与多边形孔2012的形状相适配(参见图3和图7)。

在本方案中,每根杆体本体101上所有凸棱104均沿杆体本体101的长度方向倾斜延伸;每根杆体本体101上所有凸棱104沿杆体本体10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每根杆体本体101上所有凸棱104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一致(参见图8和图9)。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