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触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7994发布日期:2019-01-14 18:4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层触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触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层触点。



背景技术: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智能电气化行业中越来越多采用电子开关控制,现有的电器设备需要对多个电子元器件进行控制,实现多种功能。但是,现有的开关通常是单一触头,一次只可以对一个电路进行开关操作,不能同时对多个电路进行控制,其操作效率低下。

现有的开关的动触头的位置固定,只可以在固定的位置对一个电路进行开关操作,当需要控制多个电路时,需要设置多个开关,占据的空间较多,不便于安装和使用;且电路结构过于复杂,各个开关件之间容易造成相互干扰,影响正常使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分层触点,其可以同时操作多个电路,满足多路控制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层触点,用以解决现有触点只有一个动触头,不能实现多路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层触点,包括导向杆,于所述导向杆上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第一动触头组、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动触头组;于所述第一固定座的边缘处铰接有多个第二动触头组;于所述导向杆上卡接有升降导杆,于所述升降导杆的上滑动的设有静触头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触头组包括第一导电板,于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上侧卡接有半球状的内壳和外壳,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夹有容纳腔;于所述外壳的顶端穿设有圆筒状的固定筒。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板包括圆环状的外板体,于所述外板体内卡接有支撑板;于所述外板体上卡接有多个第一触头;所述支撑板为“x”形,于所述支撑板上卡接有多个第二触头。

优选的,所述第二动触头组包括连接板,于所述连接板下侧转动的设有收卷筒,于所述连接板的下侧铰接有导电杆;于所述导电杆上套设有套筒,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上绑定有绳子,所述绳子缠绕于所述收卷筒上;于所述导电杆的下端用螺纹旋接有旋接筒,于所述旋接筒的外侧用螺纹旋接有安装框,于所述安装框的下部卡接有多个第三触头。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基座,于所述基座的下端卡接有定位柱于所述定位柱的侧壁内凹设有多个容纳槽,于所述基座的下部凹设有多个铰接槽,所述铰接槽和所述容纳槽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动触头组铰接于所述铰接槽内且在旋转后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动触头组包括主导电板,于所述主导电板顶端铰接有连接柱,于所述主导电板的一侧凹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承载槽,于所述承载槽内滑动的穿设有伸缩导杆;于所述主导电板的下端穿设有第二安装孔,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上端向上延伸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处于所述主导电板的另一侧;在所述伸缩导杆移动到所述主导电板的底端后卡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静触头组包括支撑架,于所述支撑架的上部凹设有安装槽,于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多个静触头,于每个所述第四动触头组的底端电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通过导管伸出。

优选的,所述静触头包括下支撑板,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一端的上侧卡接有支撑柱,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的另一侧卡接有圆筒状的导线筒;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铰接有上调节板,于所述上调节板的上侧卡接有定位框,于所述定位框的上侧卡接有静导电接触筒;于所述导线筒和所述上调节板之间帮定有弹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分层触点包括第一动触头组、第二动触头组和第三动触头组,且三个动触点组沿着导向杆处于不同的高度上,将静触头组沿着升降导杆移动到目标位置,分别实现第一动触头组、第二动触头组和第三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的接触,从而实现多个不同电路的接通,从而实现多个电路的控制;

(2)静触头组包括多个静触头;对应的第一动触头组、第二动触头组和第三动触头组也都设置有多个与其对应的动触头,当静触头组和动触头组接触时可以实现多个电路的导通;每一组中的多个动触头可以连接到同一个电路,这样即使有一个动触头没有实现稳定连接,其它的动触头也可以实现电连接,实现导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分层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第一动触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第一导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第二动触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第三动触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静触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向杆;2-第一动触头组;21-固定筒;22-外壳;23-内壳;24-第一导电板;241-外板体;242-第一触头;243-第二触头;244-支撑板;3-第一固定座;4-第二动触头组;41-连接板;42-收卷筒;43-套筒;44-导电杆;45-旋接筒;46-安装框;47-第三触头;5-第二固定座;51-基座;52-铰接槽;53-容纳槽;54-定位柱;6-第三动触头组;61-连接柱;62-主导电板;63-承载槽;64-伸缩导杆;65-第一安装孔;66-第二安装孔;7-静触头组;71-支撑架;72-静触头;721-静导电接触筒;722-定位框;723-上调节板;724-支撑柱;725-下支撑板;726-导线筒;727-弹簧;73-安装槽;74-导线;75-导管;8-升降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分层触点,包括导向杆1,于所述导向杆1上从上到下依次卡接有第一动触头组2、第一固定座3、第二固定座5和第三动触头组6;于所述第一固定座3的边缘处铰接有多个第二动触头组4;于所述导向杆1上卡接有升降导杆8,于所述升降导杆8的上滑动的设有静触头组7。

本发明的分层触点包括第一动触头组、第二动触头组和第三动触头组,且三个动触点组沿着导向杆处于不同的高度上,将静触头组沿着升降导杆移动到目标位置,分别实现第一动触头组、第二动触头组和第三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的接触,从而实现多个不同电路的接通,从而实现多个电路的控制;

静触头组包括多个静触头;对应的第一动触头组、第二动触头组和第三动触头组也都设置有多个与其对应的动触头,当静触头组和动触头组接触时可以实现多个电路的导通;每一组中的多个动触头可以连接到同一个电路,这样即使有一个动触头没有实现稳定连接,其它的动触头也可以实现电连接,实现导电。

所述第一动触头组2包括第一导电板24,于所述第一导电板24的上侧卡接有半球状的内壳23和外壳22,于所述内壳23和所述外壳22之间夹有容纳腔;于所述外壳22的顶端穿设有圆筒状的固定筒21。

所述第一导电板24包括圆环状的外板体241,于所述外板体241内卡接有支撑板244;于所述外板体241上卡接有多个第一触头242;所述支撑板244为“x”形,于所述支撑板244上卡接有多个第二触头243。

所述第二动触头组4包括连接板41,于所述连接板41下侧转动的设有收卷筒42,于所述连接板41的下侧铰接有导电杆44;于所述导电杆44上套设有套筒43,于所述套筒43的外壁上绑定有绳子,所述绳子缠绕于所述收卷筒42上;于所述导电杆44的下端用螺纹旋接有旋接筒45,于所述旋接筒45的外侧用螺纹旋接有安装框46,于所述安装框46的下部卡接有多个第三触头47。

所述第二固定座5包括基座51,于所述基座51的下端卡接有定位柱54,于所述定位柱54的侧壁内凹设有多个容纳槽53,于所述基座51的下部凹设有多个铰接槽52,所述铰接槽52和所述容纳槽53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动触头组6铰接于所述铰接槽52内且在旋转后放置于所述容纳槽53内。

所述第三动触头组6包括主导电板62,于所述主导电板62顶端铰接有连接柱61,于所述主导电板62的一侧凹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承载槽63,于所述承载槽63内滑动的穿设有伸缩导杆64;于所述主导电板62的下端穿设有第二安装孔66,从所述第二安装孔66的上端向上延伸有第一安装孔65;所述第一安装孔65和所述第二安装孔66处于所述主导电板62的另一侧;在所述伸缩导杆64移动到所述主导电板62的底端后卡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65和所述第二安装孔66内。

所述静触头组7包括支撑架71,于所述支撑架71的上部凹设有安装槽73,于所述安装槽73内卡接有多个静触头72,于每个所述第四动触头组72的底端电连接有导线74,所述导线74通过导管75伸出。所述静触头72包括下支撑板725,于所述下支撑板725的一端的上侧卡接有支撑柱724,于所述下支撑板725的上端的另一侧卡接有圆筒状的导线筒726;于所述支撑柱724的上端铰接有上调节板723,于所述上调节板723的上侧卡接有定位框722,于所述定位框722的上侧卡接有静导电接触筒721;于所述导线筒726所述上调节板723之间帮定有弹簧727。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