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4689发布日期:2018-08-24 18:4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导体的制作,尤其是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绝缘电缆主要用于城乡配电网和铁路供配电系统的建设与改造,适用于额定电压10kV及以下的架空电力线路,在城镇、高层建筑和林区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使用。由于市区配电环境复杂,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如今的城乡电网改造以发展架空绝缘电缆为主,目前一般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都采用绝缘电缆。

架空绝缘电缆一般供货长度为5公里,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导体绞合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如何提高接续质量,保证接续后紧压导体的性能对提高架空绝缘电缆单位生产厂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接续方法采用冷压焊接的方式将断线处接续,然后过紧压模具,无法保证接续后导体的稳定性,容易产生短段,造成浪费,难以保证大长度导体的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装置,该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装置具有采用双模具设计,前后两个模具,有效保证了紧压效果和接续质量;单线采用电焊机焊接,接续效果好且稳定,防止了因意外断线造成的短段,保证了大长度导体的生产要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基座、第一紧压模具、第二紧压模具、固定挡板和电焊机,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和第二紧压模具分别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设置在基座的左侧,第二紧压模具设置在基座的右侧,所述的第二紧压模具右侧的基座上设置有固定挡板,所述的第二紧压模具的孔径大于第一紧压模具的孔径,所述的电焊机位于基座的后部。

所述的第二紧压模具的孔径比第一紧压模具的孔径大0.02mm。

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和第二紧压模具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30mm。

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的左侧设置有电缆导体润滑装置。

所述的电缆导体润滑装置设置在基座上。

所述的电缆导体润滑装置包括支撑杆、医用点滴袋、滴管和滴管导线,所述的医用点滴袋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撑杆固定在基座上,医用点滴袋的下部设置有滴管,滴管通过连接夹与滴管导线相连,滴管导线与支撑杆相连,医用点滴袋内装有酒精。

所述的固定挡板为可拆卸设计,固定挡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基座上。

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和第二紧压模具分别采用纳米金刚石涂层模具。

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行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生产时,当发现绞合导体在过第一紧压模具后断线时,即刻停机,此时进行接续,设备牵引张力保持原有张力不变,将第二紧压模具右侧基座上的固定挡板拆下,检查断线点,断线点的第一头应在第一紧压模具和第二紧压模具之间,然后用专用紧压模具套将第二紧压模具移至断线点的第二头后,之后选择合适的填充单线,此填充单线长度比断线点的第一头到断线点的第二头之间的距离长,将断线点的第二头和填充单线的一头对齐,并成凸起的“三角形状”,再用电焊机将焊条均匀熔接在凸起的“三角形状”的上角处,此为第二接续点;

然后将填充单线按照绞合导体的绞合反方向整齐的填充在绞合导体的空隙中,填充单线的另一头应超过断线点的第一头处;

再用专用紧压模具套将第二紧压模具移至断线点的第一头后,此过程将绞合导体紧压密实;

将多余的填充单线用断线钳绞断,将填充单线的另一头和断线点的第一头对齐,并成凸起的“三角形状”,再用电焊机将焊条均匀熔接在凸起的“三角形状”的上角处,此为第一接续点,此焊点在距离第一紧压模具30mm内;

将第一紧压模具和第二紧压模具复位,并将第二紧压模具右侧的固定挡板装好,检查无误后缓缓启动设备,观察第一接续点,当其顺利通过第二紧压模具后将设备速度增至正常生产速度,此接续过程完成。

所述的填充单线比绞合单线直径小0.1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完成导体绞合过程中意外断线后的接续,采用双模具设计,前后两个模具,有效保证了紧压效果和接续质量;单线采用电焊机焊接,接续效果好且稳定,防止了因意外断线造成的短段,保证了大长度导体的生产要求;第一紧压模具处加酒精润滑,使导体外表面光滑,降低模具温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第一紧压模具,3、第二紧压模具,4、固定挡板,41、螺丝,5、电缆导体润滑装置,51、支撑杆,52、医用点滴袋,53、滴管,54、滴管导线,55、连接夹,6、断线点的第一头,7、断线点的第二头,8、填充单线,9、第二接续点,10、第一接续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装置,其结构包括基座1、第一紧压模具2、第二紧压模具3、固定挡板4和电焊机,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2和第二紧压模具3分别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2设置在基座1的左侧,第二紧压模具3设置在基座1的右侧,所述的第二紧压模具3右侧的基座1上设置有固定挡板4,所述的第二紧压模具3的孔径大于第一紧压模具2的孔径,所述的电焊机位于基座1的后部。

所述的第二紧压模具3的孔径比第一紧压模具2的孔径大0.02mm。

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2和第二紧压模具3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30mm。

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2的左侧设置有电缆导体润滑装置5。

所述的电缆导体润滑装置5设置在基座1上。

所述的电缆导体润滑装置5包括支撑杆51、医用点滴袋52、滴管53和滴管导线54,所述的医用点滴袋52固定在支撑杆51上,支撑杆51固定在基座1上,医用点滴袋52的下部设置有滴管53,滴管53通过连接夹55与滴管导线54相连,滴管导线54与支撑杆51相连,医用点滴袋52内装有酒精。

所述的固定挡板4为可拆卸设计,固定挡板4通过螺丝41固定在基座1上。

所述的第一紧压模具2和第二紧压模具3分别采用纳米金刚石涂层模具。

一种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行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生产时,当发现绞合导体在过第一紧压模具2后断线时,即刻停机,此时进行接续,设备(以框绞机为例)牵引张力保持原有张力不变,将第二紧压模具3右侧基座1上的固定挡板4拆下,检查断线点,断线点的第一头6应在第一紧压模具2和第二紧压模具3之间,然后用专用紧压模具套将第二紧压模具3移至断线点的第二头7后,之后选择合适的填充单线8,此填充单线8长度比断线点的第一头6到断线点的第二头7之间的距离长,将断线点的第二头7和填充单线8的一头对齐,并成凸起的“三角形状”,再用电焊机将焊条均匀熔接在凸起的“三角形状”的上角处,此为第二接续点9;

然后将填充单线8按照绞合导体的绞合反方向整齐的填充在绞合导体的空隙中,填充单线8的另一头应超过断线点的第一头6处;

再用专用紧压模具套将第二紧压模具3移至断线点的第一头6后,此过程将绞合导体紧压密实;

将多余的填充单线8用断线钳绞断,将填充单线8的另一头和断线点的第一头6对齐,并成凸起的“三角形状”,再用电焊机将焊条均匀熔接在凸起的“三角形状”的上角处,此为第一接续点10,此焊点在距离第一紧压模具230mm内;

将第一紧压模具2和第二紧压模具3复位,并将第二紧压模具3右侧的固定挡板4装好,将医用点滴袋52置于第一紧压模具2上方并将酒精点滴处的滴管53放在绞合导体进第一紧压模具2处,调好酒精滴入时间;检查无误后缓缓启动设备,观察第一接续点10,当其顺利通过第二紧压模具3后将设备速度增至正常生产速度,此接续过程完成。

所述的填充单线8比绞合单线直径小0.1mm。

将断线点的第二头7和填充单线8的一头对齐,并成凸起的“三角形状”,

第一接续点10和第二接续点9焊接时,填充单线8和绞合单线焊接时应成凸起的“三角形状”,凸起的垂直高度为1mm,焊接时在三角处上角点焊,方可保证焊接效果,使其过第二紧压模具3时保证不断线。此处三角形状的有益效果是:电焊时增加了断线点的有效接触面积,可使焊条更充分的熔入焊点处,焊接效果好,比平行接触焊接更稳定,有效保证过第二紧压模具3时不断线。

酒精润滑采用点滴的方式进入绞合导体紧压处,电缆导体润滑装置5采用医用点滴袋52,将医用点滴袋52固定在第一紧压模具2上方,使酒精以固定的时间间隔滴入绞合导体上,时间间隔为5S。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架空绝缘电缆导体绞合的接续装置,适用于一根单线或多根单线在过第一紧压模具2后断线时进行的接续。

当导体绞合生产过程中,如发现一根单线在过第一紧压模具2后断线时,可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接续,绞合导体在接续过程中经过两道紧压模具的有效控制,保证了接续质量,同时不需要将牵引力松开,接好后可直接开机,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

当导体绞合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多根单线在过第一紧压模具2后断线时,亦可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接续,只需注意不同接续点之间的距离和填充单线8在填充空隙时的顺序即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此接续工艺可有效保证紧压导体的大长度连续生产,为后续生产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大长度产品。同时,双模具设计使接续点均可经过紧压模具,保证了接续处的导体圆整度和紧压质量。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