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污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5953发布日期:2018-09-25 20:3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污绝缘子。



背景技术:

污闪是指电气设备绝缘表面附着的污秽物在潮湿条件下,其可溶物质逐渐溶于水,在绝缘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使绝缘子的绝缘水平大大降低,在电力场作用下出现的强烈放电现象。目前的绝缘子的伞裙与输电线之间很容易吸附灰尘,积尘严重,在潮湿环境下,很容易发生污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耐污绝缘子,其能降低伞裙与输电线之间的灰尘累积量,并且具有自清洁效果,大大降低污闪现象发生的概率。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污绝缘子,包括竖向圆柱状的主体,主体沿自身长度方向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伞裙,各伞裙的内缘上表面均设有用于支撑输电线的支撑垫,各伞裙的内缘均设有多个贯穿伞裙上下表面的竖孔;各竖孔围绕主体的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成圆形,相邻伞裙上的竖孔在竖向相互错位;主体内部沿自身轴向开设有盲孔,盲孔开口朝下;任意相邻伞裙之间的主体侧壁上均设有横孔,横孔连通盲孔。

进一步地,支撑垫位于伞裙上方,支撑垫的上端面设有用于限定输电线位置的凹槽,凹槽的截面呈半圆形,凹槽的最下侧与伞裙上表面的距离为10mm-15mm。

进一步地,支撑垫由绝缘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伞裙的外缘往下倾斜,倾斜角度为10度-1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较上方的伞裙的竖孔可让雨水或凝结水流下到较下方的伞裙,部分雨水沿着流向较下方的伞裙的外缘,起到冲洗灰尘作用,部分雨水沿着较下方的伞裙的竖孔继续下流,清洗下一个伞裙,自洁能力好;支撑垫可以使输电线悬空设于伞裙上方,避免灰尘累积在输电线与伞裙的交接处,另外在雨水或凝结水清洗伞裙时,可以避免输电线与雨水接触;竖孔、横孔、盲孔三者结合,可提高绝缘子的主体与伞裙之间的空气流动性,降低灰尘累积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主体100,盲孔101,横孔102,伞裙200,支撑垫201,竖孔202,凹槽2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污绝缘子,包括竖向圆柱状的主体100,主体100沿自身长度方向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伞裙200,各伞裙200的内缘上表面均设有用于支撑输电线的支撑垫201,各伞裙200的内缘均设有多个贯穿伞裙200上下表面的竖孔202;各竖孔202围绕主体100的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列成圆形,优选地,支撑垫201位于各竖孔202围成的圆形轨迹的外侧,即远离主体100的一侧。相邻伞裙200上的竖孔202在竖向相互错位,即任意两个分别位于相邻伞裙200上的竖孔202不在同一条竖向直线上,这可以避免雨水或凝结水直接沿着竖孔202直线下流而不能起到清洁伞裙200表面的效果;主体100内部沿自身轴向开设有盲孔101,盲孔101开口朝下,优选地,盲孔101的直径为主体100直径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样既可以保证绝缘子的强度,又可以保证盲孔101内部的空气流动性能;任意相邻伞裙200之间的主体100周侧壁上均设有横孔102,横孔102连通盲孔101。本实用新型的较上方的伞裙200的竖孔202可让雨水或凝结水流下到较下方的伞裙200,部分雨水沿着流向较下方的伞裙200的外缘,起到冲洗灰尘作用,部分雨水沿着较下方的伞裙200的竖孔202继续下流,清洗下一个伞裙200,自洁能力好;支撑垫201可以使输电线悬空设于伞裙200上方,避免灰尘累积在输电线与伞裙200的交接处,另外在雨水或凝结水清洗伞裙200时,可以避免输电线与雨水接触;竖孔202、横孔102、盲孔101三者结合,可提高绝缘子的主体100与伞裙200之间的空气流动性,降低灰尘累积量。

进一步地,支撑垫201的上端面设有用于限定输电线位置的凹槽203,凹槽203的截面呈半圆形,这可以提高对输电线的限定效果,优选地,输电线通过卡扣(图中未标出)固定在凹槽203上或通过胶水固定在凹槽203内。凹槽203的最下侧与伞裙200上表面的距离为10mm-15mm,这可以使输电线不接触伞裙200上表面,还可以避免支撑垫201过高而影响输电线的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地,支撑垫201由绝缘材质制成,优选橡胶材质,可以耐腐蚀,还可以降低输电线与伞裙200之间发生污闪的概率。

进一步地,伞裙200的外缘往下倾斜,倾斜角度为10度-15度,这可以方便雨水或凝结水流下,起到清洁伞裙200表面的作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