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卢瑟福电缆生产中张力可调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736发布日期:2018-11-30 19:32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线装置,尤其是一种在卢瑟福电缆生产中张力可调放线装置,属于线材放线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卢瑟福电缆是指以一定根数的超导线,通过逐渐变形绞制成型的双层扁平电缆。生产卢瑟福电缆过程中,放线摇篮需要保证超导线水平放线,而安装摇篮的绞笼盘需要做回转运动,这将增大实现放线张力自动化的难度,另外,每个摇篮放线张力的不均匀,将影响卢瑟福电缆成型效果,增大生产卢瑟福电缆报废率;

目前,现有的卢瑟福电缆放线装置多为摩擦式阻尼方式,通过刹车带对刹车盘的摩擦进行张力控制,这样将导致张力控制不精准,且每个放线张力力度不一,当对张力进行调节时,需要停机,并逐个对张力进行调节,降低生产效率;另外,也有利用阻尼调节器、传动齿轮组或者电机进行张力调节控制,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卢瑟福电缆生产中张力可调放线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精准,可实现张力统一控制。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卢瑟福电缆生产中张力可调放线装置,包括底座、空心主轴、绞笼盘、摇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滑环一、导线一、控制柜、和导线二;对摇篮装置进行张力控制的控制柜通过导线一与电滑环一前端连接,电滑环一固定在底座上,且电滑环一后端与导线二一端连接,所述绞笼盘套装在空心主轴上,空心主轴与绞笼盘接触处开有小孔,所述导线二另一端从空心主轴内部穿过小孔与摇篮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摇篮装置包括电滑环二、摇篮轴、固定块一、摇篮、固定板和制动组件;所述电滑环二与导线二连接,并安装在固定板一端上,固定板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一的外圆上,所述固定块一安装在绞笼盘上,且固定块一内壁安装有轴承,其套装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摇篮中间凸起处套在摇篮轴的后端上,摇篮轴的前端与固定板接触,摇篮的臂上安装有制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导线三、张力制动器、转轴、接触板和固定块二;所述导线一端连接在张力制动器上,另一端穿过摇篮轴与电滑环二相连,张力制动器与转轴的一端连接,并安装在固定块二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接触板,并穿过接触板内嵌于放线盘内径中,接触板与放线盘侧面接触;所述固定块二固定在摇篮的臂上,且固定块二的内壁安装有轴承,所述转轴安装在轴承内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摇篮装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主轴上小孔的直径大于导线二的直径,小孔距离绞笼盘前端面2-8cm,小孔个数不大于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摇篮轴为空心结构,其空心直径大于导线三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板上设置用于定位放线盘的定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张力制动器为空心轴磁粉制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导线连接控制柜、电滑环一、电滑环二和张力制动器的方式,并利用张力制动器与转轴相连,转轴与放线盘接触,因此实现在不停机的情况下,通过对控制柜的张力设定,将张力控制信号直接作用在张力制动器上,实时进行放线张力的调整,避免摩擦阻尼放线的不精准,提高生产效率;

2)由于导线二从空心主轴内通过,导线三从摇篮轴内通过,因此布线隐蔽,整体美观;

3)由于控制柜至少对两个摇篮装置进行张力控制,因此可以仅用一个控制柜对多个摇篮装置,即对多个张力制动器进行控制,实现统一放线,节省资源,操作方便;

4)由于放线过程中,因接触摩擦力不足,放线盘会相对转轴发生自转,导线张力不精确,因此在接触板上设置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对放线盘侧面的定位,保证张力传达到放线盘上的准确性;

5)由于张力制动器采用空心轴磁粉制动器,转轴上端直接套在空心轴磁粉制动器,因此摇篮装置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

6)本实用新型在不停机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柜张力设定,实现放线张力调整,并保证张力的精准性,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摇篮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摇篮装置的剖面图(增画放线盘)。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电滑环一,3-导线一,4-控制柜,5-空心主轴,51小孔,6-绞笼盘,7-摇篮装置,71-导线二,72-电滑环二,73-摇篮轴,74-固定块一,75-摇篮,76-固定板,8-制动组件,81-导线三,82-张力制动器,83-转轴,84-接触板,85-固定块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在卢瑟福电缆生产中张力可调放线装置,包括底座1、电滑环一2、导线一3、控制柜4、空心主轴5、绞笼盘6、导线二71和摇篮装置7;

所述电滑环一2前后方向固定在底座1上,控制柜4通过导线一3与电滑环一2前端连接,所述绞笼盘6安装在空心主轴5上,空心主轴5靠近绞笼盘6前端开有小孔51,小孔51的直径大于导线二71的直径,所述导线二71一端连接电滑环一2后端,另一端从空心主轴5内部、穿过小孔51与摇篮装置7相连;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摇篮装置7包括电滑环二72、摇篮轴73、固定块一74、摇篮75、固定板76和制动组件8;所述电滑环二72安装在固定板76前端,固定板76后端安装在固定块一74的外圆上,所述固定块一74的后端安装在绞笼盘6上,固定块一74内壁安装有轴承,所述摇篮轴73安装在轴承的内圈上,所述摇篮轴73为空心结构,且空心直径大于导线三81直径,所述摇篮75中间凸起处套在摇篮轴73的后端上,摇篮75的一个臂上安装制动组件8;

所述制动组件8包括导线三81、张力制动器82、转轴83、接触板84和固定块二85;所述固定块二85固定在摇篮75的一臂上,固定块二85的内壁安装轴承,所述转轴83安装在轴承内圈上,张力制动器82安装在固定块二85的上端,并与转轴83的上端连接,所述接触板84安装在转轴83的下端,所述转轴83下端面高于接触板84的下端面,转轴83下端内嵌于放线盘内径中,接触板84与放线盘侧面接触,所述导线81一端连接在张力制动器82上,另一端穿过摇篮轴73与电滑环二72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为,当安装放线摇篮时,首先通过摇篮75下端气缸对放线盘进行加紧,使得上、下转轴83内嵌于放线盘内径中,并且接触板84与放线盘侧面接触,保证放线盘与转轴83同步转动;在生产卢瑟福电缆时,空心主轴5带动绞笼盘6进行自转,但摇篮75始终保持水平放线,即摇篮75公转的同时发生自转,为保证放线张力恒定,再对控制柜4进行具体张力设定,控制信号通过导线一3传递到滑环一2上,主轴发生转动时,但由于滑环一2的作用,控制信号仍能通过滑环一3、导线二71传递到滑环二72上,摇篮轴73相对绞笼盘6发生转动,但由于滑环二72的作用,控制信号仍能通过滑环二72、导线三81传递到张力控制器82上;然后通过张力制动器82与转轴83连接,实现作用在转轴83上的具体张力,当放线张力需要调整时,对控制柜4进行张力控制,控制信号传递到张力制动器82上,并改变转轴83的张力,实现张力调整,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停机实时对张力进行调整,并且张力精准,保证放线张力的一致。

为减少操作的繁琐,提高整体便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控制柜4至少对两个摇篮装置7进行张力控制,实现统一放线。

实际中,多个摇篮装置7安装在绞笼盘6上,为减少布线浪费,实现布线美观,并保证空心主轴5的刚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的空心主轴5上的小孔51距离绞笼盘6前端面2-8cm,小孔个数不大于3个,保证多组导线二71从不同小孔51穿出。

安装放线盘时,转轴83下端内嵌于放线盘内径中,接触板84与放线盘侧面接触,但在放线过程中,因接触摩擦力不足,放线盘会出现自转的现象,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放线张力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接触板84上设置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对放线盘侧面的定位,保证张力传达到放线盘上的准确性。

为节省安装空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张力制动器82为空心轴磁粉制动器,可以将转轴83上端直接套在空心轴磁粉制动器中,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导线连接控制柜4、电滑环一2、电滑环二72和张力制动器82的方式,并利用张力制动器82与转轴83相连,转轴83与放线盘84接触,因此实现在不停机的情况下,通过对控制柜4的张力设定,将张力控制信号直接作用在张力制动器82上,实时进行放线张力的调整,避免摩擦阻尼放线的不精准,提高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导线二71从空心主轴5内通过,导线三81从摇篮轴73内通过,因此布线隐蔽,整体美观;由于控制柜4至少对两个摇篮装置7进行张力控制,因此可以仅用一个控制柜4对多个摇篮装置7,即对多个张力制动器82进行控制,实现统一放线,节省资源,操作方便;由于放线过程中,因接触摩擦力不足,放线盘会相对转轴83发生自转,导线张力不精确,因此在接触板84上设置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对放线盘侧面的定位,保证张力传达到放线盘上的准确性;由于张力制动器82采用空心轴磁粉制动器,转轴83上端直接套在空心轴磁粉制动器,因此摇篮装置7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在不停机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柜4张力设定,实现放线张力调整,并保证张力的精准性,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