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加载的宽频吸顶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5475发布日期:2018-09-21 21:3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顶部加载的宽频吸顶天线。



背景技术:

吸顶天线是室内分布系统中用于信号覆盖的主要天线类型,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效率、通信质量和网络投资。吸顶天线一般由辐射体、馈线和接地板构成,其中,接地板与墙体相接,辐射体处在接地板的下方,馈线穿过接地板与辐射体相连。根据实际需要,辐射体可采用垂直极化辐射体或水平极化辐射体,也可以是垂直极化辐射体和水平极化辐射体同时采用。

常规的吸顶天线多采用单锥体振子方案或者双锥体振子方案。目前,市场上无论单锥体天线或双锥体天线都需要用到呈锥体状结构的振子,该锥体结构的振子大多采用冲压拉伸成型工艺形成,冲压拉伸成型工艺而制成的锥体状振子,加工难度大,令到现有采用锥体状振子的吸顶天线存在生产成本高,使产品在销售时失去了价格的优势,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部加载的宽频吸顶天线,该宽频吸顶天线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工艺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顶部加载的宽频吸顶天线,包括反射板、振幅组件、同轴电缆线,所述振幅组件安装在反射板上,所述同轴电缆线穿过反射板向振幅组件进行馈电,其特点在于,所述振幅组件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和第六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呈V形,处在一个称为第一振子平面的平面内;所述第二微带线呈V形,处在一个称为第二振子平面的平面内;所述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和第六微带线处在一个称为第三振子平面的平面内;所述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在各自V形的底部相导通;第一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三微带线导通,第一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五微带线导通;第二微带线的一端与第四微带线导通,第二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六微带线导通;所述第一振子平面与所述第二振子平面垂直或接近垂直;所述第三振子平面与所述第一振子平面及第二振子平面垂直或接近垂直;所述同轴电缆线的内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微带线及第二微带线的导通部位;所述同轴电缆线的外导体电连接于所述反射板。

所述第一微带线的V形宽度A1在180~200mm的范围内,高度H1在20~35mm的范围内。

所述第一微带线的V形夹角α在150~170°的范围内,该第一微带线的线宽A2在8~12mm的范围内。

所述第二微带线的V形宽度A3在180~200mm的范围内,高度H2在20~35mm的范围内。

所述第二微带线的V形夹角β在150~170°的范围内,该第二微带线的线宽A4在8~12mm的范围内。

所述第三微带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其第一段和第三段呈直线段,其第二段呈圆弧段。

所述第四微带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其第一段和第三段呈直线段,其第二段呈圆弧段。

所述第五微带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其第一段和第三段呈直线段,其第二段呈圆弧段。

所述第六微带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其第一段和第三段呈直线段,其第二段呈圆弧段。

优选地,第一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三微带线是导通于第三微带线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交界;第一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五微带线是导通于第五微带线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交界。

优选地,第二微带线的一端与第四微带线是导通于第四微带线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交界;第二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六微带线是导通于第六微带线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交界。

优选地,第三微带线的第二段、第四微带线的第二段、第五微带线的第二段及第六微带线的第二段均共圆,该圆称为振子参考圆。

优选地,第三微带线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第四微带线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第五微带线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第六微带线的第一段和第三段均朝向所述振子参考圆的圆心。

优选地,第三微带线的第一段、第四微带线的第一段、第五微带线的第一段、第六微带线的第一段在所述振子参考圆内均匀分布。

优选地,第三微带线的形状尺寸与第五微带线的形状尺寸相同。

优选地,第四微带线的形状尺寸与第六微带线的形状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三微带线的线宽A5在8~12mm的范围内,第三微带线的拉伸长度在190~280mm的范围内。

优选地,第三微带线的第一段的长度L1在60~90mm的范围内,第三微带线的第二段的长度L2在80~110mm的范围内,第三微带线的第三段的长度L3在50~80m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三微带线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所形成的夹角γ在50~60°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第四微带线的线宽A6在8~12mm的范围内,第四微带线的拉伸长度在200~290mm的范围内。

优选地,第四微带线的第一段的长度L4在60~90mm的范围内,第四微带线的第二段的长度L5在115~145mm的范围内,第四微带线的第三段的长度L6在25~55m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第四微带线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所形成的夹角δ在70~85°的范围内。

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和第六微带线可以是PCB板上的覆铜,也可以是钣金冲压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做成为V形状的设计,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组合的作用等效于现有技术中的锥体状振子的作用,不需用到冲压拉伸成型工艺制成锥体状振子,大大地简化了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工艺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了由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和第六微带线的组合而构成的振幅组件,这样结构的振幅组件使本实用新型能工作于690~2700MHZ的频段范围内,使本实用新型具有频带宽、全向辐射性能好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高度在20~35mm的范围内,大幅降低了产品的剖面高度,减小了产品的体积,使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剖面低,体积小,圆度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第一微带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第二微带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和第六微带线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第一微带线与第二微带线拆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反射板;2-振幅组件;3-同轴电缆线;4-第一微带线、5-第二微带线、6-第三微带线;61-第一段;62-第二段;63-第三段;7-第四微带线;71-第一段;72-第二段;73-第三段;8-第五微带线;81-第一段;82-第二段;83-第三段;9-第六微带线;91-第一段;92-第二段;93-第三段;10-振子参考圆;

21-第一微带线;22-第二微带线;23-第三微带线;24-第四微带线;25-第五微带线;26-第六微带线;27-PCB板;28-PCB板;29-PCB板;

31-第一微带线;32-第一延伸部;33-第二微带线;34-第二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顶部加载的宽频吸顶天线,包括反射板1、振幅组件2、同轴电缆线3,所述振幅组件2安装在反射板1上,所述同轴电缆线3穿过反射板1向振幅组件2进行馈电,所述振幅组件2包括:第一微带线4、第二微带线5、第三微带线6、第四微带线7、第五微带线8和第六微带线9;所述第一微带线4呈V形,处在一个称为第一振子平面的平面内;所述第二微带线5呈V形,处在一个称为第二振子平面的平面内;所述第三微带线6、第四微带线7、第五微带线8和第六微带线9处在一个称为第三振子平面的平面内,第三微带线6、第四微带线7、第五微带线8和第六微带线9的组合使本实施例的天线能工作于690~960MHZ,把690~960MHZ的电磁波辐射出来;所述第一微带线4和第二微带线5在各自V形的底部相导通,这样的设计使第一微带线4和第二微带线5组合的作用等效于现有技术中的锥体状振子的作用,使本实施例的天线不仅不需用到冲压拉伸成型工艺制成锥体状振子,大大地简化了结构,还能使本实施例的天线工作于1710~2700MHZ的频段范围内,使本实施例的天线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工艺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优点;第一微带线4的一端与第三微带线6导通,第一微带线4的另一端与第五微带线8导通;第二微带线5的一端与第四微带线7导通,第二微带线5的另一端与第六微带线9导通,这样的设计通过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和第六微带线的结合使本实施例的天线工作于690~2700MHZ的频段范围内,使本实施例的天线具有频带宽、全向辐射性能好的优点;所述第一振子平面与所述第二振子平面垂直或接近垂直;所述第三振子平面与所述第一振子平面及第二振子平面垂直或接近垂直;所述同轴电缆线3的内导体电连接于第一微带线4及第二微带线5的导通部位;所述同轴电缆线的外导体电连接于所述反射板1,该反射板1也共同参与电磁波的辐射。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微带线4的V形宽度A1为190mm,高度H1为25mm,所述第一微带线4的V形夹角α为160°,该第一微带线4的线宽A2为10mm。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微带线5的V形宽度A3为190mm,高度H2为25mm,所述第二微带线5的V形夹角β为160°,该第二微带线5的线宽A4为10mm。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微带线4的V形夹角α设计成为160°、第二微带线5的V形夹角β设计成为160°的设计,是为了本实施例的天线实现宽阻抗带宽;所述第一微带线4和二微带线5的高度也就是本实施例的天线的剖面高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天线体高度只有25mm,大幅降低了天线的剖面高度,减小了天线的体积,使本实施例的天线具有剖面低,体积小,圆度好的优点。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微带线6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61、第二段62和第三段63,其第一段61和第三段63呈直线段,其第二段62呈圆弧段;所述第四微带线7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71、第二段72和第三段73,其第一段71和第三段73呈直线段,其第二段72呈圆弧段;所述第五微带线8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81、第二段82和第三段83,其第一段81和第三段83呈直线段,其第二段82呈圆弧段;所述第六微带线9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91、第二段92和第三段93,其第一段91和第三段93呈直线段,其第二段92呈圆弧段。

如图1、图4所示,第一微带线4的一端与第三微带线6是导通于第三微带线6的第一段61与第二段62的交界;第一微带线4的另一端与第五微带线8是导通于第五微带线8的第一段81与第二段82的交界。

如图1、图4所示,第二微带线5的一端与第四微带线7是导通于第四微带线7的第一段71与第二段72的交界;第二微带线5的另一端与第六微带线9是导通于第六微带线9的第一段91与第二段92的交界。

如图4所示,第三微带线6的第二段62、第四微带线7的第二段72、第五微带线8的第二段82及第六微带线9的第二段92均共圆,该圆称为振子参考圆10,该振子参考圆10的直径为190mm。

如图4所示,第三微带线6的第一段61和第三段63、第四微带线7的第一段71和第三段73、第五微带线8的第一段81和第三段83、第六微带线9的第一段91和第三段93均朝向所述振子参考圆10的圆心。

如图4所示,第三微带线6的第一段61、第四微带线7的第一段71、第五微带线8的第一段81、第六微带线9的第一段91在所述振子参考圆10内均匀分布。

如图4所示,第三微带线6的形状尺寸与第五微带线8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三微带线6的线宽A5为10mm,第三微带线6的拉伸长度为230mm,该第三微带线6的拉伸长度主要与天线产品工作的低频波长有关,该第三微带线6的拉伸长度就是第三微带线6的第一段61的长度L1、第二段62的长度L2和第三段63的长度L3之和,第三微带线6的第一段61的长度L1为80mm,第三微带线6的第二段62的长度L2为90mm,第三微带线6的第三段63的长度L3为60mm,所述第三微带线6的第一段61和第三段63所形成的夹角γ为54°。

如图4所示,第四微带线7的形状尺寸与第六微带线9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第四微带线7的线宽A6为10mm,第四微带线7的拉伸长度为230mm,该第四微带线7的拉伸长度同样也与天线产品工作的低频波长有关,该第四微带线7的拉伸长度就是第四微带线7的第一段71的长度L4、第二段72的长度L5和第三段73的长度L6之和,第四微带线7的第一段71的长度L4为80mm,第四微带线7的第二段72的长度L5为120mm,第四微带线7的第三段73的长度L6为30mm,所述第四微带线7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所形成的夹角δ为77°。

所述第一微带线4、第二微带线5、第三微带线6、第四微带线7、第五微带线8和第六微带线9是钣金冲压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微带线21、第二微带线22、第三微带线23、第四微带线24、第五微带线25和第六微带线26是PCB板上的覆铜;其中所述第一微带线21是PCB板27上的覆铜,所述第二微带线22是PCB板28上的覆铜,第三微带线23、第四微带线24、第五微带线25和第六微带线26是PCB板29上的覆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微带线31的V形状的两端还带有第一竖边部32,此时第一微带线31的高度为33mm,所述第二微带线33的V形状的两端还带有第一竖边部34,此时第二微带线33的高度为33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