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4753发布日期:2018-09-08 00:2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平台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寿命长、以及环境友好型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汽车新能源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锂电池的极耳由加工极片加工成型的,其为锂电池电机输出的重要部件。在锂电池的加工过程中,利用模切或冲片工序对极片进行极耳成型,是很重要的环节。

我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告号:CN206065190U;公告日:2017.04.05)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锂电池极片冲压装置,包括载物台,载物台上设置有冲压装置,同时还设置有供料装置和成品回收装置,极片从供料装置经过传动装置进入到冲压装置内,经过冲压之后进入到成品回收装置内。

在该装置对极片进行加工的时候,带状的极片被收卷成一卷的结构,被放卷出来之后冲压完毕,再利用收卷进入到回收装置内。但是在加工的过程中,由于一卷极片使用完毕或者部分极片在冲压过程中被冲断,金属材质的极片中间会出现断带的情况,一旦断带之后,供料装置与回收装置之间力传递就被断开,一大部分后续的新料需要送到回收装置内方可使极片继续稳定前进。这样,如果频繁的断带就会导致极片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加工过程中极片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冲裁机构和收卷机构,锂电池极片由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牵引并通过所述冲裁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用于收卷极片的主收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还包括有可收卷转动的辅收卷单元,所述辅收卷单元上收卷有用于与极片粘合固定的收卷带。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在收卷机构内额外的增加一个带有收卷带的辅收卷单元,这样,在极片加工断带或者每一卷加工完毕的时候,可以将辅收卷单元上的收卷带释放一部分出来,使收卷带一端与极片端部粘合固定连接,之后辅收卷单元转动即可带动断口后续的极片继续前进,可以继续加工,而断口前面加工完毕的极片可以被主收卷单元继续收卷,等到收卷带将断口后续的极片收卷到辅收卷单元的时候,可以将收卷带与极片分开,然后将极片重新收卷到主收卷单元上。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尽可能的减少因为断口造成极片浪费,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中,所述放卷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收卷带与极片粘合的接带平台。接带平台可以为收卷带与极片的粘合工作提供空间,便于人们直接将两者放在上面进行操作。

在上述的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中,所述接带平台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接带平台位于放卷机构与冲裁机构之间,另一个接带平台位于冲裁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分布在冲裁机构两侧的接待平台能够满足不同位置断裂的极片的续接工作,也便于在换卷时候对新带固定连接,尽可能的减少极片的浪费率。

在上述的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中,所述主收卷单元包括用于缠绕极片的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两侧设置有挡板。加工完毕极片收卷在收卷辊上,形成环形的卷状,挡板能够对极片两侧进行限位,基本保证收卷完毕的极片两侧基本能够保持平整,收卷的较为整齐,这样便于对极片的捆绑。

在上述的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中,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沿收卷辊径向延伸。观察口的结构能够便于人们直接了解收卷辊上的极片收卷量,可以定期的对主收卷单元进行更换。

在上述的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中,所述收卷带由塑料制成。塑料成本较低,质地柔软,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够长时间稳定提供拉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额外的增设辅收卷单元与收卷带能够为断裂位置或者新卷的极片提供前进的动力,提高极片的使用率,减少浪费。

2、将极片收卷稳定,保证极片在下一步烘烤的加工中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主收卷单元的结构图。

图中,1、放卷机构;2、冲裁机构;31、主收卷单元;311、收卷辊;312、挡板;3121、观察口;32、辅收卷单元;321、收卷带;4、接带平台;5、极片;6、过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放卷机构1、冲裁机构2和收卷机构,放卷机构1上有成卷的未加工的极片5,极片5从放卷机构1出来经过冲裁机构2,冲裁架构为冲压模具,极片5经过冲压加工之后进入到收卷机构进行收卷,收卷机构为极片5的运动提供动力,使得极片5持续不断的往前运动。同时加工装置还包括有多个用于引导极片5运动的过辊6。

收卷机构包括主收卷单元31和辅收卷单元32,两者设置的位置相互靠近。主收卷单元31用于收卷极片5,辅收卷单元32上收卷有收卷带321,主收卷单元31和辅收卷单元32均连接有动力源,两者均能够独立转动。

辅收卷单元32由收卷盘构成,收卷带321在收卷盘上盘成卷状,收卷带321由塑料制成。在极片5冲裁加工的过程中,极片5出现断裂每一卷极片5加工完毕的时候,辅收卷单元32上的收卷带321释放一部分出来,使其沿着极片5传输的反方向穿过过辊6,然后将收卷带321一端与极片5端部通过胶布等粘合固定连接。之后,可以开动辅收卷单元32,这样后续的极片5就受到牵引的动力,进而使得极片5继续沿着前进的轨迹前进,进而后续的极片5可以继续进行加工。等到收卷带321将断口后续的极片5牵引到靠近辅收卷单元32的时候,可以将收卷带321与极片5分开,然后将极片5重新收卷到主收卷单元31上。整个加工装置可以继续进行加工,收卷带321被收卷回辅收卷单元32内,等待下次使用。

同时,在放卷机构1与冲裁机构2之间以及冲裁机构2与收卷机构均设置有一个接带平台4,接带平台4为一个工作台,等到需要将收卷带321与极片5连接固定的时候,可以将两者均通过夹具固定在接带平台4上,然后再将两者连接固定。

在换卷的时候,可以新抽出的极片5与收卷带321连接在放卷机构1与冲裁机构2之间的接带平台4上,保证新的极片5能够直接通过冲裁机构2进行冲裁。而在极片5断裂时候,可以让后续的极片5与收卷带321连接在冲裁机构2与收卷机构之间的接带平台4上,避免后续的极片5浪费的较多。利用接带平台4能够方便人们的操作,也能够保证人们操作的精确性。

如图2所示,主收卷单元31包括收卷辊311,收卷辊311的两侧同轴设置有圆形的挡板312,加工完毕的极片5收卷在收卷辊311上,两侧的挡板312之间的间距与极片5的宽度接近。收卷带321收卷进收卷辊311上之后,通过挡板312能够形成较为整齐的卷状,便于后续的捆扎。

同时,在挡板312上开设有四个周向分布的观察口3121,每个观察口3121呈长条状的矩形且沿收卷辊311径向延伸,进而通过观察口3121人们直接了解收卷辊311上的极片5收卷量,可以定期的对主收卷单元31进行更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放卷机构;2、冲裁机构;31、主收卷单元;311、收卷辊;312、挡板;3121、观察口;32、辅收卷单元;321、收卷带;4、接带平台;5、极片;6、过辊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