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自动组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266发布日期:2018-12-05 18:42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自动组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组装设备,尤其是一种电容自动组立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国内新兴电子整机行业如计算机等的高速增长,以及传统行业如彩电业等的生产也保持稳定增长,市场对铝电解电容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内生产电容器的企业抓住这一机会纷纷扩大产能,各企业扩大产能的一个途径就是引进全自动电容组立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电容组立机,素子套胶粒的过程中,素子经过简单的换向以及对位后直接插入胶粒,但素子导针存在变形,简单的对位很难保证素子导针顺利的插入胶粒内,造成素子的损坏,使生产成本增加,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自动组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自动组立机,它包括机架,它还包括轴转安装于机架上的圆盘组件,置于机架上且分别绕圆盘组件设置的素子组件、胶粒组件、铝壳组件和封装组件;所述圆盘组件包括轴转安装于机架上的圆形的圆盘夹、若干绕圆盘夹的轴线均匀分布于圆盘夹上且靠近圆盘夹周壁的胶粒孔、置于圆盘夹上方的工位圆盘、置于圆盘夹上方的升降盘以及滑动连接于工位圆盘上且置于胶粒孔上方的分线杆;所述素子组件包括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素子振盘、设置有“T”形槽的素子平送轨道、素子运动机构以及置于胶粒孔12下方的入胶粒机构,所述素子运动机构包括置于机架上的移送架、素子移送模块、置于素子移送模块下方的导针整形机构以及素子翻转机构;所述素子移送模块包括平行于素子平送轨道装设且固定于移送架上的移送轨道、滑动装设于移送轨道上的移送箱、若干水平垂直于移送轨道装设后贯穿移送箱且由两根开合齿条相互平行对称设置组成的卡合齿条组、啮合于两根开合齿条之间且轴转安装于移动箱内的开合齿轮、对位装设于两根开合齿条上的夹头、滑动连接于移送箱且平行于开合齿条运动方向装设的开合滑杆、固定于开合滑杆且抵接于其中一根开合齿条背离夹头一端的开合板、固定于移送箱上且对位另一根开合齿条装设的压簧块、置于压簧块与开合齿条之间的开合弹簧、轴转安装于机架上的压臂转轴以及固定装设于压臂转轴上且对位开合板装设的压臂;所述移送架底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素子运动机构还包括靠近移送架底端位置且平行于开合滑杆设置的开夹滑杆、固定于开夹滑杆上且置于安装腔内的开夹动力板以及连接于开夹滑杆且与开合板处于移送架同一侧的开夹板;所述导针整形机构包括分别置于移送架上且位于夹头下方的叉脚模块和整脚模块,所述叉脚模块包括置于移送架上的叉脚滑座、平行于开夹滑杆且装设于叉脚滑座内的两条叉脚齿条、啮合于两条叉脚齿条之间且轴转安装于叉脚滑座内的叉脚齿轮、两个对位装设于叉脚齿条一端且位于夹头下方的导针夹钳、置于一个导针夹钳上且设置有“V”形凸起的叉脚前片以及置于另一个导针夹钳上且设置有“V”形缺口的叉脚后片、置于叉脚滑座背离导针夹钳的一面且对位其中一条叉脚齿条装设的叉脚压簧块,一条所述叉脚齿条与叉脚压簧块之间装设有叉脚弹簧、另一个所述叉脚齿条抵接于开夹板;所述整脚模块包括置于移送架上整脚滑座、固定于整脚滑座上且位于夹头下方的分脚块、两块枢转安装于整脚滑座上且置于分脚块两侧的整脚打板、两个分别固定于整脚打板的整脚轴承、滑动插装于整脚滑座内且运动方向平行于开夹滑杆运动方向的整脚拉块以及固定于整脚拉块上且设置有“V”形凸起的整脚开合块,所述整脚开合块的“V”形凸起抵接于两个整脚轴承之间。

优选地,所述素子翻转机构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包括轴转安装于移送架上的且设置有第一中空孔的第一翻转轴、置于第一翻转轴一端且与夹头处于移送架同一侧的夹座、相互对称设置且轴转安装于夹座上的两个翻转夹、贯穿第一翻转轴的第一中空孔的翻转顶杆、固定于翻转顶杆的一端且处于两个翻转夹之间的开夹片以及固定于第一翻转轴外周壁且处于安装腔内的第一转臂,所述翻转顶杆抵接于开夹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子包括平行于第一翻转轴且设置有第二中空孔的第二翻转轴、两条置于第二翻转轴第二中空孔内的夹齿条、置于两条夹齿条上的背离开夹板一端的倒立夹、啮合于两个夹齿条之间且轴转安装于第二翻转轴内的夹齿轮,所述第二翻转轴的周壁上开设有长孔,所述第二转子还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夹齿条上且穿过长孔的开夹件、平行于第二翻转轴设置于安装腔内的开夹轴、套装于开夹轴外部和第二翻转轴外部用于驱动开夹件移动的开夹环、连接于开夹环且固定于开夹动力板的拨杆以及固定于第二翻转轴外周壁且处于安装腔内的第二转臂。

优选地,所述入胶粒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入胶粒主座、固定于入胶粒主座上的入胶粒滑杆、两组置于入胶粒滑杆上的导向滑座、置于滑座内的导向齿条组、置于一组导向齿条组上且对位倒立夹的插入夹以及置于另一组导向齿条组上且处于插入夹上方的导向块,所述导向齿条组包括两根平行对称设置的导向齿条以及啮合于两根导向齿条之间且轴转安装于胶粒主座上的导向齿轮。

优选地,所述胶粒组件包括胶粒振盘、抵接于胶粒振盘且一端设置有对位孔的胶粒平送轨道以及选孔组件,所述选孔组件包括置于机架上的选孔主座、置于选孔主座上且具有相对滑动的滑块组、置于滑块组上方的选孔滑座、固定于选孔滑座上且置于对位孔下方的圆柱形的选孔轴承座、置于选孔轴承座内的选孔转轴、置于选孔转轴上方的选孔头、置于选孔头上方且与对位孔配合的选孔针、套装于选孔转轴的外周且置于选孔轴承座内的选孔齿轮、水平垂直于选孔转轴装设且滑动连接于选孔滑座的选孔齿条、固定于选孔齿条背离选孔齿轮的一端选孔滑块3、夹持于选孔滑块与选孔滑座之间的选孔弹簧、固定于选孔滑座上用于将选孔齿条夹持于选孔滑座上的齿条盖板以及贯穿齿条盖板后一端固定于选孔齿条上且一端置于齿条盖板外的齿条动力件,所述胶粒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机架上且置于靠近选孔轴承座的胶粒孔下方的选孔顶块,所述选孔顶块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胶粒组件还包括胶粒夹持组件以及挡胶组件,所述胶粒夹持组件包括固定于选孔主座上的夹持支架、滑动连接于夹持支架上且与选孔转轴同轴安装的胶粒压杆、夹持于胶粒压杆与夹持支架之间的压杆压簧、置于夹持支架上且设置有滑槽的限位块、固定于胶粒压杆上且贯穿限位块的滑座的限位轴以及固定于选孔滑座上且抵接于限位轴下方的斜块;所述挡胶组件包括固定于夹持支架上的挡块座、通过挡胶转轴安装于挡块座上且置于对位孔下方的挡块、连接于挡胶转轴背离挡块的一端且处于挡块座下方的转块以及固定于夹持支架的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铝壳组件包括铝壳振盘、抵接于铝壳振盘的铝壳轨道以及置于铝壳轨道末端的顶杆套、滑动连接于顶杆套且位于靠近铝壳轨道的胶粒孔下方的下顶杆、置于升降盘上的铝壳支板、置于铝壳支板上的固定件以及置于固定件上且位于下顶杆上方的上顶杆。

优选地,所述封装组件包括组立移送模块、封装平台、封口模块以及束腰模块,所述组立移送模块包括组立移送座,轴转安装于组立移送座上的组立转轴、固定于组立转轴上的组立箱、置于组立箱内的组立齿轮、两条分别与组立齿轮啮合且滑动连接于组立箱的组立齿条、置于组立齿条一端的组立模组、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组立移送座的组立拉杆以及枢转连接于组立箱且同时与一条组立齿条和组立拉杆抵接的组立开合块;所述封装平台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封装主座、轴转安装于封装主座内的束模组以及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束模组的出料顶杆。

优选地,所述封口模块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封口基座、水平滑动连接于封口基座的封口滑块、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封口滑块的封口滑板、固定于封口滑板上的针座、固定于针座上的封口针、固定于机架上的立板、轴转安装于立板上且一端抵接于针座的针压杆、固定于立板上端的封口定位块、通过组立滑杆滑动连接于封口定位块的组立座、固定于组立座上且位于束模组上方的组立杆、固定于组立滑杆下端的连接板以及固定于连接板用于驱动连接板运动的连接杆;所述束腰模块包括轴转安装于组立移送座上的且设置有两个连接臂的束腰转轴,装设于束腰转轴靠近封装平台的连接臂上的束腰杆以及轴转安装于束腰杆上的束腰轮。

优选地,所述机架内还装设有驱动电机以及驱动轴,所述升降盘、移送箱、压臂转轴、开夹动力板、整脚拉块、第一转臂、第二转臂、选孔顶块、下顶杆、组立转轴、出料顶杆、封口滑块、连接杆以及束腰转轴连接于驱动轴。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叉脚前片和叉脚后片将素子的导针叉开到固定的角度,经过整脚打板和分脚块的整形后,经素子翻转机构移动到胶粒上,保证素子导针在插入胶粒前的角度和位置是恒定的,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素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素子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素子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素子运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素子移送模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叉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素子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入胶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向齿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胶粒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胶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胶粒平送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选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胶粒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铝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立移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封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容自动组立机,它包括机架a,轴转安装于机架a上的圆盘组件1,置于机架a上且分别绕圆盘组件1设置的素子组件2、胶粒组件3、铝壳组件4和封装组件5;

圆盘组件1包括轴转安装于机架a上的圆形的圆盘夹11、若干绕圆盘夹11的轴线均匀分布于圆盘夹11上且靠近圆盘夹11周壁的胶粒孔12、置于圆盘夹11上方的工位圆盘13、置于圆盘夹11上方的升降盘14以及滑动连接于工位圆盘13上且置于胶粒孔12上方的分线杆15;

素子组件2包括依次设置于机架a上的素子振盘21、设置有“T”形槽的素子平送轨道22、素子运动机构23以及胶粒孔12下方的入胶粒机构24,素子运动机构23包括置于机架a上的移送架231、素子移送模块232、置于素子移送模块232下方的导针整形机构233以及素子翻转机构234;

素子移送模块232包括平行于素子平送轨道22装设且固定于移送架231上的移送轨道261、滑动装设于移送轨道261上的移送箱262、若干水平垂直于移送轨道261装设后贯穿移送箱262且由两根开合齿条263相互平行对称设置组成的卡合齿条组、啮合于两根开合齿条263之间且轴转安装于移动箱262内的开合齿轮264、对位装设于两根开合齿条263上的夹头265、滑动连接于移送箱262且平行于开合齿条263运动方向装设的开合滑杆266、固定于开合滑杆266且抵接于其中一根开合齿条263背离夹头265一端的开合板267、固定于移送箱262上且对位另一根开合齿条263装设的压簧块268、置于压簧块268与开合齿条263之间的开合弹簧(图中未示出)、轴转安装于机架a上的压臂转轴260以及固定装设于压臂转轴260上且对位开合板267装设的压臂269;

移送架231底部开设有安装腔230,素子运动机构23还包括靠近移送架231底端位置且平行于开合滑杆266设置的开夹滑杆235、固定于开夹滑杆235上且置于安装腔内230的开夹动力板236以及连接于开夹滑杆235且与开合板267处于移送架231同一侧的开夹板237;

导针整形机构233包括分别置于移送架231上且位于夹头265下方的叉脚模块270和整脚模块280,叉脚模块270包括置于移送架231上的叉脚滑座271、平行于开夹滑杆235且装设于叉脚滑座271内的两条叉脚齿条272、啮合于两条叉脚齿条272之间且轴转安装于叉脚滑座271内的叉脚齿轮273、两个对位装设于叉脚齿条272一端且位于夹头265下方的导针夹钳274、置于一个导针夹钳274上且设置有“V”形凸起的叉脚前片275以及置于另一个导针夹钳274上且设置有“V”形缺口的叉脚后片276、置于叉脚滑座271背离导针夹钳274的一面且对位其中一条叉脚齿条272装设的叉脚压簧块277,一条叉脚齿条272与叉脚压簧块277之间装设有叉脚弹簧(图中未示出)、另一个叉脚齿条272抵接于开夹板237;

整脚模块280包括置于移送架231上整脚滑座281、固定于整脚滑座281上且位于夹头265下方的分脚块282、两块枢转安装于整脚滑座281上且置于分脚块282两侧的整脚打板283、两个分别固定于整脚打板283的整脚轴承284、滑动插装于整脚滑座281内且运动方向平行于开夹滑杆235运动方向的整脚拉块286以及固定于整脚拉块286上且设置有“V”形凸起的整脚开合块287,整脚开合块287的“V”形凸起抵接于两个整脚轴承284之间。

由此.素子e从素子振盘21中运送到素子平送轨道22上,移送箱262在移送轨道261上向着素子平送轨道22的方向运动;且压臂转轴260转动,带动压臂269压迫开合板267,使两根开合齿条263发生相对运动,夹头265张开后夹住素子;然后移送箱262向着背离素子平送轨道22方向运动,当夹头265运动到导针夹钳274的上方时,松开夹头265,用叉脚前片275和叉脚后片276将素子e的导针分开且夹住素子e;叉脚前片275和叉脚后片276夹住素子e后利用下一组夹头265将素子e移动到整脚模块280上,利用分脚块282和整脚打板283对素子e的两个导针进行整形;经过整脚模块280整形后,由下一组夹头265将素子e移送到素子翻转机构234机构上,最后由素子翻转机构234将素子e的导针插入到胶粒孔12的胶粒f内。

胶粒组件3的作用是将胶粒f移送到胶粒孔12内,与素子e组合后,与铝壳组件4上的铝壳组合,并在封装组件5的作用下完成封装。

素子移送模块232运动的过程中,移送箱262在移送轨道261上移动,同时压臂转轴260驱动压臂269运动,压臂269压迫开合板267,开合板267驱动抵接于开合板267的那一根开合齿条263运动,在开合齿轮264的啮合作用下,两根开合齿条263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装设于开合齿条263上的夹头265松开;当压臂转轴260不驱动驱动压臂269运动时,在开合弹簧的作用下,两根开合齿条263回到初始位置,夹头265夹紧。

移送架231底部安装腔230内的开夹动力板236运动驱动开夹滑杆235运动,为开夹板237的运动提供动力。

开夹板237向着夹头265的方向运动时,开夹板237驱动抵接于开夹板237的叉脚齿条272在叉脚滑座271内运动,两根叉脚齿条272在叉脚齿轮273的啮合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导针夹钳274松开;当开夹板237向着远离夹头265的方向运动时,在叉脚弹簧的作用下,叉脚齿条272回到初始位置,导针夹钳274夹紧,利用叉脚前片275和叉脚后片276将素子e的导针叉开到固定的角度。

整脚拉块286向着夹头265的方向运动时,整脚开合块287驱动整脚打板283向两边打开,松开素子e的导针;当整脚拉块286向着背离夹头265的方向运动时,整脚开合块287向着背离夹头265的方向运动,分脚块282两侧的整脚打板283向着分脚块282的方向运动,夹住素子e的导针并对导针进行整形。

即,将素子e沿素子平送轨道22移动到圆盘组件1前,利用叉脚前片275和叉脚后片276将素子e的导针叉开到固定的角度,经过整脚打板283和分脚块282的整形后,经素子翻转机构234移动到胶粒f上,保证素子e导针在插入胶粒前的角度和位置是恒定的,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形。

为了使素子e的方向发生变化为素子e插入胶粒f做准备,本实施例的素子翻转机构234包括第一转子250和第二转子290,第一转子250包括轴转安装于移送架231上的且设置有第一中空孔的第一翻转轴251、置于第一翻转轴251一端且与夹头265处于移送架231同一侧的夹座252、相互对称设置且轴转安装于夹座252上的两个翻转夹253、贯穿第一中空孔的翻转顶杆254、固定于翻转顶杆254的一端且处于两个翻转夹253之间的开夹片255以及固定于第一翻转轴521外周壁且处于安装腔230内的第一转臂256,翻转顶杆254抵接于开夹板237。第一转臂256转动驱动第一翻转轴251运动使翻转夹253移动到夹头上的素子e处,同时,在开夹板237的作用下,驱动翻转顶杆254在第一翻转轴251的第一中空孔内滑动,在第一翻转轴251的作用下,开夹片255驱动翻转夹253张开;在两个翻转夹253之间有第一压簧(图中未示出),在第一压簧的作用下,翻转夹253夹住素子e.然后,第一翻转轴251回到初始位置,将素子e翻转90度。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第二转子290包括平行于第一翻转轴251且设置有第二中空孔的第二翻转轴291、两条置于第二翻转轴291的第二中空孔内的夹齿条292、置于两条夹齿条上的背离开夹板237一端的倒立夹293、啮合于两个夹齿条292之间且轴转安装于第二翻转轴291内的夹齿轮294,第二翻转轴291的周壁上开设有长孔(图中未标出),第二转子290还包括固定于其中一个夹齿条292上且穿过长孔的开夹件295、平行于第二翻转轴291设置于安装腔230内的开夹轴296、套装于开夹轴296外部和第二翻转轴291外部用于驱动开夹件295移动的开夹环297、连接于开夹环297且固定于开夹动力板236的拨杆298以及固定于第二翻转轴291外周壁且处于安装腔230内的第二转臂299。第二转臂299驱动第二翻转轴291转动,使倒立夹293旋转至翻转夹253上的素子e处;同时,开夹动力板236驱动拨杆298使开夹环29在第二翻转轴291和开夹轴296上向着背离倒立夹293的方向运动,从而驱动开夹件295运动,使得连接于开夹件295的两根夹齿轮294发生相对运动,倒立夹293松开;夹齿条292抵接有夹弹簧(图中未示出),在弹力的作用下,倒立夹293夹住素子e,然后第二翻转轴291翻转90度回到初始位置,素子e倒立。

为了将素子e的导针插入胶粒f中,本实施例的入胶粒机构24包括固定于机架a上的入胶粒主座241、固定于入胶粒主座241上的入胶粒滑杆242、两组置于入胶粒滑杆242上的导向滑座243、置于滑座内的导向齿条组、置于一组导向齿条组上且对位倒立夹293的插入夹244以及置于另一组导向齿条组上且处于插入夹244上方的导向块245,导向齿条组包括两根平行对称设置的导向齿条246以及啮合于两根导向齿条246之间且轴转安装于胶粒主座241上的导向齿轮247。胶粒主座241内设置有推板组件71,推板组件包括固定于胶粒主座241内的推板箱711、滑动连接于推板箱711的推板轴712、固定于推板轴712背离插入夹244一端的推板块713、固定于推板轴712上背离推板块713一端的推板连接块714、轴转连接于胶粒主座241且抵接于推板块713的推臂715,推板块713抵接于一根导向齿条246、另一根导向齿条246抵接于一导向压簧(图中未示出),推板连接块714于推板箱711之间夹持有推板压簧(图中未示出),导向滑座243连接于一导向拉杆716。两根导向拉杆716驱动两个导向滑座243向下运动,同时在推臂715的作用下推板块713驱动导向齿条246发生相对运动,插入夹244和导向块245松开;后在导向压簧的作用下导向齿条246回到初始位置,插入夹244和导向块245夹住处于倒立夹293上的素子e的导针;然后导向拉杆716驱动装设有导向块245的那一组导向滑座243;装设有导向块245的那一组导向滑座243运动到胶粒f后,装设有插入夹244的那一组导向滑座243向上运动,将素子e的导针插入到胶粒f内。装设于机架a上且处于入胶粒机构24的下一工位上还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机架a上胶粒顶块720,胶粒顶块720上设置有胶粒顶杆721。素子e在入胶粒机构24位置插入到胶粒f上时,素子e的导针还未完全插入到胶粒f中,在胶粒顶杆721的作用下将素子e的导针完全插入到胶粒f的合适位置。

将素子e插入到胶粒f中前,需要将胶粒f移送到胶粒孔12内,本实施例的胶粒组件3包括胶粒振盘31、抵接于胶粒振盘31且一端设置有对位孔32的胶粒平送轨道33以及选孔组件34,选孔组件34包括置于机架a上的选孔主座341、置于选孔主座341上且具有相对滑动的滑块组342、置于滑块组342上方的选孔滑座343、固定于选孔滑座343上且置于对位孔32下方的圆柱形的选孔轴承座344、置于选孔轴承座344内的选孔转轴345、置于选孔转轴345上方的选孔头346、置于选孔头346上方且与对位孔32配合的选孔针347、套装于选孔转轴345的外周且置于选孔轴承座344内的选孔齿轮348、水平垂直于选孔转轴345装设且滑动连接于选孔滑座343的选孔齿条349、固定于选孔齿条349背离选孔齿轮348的一端选孔滑块353、夹持于选孔滑块353与选孔滑座343之间的选孔弹簧(图中未示出)、固定于选孔滑座343上用于将选孔齿条349夹持于选孔滑座343上的齿条盖板350以及贯穿齿条盖板350后一端固定于选孔齿条349上且一端置于齿条盖板350外的齿条动力件351,胶粒组件34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机架a上且置于靠近选孔轴承座344的胶粒12孔下方的选孔顶块352,选孔顶块352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机架a上。胶粒f经胶粒振盘31和胶粒平送轨道33移动到对位孔32内,在齿条动力件351的作用下,选孔齿条349发生移动,使套装于选孔齿轮348内的选孔转轴345发生旋转,从而使置于选孔头上的选孔针347转动,选孔针在旋转的过程中,当选孔针347的位置与胶粒f对应时,选孔针插入到胶粒f内,然后滑块组342发生移动,使固定于滑块组342上的选孔滑座343发生移动,从而使得安装于选孔滑座343上的选孔轴承座344发生移动,将胶粒f移动到固定的胶粒孔12下方;同时,在选孔滑座343移动的过程中,由于选孔弹簧的作用,选孔齿条349回到相应的位置,从而使得处于选孔针347上的胶粒f的位置是恒定的;然后在选孔顶块352的作用下将胶粒f移动到胶粒孔12内(在圆盘夹11的胶粒孔位置设置有胶粒压杆16),胶粒压杆15将胶粒f夹持于胶粒孔12内,然后选孔顶块352向下运动,驱动选孔针347向下移动,离开胶粒孔12,滑块组342发生移动,选孔针347回到对位孔32下方。

为了将胶粒f压入到选孔针347上,本实施例的胶粒组件34还包括胶粒夹持组件36以及挡胶组件37,胶粒夹持组件36包括固定于选孔主座341上的夹持支架361、滑动连接于夹持支架631上且与选孔转轴345同轴安装的胶粒压杆362、夹持于胶粒压杆362与夹持支架361之间的压杆压簧(图中未示出)、置于夹持支架361上且设置有滑槽的限位块363、固定于胶粒压杆362上且贯穿限位块363的滑座的限位轴364以及固定于选孔滑座343上且抵接于限位轴364下方的斜块365;挡胶组件37包括固定于夹持支架361上的挡块座371、通过挡胶转轴372安装于挡块座371上且置于对位孔32下方的挡块373、连接于挡胶转轴372背离挡块373的一端且处于挡块座371下方的转块374以及固定于夹持支架361的限位块375(限位块375与转块374之间装设有弹簧)。利用压杆压簧的压力将胶粒压杆362向下压,将胶粒压杆362底部的胶粒f压入到对位孔32内;同时,当对位孔32下方没有选孔针347时,利用挡块373将胶粒f夹持于对位孔32内,斜块365的作用是驱动限位轴364向上运动,使胶粒压杆362抬起,从而使得胶粒压杆可以重复的将胶粒f压入到对位孔32内。

为了将套有胶粒f的素子套入到铝壳内,本实施例的铝壳组件4包括铝壳振盘41、抵接于铝壳振盘41的铝壳轨道42以及置于铝壳轨道42末端的顶杆套43、滑动连接于顶杆套43且位于靠近铝壳轨道42的胶粒孔12下方的下顶杆44、置于升降盘14上的铝壳支板45、置于铝壳支板45上的固定件46以及置于固定件46上且位于下顶杆44上方的上顶杆47。利用上顶杆47将套有胶粒f的素子压入到铝壳h内,在上顶杆47和下顶杆44的相互作用下,素子e与铝壳h套紧。

为了给素子e套入铝壳h提供通道以及移动套有铝壳h的素子e,本实施例的封装组件5包括组立移送模块51、封装平台52、封口模块53以及束腰模块55,组立移送模块51包括组立移送座511,轴转安装于组立移送座511上组立转轴512、固定于组立转轴512上的组立箱513、置于组立箱513内的组立齿轮(图中未示出)、两条分别与组立齿轮啮合且滑动连接于组立箱513的组立齿条514、置于组立齿条514一端的组立模组515、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组立移送座511的组立拉杆516以及枢转连接于组立箱513且同时与一条组立齿条514和组立拉杆516抵接的组立开合块517;封装平台52包括固定于机架a上的封装主座521、轴转安装于封装主座521内的束模组522(连接于一电机)以及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束模组522的出料顶杆523。组立转轴512转动带动组立箱513转动,使装设于组立齿条514上的组立模组515随组立箱513一起运动,组立模组515运动到下顶杆44正上方;同时组立拉杆51竖直方向运动,驱动组立开合块517转动,使装设于组立齿条514上的组立模组515打开为素子e与铝壳h的组合提供通道。当素子e与铝壳h组合后,束模组522夹持电容(将套有胶粒和铝壳的素子称为电容)运动到束模组522正上方。

为了将电容进行封装,本实施例的封口模块53包括固定于机架a上的封口基座531、水平滑动连接于封口基座531的封口滑块532、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封口滑块532的封口滑板533(封口滑板533与封口滑块532之间装设有封口杆)、固定于封口滑板533上的针座534、固定于针座上的封口针535、固定于机架a上的立板536、轴转安装于立板536上且一端抵接于针座534的针压杆537、固定于立板536上端的封口定位块538、通过组立滑杆539滑动连接于封口定位块538的组立座540、固定于组立座540上且位于束模组522上方的组立杆541、固定于组立滑杆539下端的连接板542以及固定于连接板542用于驱动连接板542运动的连接杆543;束腰模块55包括轴转安装于组立移送座511上的且设置有两个连接臂的束腰转轴552,装设于束腰转轴552靠近封装平台52的连接臂上的束腰杆553以及轴转安装于束腰杆553上的束腰轮554。连接杆543驱动组立滑杆539运动,使组立座540上的组立杆541和组立座540一起运动,组立杆541将束模组522内的电容压入到束模组522内;然后封口滑块532水平方向运动,将固定于封口滑板533上的针座534和封口针535一起移动到电容上方,在针压杆537的作用下封口针535向下运动与电容接触;同时,束腰转轴552运动使束腰轮554抵接于电容的腰部;最后束模组522转动,在封口针535和束腰轮554的作用下,完成电容的组装。在束模组522附近还装设有出料槽7,出料顶杆523将束模组522内封装好的电容从束模组522内顶出,在组立模组515的撞击作用下将电容移动到出料槽7内.

为了给各个部件的移动提供动力,本实施例的机架内还装设有驱动电机61以及驱动轴62,升降盘14、移送箱262、压臂转轴260、开夹动力板236、整脚拉块286、第一转臂256、第二转臂299、选孔顶块352、下顶杆44、组立转轴512、出料顶杆523、封口滑块532、连接杆543以及束腰转轴552连接于驱动轴62。驱动轴为升降盘14、移送箱262、压臂转轴260、开夹动力板236、整脚拉块286、第一转臂256、第二转臂299、选孔顶块352、下顶杆44、组立转轴512、出料顶杆523、封口滑块532、连接杆543以及束腰转轴552的运动提供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