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0800发布日期:2018-12-07 21:5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例如高于110V的高压交流电供电系统,尤其是大型的或是大功率的供电系统,例如用于开放计算项目(open computer project,OCP)的供电系统,往往需要对多层子系统集中供电。一种做法是在一个机柜中采用一个例如厚铜板的汇流排(Busbar)连接供电电源,该汇流排再通过多个电源连接器(Busbar Clip)给多层子系统(Unit)供电,由于汇流排通常为一整块的厚铜板,因此连接到汇流排的各个子系统的电源连接器(Busbar Clip)需要沿着该铜板在同一直线上连接到汇流排,整个系统灵活性不够,且要求汇流排的表面较平整,使得汇流排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和其它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以简单的结构联接到电源,为子系统供电,避免了电连接器与汇流排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适于连接到电源并与配合电连接器相连接以供电,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一个正极导电端子,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正极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导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以及一个负极导电端子,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负极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导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个舌部,在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之间延伸,所述舌部包括相反的两个表面;其中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分别定位在所述舌部的所述两个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一个接地端子,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接地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接地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侧壁上形成有沿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对凹槽;其中所述正极导电端子、所述负极导电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在相应的一对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舌部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分别垂直于所述两个表面突出的两个定位部,以分别对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的一端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舌部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面,以引导所述舌部插入到所述配合电连接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一个基部、从所述基部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方向延伸的一个连接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基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一个突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端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进部,以与配合电连接器上相应的突起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突缘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方向的至少一个凸起,所述至少一个凸起被构造成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上相应的凹槽相配合以定位所述电源连接器和配合电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突缘部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方向的至少一个圆柱形凸台,所述圆柱形凸台内形成有固定孔,以固定所述电源连接器和所述配合电连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或负极导电端子的位置处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持孔,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持件,所述卡持件分别插入到所述卡持孔中,以定位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或负极导电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或负极导电端子的边缘处设有凹槽,所述卡持件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适于分别卡入到相应的凹槽中以定位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或负极导电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一端在与所述舌部结合的位置处形成有倾斜的第二引导面,以引导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插入。

根据上述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其以简单的结构联接到电源,为子系统供电,避免了电连接器与汇流排的连接,提高了子系统的设计和布置的灵活性,简化操作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8是图6所示的电源连接器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总体上的实用新型构思,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适于连接到交流电源并与配合电连接器相连接以供电,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一个正极导电端子,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正极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导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以及一个负极导电端子,定位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负极导电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导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个舌部,在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壁之间延伸,所述舌部包括相反的两个表面;其中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分别定位在所述舌部的所述两个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在用于对大型或是大功率的系统,例如服务器进行供电时,常采用高压交流电供电系统,该处的高压是指高于110V的交流电压,通常指110-220V的交流电压。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适于连接到高压交流电源并通过与配合电连接器的连接而对子系统供电。

作为一个示例,在供电系统中,采用多个电源连接器,分别通过相应的配合电连接器连接到各个子系统,从而实现同时为多个子系统供电。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示意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图5-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电源连接器。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该电源连接器适于连接到电源并与配合电连接器相连接以供电,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1、一个正极导电端子2和一个负极导电端子3。正极导电端子2和负极导电端子3均定位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正极导电端子2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所述负极导电端子3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未示出)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上述结构的电源连接器通过使用正极导电端子2和负极导电端子3的一端与供电源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灵活地连接、另一端通过与配合电连接器插接的简单的方式为子系统供电,避免了电连接器与汇流排的连接,提高了子系统的设计和布置的灵活性,简化操作并节约成本。

在上述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该壳体1可以为塑胶材料制成的绝缘体。如图2、3所示,该正极导电端子和负极导电端子可形成为金属片,例如从金属片材上裁切形成。正极导电端子2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的正极导线连接,负极导电端子3的一端与供电电源的负极导线连接,该连接方式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压接、焊接等方式均可。在该电源连接器与配合电连接器连接后,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与电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端子和负极导电端子分别接触,从而通过配合电连接器将电能供应到所需的子系统。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8所示,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一个接地端子4,定位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接地端子4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接地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相应的导电端子电连接。通过该实施例满足子系统的三相供电的需求,使得电源连接器的应用对象更为广泛。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8所示,所述壳体1的相对的侧壁上形成有沿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对凹槽5;其中所述正极端子2、所述负极端子3和所述接地端子4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在相应的一对凹槽5内。

在上述示例中,如图5、6所示,示出了仅将接地端子4置于壳体1的侧壁上的一对凹槽5中,而将正极导电端子2和负极导电端子3以其它方式定位。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壳体1的相对的侧壁上还可以形成第二对凹槽或者第三对凹槽,以分别定位正极导电端子2或负极导电端子3。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一个舌部12,在所述壳体1的相对的两侧壁之间延伸,所述舌部12包括相反的两个表面;其中所述正极导电端子2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3分别定位在所述舌部12的所述两个表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之间。

在上述示例中,如图3、7所示,将平面状的正极导电端子2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3分别插入在塑胶材料的舌部的两个表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即可实现对正极导电端子2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3的定位。进一步地,正极导电端子2和负极导电端子3仍然可以定位在壳体1的侧壁上的一对凹槽5中。也就是说,对于正极导电端子2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3可以采用定位在舌部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定位方式,也可采用定位在壳体1的侧壁上的一对凹槽5中的定位方式,或是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定位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或者组合。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3、5、7所示,所述舌部12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一端(图3、7中的右端)设置有分别垂直于所述两个表面突出的两个定位部122,以分别对所述正极导电端子2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3的一端定位。

在上述示例中,在导电端子2或3在所述电源连接器中即将插入到位时,所述定位部122阻挡正极导电端子2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3的端部,从而实现对所述正极导电端子2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3的定位。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正极导电端子2和/或负极导电端子3的位置处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持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卡持件7,所述卡持件分别7插入到所述卡持孔中,以定位所述正极导电端子和/或负极导电端子。

在图4中示出了两个卡持件7的实施方式,以对正极导电端子2和负极导电端子3分别定位。在图8中示出了三个卡持件7的实施方式,以对正极导电端子2、负极导电端子3和接地端子4分别进行定位。

在上述示例中的定位方式可以使用卡持件7抵靠在正极导电端子2或负极导电端子3或接地端子4的边缘处进行定位的方式,也可以根据一个示例,在所述正极导电端子2、负极导电端子3或接地端子4的边缘处设有凹槽,所述而相应的卡持件7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分别卡入到相应的凹槽中以定位所述正极导电端子2、负极导电端子3或接地端子4。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2、5所示,所述舌部12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面123,以引导所述舌部12插入到所述配合电连接器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在舌部的两侧均设置第一引导面123,或是仅在一侧设置,该倾斜的第一引导面使得在电源连接器和配合电连接器配合插入时,引导配合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接触到所述正极导电端子2和所述负极导电端子3上。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一个基部11和从所述基部11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方向延伸的一个连接部13;以及形成在所述基部11和所述连接部13之间的一个突缘部14。其中所述连接部13实现与配合电连接器的连接。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部13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端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进部131,以与配合电连接器上相应的突起相配合。通过上述结构引导所述电源连接器与配合电连接器的插入连接并且实现两者的定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形成在图1所示的电源连接器上的连接部13的上述至少一个凹进部131的结构也可应用于图5所示的电源连接器。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突缘部14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方向的至少一个凸起141,所述至少一个凸起141被构造成与所述配合电连接器上相应的凹槽相配合以定位所述电源连接器和配合电连接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形成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上的突缘部14的上述至少一个凸起的结构也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电源连接器。并且所述凸起141的数量不限于图示的四个。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突缘部14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方向的至少一个圆柱形凸台142,所述圆柱形凸台142内形成有内孔。作为一个示例,如图5所示,所述圆柱形凸台142内的内孔可以为自攻螺丝孔,以将电连接器的壳体与配合电连接器壳体上的相应的结构固定。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内孔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普通螺纹孔,通过螺钉实现电连接器的壳体与配合电连接器壳体上相应的结构的固定。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一端(图中的偏左端)在与所述舌部12结合的位置处形成有倾斜的第二引导面113,以引导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插入。

根据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的靠近所述配合电连接器的一端在与所述舌部12结合的位置处还形成有阻挡面114,所述阻挡面114被构造成限制配合电连接器的进一步的插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其包括多个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并通过所述电源连接器分别为多个子系统供电。

上述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通过使用正极导电端子和负极导电端子的一端与供电源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灵活地连接、另一端通过与配合电连接器插接的简单的方式为子系统供电,避免了电连接器与汇流排的连接,提高了子系统的设计和布置的灵活性,简化操作并节约成本。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