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174发布日期:2018-12-05 18:53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嵌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内嵌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产品的结构也越来越小型化,因此音响的设计也更加的简单,小型化,其中音响包括接线端子,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接线端子与外部的导向相连,接线端子多设置在音响表面,但是这样的设计影响了音响的外观,同时接线端子外露的设计不具备防水的功能,因此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如中国专利:CN201610248212.0,名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座、接线螺钉和垫片。接线座在互相垂直的面上布置有接线孔和螺钉孔,接线孔是贯穿孔,螺钉孔不是贯穿孔,螺钉孔与接线孔对应并延伸至与接线孔相通。接线螺钉设置在螺钉孔中,垫片安装在接线螺钉的底部,垫片压紧接线并使得接线螺钉不会脱出螺钉孔。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在接线孔中增加了垫片,垫片一方面能够扩大与线缆的接触面积,增加线缆的接线强度,另一方面能够将接线螺钉限制在螺钉孔中不会脱离。该接线端子的所有螺钉安装面平行,以便于用户进行操作。该接线端子接线孔交错配置以减小接线端子的体积。

该设备中,接线端子外露,不具备防水的功能,且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方式较为繁琐,不方便安装,同时也影响产品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嵌设在音响箱体中,进而与音响箱体一体化设计,具有防水功能,且方便导线安装的内嵌式接线端子。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嵌式接线端子,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嵌设在音响箱体中;

活动夹紧机构,所述活动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活动夹紧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配合,对导线进行夹紧;

按键机构,所述按键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活动夹紧机构上方,且与所述活动夹紧机构的另一端相干涉,控制所述活动夹紧机构与所述壳体的配合。

较佳的,所述活动夹紧机构包括若干活动平行设置的活动块,每一所述活动块结构相同,均包括:

铰接端,所述铰接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铰接端上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轴向截面成三角形结构;

按压端,所述按压端与所述按键机构相抵,所述按压端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

夹紧端,所述夹紧端与所述壳体相抵。

较佳的,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以及第二弹簧,所述按键与所述壳体相卡合,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按键与所述壳体之间。

较佳的,所述按键包括按板,所述按板对应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壳体相卡合。

较佳的,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若干焊片,每一所述焊片插设在所述壳体本体上,并与所述活动块一一配合。

较佳的,所述壳体本体包括:

底壁,所述底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卡槽,每一所述卡槽与所述活动块一一对应,所述卡槽的结构与所述活动块的铰接端相配合;

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分设在所述底壁的两侧,每一所述第一侧壁上均设置有一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卡块一一配合;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壁上,且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第一侧壁。

较佳的,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与焊片一一对应的凹口,每一所述焊片的一端分别垂直插设在所述底壁上,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凹口相配合,且与所述夹紧端活动相抵。

较佳的,所述活动块的铰接端设置在所述卡槽中,并与所述卡槽的侧壁相铰接。

较佳的,所述铰接端所在的水平面至所述按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铰接端所在的水平面至夹紧端之间的垂直距离。

较佳的,所述卡块的厚度小于所述卡口的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夹紧机构与壳体铰接,且两端并分别与按键机构以及壳体相配合,这样的设计,使得按键机构运动,带动活动夹紧机构以与所述壳体的铰接点为圆心旋转,实现了活动夹紧机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夹紧或分离,进而方便于导线的安装,此外,所述壳体嵌设入音响箱体中的设计,也使得箱体结构更加的简单,同时也使得导线不外露,有助于防水。

(2)此外,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壳体铰接,且按压端与所述夹紧端具有高度差,进而在按压端施力,可以控制夹紧端与焊片的夹紧或分离,使得导线的安装更加的方便。

(3)同时,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的设置,促使活动块以及按键的复位,同时第一弹簧的设置也对夹紧端进行辅助,使得夹紧端与焊片夹紧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中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中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按键;11、卡块;12、按板;2、壳体本体;21、第二侧壁;211、凹口;22、底壁;221、卡槽;23、第一侧壁;231、卡口;3、焊片;4、活动块;41、夹紧端;42、按压端;43、铰接端;431、弧形凸起;432、三角形结构;5、第二弹簧;6、第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内嵌式接线端子,包括按键机构,活动夹紧机构以及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嵌设在音响箱体中,所述活动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按键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活动夹紧机构上方。所述活动夹紧机构的一端与壳体相配合,对导线进行夹紧,另一端与按键机构相干涉,所述按键机构控制所述活动夹紧机构与所述壳体的配合,实现了活动夹紧机构对导线的夹紧或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初始状态时,所述活动夹紧机构与所述壳体相抵,当对按键机构进行按压时,活动夹紧机构一端受力,使得所述活动夹紧机构绕铰接点旋转,促使活动夹紧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分离,进而解除了活动夹紧机构与壳体之间的配合,导线进入活动夹紧机构与壳体之间,当所述按键机构复位时,所述活动夹紧机构复位,重新与所述壳体配合,进而对导线进行了夹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夹紧机构与壳体铰接,且两端并分别与按键机构以及壳体相配合,这样的设计,使得按键机构运动时带动活动夹紧机构以与所述壳体的铰接点为圆心旋转,实现了活动夹紧机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夹紧或分离,进而方便于导线的安装,此外,所述壳体嵌设入音响箱体中的设计,也使得箱体结构更加的简单,同时也使得导线不外露,有助于防水。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块4优选为两个。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中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3所示,更具体的,活动夹紧机构包括若干活动平行设置的活动块4,每一所述活动块4结构相同,均包括铰接端43,按压端42以及夹紧端41,其中,所述铰接端43与所述壳体的底壁22铰接,所述按压端42与所述按键机构相抵,所述夹紧端41与所述壳体相抵,用以安装导线。所述铰接端43上设置有弧形凸起431,所述弧形凸起431的轴向截面成三角形结构432,进而方便活动块4旋转。所述按压端42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6,用以所述活动块4的复位。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4所示,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1以及第二弹簧5,所述按键1与所述壳体相卡合,所述第二弹簧5设置在所述按键1与所述壳体之间,用以按键1的复位。

所述按键1包括按板12,所述按板12对应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与所述壳体相卡合。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嵌式接线端子中壳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5所示,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2以及若干焊片3,所述焊片3插设在所述壳体本体2上,并与所述活动块4一一配合,对导线进行夹紧。

所述壳体本体2包括底壁22,所述底壁22对应的两侧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一侧壁23,每一所述第一侧壁23上均设置有一卡口231,所述卡口231与所述卡块11一一配合,进而将所述按键1固定在所述壳体本体2上。所述壳体本体2还包括第二侧壁21,所述第二侧壁21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壁22上,且所述第二侧壁21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第一侧壁23。

所述第二侧壁21上设置有与焊片3一一对应的凹口211,每一所述焊片3的一端分别垂直插设在所述底壁22上,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凹口211相配合,且与所述夹紧端41活动相抵。所述凹口211的设置,使得按键1下压时,所述夹紧端41与焊片3外露,为导线的进入提供连接口。

所述底壁22上还设置有若干卡槽221,每一所述卡槽221与所述活动块4一一对应,其结构与所述活动块4的铰接端43相配合,所述活动块4的铰接端43设置在所述卡槽221中,并与所述卡槽221的侧壁相铰接。

所述铰接端43所在的水平面至所述按压端42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铰接端43所在的水平面至夹紧端41之间的垂直距离,使得按压端42与夹紧端41之间存在高度差,进而通过按压端42控制夹紧端41与焊片3之间的配合。

所述卡块11的厚度小于所述卡口231的高度,进而使得按键1与壳体活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过程:初始状态时,所述夹紧端41与所述焊片3相抵,随后按压所述按键1,按键1向底壁22方向运动,对活动块4的按压端42以及第二弹簧5进行挤压,此时第二弹簧5收缩,同时,所述活动块4以铰接点为中心旋转,按压端42朝向底壁22方向运动,并对所述第一弹簧6进行挤压,所述第一弹簧6收缩,所述夹紧端41翘起,与所述焊片3分离,将所述导线安装在所述夹紧端41与焊片3之间,随后停止对按键1的按压,在第一弹簧6以及第二弹簧5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夹紧端41与所述焊片3相抵,对导线进行夹紧,同时按键1复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活动夹紧机构与壳体铰接,且两端并分别与按键机构以及壳体相配合,这样的设计,使得按键机构运动时带动活动夹紧机构以与所述壳体的铰接点为圆心旋转,实现了活动夹紧机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夹紧或分离,进而方便于导线的安装,此外,所述壳体嵌设入音响箱体中的设计,也使得箱体结构更加的简单,同时也使得导线不外露,有助于防水。此外,所述活动块4与所述壳体铰接,且按压端42与所述夹紧端41具有高度差,进而在按压端42施力,可以控制夹紧端41与焊片3的夹紧或分离,使得导线的安装更加的方便。同时,第一弹簧6以及第二弹簧5的设置,促使活动块4以及按键1的复位,同时第一弹簧6的设置也对夹紧端41进行辅助,使得夹紧端41与焊片3夹紧更加牢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