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9813发布日期:2018-10-26 20:56阅读:2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操机构。



背景技术:

弹操机构主要用挂弹簧装置进行蓄力运动的,挂弹簧装置是由挂簧轴、弹簧、拉板、衬套、垫套、挡圈、平垫圈、弹簧垫圈、螺母、开口销组合而成。衬套、轴瓦、拉板、挡圈、平垫圈、与弹簧垫圈一起安装在挂簧轴上,用螺母紧固并装上开口销,通过弹簧运动来达到机构合闸的目的。

弹操机构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采用电机转动,实现对弹操机构的驱动以及蓄力,但是在测试的时候,通常需要对每一种状态的弹操机构进行监测,因此直接采用电机转动的方式,会导致观测困难,监测困难的情况,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操机构,通过把手与驱动杆的配合使用,手动蓄力并启动,电机组和手动2种方式使用,操作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弹操机构,包括上基板、下基板、设置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联动齿轮组、设置于上基板上且与联动齿轮组连接的蓄力弹簧组、设置于下基板上且用于驱动联动齿轮组的电机组,还包括用于驱动联动齿轮组的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上还设置有驱动杆,且所述驱动杆上还设置有把手。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上基板与下基板的设置,将联动齿轮组、蓄力弹簧组和电机组进行安装,而驱动齿轮与联动齿轮组进行啮合,再配合驱动杆的使用,代替电机的转动,而把手的设置,使操作时更加省力,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齿轮组包括设置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设置于第一转动杆上的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设置于第二转动杆上且与第二传动齿轮互相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设置,配合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的互相啮合,使电机本体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进行运动,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用于阻止第二传动齿轮顺时针旋转的勾爪,且所述勾爪与连接杆之间还设置有驱使勾爪向第二传动齿轮方向锁定的第二扭簧。

采用上述方案,连接杆的设置,配合勾爪的使用,使勾爪可以与第二传动齿轮进行固定,而第二扭簧的设置,将勾爪向第二传动齿轮处进行运动,从而防止第二传动齿轮倒转。

作为优选,所述蓄力弹簧组包括设置于第二转动杆上的凸轮、设置于凸轮上的连接柱、固定于连接柱上的第一连接片、设置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上的第一固定柱、设置于第一固定柱上的第二连接片、设置于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之间的拉簧。

采用上述方案,凸轮在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连接柱与第一连接片,从而将拉簧进行拉伸,而第二连接片和第二固定柱的设置,将拉簧的另一端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拉簧被拉伸,并进行蓄力。

作为优选,所述蓄力弹簧组还包括设置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上的第二固定柱、设置于第二固定柱上且与第一连接片抵触的弹性片。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固定柱的设置,配合弹性片的使用,使第一连接片在与弹性片接触的时候,弹性片同步发送形变,从而进一步的提供了恢复的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组包括设置于下基板上的电机盒、与电机盒互相盖合的盖板、设置于电机盒上的电机本体、设置于电机本体上的主动齿轮、设置于电机盒上且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转向齿轮、设置于电机盒上且与第一转动杆同步旋转的转动轮、与转动轮固定连接且与转向齿轮互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采用上述方案,电机盒的固定与下基板上,配合盖板的设置,将主动齿轮、转向齿轮与从动齿轮进行保护,同时可以通过电机本体的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与限位块互相配合的限位槽。

采用上述方案,限位块的设置,配合限位槽的使用,使把手和驱动杆在配合的时候,更加方便,具有一定的固定能力,使把手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吃上力,并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与上基板、下基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轴承的设置,将驱动杆、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进行固定,同时可以进行转动,减少了摩擦力,减少了使用时的噪声,实用性强。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限位杆、与限位杆固定且套设于驱动杆上的第一扭簧。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扭簧的设置,配合限位杆的使用,使驱动杆在反转时,提供了动力,方便工作人员对把手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还设置有与限位杆互相限位的抵触杆。

采用上述方案,抵触杆的设置,使限位杆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对操作的距离进行了限制,提供了合理的翻转范围,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把手与驱动杆的配合使用,手动蓄力并启动,电机组和手动2种方式使用,操作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弹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3为弹操机构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中:1、上基板;2、下基板;3、联动齿轮组;4、蓄力弹簧组;5、电机组;6、驱动齿轮;7、驱动杆;8、限位杆;9、第一扭簧;10、把手;11、第一转动杆;12、第二转动杆;13、第一传动齿轮;14、第二传动齿轮;15、第三传动齿轮;16、连接杆;17、勾爪;18、第二扭簧;19、凸轮;20、连接柱;21、第一连接片;22、第一固定柱;23、第二连接片;24、拉簧;25、第二固定柱;26、弹性片;27、电机盒;28、盖板;29、电机本体;30、主动齿轮;31、转向齿轮;32、转动轮;33、从动齿轮;34、限位块;35、限位槽;36、轴承;37、抵触杆;38、凸起;3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弹操机构,包括上基板1、下基板2、设置于上基板1与下基板2之间的联动齿轮组3、设置于上基板1上且与联动齿轮组3连接的蓄力弹簧组4、设置于下基板2上且用于驱动联动齿轮组3的电机组5,还包括与电机组5配合使用的驱动杆7,用于转动驱动杆7的把手10。

如图1、2所示,上基板1与下基板2之间设置有轴承36,且轴承36与驱动杆7固定连接,驱动杆7上还设置有驱动齿轮6。

驱动杆7上还设置有限位块34,限位块34呈矩形设置,且把手10上设置有与限位块34互相配合插入的限位槽35,且把手10呈Z字形设置,驱动杆7穿设过把手10上的限位槽35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而螺纹大于限位槽35的最大宽度以实现固定。

上基板1与下基板2之间还固定有抵触杆37,且驱动杆7上还设置有限位杆8,驱动杆7上还设置有第一扭簧9,第一扭簧9驱使限位杆8向抵触杆37方向运动。

如图2、3所示,电机组5设置于下基板2上,且电机组5包括电机盒27、盖板28、电机本体29、主动齿轮30、转向齿轮31、转动轮32、从动齿轮33。

电机盒27与盖板28互相盖合,并通过螺栓固定至下基板2上,且电机盒27上固定有电机本体29,电机本体29的转子上还固定有主动齿轮30,盖板28上设置有转向齿轮31,转向齿轮31与主动齿轮30互相啮合,盖板28上的轴穿设于转向齿轮31并用于转动,且电机盒27上还设置有转动轮32,转动轮32呈圆盘形设置,且转动轮32上一体设置有从动齿轮33,从动齿轮33与转向齿轮31互相啮合,且转动轮32上还设置有一字形的凸起38,且第一转动杆11与转动轮32互相配合形成一字的凹槽39。使第一转动杆11受控于电机本体29。

如图1、3所示,联动齿轮组3包括第一转动杆11、第二转动杆12、第一传动齿轮13、第二传动齿轮14、第三传动齿轮15。第一转动杆11与第二转动杆12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36,且轴承36分别固定于上基板1与下基板2上。

第一转动杆11上固定有与驱动齿轮6互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13、与第三传动齿轮15互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14,第二转动杆12上固定有第三传动齿轮15。且第二转动杆12还设置有凸轮19,凸轮19上固定有连接柱20,连接柱20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连接片21。且第一连接片21与连接柱20转动配合。

上基板1与下基板2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柱22,第一固定柱22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连接片23,第一连接片21与第二连接片23上设置有若干供拉簧24旋转固定的孔。

上基板1与下基板2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柱25,且第二固定柱25上通过螺栓与弹性片26进行固定,弹性片26与第一连接片21抵触连接。

上基板1与下基板2之间固定有连接杆16,且连接杆16上套设有勾爪17,连接杆16上还套设有第二扭簧18,第二扭簧18驱使勾爪17向第二传动齿轮14方向进行固定。勾爪17防止第二传动齿轮14逆向转动。驱动杆7呈往复运动,且驱动齿轮6与驱动杆7之间采用棘轮把手中的往复结构,且在附图中未示出,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也可以更换驱动齿轮6的大小,从而使拉簧24一次性完成蓄力。

工作过程1:

1、将把手10逆时针转动,此时驱动杆7随之逆时针转动,并带动驱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

2、驱动齿轮6与第一传动齿轮13相互啮合,因此第一传动齿轮13顺时针转动,并带动第一转动杆11和第二传动齿轮14顺时针转动,且通过勾爪17进行锁定;

3、第二传动齿轮14与第三传动齿轮15互相啮合,使第三传动齿轮15逆时针转动,第二转动杆12也随之逆时针转动,此时凸轮19也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连接片21向弹性片26方向运动,将拉簧24向后拉开,实现蓄力。

工作过程2:

1、电机本体29逆时针转动,带动主动齿轮30逆时针转动;

2、主动齿轮30与转向齿轮31啮合,因此转向齿轮31顺时针转动;

3、转向齿轮31与从动齿轮33啮合,因此从动齿轮33逆时针转动,并带动驱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

4、驱动齿轮6与第一传动齿轮13相互啮合,因此第一传动齿轮13顺时针转动,并带动第一转动杆11和第二传动齿轮14顺时针转动,且通过勾爪17进行锁定;

5、第二传动齿轮14与第三传动齿轮15互相啮合,使第三传动齿轮15逆时针转动,第二转动杆12也随之逆时针转动,此时凸轮19也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连接片21向弹性片26方向运动,将拉簧24向后拉开,实现蓄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