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0454发布日期:2018-11-09 21:40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滑动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城市的人口日益增多,路上交通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急剧增加的交通使用量,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重要的作用。自从1863年伦敦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已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广泛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特殊服务性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除了职工人身安全,还包括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各种设备设施的运行安全,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特性包括:(1)公共设施特性;(2)大流量高密度;(3)封闭性;(4)防范困难。

轨道交通系统的故障多种多样,按照故障表现形式可分为设备磨损、断裂、裂纹;按照故障诱因的物理类型可分为电气故障、信号故障、机械故障和电子故障。

智能巡检机器人由于自动化高,检测精准等特征以广泛应用于实时检测项目。由于智能巡检机器人都有较长的检测范围,这样的智能巡检机器人除需要检测以及活动范围内的滑动方向和位置之外,还需要一种充电装置,用于及时为智能巡检机器人内的不同驱动元件供电,以保证各个元件能正常工作。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充电方法诸多,例如:直接将机器人手动移至电源处,接入插头充电;利用红外信息接收装置,机器人自行走到充电座上进行充电等。但都存在不便捷或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充电过程不便捷或成本较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能够使智能巡检机器人快速便捷的获取电能,为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正常运行和检测提供保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导轨端部的滑触线,设置在导轨上位于滑触线一侧的定位装置和设置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外壳上的集电装置;集电装置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外壳上的固定支座,设置在固定支座上的销轴,中部与销轴连接并能够沿销轴旋转的压杆,设置在压杆一端的缓冲装置和设置在缓冲装置一端用于通过与滑触线接触为智能巡检机器人充电的触头。

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集电装置上的触头与滑触线的接触从滑触线上获取电力,定位装置能够保证智能巡检机器人的集电装置与设置在导轨上的滑触线准确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作为优选方式,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支座上的弹簧堵头,两端固定在弹簧堵头和触头上的第一弹簧和设置在弹簧堵头与第一弹簧外侧且和固定支座相连的柔性套筒。

弹簧堵头通过压杆获得动力,通过第一弹簧驱动触头向滑触线方向运动,使触头与滑触线接触充电,第一弹簧和柔性套筒能够对触头起到保护与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作为优选方式,缓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柔性套筒外侧两端分别与柔性套筒和固定支座连接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能够进一步对触头起到保护和缓冲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作为优选方式,在柔性套筒内外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管和第二导向管,第一导向管与第一弹簧的外侧接触,第二导向管与第二弹簧的内侧接触。

第一导向管和第二导向管能够有效的避免柔性套筒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接触面积,防止因摩擦过大而导致的柔性套筒或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损坏,提高的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作为优选方式,压杆包括中部与销轴连接且能够沿销轴旋转的连接部和分别与连接部两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与缓冲装置相接触,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与定位装置相接触。

第二连接杆与定位装置接触后向上运动,推动连接部沿销轴旋转,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向上运动,推动集电装置上的触头向滑触线方向运动并与滑触线接触充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作为优选方式,在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设有一个凸起,凸起与缓冲装置上的弹簧堵头相接触;在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凹槽。

凸起能够减少第一连接杆与弹簧堵头的接触面积,起到更好的传力功能,第一凹槽能够有效的减少第一连接杆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作为优选方式,第一连接杆和连接部平行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与第一连接杆和连接部均为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作为优选方式,第二连接杆和连接部垂直设置,在第二连接杆和连接部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片,第二连接片与第二连接杆和连接部均为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作为优选方式,在连接部中部设有一通孔,销轴穿过通孔将压杆固定在集电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作为优选方式,在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能够有效的减少连接部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滑触线设置在导轨的一端,智能巡检机器人需要充电时沿导轨向滑触线方向运动,当压杆上的第二连接杆接触到定位装置时,智能巡检机器人停止运动,同时定位装置能够将推动压杆使其第二连接杆向远离导轨的方向运动,此时位于压杆另一端第一连接杆上的凸起向靠近导轨方向运动,再通过缓冲装置使触头向导轨方向运动至与滑触线接触,对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充电;当智能巡检机器人充电完成后,控制系统向智能巡检机器人发送运动指令,当第二连接杆与定位装置分开后,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使触头与滑触线分开,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正常驶离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集电装置设置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外壳上,当智能巡检机器人需要充电时,只需沿导轨运动到滑触线处,使触头与滑触线连接即可,其结构简单、充电方便简洁,无需将智能巡检机器人从导轨上拆卸,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触头与压杆之间设有缓冲装置,能够对触头起到保护与缓冲的作用,提高了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第一连接杆和连接部上设有凹槽,有效的减少了压杆的重量,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充电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立体图;

图2为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导轨立体图;

图3为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集电装置主视图;

图4为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集电装置剖视图;

图5为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压杆立体图;

图6为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压杆主视图;

图7为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压杆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导轨;2、滑触线;3、定位装置;4、集电装置;41、固定支座;42、销轴;43、压杆;431、连接部;4311、通孔;4312、第二凹槽;432、第一连接杆;4321、凸起;4322、第一凹槽;433、第二连接杆;434、第一连接片;435、第二连接片;44、缓冲装置;441、弹簧堵头;442、第一弹簧;443、柔性套筒;444、第二弹簧;445、第一导向管;446、第二导向管;45、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动式充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导轨1端部的滑触线2,设置在导轨1上位于滑触线2一侧的定位装置3和设置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外壳上的集电装置4。

如图3~4所示,集电装置4包括固定在智能巡检机器人外壳上的固定支座41,设置在固定支座41上的销轴42,中部与销轴42连接并能够沿销轴42旋转的压杆43,设置在压杆43一端的缓冲装置44和设置在缓冲装置44一端用于通过与滑触线2接触为智能巡检机器人充电的触头45。

缓冲装置44包括设置在固定支座41上的弹簧堵头441,两端固定在弹簧堵头441和触头45上的第一弹簧442,设置在弹簧堵头441与第一弹簧442外侧且和固定支座41相连的柔性套筒443和设置在柔性套筒443外侧两端分别与柔性套筒443和固定支座41连接的第二弹簧444;在柔性套筒443内外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管445和第二导向管446,第一导向管445与第一弹簧442的外侧接触,第二导向管446与第二弹簧444的内侧接触。

如图5~7所示,压杆43包括中部与销轴42连接且能够沿销轴42旋转的连接部431和分别与连接部431两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432和第二连接杆433;在连接部431中部设有一通孔4311,销轴42穿过通孔4311将压杆43固定在集电装置4上,在连接部431上设有第二凹槽4312;第一连接杆432的自由端与缓冲装置44相接触,在第一连接杆432的自由端设有一个凸起4321,凸起4321与缓冲装置44上的弹簧堵头441相接触,在第一连接杆432上设有第一凹槽4322,第一连接杆432和连接部431平行设置,在第一连接杆432和连接部43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片434,第一连接片434与第一连接杆432和连接部431均为垂直设置;第二连接杆433的自由端与定位装置3相接触,第二连接杆433和连接部431垂直设置,在第二连接杆433和连接部43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片435,第二连接片435与第二连接杆433和连接部431均为垂直设置。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滑触线2设置在导轨1的一端,智能巡检机器人需要充电时沿导轨1向滑触线2方向运动,当压杆43上的第二连接杆433接触到定位装置3时,智能巡检机器人停止运动,同时定位装置3能够推动压杆43使其第二连接杆433向远离导轨1的方向运动,此时位于压杆43另一端第一连接杆432上的凸起4321向靠近导轨1方向运动,再通过缓冲装置44使触头45向导轨4方向运动至与滑触线2接触,对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充电;当智能巡检机器人充电完成后,控制系统向智能巡检机器人发送运动指令,当第二连接杆433与定位装置3分开后,在第二弹簧444的作用下使触头45与滑触线2分开,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正常驶离充电装置。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的任何修改、变化或等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