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2030发布日期:2018-12-11 21:24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平面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滤波器,属于共模电感滤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滤波器包括由基座、磁芯主体和线圈绕组构成的电感,以及插接式的电容与电阻。现有滤波器的改进点主要集中于电感部分,电感部分采用的最多的还是立式结构。在专利ZL201520142180.7《共模噪声滤波器》中提出了一种片状的滤波器,其为了衰减共模噪声,在滤波器中设置有两层共模滤波器部,共模滤波器部设置有螺旋线状的线圈导体和开孔。但是其结构极为复杂,采用了上下共计九层结构,增加了生产成本;牺牲了允许通过的电流大小换取了体积上的缩小,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平面滤波器,其目的是在满足滤波器体积缩小的同时,实现通过电流的增加,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滤波器,包括由环形磁芯和柱形磁芯构成的磁芯主体,柱形磁芯位于环形磁芯内,环形磁芯的中间设置有两块电路板,电路板上开设有供柱形磁芯通过的圆孔,沿圆孔周缘向外设置有螺旋线状的铜箔线圈,铜箔线圈印刷于电路板上;上下两个铜箔线圈产生同方向的磁场,磁芯主体与铜箔线圈构成共模电感;电路板上焊接有元器件,元器件包括贴片X电容、贴片Y电容以及贴片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路板Ⅰ和电路板Ⅱ,两者之间相互平行且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Ⅰ上设置有五块贴片X电容Ⅰ和一块贴片电阻,其中五块贴片X电容Ⅰ并联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Ⅱ上设置有七块贴片X电容Ⅱ和两块贴片Y电容,其中七块贴片X电容Ⅱ并联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Ⅰ和电路板Ⅱ通过五根连接柱相固定,连接柱分别连接贴片X电容Ⅰ、贴片X电容Ⅱ、贴片Y电容、贴片电阻和接地线。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Ⅰ和电路板Ⅱ中,其中一块连接零线,另一块连接火线。

进一步地,所述元器件与共模电感构成共模电感滤波器电路拓扑,共模电流先经过贴片X电容Ⅰ,其次是电路板中间的共模电感,然后是贴片X电容Ⅱ、贴片Y电容以及贴片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磁芯包括半环形磁芯Ⅰ和半环形磁芯Ⅱ,柱形磁芯包括柱形磁芯Ⅰ和柱形磁芯Ⅱ,在电路板Ⅰ上方的磁芯主体包括半环形磁芯Ⅰ和柱形磁芯Ⅰ,电路板Ⅱ下方的磁芯主体包括半环形磁芯Ⅱ和柱形磁芯Ⅱ;半环形磁芯Ⅰ沿柱形磁芯Ⅰ对称设置,半环形磁芯Ⅱ沿柱形磁芯Ⅱ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半环形磁芯Ⅰ和半环形磁芯Ⅱ相粘接构成闭合的磁路时,柱形磁芯Ⅰ和柱形磁芯Ⅱ相粘接构成闭合的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磁芯主体采用平面型的铁氧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滤波器,一方面可以制作成非常薄的片状,减少滤波器的体积;另一方面利用电路板直接印刷和贴片方式,减少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滤波器,由于在电路板上焊接的元器件相互并联使用,允许通过较大的电流通过,克服单一贴片X电容容量限制,满足容量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6是圆孔Ⅰ和圆孔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磁芯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路板Ⅰ;2、电路板Ⅱ;3、半环形磁芯Ⅰ;4、半环形磁芯Ⅱ;5、铜箔线圈Ⅰ;6、贴片X电容Ⅰ;7、连接柱;8、贴片电阻;9、铜箔线圈Ⅱ;10、贴片X电容Ⅱ;11、贴片Y电容;12、圆孔Ⅰ;13、圆孔Ⅱ;14、柱形磁芯Ⅰ;15、柱形磁芯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滤波器,采用平面型的铁氧体磁芯主体,在磁芯主体的中间设置有两块电路板,电路板上焊接有贴片X电容、贴片Y电容11以及贴片电阻8,在电路板上印刷有替代铜线绕组的铜箔线圈。因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制作成非常薄的片状,减少滤波器的体积;另一方面利用电路板直接印刷和贴片方式,减少生产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磁芯主体,另一部分是电路板。其中磁芯主体又包括环形磁芯和柱形磁芯,电路板包括电路板Ⅰ1和电路板Ⅱ2。环形磁芯构成闭合环形,位于电路板Ⅰ1和电路板Ⅱ2外侧,柱形磁芯则贯穿电路板Ⅰ1和电路板Ⅱ2中心。柱形磁芯位于环形磁芯的内内部,柱形磁芯一端位于环形磁芯内壁上侧的中心,另一端位于内壁下侧的中心。在电路板Ⅰ1中心处设置有圆孔Ⅰ12,电路板Ⅱ2中心处设置有圆孔Ⅱ13。柱形磁芯贯穿圆孔Ⅰ12和圆孔Ⅱ13。

电路板Ⅰ1和电路板Ⅱ2中,其中一块连接零线,另一块连接火线,因此电路板Ⅰ1和电路板Ⅱ2并不直接相连,两者之间相互平行且存在一定距离。电路板Ⅰ1和电路板Ⅱ2通过连接柱7相固定。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由图4可知,接线柱设置有五根。五根分别连接:贴片X电容Ⅰ6、贴片X电容Ⅱ10、贴片Y电容11、贴片电阻8和接地线。在A-A剖视图给出的电路板Ⅰ1上设置有五块贴片X电容Ⅰ6和一块贴片电阻8,其中五块贴片X电容Ⅰ6并联使用。因为贴片X电容Ⅰ6所需要的容量较大,单一贴片X电容Ⅰ6最大只能到56nF,无法达到470nF的要求,因此需要并联使用。

电路板Ⅰ1中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孔Ⅰ12,圆孔Ⅰ12与柱形磁芯同轴设置,柱形磁芯紧贴圆孔外沿,与外沿处的螺旋线状的铜箔线圈Ⅰ5相接触。在电路板Ⅰ1的两侧还设置有环形磁芯,环形磁芯覆盖铜箔线圈Ⅰ5的全部范围。

同样,图5是图2的B-B剖视图,由图5可知,电路板Ⅱ2上设置有七块贴片X电容Ⅱ10和两块贴片Y电容11,其中七块贴片X电容Ⅱ10并联使用。因为贴片X电容Ⅱ10所需要的容量较大,单一贴片X电容Ⅱ10最大只能到56nF,无法达到680nF的要求,因此需要并联使用。贴片Y电容11一般都是两两配对,需要串联连接到火线、零线之间并将两个贴片Y电容11的中点通过连接柱7接地。加上二两个贴片Y电容11对共模干扰噪声的滤波作用,使共模干扰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通过电路板Ⅰ1和电路板Ⅱ2上的元器件,以及磁芯主体的配合,实现完整的平面滤波器的共模电感滤波器电路拓扑。该共模电感滤波器电路拓扑先经过贴片X电容Ⅰ6,其次是电路板中间的共模电感,然后是贴片X电容Ⅱ10、贴片Y电容11以及贴片电阻8。

如图6所示,在电路板Ⅰ1上设置有代替铜线绕组的铜箔线圈Ⅰ5,铜箔线圈Ⅰ5采用螺旋线结构,其起始位置从圆孔Ⅰ12外沿开始,一直延伸到螺旋线的最外圈结束。同理,在电路板Ⅱ2上也设置有相似结构的铜箔线圈Ⅱ9。柱形磁芯贯穿带有铜箔线圈Ⅰ5的电路板Ⅰ1、带有铜箔线圈Ⅱ9的电路板Ⅱ2,相当于在柱形磁芯外侧缠绕有一圈铜线绕组,构成共模电感。共模电流在共模电感器中同方向,铜箔线圈Ⅰ5和铜箔线圈Ⅱ9内产生同方向的磁场,这时增大了线圈铜箔线圈Ⅰ5、铜箔线圈Ⅱ9电感量,也就是增大了对共模电流的感抗,使共模电流受到了更大的抑制,达到衰减共模电流的目的,起到了抑制共模干扰噪声的作用。

如图7所示,磁芯主体从功能上虽然分为环形磁芯和柱形磁芯,但是实际从结构上是分体式结构,为了便于与电路板相配合。在电路板Ⅰ1上方的磁芯主体包括半环形磁芯Ⅰ3和柱形磁芯Ⅰ14,电路板Ⅱ2下方的磁芯主体包括半环形磁芯Ⅱ4和柱形磁芯Ⅱ15,当半环形磁芯Ⅰ3和半环形磁芯Ⅱ4相粘接构成闭合的磁路时,柱形磁芯Ⅰ14和柱形磁芯Ⅱ15相粘接构成闭合的圆柱体。半环形磁芯Ⅰ3沿柱形磁芯Ⅰ14对称设置,半环形磁芯Ⅱ4沿柱形磁芯Ⅱ15对称设置。上半部分磁芯主体和下半部分磁芯主体相互扣合粘结,实现与电路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运用于共模电感滤波器场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