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传输电力新能源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3367发布日期:2018-11-20 21:06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是一种用于传输电力新能源的电缆。



背景技术:

受常规能源制约,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重中之重,纷纷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等,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通过新能源的迅猛发展,新能源电缆的未来发展趋势正在逐渐递增,使得电缆市场脱颖而出,科技含量高、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新能源电缆已成为新能源应用的主流。

现有技术中的用于传输电力新能源的电缆其中部不能与其他新能源电缆进行连接,在对新能源电力进行传输时不够方便,其内部的防高温、防水和防腐蚀性能较差,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在对电缆进行固定时,电缆容易滑动或移动,影响电缆的使用,电缆中没有保护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装置,使得电缆两端容易受到损坏。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用于传输电力新能源的电缆,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传输电力新能源的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传输电力新能源的电缆,包括电缆、输入端、输出端、主线和填充物层,所述电缆的左侧嵌入设置有输入端,所述电缆的右侧嵌入设置有输出端,且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缆的内部嵌入设置有主线,所述主线的外部嵌入设置有填充物层,所述电缆中部的下方嵌入设置有中间接头管,且中间接头管在电缆中呈“倾斜”状设置,所述中间接头管的下方开孔设置有连接口,所述中间接头管的内部上方开孔设置有接入口,且接入口与电缆电性连接,所述电缆的内壁嵌入设置有防高温层,所述防高温层的外壁紧密贴合有防腐蚀层,所述电缆的外部套接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嵌入设置有外保护套,所述电缆中的输入端处嵌接设置有输入端保护罩,所述电缆中的输出端处嵌接设置有输入端保护罩,所述输入端保护罩和输入端保护罩分别贯穿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接头管在电缆中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且中间接头管的长度为三十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口内壁呈“螺纹”状,且连接口的厚度为六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入口内部设有定位磁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高温层与防腐蚀层的厚度均为十毫米,且防腐蚀层外壁设有一层防腐蚀保护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保护套呈“齿轮”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入端保护罩和输出端保护罩的厚度均为八毫米,且输入端保护罩和输出端保护罩内壁均设有橡胶固定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种用于传输电力新能源的电缆,设有中间接头管,通过将中间接头管在电缆中的倾斜角度设为四十五度有利于与其他新能源电缆进行连接,方便对新能源电力进行传输,且中间接头管的长度为三十厘米可在连接时对电缆与中间接头管外部进行有效的保护,并防止出现漏电的情况,通过内壁呈“螺纹”状的连接口可以使连接电缆在连接口中旋转进行固定,方便进行连接,连接口的厚度为六毫米可提高其使用性能,防止连接口出现裂缝和撕裂,通过接入口内部的定位磁体可方便使连接电缆与接入口内部进行连接,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的效率,解决了电缆不能与其他新能源电缆进行连接,在对新能源电力进行传输时不够方便的问题,设有放高温层和防腐蚀层,防高温层与防腐蚀层的厚度均为十毫米,可使电缆内部的防高温和防腐蚀性能增强,防止内部结构受损,大大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防腐蚀层外壁设有一层防腐蚀保护膜可有效防止因高温而使电缆内部结构融化,有助于提高电缆的使用性能,外保护套呈“齿轮”状,通过呈“齿轮”状的外保护套有利于保护电缆外部,提高电缆外部的紧固性,并方便对电缆进行固定,防止移动,解决了电缆内部的防高温、防水和防腐蚀性能较差和电缆容易滑动或移动的问题,设有输入端保护罩和输出端保护罩,输入端保护罩和输出端保护罩的厚度均为八毫米,能够对输入端和输出端外部进行有效的保护,并通过输入端保护罩和输出端保护罩内壁的橡胶固定套可方便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外部进行固定,防止其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中掉落,解决了电缆中没有保护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装置,使得电缆两端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综上所述,整个装置结构稳定,在对电缆的放高温和防腐蚀性能上有突出优势,可与其他新能源电缆进行连接,并对电缆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缆,2-输入端,3-输出端,101-中间接头管,1011-连接口,1012-接入口,102-主线,103-填充物层,104-防高温层,105-防腐蚀层,106-外壳,1061-外保护套,201-输入端保护罩,301-输出端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防高温层104、防腐蚀层105、输入端保护罩201和输出端保护301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买可得,具体型号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传输电力新能源的电缆,包括电缆1、输入端2、输出端3、主线102和填充物层103,电缆1的左侧嵌入设置有输入端2,电缆1的右侧嵌入设置有输出端3,且输入端2与输出端3电性连接,电缆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主线102,主线102的外部嵌入设置有填充物层103,电缆1中部的下方嵌入设置有中间接头管101,且中间接头管101在电缆1中呈“倾斜”状设置,中间接头管101的下方开孔设置有连接口1011,中间接头管101的内部上方开孔设置有接入口1012,且接入口1012与电缆1电性连接,电缆1的内壁嵌入设置有防高温层104,防高温层104的外壁紧密贴合有防腐蚀层105,电缆1的外部套接设置有外壳106,外壳106的外壁嵌入设置有外保护套1061,电缆1中的输入端2处嵌接设置有输入端保护罩201,电缆1中的输出端3处嵌接设置有输入端保护罩201,输入端保护罩201和输入端保护罩201分别贯穿在输入端2和输出端3的表面。

进一步的,中间接头管101在电缆1中倾斜角度为四十五度,且中间接头管101的长度为三十厘米,通过将中间接头管101在电缆1中的倾斜角度设为四十五度有利于与其他新能源电缆进行连接,方便对新能源电力进行传输,中间接头管101的长度为三十厘米可在连接时对电缆1与中间接头管101外部进行有效的保护,并防止出现漏电的情况。

进一步的,连接口1011内壁呈“螺纹”状,且连接口1011的厚度为六毫米,连接口1011内壁呈“螺纹”状可以使连接电缆在连接口1011中旋转进行固定,方便进行连接,连接口1011的厚度为六毫米可提高其使用性能,防止连接口1011出现裂缝和撕裂。

进一步的,接入口1012内部设有定位磁体,通过接入口1012内部的定位磁体可方便使连接电缆与接入口1012内部进行连接,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的效率。

进一步的,防高温层104与防腐蚀层105的厚度均为十毫米,且防腐蚀层105外壁设有一层防腐蚀保护膜,防高温层104与防腐蚀层105的厚度均为十毫米可使电缆1内部的防高温和防腐蚀性能增强,防止内部结构受损,大大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防腐蚀层105外壁设有一层防腐蚀保护膜可有效防止因高温而使电缆1内部结构融化,有助于提高电缆1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的,外保护套1061呈“齿轮”状,通过呈“齿轮”状的外保护套1061有利于保护电缆1外部,提高电缆1外部的紧固性,并方便对电缆进行固定,防止移动。

进一步的,输入端保护罩201和输出端保护罩301的厚度均为八毫米,且输入端保护罩201和输出端保护罩301内壁均设有橡胶固定套,输入端保护罩201和输出端保护罩301的厚度均为八毫米能够对输入端2和输出端3外部进行有效的保护,并通过输入端保护罩201和输出端保护罩301内壁的橡胶固定套可方便在输入端2和输出端3外部进行固定,防止其在输入端2和输出端3中掉落。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将中间接头管101在电缆1中与其他新能源电缆1进行连接,方便对新能源电力进行传输,在连接时对电缆1与中间接头管101外部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出现漏电的情况,然后通过内壁呈“螺纹”状的连接口1011使连接电缆在连接口1011中旋转进行固定,方便进行连接,并通过接入口1012内部的定位磁体方便使连接电缆与接入口1012内部进行连接,有效提高连接的效率,接着通过防高温层104与防腐蚀层105使电缆1内部的防高温和防腐蚀性能增强,防止内部结构受损,大大提高了电缆1的使用寿命,同时防腐蚀层105外壁的防腐蚀保护膜可有效防止因高温而使电缆1内部结构融化,有助于提高电缆1的使用性能,紧接着通过呈“齿轮”状的外保护套1061保护电缆1外部,提高电缆1外部的紧固性,并方便对电缆1进行固定,防止移动,最后通过输入端保护罩201和输出端保护罩301对输入端2和输出端3外部进行有效的保护,并通过输入端保护罩201和输出端保护罩301内壁的橡胶固定套在输入端2和输出端3外部进行固定,防止其在输入端2和输出端3中掉落。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