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234发布日期:2018-12-05 18:53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母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开关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开关柜用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母联器。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组合开关柜,都是以单个开关柜拼合在一起,再通过母联器连接,实现柜与柜之间的电联接,完成电压的逆变或变压作用。常见的母联器采用机械式刚性连接的方式,对开关柜定位精度要求较高,连接不够简便。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设计各种母联器,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母线连接器[申请号:201320560792.9;授权公告号:CN203466308U],其包括套管,套管包括分别设置于其两端的固定套及设置于其中部的固定圈,其中固定套内设置有若干连接杆及固定拉簧,连接杆通过固定拉簧安装于固定圈上,连接杆为金属圆柱导体。

上述的母线连接器使用时,触头与连接杆端部存在一定误差时,触头可克服固定拉簧的弹力而使得各连接杆端部向外扩张,从而触头仍能插入各连接杆端部中,以完成连接导电,方便连接,但是呈圆柱状的连接杆的耗材多,制造成本高,而且连接杆与固定套的连接不够稳固,会发生偏转,偏转的连接杆端部外翻的翻边会阻挡于各连接杆端部围成的插入口之间,使得插入口的口径变小并起到阻挡作用,增加了与触头的插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制造成本低、导电性好和安全性高的母联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母联器,包括呈直筒状的铝管,所述的铝管内设有塑料支架、导电片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支架包括呈筒状的筒体,所述的筒体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周向均匀分布且截面呈V形的分隔体,相邻分隔体之间形成供导电片卡入的卡槽,所述的导电片为呈片状的紫铜片且导电片中部具有卡于筒体上的限位槽,所述的导电片和铝管之间设有若干个围绕塑料支架设置的压簧。

在上述的一种母联器中,所述的导电片的内侧边具有对称设置且位于端部里侧的连接槽,所述的连接槽由斜边、圆弧边和相切边组成,所述的斜边较相切边更靠近导电片里侧设置且斜边与导电片内侧边之间的角度为150°,所述的圆弧边位于斜边和相切边之间且圆弧边的扇形角度为120°,所述的相切边垂直于导电片内侧边并与圆弧边相切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母联器中,所述的导电片的表面具有镀银层。这样增加了导电片的导电性。

在上述的一种母联器中,所述的铝管的两端均铆压有呈圈状的铝挡圈。铝挡圈避免导电片和塑料支架脱离铝管。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一种母联器中,所述的铝管的两端可铆压呈圈状的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外端面具有凸出于铝管端部且呈筒状的凸肩。

在上述的一种母联器中,所述的导电片的数量为10片。这样导电片厚度无需过厚,组装后各导电片的载流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母联器的结构紧凑稳定,制造成本低,而且导电性好,使用安全性高,便于触头连接且连接后的触头不易脱离,连接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母联器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母联器中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母联器中塑料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母联器于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管;2、塑料支架;21、筒体;22、分隔体;23、卡槽;3、导电片;31、限位槽;32、连接槽;321、斜边;322、圆弧边;323、相切边;4、弹簧;5、压簧;6、铝挡圈;7、橡胶垫片;71、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母联器包括呈直筒状的铝管1,铝管1内设有塑料支架2、导电片3和弹簧4,塑料支架2包括呈筒状的筒体21,筒体21的外壁一体成型有周向均匀分布且截面呈V形的分隔体22,相邻分隔体22之间形成供导电片3卡入的卡槽23,导电片3为呈片状的紫铜片且导电片3中部具有卡于筒体21上的限位槽31,导电片3和铝管1之间设有三个围绕塑料支架2设置的压簧5,本实施例中导电片3的数量为10片。

本母联器中导电片3为呈片状的紫铜片,导电率不少于97%IACS,这样保证导电性的同时,较原先呈圆柱的连接杆节省20%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限位槽31的设置使得导电片3装入卡槽23后与筒体21连接牢靠,导电片3不能轴向位移,分隔体22的侧边对导电片3也起到夹持作用,避免导电片3脱离塑料支架2,这样杜绝分隔体22和导电片3之间间隙放电的可能,导电性好且安全性高,而且导电片3不会发生偏转,导电片3端部围成的插接口不会变小,使用时与触头的连接顺畅。

组装时先将导电片3装于塑料支架2上,导电片3与塑料支架2位置确定,之后于导电片3两端套上弹簧4即可,组装方便,组装后的导电片3与塑料支架2连接稳固,方便一同装入铝管1,接着装入压簧5;压簧5起到支撑导电片3的作用,压簧5的弹力配合弹簧4的弹力使得导电片3始终具有位于塑料支架2的趋势,压簧5也起到导电作用,避免导电片3和铝管1之间的间隙放电,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细说,导电片3的内侧边具有对称设置且位于端部里侧的连接槽32,连接槽32由斜边321、圆弧边322和相切边323组成,斜边321较相切边323更靠近导电片3里侧设置且斜边321与导电片3内侧边之间的角度为150°,圆弧边322位于斜边321和相切边323之间且圆弧边322的扇形角度为120°,相切边323垂直于导电片3内侧边并与圆弧边322相切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导电片3供触头连接的部位(连接槽32围绕而成的区域)形成卡爪状,触头插于各导电片3的连接槽32围绕而成的区域内时,圆弧边322为触头后端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相切边323起到阻挡作用,只有施加一定的作用力才能使得触头脱落,避免以往因连接槽32过浅而造成触头连接后易脱落的问题,提高了导电片3与触头的连接稳定性。

为了提高导电性,导电片3的表面具有镀银层;为了避免导电片3和塑料支架2脱离铝管1,铝管1的两端均铆压有呈圈状的铝挡圈6。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铝管1的两端可铆压呈圈状的橡胶垫片7,橡胶垫片7的外端面具有凸出于铝管1端部且呈筒状的凸肩71,橡胶垫片7避免导电片3脱离铝管1,而且避免铝管1端部间隙放电,另外凸肩71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触头碰损。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