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636发布日期:2019-01-29 17:3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骨架和磁芯。在现有技术中,大功率变压器的一般采用PQ型的磁芯结构。这种结构是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绕制在同一个骨架上,然后用PQ型的磁芯覆盖线圈和骨架。该结构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PQ型变压器的窗口面积小;

其次,在设计变压器时,一般只能通过减少线圈导线的线径来满足绕线空间的要求,在线圈流过大电流时线包温升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变压器铜损升高;

最后,由于PQ型变压器的结构是磁芯覆盖线圈和骨架,变压器的线包散热一般很差,变压器的温升很高,如果需要解决散热问题,则需要增加水冷散热或其它散热结构,导致生产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用于解决大功率变压器窗口面积小以及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压器,包括磁芯、骨架、线圈,所述磁芯为UU型结构,所述骨架包括活动连接成卧式UU型交错式结构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第一磁芯孔,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二磁芯孔,所述磁芯插设在所述第一磁芯孔和所述第二磁芯孔中,所述线圈包括串联绕制在所述第一骨架外的初级线圈和并联绕制在所述第二骨架外的次级线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骨架包括环绕设置在磁芯孔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环绕设置在磁芯孔两侧的L型的第一挡墙和L型的第二挡墙,所述第一挡墙和所述第二挡墙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底部和第二基座底部分别插接有若干根金属针脚。

优选的,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环绕设置在磁芯孔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环绕设置在磁芯孔两侧的L型的第三挡墙和L型的第四挡墙,所述第三挡墙和所述第四挡墙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基座和第四基座,所述第三基座底部和第四基座底部分别插接有若干根金属针脚。

优选的,所述第一骨架上设置有若干个插件和/或插槽,对应的,所述第二骨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骨架相匹配插接的插槽和/或插件,两骨架通过插槽和插件插接。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插件和/或插槽设置在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挡墙和/或基座上。

有选的,所述初级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使用丝包线由针脚A、B进线,针脚D、E出线的方式密绕在所述第一骨架外侧,绕制的圈数/层数分别为 16圈/2层,所述第二绕组使用绞合线由针脚F、G进线,针脚I、J出线的方式密绕在所述第一绕组外侧,绕制的圈数/层数分别为9圈/1层。

优选的,所述次级线圈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所述第三绕组使用丝包线由针脚a、b进线,针脚d、e出线的方式密绕在所述第三骨架外侧,绕制的圈数/层数分别为 16圈/2层,所述第四绕组使用绞合线由针脚f、g进线,针脚i、j出线的方式密绕在所述第三绕组外侧,绕制的圈数/层数分别为9圈/1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墙、所述第二挡墙、所述第三挡墙和所述第四挡墙上均设置有若干引线槽,所述引线槽设置于挡墙与基座的连接处,所述引线槽的槽面与基座底面的相交角度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磁芯和骨架均采用UU型结构,解决因为磁芯覆盖线圈和骨架而导致的窗口面积小的问题;

(2)采用活动连接的骨架结构便于线圈的绕制和骨架的更换;

(3)绕组采用初级线圈串联,次级线圈并联的方式增大通过变压器的电流,间接增大绕组线径;

(4)线圈绕制在磁芯外面,增大了变压器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5)在变压器上设有引线槽有利于保护引线和便于引线挂脚。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总体结构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第一骨架总体结构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绕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磁芯1、骨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1为UU型结构,所述骨架包括活动连接成卧式UU型交错式结构的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所述第一骨架2包括第一磁芯孔21,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二磁芯孔,所述磁芯1插设在所述第一磁芯孔21和所述第二磁芯孔中,所述线圈包括串联绕制在所述第一骨架2外的初级线圈和并联绕制在所述第二骨架3外的次级线圈。本实施例中磁芯和骨架均采用UU型结构,解决因为磁芯覆盖线圈和骨架而导致的窗口面积小的问题。

请参照图2,所述第一骨架2包括环绕设置在磁芯孔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环绕设置在磁芯孔两侧的L型的第一挡墙22和L型的第二挡墙23,所述第一挡墙22和所述第二挡墙23 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基座26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26底部插接有5根金属针脚24,第二基座底部插接有4根金属针脚。

请参照图1、2或5,与所述第一骨架2相对应的,所述第二骨架3包括环绕设置在磁芯孔的挡墙,所述挡墙包括环绕设置在磁芯孔两侧的L型的第三挡墙和L型的第四挡墙,所述第三挡墙和所述第四挡墙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基座和第四基座,所述第三基座底部插接有5 根金属针脚,第四基座底部插接有4根金属针脚。

请参照图1-2,所述第一骨架2的挡墙和基座上均设置一个插件或者插槽,对应的,所述第二骨架3的挡墙和基座上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骨架2相匹配插接的插槽或插件,两骨架通过插槽和插件插接,采用活动连接的骨架结构便于线圈的绕制和骨架的更换。

请参照图6,所述初级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绕组4和第二绕组5,所述第一绕组4使用丝包线由针脚A、B进线,针脚D、E出线的方式密绕在所述第一骨架2外侧,绕制的圈数/ 层数分别为16圈/2层,所述第二绕组5使用绞合线由针脚F、G进线,针脚I、J出线的方式密绕在所述第一绕组4外侧,绕制的圈数/层数分别为9圈/1层。

请参照图6,所述次级线圈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三绕组6和第四绕组7,所述第三绕组6使用丝包线由针脚a、b进线,针脚d、e出线的方式密绕在所述第三骨架外侧,绕制的圈数/ 层数分别为16圈/2层,所述第四绕组7使用绞合线由针脚f、g进线,针脚i、j出线的方式密绕在所述第三绕组6外侧,绕制的圈数/层数分别为9圈/1层。

本实施例中绕组采用初级线圈串联,次级线圈并联的方式增大通过变压器的电流,间接增大绕组线径,将线圈绕制在磁芯外面,可以增大了变压器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照图1-2,所述第一挡墙22、所述第二挡墙23、所述第三挡墙和所述第四挡墙上均设置有2条引线槽25,所述引线槽设置于挡墙与基座的连接处,所述引线槽的槽面与基座底面的相交角度为45°,引线槽有利于保护引线和便于引线挂脚。

作为本实施例的替代方案,所述引线槽的槽面与基座底面的相交角度为60°。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技术方案和/或实施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